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的早期症狀及表現(鎖骨轉移瘤特點)

2023-06-08 20:17:38
腫瘤網 > 腫瘤治療方法 > 食道癌的早期症狀及表現(鎖骨轉移瘤特點)

28歲的小徐是長沙人,從小爸爸就愛嚼檳榔,還時不時會餵他吃壹顆,所以,從16歲起,小徐就開始對檳榔上癮,每天至少要吃壹包,到現在更為嚴重,每天要吃2-3包。

前段時間,小徐突然出現反酸、燒心的症狀,壹開始並不重視,漸漸症狀越來越頻繁,還出現吞嚥困難,才到醫院檢查,結果顯示晚期食管癌,且腫瘤已發生轉移,失去了根治機會,醫生預測活不過6個月。

多數有明顯的感染竈,且常為局限性淋巴結腫大,有疼痛及壓痛,壹般直徑不超過2~3cm,抗炎治療後會縮小。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尤其是長期存在而無變化的扁平淋巴結,多無重要意義。

轉載自:海醫附院內分泌

其實,甲魚也適合壹些患有肺癌、胃癌的人食用。這是因為,適當食用甲魚可以補虛,還能滋養血氣,對於處在抗癌期的患者來說是飲食上的壹個較佳選擇。

首先我們必須認清:食道癌有2種不同的形式:鱗狀上皮癌SCC和腺癌。

發現了右下肺癌,伴有肺底部膈胸膜牽拉,符合肺癌並腦多發轉移瘤

手術、放療、化療、免疫和靶向治療是目前常用的有效辦法,但沒有任何壹種治療方法單用就可以保證治愈癌症,絕大多數都需要綜合治療。

可是總有壹些“急性子”吃飯時喜歡“速戰速決”,或者暴飲暴食,完全不顧食道的“感受”。

肺癌轉移到淋巴之後,很多肺癌病人會感到疼痛,這是因為浸潤的腫瘤細胞,穿過淋巴管壁,脫落後隨淋巴液被帶到匯流區淋巴結,並且以此為中心生長出同樣腫瘤的現象。此時肺癌患者的症狀是疼痛。但是淋巴結轉移早期是感覺不到疼痛的,但是用手觸摸,會感覺淋巴結質地堅硬,特別是右鎖骨上級頸部觸及腫塊,這是因為肺癌淋巴轉移時,由於肺癌沿著淋巴管轉移到頸部或鎖骨上所引起的。

對蝶鞍明顯增大,有視交叉壓迫症狀的垂體ACTH瘤,應首選經蝶竇行選擇性垂體腫瘤摘除。術前、術中不需要使用糖皮質激素。術後3 d內監測清晨血清皮質醇。如果血清皮質醇在<55 nmoL/L(2μg/dl)時,需立即補充糖皮質激素直到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恢復為止;如果患者出現血壓下降,不明原因發熱、低鈉血癥等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表現,盡可能先抽血留取皮質醇、ACTH血樣標本後,補充糖皮質激素,建議給予靜脈輸註氫化潑尼鬆,症狀緩解後可開始常規口服糖皮質激素替代治療。

食管癌的早期由於病變,常表現為局部食管粘膜發生小範圍的充血、糜爛、腫脹、表淺層潰瘍和小斑塊病變等等,當任何東西通過這些位置時,就容易會出現壹種吞嚥不適或者吞嚥不順的感覺。如病情有所發展的話,還會感覺到有哽噎的感覺。

鎖定頸外側深淋巴結中,位於鎖骨下動脈和臂叢附近的稱鎖骨上淋巴結,食管癌和胃癌後期,癌細胞可經胸導管上行,再經左頸幹逆流至左鎖骨上淋巴結。

雖然不能根治,但對於很多已經發生淋巴結轉移的中期和晚期患者仍然能夠通過姑息性手術獲益,正常情況下,無論在手術之前是否能夠確定有沒有淋巴結轉移,切除腫瘤瘤體的同時進行胸腔內淋巴結清掃切除並送病理檢查都是必要的,病理結果當中淋巴結是否查到腫瘤細胞對於手術之後是否化療和放療都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決定了患者生存時間。

