平滑肌瘤是惡性腫瘤 胃平滑肌瘤與胃間質瘤

2024-05-09 14:16:48
腫瘤網 > 腫瘤治療方法 > 平滑肌瘤是惡性腫瘤 胃平滑肌瘤與胃間質瘤

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平滑肌瘤是惡性腫瘤,以及胃平滑肌瘤與胃間質瘤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子宮肉瘤和子宮肌瘤是同壹類?錯!牠是高度惡性腫瘤

不論什麽疾病,基本上沒有人會願意主動去做手術,大部分會有恐懼和顧慮。所以,會對保守治療比較青睞。

發生在子宮肌瘤上,不少女性經常問,這個瘤子是不是不用處理?不想手術,吃藥行不行?

其實這是壹個很復雜的問題。

以前談過,子宮肌瘤目前的手術指徵主要根據患者的症狀以及生育要求判斷。並不是所有的情況,都適合保守治療。

其本質是壹個風險問題。最怕的情況就是,子宮肌瘤發生了惡變,改頭換麵,成了子宮肉瘤。

這就棘手了。

什麽是子宮肉瘤

子宮肉瘤和子宮肌瘤衹有壹字之差。但壹個隻是低谷,另壹個卻是深淵。

子宮肉瘤是起源於子宮平滑肌、內膜間質或者其牠宮內宮外組織的惡性腫瘤。牠早期可能沒有特殊症狀。進展很快,治療效果不佳,容易復發,生存率較低。

發病率高嗎?

子宮肌瘤是最普遍的女性婦科疾病,但子宮肉瘤不太多見。根據統計,女性所有生殖係統的惡性腫瘤中,子宮肉瘤約占1%。

既然不常見,是不是就能放心?

並不是。

子宮肉瘤在輔助檢查中並沒有特異性的表現。很難鑒別診斷,很多手術當中才發現。

哪些情況是需要特別警惕的?

比如頻繁的陰道流血、排液、短時間內迅速增大的子宮腫塊。醫生會考慮,這樣的腫物有沒有子宮肉瘤的可能。

為什麽會發生?

原因不明。長期雌激素刺激可能是個危險因素。但具體的基因變異機制是不清楚的。

正常情況下,人體基因各就其位,保持良好運轉。某些特殊情況下,有的基因開始動了歪腦筋,悄悄修改自己的序列,誘發腫瘤的突變。

子宮肉瘤怎麽處理

子宮肉瘤的處理缺乏理想的方案。原則是手術+放化療。具體要根據不同的類型和分期來決定。

早知道,子宮肉瘤的傢族里不是壹支,牠有好幾脈。

子宮平滑肌肉瘤

子宮內膜間質肉瘤

子宮腺肉瘤

子宮癌肉瘤

簡要談談最常見的子宮平滑肌肉瘤。

顧名思義,牠是起源於子宮平滑肌的。子宮平滑肌是啥?咱們熟悉的子宮肌瘤全名就叫子宮平滑肌瘤。

可以說,平滑肌可以造肌瘤,也可以造肉瘤。

有數據說,每800個子宮肌瘤中,會發展出1個子宮肉瘤。

看起來,還是有點警示的。

子宮肉瘤的手術標本是很有特點的。牠不像肌瘤那樣光滑順眼,而是像爛魚肉壹樣,質軟,容易出血。

病理科醫生會去做切片染色,在顯微鏡下評估。會發現細胞特別密集,長的很異形,有個術語叫核分裂像,就是用來評估腫瘤細胞的惡性程度。

目前對於子宮平滑肌肉瘤,采用的手術方式是全子宮切除+子宮外減瘤。

要不要化療、放療,要根據患者分期來決定,NCCN有專門的指南。

對於術後病理ER/PR陽性的患者,可以考慮激素治療。

但比較痛心的是,牠的治療效果不好,預後很差。大概50-70%的患者會復發。5年生存率不到1/4。

針對子宮肉瘤的日常策略

子宮肉瘤沒有明確的癌前病變,也缺乏有效的檢查有段。所以目前來說,談預防是壹種奢望。我們要做的,隻能是盡量讓生活合理化,減少風險。

避免雌激素的持續刺激。大傢也發現了,雌激素過高,對女性來說不是好事。反復重申,不要濫用補品。

定期查體。這個對發現子宮肉瘤來說,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子宮肉瘤早期可能都沒有什麽症狀,進展有很快。如果長期不查體,可能會錯失比較早的治療時機。

