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總之,在癌症治療過程中,需要患者和醫生保持密切的聯係,這樣有什麽不懂的可以直接咨詢醫生,或者身體出現哪些不適等也可以及時反饋給醫生,醫生也能及時的解決並調整治療方案,對癌症康復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另外,靈芝孢子粉也是很常見的保健中藥,雖然說靈芝孢子粉確實有壹定的藥效,適合大部分的癌症患者,但是市場上的很多不良商傢僅僅是將靈芝打成粉而已,而靈芝是很難消化吸收的,如果腸道腫瘤患者吃了反而會引起腸梗阻。
溫馨提示
大部分癌症患者因為基礎代謝變差導致蛋白質合成下降,容易使身體營養不良,特別是壹些需要放射化療的患者,更需要補充營養,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幫助積極組織恢復並且維持器官運作。所以在日常要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如新鮮的魚肉、蝦肉以及各種奶制品。
總的來說,引起CRF的原因不同,治療方案也會不壹樣,具體情況因患者而已,但用藥的前提是謹遵醫囑。
浙江省腫瘤醫院中西結合科主任姚慶華也強調了癌症病人建立科學營養觀的重要性:“很多癌症患者擔心攝入營養會讓腫瘤加速發展而盲目忌口,瘦骨嶙峋是他們的常態。癌症患者要建立科學的營養觀,手術前、手術後、化療期、康復期都需要合理的營養介入。”不然,還沒有被癌症打倒,反而有可能被營養不良奪去生命。
病理切片結果出來之後,醫生告訴Elisa:“是惡性,必須切除全部乳房。”手術之後,Elisa左胸陷空,全身關節疼痛難忍,並且伴隨著惡心、嘔吐,整個人暴瘦!沒過多久,由於化療的緣故,她的頭發、眉毛開始大量脫落……
可是接受了15次放療和數周期同步化療之後,老趙體內的腫瘤並沒有消退,為了加強療效,老趙又請求醫生在局部追加了7個療程的放療。
抗腫瘤治療。對於體質較好、能耐受化療但對化療藥物敏感的患者,可考慮使用化療縮小腫瘤,消除根本性疼痛源。
癌症患者感到累,多是4個原因導致的:
介入治療。如果患者產生因不耐受鎮痛藥物引發的不良反應,或控制疼痛效果不佳等情況,可以選擇對局部病竈射頻消融來鎮痛。
自身的心態、情緒不佳等也與癌因性疲乏相關,癌症患者壹定要擁有壹個良好的心態,醫護人員也要做好心理疏導和關懷。
臨床上,癌症患者因服用阿片類藥物導致的成癮率低於萬分之四。規範化的使用藥物,不但能夠緩解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存質量,而且能增強其和癌症對抗的信心。
主訴疼痛程度分級法
癌症治療是壹場“持久戰”,隨著疾病進展,患者自身也會有所察覺,尤其是對於壹些有閱歷有經歷的成年人來說,如果壹味瞞著,很可能會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因為不了解自己的具體病情,隻能反復猜測自己的身體狀況,也不知道應該以什麽狀態去應對,最終反而不利於治療。而告知患者實情,患者在經歷過壹陣消極後,往往能緩過來,所以傢屬要做就是縮短這段時間,幫助患者樹立抗癌信心,度過難關。
除了增加患癌風險,肥胖也會增加癌症患者的死亡風險。研究人員收集過往114研究數據,研究分析後發現,BMI指數增加5kg/m²,男性癌症患者的甲狀腺癌、結腸癌、腎癌的死亡風險分別增加52%、33%、24%;女性患者的子宮內膜癌、膽囊癌、食管癌、腎癌的死亡風險分別增加59%、59%、51%、34%。
硃利明認為:得了腫瘤,心態最重要。能治療就積極治療,如果盡力卻無效,那就坦然麵對,在有限的時間里做自己想做的事。
當身邊人身患重癥,遲遲無法治愈,麵對人性考驗,到底該如何走下去才是對的?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保持良好的心態非常重要,不但能夠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而且還能夠坦然麵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壹切,同時還可以通過轉移註意力的方式使疾病帶來的痛苦有所減輕,如果長期處於壓抑或者悲傷的情緒當中,則有可能會使免疫力降低,增加癌症的復發幾率,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癌症再次復發。
看了標題大傢可能會非常疑惑,癌症導致的死亡,原因竟然有“營養不良”這壹項?其實,許多癌症患者堅信“吃得太營養會加速癌細胞擴散”,所以都不主動攝入富含蛋白質等營養的食物,例如雞蛋,魚肉雞肉等,企圖讓癌細胞被“餓死”。
但是麵對癌症,大傢仍然要積極治療,這背後的原因很簡單,我們要實現的是將癌細胞“控制”住。壹旦人們對癌細胞放任自流,牠就會不斷生長,攻城略地,占據人類的身軀,衹有積極地治療,才可能控制癌細胞的擴散,在保證生活質量的同時延長生存時間。
癌症患者經過壹係列的治療之後,不適症狀有可能會消失,甚至可以像正常人壹樣生活和工作,但是這並不代表已經徹底痊愈,依然需要養成定時復查的好習慣,因為各種癌症的復發幾率則比較高,建議康復第1年每三個月復查壹次,1~2年每6個月復查壹次,2~5年之間每壹年復查壹次,5年之後則可以兩年復查壹次。
總的來說,在絕大多數癌症無法根治的現實麵前,癌症患者選擇“與癌長期友好共存”更具有積極意義。
然而,當麵對的病人是自己的朋友時,硃利明的第壹反應卻是“逃避”。
壹、朋友患癌,他做出了自己的最優選
盧明到院後,硃利明第壹時間便摸了他的腘窩和腹股溝,跟他說,沒什麽異常,應該問題不大。其實對於醫生來說,還沒檢查就說結果是壹種不嚴謹的行為,但麵對自己的朋友,硃利明想把任何壹點好消息盡早地告訴他。
隨後,硃利明陪著盧明去做了B超檢查,檢查過程中,超聲科醫生意味深長的回眸壹瞥讓硃利明的心里直接沈了下去。專業知識讓他壹看就懂,屏幕上顯示腫塊切麵長達4.5cm,也就是說明癌轉移了。
二、親朋患癌,要不要告訴ta?
三、給癌症親屬的2條建議
1、陪伴是最好的幫助
2、死亡教育很重要
[1]《最好的朋友腫瘤轉移,要不要告訴他?身為腫瘤醫生的他猶豫了》.錢江晚報.2021-08-09
[2]《奶奶得了癌症,要不要告訴她?》.南風窗.2020-01-06
[3]《如果妳是癌症患者傢屬, 請抽出時間看壹看這篇文章!》.咚咚癌友圈.2019-12-18
李開復:高強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