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回到老傢,總會聽到七大姑八大姨說,誰誰本來身體挺好,能吃能喝能幹活,就是不該體檢,壹體檢就發現了癌症,嚇得半死。反正她們以後是不會去體檢的……
無論是中老年人還是年輕人,不敢體檢的原因,如果總結為壹個字,那就是“怕”。怕檢查出有病,特別是癌症。
電子結腸鏡檢查的適應癥非常廣泛,如大腸息肉,大腸炎癥性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慢性結腸炎、結腸癌等。儘管腸鏡的適應癥比較廣泛,但是也有許多禁忌癥,直腸狹窄者、有腹膜刺激症狀的患者、肛管有疼痛性病竈、婦女月經期、嚴重高血壓、貧血、冠心病、心肺功能不全者等,排除這些禁忌癥後,才可進行相關腸鏡檢查。
癌症晚期=死亡?
廖火生(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幹部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
癌症篩查是壹項非常重要的檢查項目,不但可以起到預防癌症的效果,還可以及時發現腫瘤,以便患者能夠更好地控制病情。
過早分娩或者多次分娩者;
肺癌作為目前我國發病率第壹、死亡率第壹的腫瘤,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臨床疾病的三早)非常重要。
肺癌是壹種起源於肺部支氣管黏膜或腺體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快速增長、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目前,肺癌為全球發病率第二、死亡率第壹的腫瘤。早期篩查、早期評估、早期幹預(健康管理的三早),是降低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1.吸煙。80%以上肺癌是由於主動吸煙或被動吸煙所致;
2.空氣汙染。室內外空氣汙染是肺癌的危險因素;
3.職業致癌因素,勞動環境致癌物質接觸;
4.電離輻射,放射性物質接觸;
5.遺傳因素,許多基因與肺癌易感有關;
6.其他因素,如病毒感染、慢性肺部疾病。
1.非小細胞肺癌相關抗原:這是非小細胞肺癌的最敏感的診斷標記物,其特異性也較高。
2.鱗狀細胞癌相關抗原:敏感性低,不適用於篩查;特異性低,所有腺癌均增高;需要與其他腫瘤標記物結合。
3.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較低,有時在慢性炎癥或良性腫瘤中也增高。主要用於小細胞肺癌的診斷、治療後監測和復發監測。
4.胃泌素釋放肽前體:小細胞肺癌的可靠標誌物,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對小細胞肺癌的特異性是100%。良性腫瘤未見增高;可用於區分小細胞肺癌和其他類型肺癌;可作為早期診斷指標,但不能預測擴散。
5.癌胚抗原:在腺癌和大細胞肺癌患者血清含量高,在良性腫瘤和其他腫瘤中也會增高,主要用於檢測肺腺癌和大細胞腺癌的治療效果、監測復發。
6.肺癌自身抗體譜檢測:腫瘤免疫反應激發產生的肺癌抗體,能比胸部CT早4-5年提示肺癌風險,能幫助我們抓住預防肺癌的機會。肺癌相關抗體利用了免疫反應的放大效應,早期血液中的信號強,且抗體經淋巴循環進入血液,因此不受腫塊大小影響,早期敏感性更高,幫助實現精準的早篩早診。近年來,已在專科領域廣泛使用。
這是醫院常用的壹種檢查方法,胸部正位片是胸外科、心臟外科、呼吸內科以及體檢最常用的檢查之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對肺、氣管、胸膜腔、縱隔、心臟等方麵的情況有所了解。可觀察肺有無炎癥、腫瘤、實變、壓縮、不張等情況;有無胸膜腔積液、積氣;氣管是否偏移。
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兩癌篩查目前已經普及到鄉鎮和部分農村地區,目前常用的宮頸癌檢測方法是宮頸細胞學檢查(巴氏塗片或TCT/LCT檢測),以及HPV 檢查。
兩癌檢查的內容
因此,建議50歲以上人群或有肺癌傢族史的人,體檢中把X線片換成低劑量CT。2020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中也建議,肺癌高危人群,要進行低劑量CT篩查。
除了癌症篩查體檢,可以加的體檢措施:體格檢查、血壓、血常規,肝腎功能血脂電解質和血糖、尿常規、心電圖、頸動脈超聲,心臟超聲。
HPV(人乳頭瘤病毒)+TCT(液基細胞學)等等。
像我母親這樣除了每年進行防癌篩查,我們還有什麽需要註意的嗎?
乳腺癌——
長期居住於胃癌高發區;Hp感染;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後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癌前疾病;壹級親屬有胃癌病史;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如高鹽、腌制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
1、 肺癌;肺癌是十大癌症中風險最高的癌症。篩查範圍:建議篩查年齡為40周歲以上,生活中有抽煙史還有傢人中長期接觸二手煙、傢族中有確診過肺癌的人為重點篩查人群。特別提示:有疑似結節的患者壹定要定期篩查,早篩查早治療,肺癌早期的治愈率是壹定高於中晚期的。篩查項目推薦:低劑量螺旋CT。
2、 胃癌;篩查範圍:年齡在40周歲以上,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等胃癌前疾病、有傢族史和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的為重點篩查人群,篩查項目推薦:胃鏡。
3、 肝癌;篩查範圍:年齡在40-60周歲,有長期飲酒的習慣、且體檢報告中顯示肝硬化、傢族有肝癌史等。其次,乙肝、丙肝的也要特別註意。篩查項目推薦:肝臟B超聯合甲胎蛋白(AFP)檢測,進壹步篩查的時候需要做CT和核磁檢查配合才能出詳細的檢查結果。
4、 腸癌;篩查範圍有大腸性相關疾病,息肉、大腸癌傢族史,潰瘍性結腸、腸炎等情況,如果生活中還伴隨著肛腸症狀,那麽壹定需要定期的做篩查項目,篩查項目推薦:腸鏡,建議無症狀的人群40歲前也應做壹次腸鏡。
用CT檢測肺癌,分辨率高,腫瘤達到1厘米、甚至0.8厘米時即可被查出。
有二手煙或環境油煙吸入史,吸煙量≥20包年,長期接觸氡、砷、鈹、鉻、鎘、石棉這些職業致癌物質暴露史,直係親屬肺癌傢族史等人群。
目前排名前五的高發惡性腫瘤是什麽?
特別是傢族中有乳腺癌或癌症史的,或者說檢查出有乳腺結節,或者感染HPV的人,需先做性質判斷,且要做好復查工作。
如有報警症狀如腹痛、便血、粘液便、便頻、大便變細等情況應盡快進行腸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