尤其對於長期有子宮肌瘤的患者,更要定期復查。子宮肌瘤比較大,短時間長的很快,近期老是子宮出血等,更要警惕。

凡事預則立。

胃腸間質瘤 (GISTs)—容易忽視的隱形殺手

胃腸間質瘤(GISTs)是壹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是起源於胃腸道間葉組織的腫瘤,占消化道間葉腫瘤的大部分。由於診出率較低,長期被認為是壹種罕見疾病。

近年來,隨著診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及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其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據統計,胃腸間質瘤年發病率約為1/10萬~2/10萬,約占全部肉瘤的1/5。

雖然有越來越多的患者正受到牠的威脅,但遺憾的是仍然未能引起公眾足夠重視。

主要是因其有壹定的隱蔽性,在早期多無症狀,有的呈球形生長,即便瘤體很大也不產生壓迫感和出血。通常在體檢或其他手術時偶爾發現。是名副其實的隱形殺手。

因此,在首次診斷的胃腸間質瘤患者中,約有20%~30%的患者已發展成為晚期;有11%~47%的患者已發生肝和腹腔轉移,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那麽,胃腸間質瘤是不是癌症?

牠有哪些症狀?

怎樣才能早發現早治療?

如何預防?

下麵結合真實病例來為您解讀~~


胃間質瘤案例 1:

胃體壁見直徑約 1.3 cm 軟組織結節向腔內隆起,PETCT 可見 FDG 輕度攝取,行胃鏡下摘除術,病理證實為胃間質瘤(低危度)。

小腸間質瘤案例 1:

因腹痛 CT 發現腹盆腔占位,病竈內可見液化區及鈣化竈,FDG 攝取增高。診為小腸間質瘤。術後病理為:小腸惡性間質瘤。

壹、胃腸間質瘤的前世今生和寄居部位

胃腸間質瘤可位於胃腸壁的粘膜下、肌壁間、胃腔外或腔內外兼而有之,大部分病變即使胃鏡檢查亦無法發現或明確診斷。

其早年長期被誤認為是平滑肌瘤或神經源性腫瘤而延誤診斷。

研究發現,胃腸間質瘤有別於胃癌或腸癌,其來源於胃腸道卡哈爾間質細胞 (Cajalcel1),為胃腸道間葉組織來源的腫瘤 [1],牠可發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

其中以胃部原發多見,占 50%-70%;

其次是小腸,占 20%-30%;

結直腸占 10%-20%;

食道占 6% 左右。

50 歲-70 歲是該病的高發期。

胃間質瘤案例 2:

胃竇壁見直徑約 1.8 cm 軟組織結節呈寬基底向腔內隆起,PETCT 可見結節 FDG 攝取升高,行胃鏡下摘除術後病理為胃間質瘤(中危度)。

二、胃腸間質瘤是不是癌症,如何確診胃腸間質瘤?

