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有被醫生宣判過死刑嗎?王瑛在2003年查出肺癌晚期,當時醫生很遺憾地告訴她,生命可能隻剩下不到3個月了。結果如今已經18年過去了,當初治療她的醫生都因為肝癌而去世了,她卻依然健在。
針對這個問題很多專家就想,能不能設計壹款能夠分辨癌細胞的藥物?於是靶向藥就出現了。同壹個患者體內的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基因是不同的,靶向藥就是基於癌細胞基因變異的特徵,在分子水平上製作出來的壹種藥物,這種藥物具備特異性和壹對壹的針對性,在進入人體後能夠精準地殺死癌細胞,比起化療,靶向治療的副作用要小得多。
靶向藥作為治療癌症的新型藥物,是否能徹底治愈癌症還是壹個未知之數,但是牠的出現確實幫助許多患者重回家庭,生存時間和生存質量顯著提高,在靶向藥麵前,癌症就像是壹個可持續治療的慢性病,幫助患者實現帶瘤生存的目標。
像王瑛這樣因為靶向藥而受益的患者還有很多,毫無疑問,靶向藥的出現,改變了無數癌症患者命運。
通過基因檢測,王瑛檢測到了EGFR基因突變,開始服用靶向藥。這些年不斷地通過正規治療,尤其在是靶向藥的幫助下,王瑛帶瘤生存至今,成為了肺癌的超級幸存者。
參考資料:
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腫瘤專家Vinay Prasad博士曾經研究過美國有多少癌症患者能受益於靶向治療,結論發表在權威醫學期刊JAMA上,結果顯示,超過90%的患者腫瘤測序結果並沒有檢驗出相匹配的突變,估計不到16%的患者符合使用條件。
靶向藥雖然是基於分子水平,但是牠也有副作用和耐藥性,這種藥的副作用和療效相比並不算嚴重,主要副作用是皮疹、腹瀉、皮膚瘙癢,數據顯示,因副作用停藥的情況大概是3%,絕大多數患者都能忍受。問題出在耐藥性,靶向藥本來就是患者們對抗癌症的最後壹道關口,壹旦出現耐藥性,有限的靶向藥類型也讓患者無藥可選,而且腫瘤有可能反彈瘋長,此時隻能不得已采用化療手段,對於患者形成的心理和身體雙重打擊往往是難以承受的。
剛查出肺癌的時候,王瑛衹有41歲,診斷為“右肺腺癌伴兩肺及第五胸椎骨轉移”,很多人都認為她可能撐不過3個月,但是為了爭取壹線生機,王瑛對自己使用了超劑量的藥物治療,放療和化療同時進行,在治療的過程中承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好在付出是值得的,經過10個月的努力,她的病情穩定了,腫瘤也縮小了。
值得壹提的是,那個時候的靶向治療在中國還處於初步試驗階段,對於療效還有很多的不確定性,王瑛還是毅然決然地成為了中國第壹批使用靶向治療的患者,她認為即使自己不能從中獲益,至少也要為醫學做出壹些貢獻。
壹、什麽是靶向藥?
二、為什麽靶向治療的推廣效果這麽差?
1、以靶點為指徵
2、每個人治療效果都不同
3、有副作用和耐藥性
三、第4代靶向藥有望出現
第三代靶向藥在臨床應用中已經逐漸顯露出新的問題,臨床數據顯示,三代靶向藥衹有70%的有效率,雖然副作用較小,但是患者使用壹年就會逐漸產生耐藥性,而現階段還沒有相應的藥物解決其耐藥機制。
在這種困窘的狀況下,2021年第112屆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年會,簡稱AACR,順利開幕,作為全球癌症領域的尖端力量,該年會公布了第四代EGFR靶向藥——BLU-945的相關數據,讓人們看到了打敗癌症的新希望。BLU-945在細胞模型試驗中療效良好,單獨使用此藥物可以使腫瘤保持穩定或持續縮小,而聯合奧希替尼則能夠使腫瘤迅速縮小至消失。
除此之外,AACR還公布了兩款第四代ALK抑制劑,NUV-655和TPX-0131,可以用來解決患者因使用靶向藥出現ALK G1202R突變而產生的耐藥性。實驗結果表明,NUV-655和TPX-0131分別有強大的入腦活性和抗腫瘤活性。
[1]《靶向治療耐藥了怎麽辦?四代靶向藥快來了!》.癌度醫學部.2021-04-16
[2]《腫瘤靶向藥那些妳不了解的事,這里都有!》.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腫瘤.2021-01-25
[3]《給她治癌的醫生都因癌去世,肺癌晚期的她卻笑著活了16年!》.文匯報.2018-12-14
現階段的靶向藥根據藥物的分子性質可以分為兩類,分別是大分子單克隆抗體類和小分子化合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牠們是根據抗原抗體的特異性和腫瘤細胞內部酶產生的原理來製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