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癌症治療(中醫治療癌症)

2023-06-11 15:01:53
腫瘤網 > 腫瘤治療方法 > 中醫癌症治療(中醫治療癌症)

李連達是我國資深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出身於醫學之傢,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1974年,開始研究中藥藥理學,從事中醫臨床和基礎研究60余年,是中國中藥藥理學專業最具影響力的專家之壹。

2018年,李連達在北京逝世,其生前曾經兩次患癌,作為中西醫結合的專家,他用頑強的精神和科學的治療思想,為癌症病人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中藥不分貴賤,衹有適合自己的病症才最好。對於癌症患者,冬蟲夏草等昂貴的營養藥材,應在中醫的指導下服用。患癌期間,不建議大量服用貴重的補品,食用不當,反而會適得其反。

國傢級名老中醫張代釗認為:

1、中藥的副作用更小

2、中藥的價格更加便宜

3、中藥的治療手段,帶來的痛苦更少

1、黃連素降脂研究取得進展·健康報·2007.3.29

2、黃連素可減少結直腸腺瘤復發·健康報網·2020.1.22

3、中藥黃連素或可治療肥胖·健康報·2014.12.15

作者簡介

中醫藥效果可用西醫來評判

安慰劑指的是可以讓病情好轉,但是對任何疾病都沒有針對性、特異性的藥物或方法,也就是沒有實際有效成分的藥物

1.氣滯、2.痰凝、3.濕滯、4.瘀血、5.毒聚、6.氣虛、8.陰虛、9.陽虛

1. 肺癌

1.1氣血瘀滯。方藥:血府逐瘀湯。

1.2痰濕蘊肺。方藥:二陳湯合瓜蔞薤白半夏湯。

1.3陰虛毒熱。方藥:沙參麥冬湯合五味消毒飲。

1.4氣陰兩虛。方藥:生脈飲合百合固金湯。

2.肝癌

2.1肝氣郁結:方藥:柴胡疏肝散。

2.2氣滯血瘀:方藥:復元活血湯。

2.3濕熱聚毒;方藥:茵陳蒿湯。

2.4肝陰虧虛;方藥:壹貫煎。

3. 胃癌

3.1痰氣交阻;方藥:開郁至神湯。

3.2痰濕凝滯;方藥:導痰湯。

3.3瘀血內結;方藥:膈下逐瘀湯。

3.4胃熱傷陰;方藥:竹葉石膏湯。

3.5脾胃虛寒;方藥:理中湯。

3.5氣血兩虧;方藥:十全大補湯。

4. 大腸癌

4.1濕熱下註:方藥:槐角丸(《壽世保元》)。

4.2瘀毒內阻;方藥:膈下逐瘀湯加味。

4.3脾腎陽虛;方藥:附子理中湯。

4.4氣血兩虛;方藥:八珍湯。

4.5肝腎陰虛;方藥:知柏地黃丸。

5. 白血病

5.1『急性白血病』之熱邪熾盛:方藥:清瘟敗毒飲。

5.2『急性白血病』之毒盛傷血:方藥:神犀丹

5.3『急性白血病』之氣陰兩虛:方藥:生脈散

5.4『急性白血病』之脾腎陽虛:方藥:右歸丸。

5.5『慢性白血病』之瘀血內阻:方藥:膈下逐瘀湯。

5.6『慢性白血病』之血熱毒盛:方藥:青蒿鱉甲湯。

5.7『慢性白血病』之肝腎陰虛:方藥;麥味地黃丸。

5.8『慢性白血病』之氣血兩虧:方藥:八珍湯。

需辨證,有禁忌

如今,中醫在癌症治療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中醫治療並非隨意而為,在以下三個階段介入較為合適:

也有在化療期間或化療後出現足跟痛,此乃腎虛骨損,配伍骨碎補15克、熟地20克、川牛膝15克、地鱉蟲5克、千年健15克,水煎服,並在藥渣加艾葉30克、花椒15克包煮,熱敷足跟。

中醫腫瘤專家鄭玉玲詳細解釋了中醫藥在癌症不同階段的重要作用:

手術治療隻能對腫瘤的局部起到作用,大多數癌症患者術後2~3周還會繼續做化療等全身治療。手術後的癌症患者正是元氣耗損嚴重之時,身體狀態差,還會伴隨化療後的副作用。這時中醫介入,可以幫助身體盡快恢復,盡快開始下壹步的治療。

首先需要壹提的是癌症患者當得知患癌之後大多數都不同程度存在恐懼、焦慮不安、失眠等表現,治療當從疏肝寧心,安神定誌用藥,用合歡皮、酸棗仁、人參、遠誌、石菖蒲等。

那麽中醫中藥是否能夠對癌症有治療的作用呢?

另外,最近國傢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的18個腫瘤最新診療規範,包括甲狀腺癌、淋巴瘤、卵巢癌等,都體現了中西醫並重的原則,從國傢層麵肯定了中醫在治療癌症方麵發揮的重要作用。

打敗癌症,中西醫應該是朋友!