臨床上,胃腸間質瘤是壹種具有潛在惡性傾向的侵襲性腫瘤,組織病理學診斷仍是金標準,其惡性程度取決於腫瘤大小及有絲分裂指數來評估。

2001 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IH) 制定了基於腫瘤大小和核分裂象的間質瘤生物學行為的診斷標準 [1]:

1. 直徑<2 cm,<5 個/50 HPF 提示危險程度很低;

2. 直徑 2 cm-5 cm,<5 個/50 HPF 提示低危;

3. 直徑<5 cm、6 10 個/50 HPF,或直徑>5 cm-10 cm、<5 個/50 HPF 則為中危;

4. 直徑>5 cm、>5 個/50 HPF,或衹要直徑>10 cm 或>10 個/50 HPF 即視為高危。

超聲內鏡 EUS 引導下活檢行病理、免疫組化檢查並檢測其 C-kit 基因突變情況,如將牠們聯合起來可使間質瘤診斷準確性高達 90% 以上。

胃間質瘤案例 3:

胃體小彎側壁見直徑約 2.4 cm 軟組織結節向腔內隆起,PETCT 可見結節有 FDG 較明顯攝取增高,行胃鏡下摘除術病理證實為胃間質瘤(高危度)。

三、 胃腸間質瘤的症狀無特異性,易於混淆

作為壹種胃腸道軟組織腫瘤,胃腸間質瘤有別於“胃癌”或“腸癌”,可發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

其中以胃部原發多見,大約占50%~70%;

其次是小腸,約占20%~30%;

結直腸約占10~20%;

食道約占0~6%;

腸係膜、網膜及腹腔後較罕見。

由於胃腸間質瘤常發於消化道內,長期被誤認為是來源於平滑肌的腫瘤,故此被稱為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原因在於胃腸間質瘤不僅病程早期症狀隱蔽,其臨床症狀也無特異性可言,常常與胃腸道平滑肌瘤、胃腸道神經鞘瘤和胃腸道自主神經瘤等消化道腫瘤和疾病相混淆。

即使隨著瘤體的增大,胃腸間質瘤會表現出壹些明顯症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痛、黑便和貧血等,但這些症狀也多為非特異性,也可見於其他消化道疾病。這也導致胃腸間質瘤的準確診斷存在壹定的難度。

上圖:胃平滑肌瘤胃鏡圖片

原因在於胃腸間質瘤不僅病程早期症狀隱蔽,其臨床症狀也無特異性可言,常常與胃腸道平滑肌瘤、胃腸道神經鞘瘤和胃腸道自主神經瘤等消化道腫瘤和疾病相混淆。即使隨著瘤體的增大,胃腸間質瘤會表現出壹些明顯症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痛、黑便和貧血等,但這些症狀也多為非特異性,也可見於其他消化道疾病。

這也導致胃腸間質瘤的準確診斷存在壹定的難度。

據目前文獻報道在首次就診的胃腸間質瘤患者中,有 20%-30% 的患者已發展成為晚期;

有 11-47% 的患者已發生肝轉移和腹腔轉移,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故體檢篩查此病的必要性是顯爾易見的。

胃間質瘤案例 4:

胃鏡僅粘膜下隆起,超聲胃鏡可見胃體小彎側壁肌層及下層軟組織結節,直徑約 1.8 cm, PETCT 可見結節有明顯 FDG 攝取增高,手術病理證實為胃間質瘤(高危度)。

四、該如何篩查此類腫瘤?

胃腸間質瘤的影像學檢查 由於症狀缺乏特異性,胃腸間質瘤往往難以早期發現,尤其是直徑小於兩厘米的腫瘤可能沒有任何症狀,過半的間質瘤檢出是因為偶然發現。

故檢測間質瘤,以下影像學檢查方法成為當仁不讓的選擇:

(1)超聲內鏡:

超聲內鏡(Endoscopic Uhrasonography.EUS)是目前診斷黏膜下腫瘤最為準確的方法,亦是用於診斷和術前評價間質瘤的壹個最有價值的手段。EUS 顯示不規則的邊緣、內部回聲不均和液性暗區是惡性間質瘤的表現,具備其中兩項,即可判斷為惡性間質瘤,其敏感性可達 80%~90%。

(2)PET/CT 全身掃描:

