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流傳著壹篇來自“美國醫師協會”的健康提示,稱“不能用冷水吃藥,否則會引發癌症”。這是真的嗎?
歡迎朋友圈轉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監制:北京科技報 | 科學加客戶端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違者必究
▼ ▼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撰文/記者 賴天瑩(醫療健康組) 編輯/劉昭
“其實,針對不同的藥物也有不同的服藥方式。”韓樹傑主任說道。平喘藥如茶堿、氨茶堿、膽茶堿、二羥丙茶堿等,這些藥物有利尿作用,易致脫水,所以宜多喝水,補充體液。利膽藥如苯丙醇等,這些藥物易引起膽汁的過度分泌和腹瀉,所以也應該多補充水分。蛋白免疫制劑如利託那韋等,這些藥物可引起泌尿係統結石,宜多飲水,避免結石的發生。抗痛風藥如苯溴馬隆、丙磺舒,這些藥物可致尿酸生成增多,建議喝蘇打水,堿化尿液,促進排泄。
韓樹傑表示:我們的口腔和食管表面覆蓋著嬌嫩而脆弱的黏膜,牠對溫度很敏感,進食溫度在10℃~40℃最合適,能耐受的高溫也隻在50℃~60℃,超過65℃便能燙傷黏膜。食管會自我修復被燙傷的部分,但在長期“損傷-修復-損傷-修復”的過程中,不正常的異質性細胞會越來越多,引起食管黏膜的慢性損傷和炎癥。且已有最新動物實驗證實,65℃~70℃的熱飲足以燙傷喉嚨,可能導致食管癌。
https://xw.qq.com/cmsid/20190529A008OX00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
采訪專家:
太燙的水不要喝
請發郵件至
不同藥物有不同的服用方式
但某些藥物需要限制飲水。苦味健胃藥,服藥時少量飲水,可保持苦味,刺激味覺,促進胃液分泌而增加食欲。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果膠鉍等,這些藥物會在胃中形成保護膜,限制飲水可避免保護層被沖掉。此外,直接嚼服的胃藥如鋁碳酸鎂,服藥時不飲水,可防止破壞形成的保護膜。止咳藥如止咳糖漿、甘草合劑,此類藥物是黏附在發炎的嚥喉部而發揮作用,限制飲水是避免飲水將藥物沖掉。預防心絞痛發作的藥物,如硝酸甘油、麝香保心丸等藥物是舌下含服,不可嚥下,不需水送服。
此外,膠囊劑在服用前最好能先喝50~100毫升的水,待口腔濕潤後再服用膠囊,然後再喝200毫升左右的水幫助嚥下,以避免膠囊粘在嘴里,不易嚥下,甚至黏附在食道壁上,引起食道壁損傷。■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4774652092872325&wfr=spider&for=pc
出品:科普中央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