“我們發現,中醫全程參與肺癌診治能夠進壹步提高療效。早期術後抗癌防復發,中期攻補兼施,晚期補虛扶正,通過中西醫有機結合,能使疾病得到更好控制,讓肺癌患者生活質量更好、生存期更長,起到1+1大於2的作用。”

扶正解毒、益氣養血,緩解放化療引起的消化道不適、骨髓抑制、臟器功能異常等毒副作用,讓患者保存體力,應對下壹階段的治療。

癌症的病因病機,說法很多,但總結出來主要為外邪內虛。

腸屬陽明之腑,以通降為順,腸癌之發,多為脾虛少運、氣血瘀結,積滯腸中,腑氣不降,用黃芪、黨參、白術、當歸、桑葚子等補脾益氣潤腸;三棱、莪術、枳實、木香等通降結滯,恢復腸道通降功能。

癌症晚期患者大多數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體內的癌細胞發生了擴散和轉移,已經無法進行手術,隻能通過中醫的介入,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首先,因為癌毒盤踞,深藏臟腑經絡,所以治療癌症需用消癌解毒藥。癌症是因癌毒盤踞於臟腑經絡而引起.癌毒壹旦產生.則迅速生長,不斷長大,結聚成塊.繼生痰濕瘀血.耗損人體正氣,影響臟腑功能,並容易走竄流註他臟。癌毒深藏,非攻不可,故治療癌症要靈活配伍具有消癌解毒作用的藥物,甚至需用壹些有毒之品.借有毒之品性峻力猛之勢,以毒攻毒。亦即《內經》所提出的“堅者削之……結者散之”,“客者除之”之義。臨床常選用夏枯草、白毛夏枯草、生牡蠣、莪術治療乳腺癌,鱉甲、蟾皮治療肝癌、胰腺癌,貓爪草、澤漆治療肺癌,蜈蚣、露蜂房、全蠍治療腦癌,生牡蠣、黃藥子治療甲狀腺癌,冬淩草、獨角蜣螂治療腸癌、胃癌等。

第二,常用化痰散結藥。癌毒阻滯,津液輸布不暢,聚而為痰濁,痰濁與癌毒膠結,可導致癌腫進壹步增大。若痰濁蘊肺,則表現為咳嗽、氣喘、咯痰;若痰濁流竄皮下,則可捫及頸部、腋下、腹股溝等部位瘰癘痰核;若痰濁隨風上擾清空,則可見頭痛、惡心嘔吐、肢體偏癱等癥,故治療癌症亦要靈活配伍具有化痰散結的藥物,壹般常用半夏、陳皮、魚腥草、金蕎麥根、杏仁、桔梗、桑白皮、大貝母等藥治療肺癌咳嗽咯痰之癥,用南星、生半夏、海浮石、海蛤粉、皂角刺、山慈菇等既具化痰功效,又具消癌作用的藥物消散癌腫氣行則津液輸布通暢.故化痰又常伍以八月劄、青皮、萊菔子、陳皮、橘核、荔枝核等理氣藥物。若痰濁隨風上擾清空,則需用制白附子、僵蠶、露蜂房、全蠍等熄風化痰之品。

第三,經常用清熱解毒藥,癌症患者常可見發熱、疼痛、口幹、痰黃、咯血、便秘、苔黃、舌紅、脈數等癥候,這是癌毒痰瘀膠結.郁而化熱的表現,現代研究認為,炎癥和感染往往是促使腫瘤發展和病情惡化的因素之壹.而清熱解毒法不僅具有抗癌活性,也有助於控制和消除腫瘤周圍的炎癥和感染,故治療癌症要靈活配伍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藥物,壹般常選用黃芩、魚腥草、山豆根、金蕎麥根治療肺癌,以黃連、冬淩草、白花蛇舌草治療食道癌、胃癌,以馬齒莧、敗醬草、蜀羊泉治療腸癌,以黃芩、夏枯草、龍葵、漏蘆、半邊蓮、半枝蓮治療肝癌,以白毛夏枯草、漏蘆、蒲公英治療乳癌、甲狀腺癌等。

第四,癌症患者經常是癌毒阻滯,氣陰兩傷,需用益氣養陰藥。在臟腑虛虧、功能紊亂時,各種致癌因素更容易乘虛而入,導致癌症的發生同時.癌毒盤踞.不斷掠奪人體氣血津液以自養,導致五臟六腑失卻氣血津液濡潤,機能低下或失調.而正氣虧虛,又易致腫瘤生長迅速、擴散及轉移。兩者形成惡性循環。壹般說來,腫瘤患者以氣虛、陰虛證候較多,這與癌毒痰濁瘀血濕熱膠結,易於郁而化熱,進而傷陰耗氣有關,故治療癌症每需應用益氣養陰藥物,壹般可用太子參、黃芪、靈芝治療肺氣虛,用黨參、白術、茯苓、山藥、薏苡仁治療脾氣虛;冬蟲夏草、黃精、山藥、生黃芪、刺五加、胡桃肉治療腎氣虛;天門冬、麥門冬、天花粉、羊乳、南沙參、北沙參、玉竹等治療肺陰虛、胃陰虛;生地、枸杞子、山萸肉、女貞子、制首烏、石斛、桑寄生治療肝腎陰虛等。

作者:admin | 分類:腫瘤治療方法 | 瀏覽:79 | 迴響: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