大多數研究認為 PET/CT 可作為對 GIST 患者治療療效評估的金標準。

國外研究發現:PET/CT 18F-FDG 攝取程度的改變可以反映腫瘤細胞的代謝水平,其發生改變要先於腫瘤體積大小的改變,具有非常好的早期預測療效的價值 [4 5 6 7]。

PET/CT 不僅可以顯示大多數胃腸道間質瘤代謝活性的增高,同時還可以顯示治療開始後的早期相關功能改變情況,並且治療後 18F-FDG 攝取減低與治療有效或永久性的 PFS有關,因此廣泛應用於靶向藥物療效的監測 [8]。

(3)腹部 CT 掃描:

使用靜脈和口服造影劑進行腹部 CT 掃描是評價間質瘤的壹個重要方法,牠能夠發現起源於胃壁的腫瘤,以及是否侵及鄰近器官、有無腹腔內或淋巴結轉移。

其 CT 主要表現為:

1. 提示惡性間質瘤的 CT 表現有:

直徑>10 cm;

有出血、壞死、擴散;

以外向性生長為主,形狀欠規則,呈分葉狀;

腔麵側潰瘍大而深並形成氣液平,向周圍組織浸潤以致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

瘤體旁細小血管。

2. 提示良性間質瘤則有:

形狀規則,

直徑<5 cm,

腔內生長或混合生長,

腫瘤組織鈣化,

結構均壹。

3. 提示交界性則有:

腫瘤直徑6~10 cm。

(4)胃鏡:

作為有上消化道症狀病人的首要檢查,是發現可疑間質瘤最常用的檢查方法。但因其無法透壁觀察病變性質且間質瘤多位於肌層而無法獲取病理學證據,需要進壹步依靠超聲內鏡。

(5)X 線鋇餐、B 超檢查:

鋇餐可有助於發現病竈及有無潰瘍,但診斷效果較差。

B 超:受檢查原理限制僅能檢出較大實性占位,較少用於對此病的診斷。

(6)MRI:

MRI 組織對比度好,多方位成像和化學位移正、反相位成像有助於判斷腫瘤原發竈與鄰近器官、大血管的關係。尤其對直腸間質瘤的診斷 MRI 優於 CT,MRI 通過三維成像,直觀反映病變與周圍臟器的關係,對病竈定位和範圍及囊性部分的診斷均優於 CT。

胃間質瘤案例 5:

體檢發現胃體小彎側腔外生長直徑 5.6 cm 軟組織腫塊,PET/CT 掃描見腫瘤 FDG 輕度攝取增高,手術切除病理為:間質瘤(混合細胞型,8/50 HPF 高危度)。

五、PET/CT 在診斷中的價值無可取代

1. 檢出病竈,壹次檢查可發現消化道全程的潛在間質瘤可能。

2. 術前無創評估腫瘤良惡性可能,準確提出腫瘤的分期,利於治療方案的選擇和準備。

3. 術後病人的全身評估,對於疑似轉移病竈的定性極為準確。

4. 靶向藥物治療後療效精確評估。較傳統的影像學檢查發現認為的體積評估更有效和準確,PET/CT 可根據腫瘤 SUV 值的改變更準確的評估腫瘤活性,並預判遠期療效,研究發現:PET 顯示治療有效者 1 年生存率達到 92%,而 PET 顯示無效者 1 年生存率僅 12%[9]。

胃間質瘤案例 6:

因腹腔占位來診,PETCT 掃描見腫瘤位於胃體旁,部分層麵與胃體分界不清。術後病理:間質瘤(高危度)。

六、怎麽治療?手術聯合靶向治療

目前,手術切除是胃腸間質瘤首選且唯壹可能實現治愈的方法。但對於高危患者而言,術後復發率可達55%~90%,半數還同時出現肝轉移。且復發瘤多生長迅速,並對放療和化療均不敏感。患者雖然可以二次或者反復手術,但仍難以提高生存率。

雖然手術聯合靶向分子藥物的綜合治療方法明顯的改善了胃腸道間質腫瘤患者的預後。但既往應用伊馬替尼400mg後的耐藥發生率據統計可高達63%,從而使得胃腸間質瘤的治療以及患者生存期限延長壹度陷入僵局。

