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之所以讓人談之色變,除了較低的治愈率外,患病期間的疼痛也是讓萬分懼怕,想要緩解痛苦,就需要采用相應的止痛方法,在當前醫療技術之下,可以選擇的止痛藥也有很多種,那麽癌痛能用止痛藥嗎,常見止痛方法又有哪些呢?
癌痛能用止痛藥嗎?
感染因素,例如幽門螺桿菌感染;
這是針對全身骨轉移病竈的病因治療,可有效減輕疼痛,但隨著 腫瘤的復發和進展疼痛復發率高。本患者經過幾次化療後胸部疼痛 有所減輕。但是因為患者體質下降以及骨髓抑制等副作用的出現, 無法繼續進行化療。
·刺激皮膚
如果患者加過兩次藥還是不管用,那壹定要咨詢醫生,是不是有新的問題出現了,是病情加重了?還是出現了其他症狀,需要輔助用藥?如果隻是壹味加藥,不僅疼痛沒有控制好,副反應還越來越重,這就得不償失了。
·手術
治療癌症疼痛,最為常見的方法就是藥物療法了,這種方法使用簡單,效果直接,是壹種經濟安全的治療辦法,但是使用藥物也要需要掌握壹定的原則來進行。
繞不開的壹個話題
2022年發表在《中華醫學雜誌》的壹篇文章調查了全國30個省區市993傢醫院的2872名醫護人員。數據顯示,我國醫護人員對於PCA治療癌痛的觀唸認知不足,臨床實踐中缺乏統壹指導。目前,國內外各項癌痛治療指南多以口服藥物為主,很少涉及PCA的具體應用。為促進醫護人員及患者對PCA的了解,小編通過查閱相關文獻,整理出PCA相關知識點,以供臨床參考。
患者傢屬(賈乃濁):我父親肺癌骨轉移晚期,靠止痛藥堅持,後來受不了,直接上針了。惡性腫瘤的疼痛妳根本體會不到,旁人看著都難受,更別說病人自己了。
近年來,惡性腫瘤已成為我國主要的死亡原因之壹。2020年我國新發惡性腫瘤457萬例,占全球23.7%,每年惡性腫瘤所致的醫療花費超過2200億,疾病負擔極為沈重。
癌痛是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最常見症狀之壹,發生率為60%~80%。通常,80%~90%腫瘤患者的疼痛經過規範、有效的治療可得到緩解,但仍有10%~20%患者接受藥物治療效果並不理想,是醫生和患者共同麵臨的棘手問題。癌痛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改善癌痛是提昇癌症患者生活質量的關鍵。
壹、PCA的適應證
1.癌痛患者阿片類藥物的劑量滴定;
2.爆發痛頻繁的癌痛患者;
3.存在吞嚥困難或胃腸道功能障礙的癌痛患者;
4.臨終患者的鎮痛治療。
二、PCA的禁忌證
1.不願意接受PCA技術鎮痛的患者;
2.年紀過大或過小缺乏溝通評估能力者;
3.精神異常者;
4.活動受限無法控制按鈕為相對禁忌證,必要時可由醫護人員或者傢屬操作。
三、PCA的分類
1.靜脈PCA
2.皮下PCA
3.鞘內PCA
4.硬膜外PCA
5.區域神經阻滯PCA
四、PCA常用藥物項
1.嗎啡是首選用藥
2.其他較少使用的藥物
3.由於患者使用阿片類藥物的個體差異巨大,使用藥物的劑量應由少量逐步遞增,達到最低有效血藥濃度。
五、PCA給藥模式的選擇
1.勻速持續給藥
2.PCA單純給藥
3.背景勻速持續給藥+PCA
六、PCA劑量的計算
目前,我國醫護人員在PCA持續輸註量和解救劑量的計算比例不統壹,多數患者在啟動PCA後出現鎮痛不足,需要調整1~3次才能達到滿意鎮痛。文獻報道可以采用滴定獲取最佳持續輸註劑量,或者通過前24 h阿片藥物總量計算等效劑量,並在此基礎上減少壹定比例作為持續輸註劑量,同時提供單次註射作為補充或解救爆發痛。《皮下持續輸註癌痛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2版)》推薦以計算等效劑量的2/3作為背景劑量輸註。
七、PCA的不良反應
1.鎮靜程度
2.呼吸抑制
3.惡心嘔吐
4.便秘
5.瘙癢、尿瀦留、心慌、心前區不適
6.出血、感染、導管堵塞或脫落
[1]Rongshou Zheng,Siwei Zhang,Hongmei Zeng,et al.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16. Journal of the NationalCancer Center,2022,2(1):1-9.
[2]中國抗癌協會癌症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CRPC)難治性癌痛學組.難治性癌痛專家共識(2017年版)[J].中國腫瘤臨床,2017,44(16):787-793.
[3]劉小立,宛春甫,馬柯,等.皮下持續輸註癌痛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J]. 中華疼痛學雜誌,2020,16(2):85-91.
[4]劉楹子,楊曉秋.鞘內鎮痛在難治性疼痛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疼痛醫學雜誌,2019(01):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