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癌症病患對於癌症的恐懼,除了麵臨死亡風險的陰影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罹癌伴隨而來的各種疼痛問題。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多數腫瘤在發生骨轉移後,後出現明顯的疼痛感覺。疼痛作為癌症的壹個主要伴隨症狀,在積極抗癌治療的患者中發生率為25%-65%,晚期患者為60%-90%。有關研究發現,中度至重度癌性疼痛占1/3以上。所有癌症患者中疼痛發生率大於60%,口麵部腫瘤占65%以上。在晚期、轉移、終末期患者癌痛發生率為70%,抗癌治療的患者中為60%,癌症已治愈的患者中癌痛仍占40%,85%以上的患者有不止壹個部位的疼痛。這些數據說明,癌性疼痛遠遠得不到有效控制,麵對難以忍受的疼痛,患者和傢屬存在不少困惑和認識誤區。怎樣最大限度地減輕病人的痛苦?如何正確使用止痛藥物? 成了腫瘤患者和傢屬普遍關心的問題。
【天氣】熱熱熱!臺風“奧鹿”最新消息,廣東開啟蒸焗模式!推薦六道養生粥→
前兩種從字麵上就比較容易理解,這里我們詳細介紹壹下最後壹種即 巴布貼劑。
確切的消息奇正九月壹號就從醫保目錄剔除了。這個藥功效還是很不錯的,壹起來了解壹下吧
因此,目前針對癌症患者的治療多加以止痛藥,如果不應用止痛藥,或者止痛方式不到位的話,頑固性癌痛對病人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不過現在的治療方式不會讓患者到達這種特別痛苦的情況。
而各種癌別依病程與嚴重性,都有可能發生疼痛的問題,其中以頭頸部癌症患者7成會有疼痛的困擾,而末期癌症的病患更有9成會遭受疼痛的襲擊。
疼痛是壹種感覺,說明身體正常受到傷害,在肉體疼痛的同時我們的心理也在遭受折磨,出現緊張、激動、抑鬱等反應,甚至在疼痛還沒有到來時就開始恐懼、忐忑、吃不下飯。腫瘤就在我們體內,牠實質性存在,並且會越來越大,侵犯更多的器官和組織,在壓迫、牽扯、浸潤、壞死的過程中,疼痛就這樣產生了。
有超過壹半的癌症病患會發生突發性疼痛,其原因往往是因為該疼痛部位的腫瘤沒有控制好,持續變大的話,就愈有可能受到突發性疼痛的襲擊。
用於原發性肝癌出現上腹部腫塊、脅肋疼痛、乏力
奇正消痛貼膏
在家庭護理中,必須根據醫囑正確掌握藥物的種類、劑量、給藥途徑和給藥時間,因為持續疼痛可使痛閾降低,加大了止痛的難度。實際觀察已經證明,合理的劑量,準確的給藥時間,可消除80~90癌症病人的疼痛。
功效主治:活血解毒、通絡止痛。用於癌性疼痛。
另外還有針灸和推拿,針灸需要專業人員操作,在癌痛沒有發作的時候進行,而推拿可以由患者傢屬進行,先向專業人員學習,然後每天為患者按摩推拿,用手掌的溫度和溫暖的話語緩解患者的焦慮,給予安慰,比醫生說壹百句、壹千句都有用。
當出現癌痛時,除了吃藥,心理上的護理非常重要,對於患者來說,病情引起癌痛是壹方麵,心理上的恐懼和絕望也會加重癌痛程度,此時為患者提供支持和幫助,能夠有效緩解癌痛。
治療中引發的疼痛是癌症常見的並發癥,通常是屬於急性疼痛,例性如放射神經炎、口腔炎、皮膚炎、放射性骨壞死,患者免疫力下降出現帶狀皰疹而產生疼痛,化療藥物滲漏出血管外引發組織壞死,化療引起的栓塞性靜脈炎。
疼痛壹直是影響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原因之壹,如何緩解癌痛也成為了癌症患者家庭護理的主要任務之壹。但是止痛藥是把雙刃劍,如果濫用止痛藥,止痛藥運用不恰當也會致死。有些止痛藥還有抑制呼吸的作用,不少患者因呼吸停滯而死亡。
1999年,美國因過量使用止痛藥造成死亡的人數為4000。2008年,這壹數字增至1.5萬。據美聯社近日報道,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最新報告稱,美國因濫用止痛藥致死人數十年間幾乎翻了兩番。
疼痛壹直是影響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原因之壹,如何緩解癌痛也成為了癌症患者家庭護理的主要任務之壹。家庭使用止痛藥要註意以下幾點。
1、及時準備按醫生的囑咐足量給藥
2、用藥後觀察藥效及有效時間
3、在傢里服用止痛藥要註意
4、口服止痛藥的前後不要飲酒
5、酌情采用不同的給藥途徑
6、發生不良反應的對策
7、預防嚴重藥物反應
8、睡前服藥宜適量增加
9、嚴重疼痛時才選用海洛因或嗎啡
由於口服藥物之後藥物會分布到全身,這樣就有出現全身不良反應的可能。就像前文已經說到的,外用NSAIDs則可以在確保疼痛區域局部有足夠的藥物濃度的同時,減少因為全身暴露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
【關註】可查!2021年度廣東省衛生健康人才職稱評審結果出爐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係刪除)
1)止痛藥物不要放在小孩能夠拿到的地方;
用於原發性肝癌症見右脅下痞塊,胸脅疼痛者
巴布貼劑的技術進入我國之後,科研工作者們發現這項技術其實非常適合承載中藥。
註意事項: 孕婦禁服、運動員慎用。
組成:人工麝香、木鱉子(去殼去油)、制草烏、楓香脂、醋乳香、醋沒藥、五靈脂(醋炒)、酒當歸、地龍、香墨。
麵對癌症所帶來的疼痛,有很多癌友會形容自己所承受的疼痛要比生小孩還痛,以疼痛評估量表所區分最高的10分都不足以形容。
槐耳顆粒
化癥回生片,出自清·吳鞠通《溫病條辨·捲壹上焦篇·補秋燥勝氣論》:“燥氣延入下焦,搏於血分而成癥者,無論男婦,化癥回生丹主之”。該藥方從《金匱要略》的鱉甲煎丸與宋代的回生丹脫化而出,原方加入了醋和蜂蜜,為36味藥,成“金氣生成之數也”。關於方中藥物眾多,吳鞠通在書中有解釋“古人緩化之方皆然,所謂有制之師不畏多,無制之師少亦亂也。”認為大藥方搭配合理即可達緩治之效,更提及“少用獨用,則力大而急;多用眾用,則功分而緩”。
√ 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避免甜食或油膩、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酒精和西柚可能會增加芬太尼的副作用,故用藥期間應禁止飲酒、避免食用西柚及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