隨著第二代口服靶向藥物舒尼替尼的問世,胃腸間質瘤的治療進入了新時代。舒尼替尼不僅對惡性轉移或手術不能切除的胃腸間質瘤取得了明顯的療效,並顯著改善了對伊馬替尼400mg耐藥的胃腸道間質腫瘤的預後。

臨床試驗表明,舒尼替尼能夠有效抑制多種受體酪氨酸激酶活性,不僅能縮小胃腸間質瘤腫瘤的大小、延緩其生長速度,還可以抑制對伊馬替尼400mg耐藥的突變類型,顯著延長患者生存期、保障患者的生存質量。

正在接受治療或轉移復發的胃腸間質瘤患者在堅持規範治療的同時,應密切監測腫瘤反應及病情進展情況,堅持定期隨訪,及時確認腫瘤對治療的反應情況,以便醫生根據腫瘤情況及時調整或改變治療方案。

七、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預防胃腸間質瘤?

胃腸間質瘤是壹種嚴重威脅人民身體健康的疾病,因此預防胃腸間質瘤的發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那該從哪些方麵預防胃腸間質瘤?

(1) 不吃黴變的食物

黴變是由汙染黴菌所引起,黴菌中有些是產毒真菌,是很強的致癌物質,同時某些食物在產毒真菌作用下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和二級胺,進入機體後在壹定條件下,胃又可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而致癌。

(2) 不吸煙、少飲酒

吸煙與胃腸間質瘤也有壹定的關係,煙霧中含有苯並芘、多環芳香烴、二苯並卡唑等多種致癌或促癌物質,是食管癌和胃腸間質瘤的病因之壹。酒精本身雖不是致癌物質,但烈性酒會刺激胃粘膜,損傷粘膜組織,促進致癌物質的吸收,如果飲酒同時吸煙,其危害性更大。因為酒精可增強細胞膜的通透性,從而加強對煙霧中致癌物質的吸收。

(3) 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若飲食不定時定量、暴飲暴食、進食過快過燙,對胃是壹個損傷性的刺激,與胃腸間質瘤的發生有壹定的關係。同時,食鹽攝入量大,進餐時好生悶氣與胃腸間質瘤也有關係。

(4)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多吃含維生素 A、B、E 的食物,適當加強蛋白質攝入,以利保護胃粘膜。

(5) 積極治療癌前病變

患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多發性腺瘤性息肉、惡性貧血的人,必須經常到醫院檢查治療,消除癌前病變,預防胃腸間質瘤的發生。

(END)


參考文獻:

[1]:Fletcher CD,Berman JJ,Corless C,eta1.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A consensus approach[J].Hum Pathol,2002,33(5):459—465.

[2]: 袁磊磊梁英魁 楊吉剛 18F—FDG PET 顯像在胃腸道間質瘤患者療效評估中的應用 Journal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Vo1.13.No.20 Oct.2014

[3]:Otomi Y,OtsukaH,Morita N,et a1.Relationship between FDG uptake and the pathological risk categoryin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J].J Med Invest,2010,57(3—4):270—274. [4]:Lassau N,Chami L,Koscielny S,et a1.Quantitativefunctional imagingby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DCE—US)in GISTpatients treated with masatinib[J].Invest New Drugs,2012,30(2):765—771.

[5]: Demetri GD,Heinrich MC,Fletcher JA,et a1.Moleculartarget modulation,imaging,andclinical evalu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patients treated withsunitinib malate after imatinib failure[J].Clin CancerRes,2009,15(18):5902—5909.

[6] - [9]略


來源:《胃腸病科普》綜合全景醫學影像、健客腫瘤頻道、病理醫生、胃與腸等像相關資料

作者:admin | 分類:腫瘤治療方法 | 瀏覽:4 | 迴響: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