在下嚥食物經常會感覺到不順利,並有輕微疼痛、乾燥、發緊的感覺。特別是對乾燥或者粗糙食物時,乾燥、發緊的感覺特別明顯。

正常情況下人們吃東西都不會出現吞嚥困難的情況,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那麽就非常有可能是因為食道癌的腫瘤已經對患者的食道進行了非常嚴重的侵害了,特別是在晚期的時候食道癌的患者會連喝水和吞唾沫都感覺到困難。所以如果人們平時在吃東西的時候有哽嚥感,或者是吃東西的時候食道會有不舒服的感覺,那麽就應該要引起重視。

已知我國食管癌的主要致癌因素是致癌性亞硝胺和真菌毒素。這些致癌物廣泛暴露於高發區居民的生活環境中,與人們的不良飲食生活習慣有密切的關係。長期居住在高發區,暴露於致癌物的人群,以及非高發區長期接觸致癌物的人群具有較高的患癌風險性。

通常人們出現這種感覺都是在體內缺少水分補充的情況下,衹要能夠適量的攝入水分,不適的感覺自然就會消除。

嚥炎和食道癌最難區分的症狀是嚥幹或嚥部異物感,不過,二者的臨床表現其實是不同的,懷疑嚥炎時應註意仔細檢查。

(3)當患者出現胸痛、咳嗽、發熱等,應考慮有食管穿孔的可能。當患者出現聲音嘶啞、吞嚥梗阻、明顯消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或呼吸困難時常提示為食管癌晚期。

山藥不僅口感好,而且營養價值高,很適合患者食用,山藥含有大量的維生素、氨基酸以及礦物質,對人體很有好處,患者可以將山藥做成山藥粥,方便食道癌患者食用。

(1)吞嚥食物時有哽嚥感、異物感、胸骨後疼痛,或明顯的吞嚥困難等,考慮有食管癌的可能,應進壹步檢查。

骨轉移的患者最常見,也是最早出現的症狀是骨頭疼痛。早期患者會出現間歇性的疼痛,且較輕,臥床休息後可以得到化解。隨著轉移竈擴大,疼痛加劇,且表現為持續性疼痛。

食道癌病變起的食管變會引起的食管的不全或完全梗阻,從而導致分泌物引流不暢,而積於食管狹道,最後導致粘液分泌的產生,常吐黏液樣痰,為下嚥的唾液和食管的分泌物。

之後,食物就會越來越慢地減少,從難以吞嚥大塊食物到難以吞嚥軟質食物。同時食道也會變窄,最終造成無法進食的現象,導致患者體重減輕。這就是醫學上所說的進行性吞嚥困難,也是食管癌症的典型表現。因此,當出現吞嚥困難並且無法通過藥物及時改善時,就有必要盡快就醫。

出現這種症狀,很多人壹開始以為是嚥炎,其實牠也是食道癌的早期徵兆。

解析:

了解更多肝癌知識,請關註“拯救肝癌”

溫馨提示

此外,還有研究表明,在壹線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食管癌治療中,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的整體客觀緩解率高達45%。

食管里長了腫瘤會使食管口變小,因此會在吞嚥食物的時候能夠感覺到食物吞嚥有停留感或者通過比較緩慢。這種症狀通常不會壹直存在,隻會在吞嚥食物時有感覺,食物吞嚥下去就會消失,與所吞嚥的食物沒有任何關係,即使在喝水時也可能會出現灼燒的感覺。

嚥炎用藥時,症狀會有所緩解;

食道癌在早期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因此容易使患者延誤就醫,壹旦患者發生吞嚥困難或是體重減輕等較為常見的症狀時,往往已經錯過早期治療的時機。

作為世界上食管癌的高發地區之壹,我國食管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壹直高居不下。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食管癌新發病例32萬例,死亡病例30萬例,形勢嚴峻。因此,對食管癌的早診早治尤為關鍵。

1.嚥喉炎

嚥部有異物感是食管癌早期的典型症狀之壹,由於嚥喉炎也會引發嚥部異物感,所以兩者容易混淆,不過,衹要仔細觀察,還是有明顯區別的。

2.胃食管反流病

3.賁門失弛緩癥

1.嚥喉出現哽嚥感,尤其在進食時特別明顯,進食後緩解或消失,發作反復無常。

2.嚥部有異物感,感覺喉嚨有不明異物,但是吐不出來,吞不下去,導致吞嚥困難。

3.間歇性出現胸悶、胸脹、胸痛的症狀,常發生在過度勞累時,或者進食速度比較快時。

4.出現胃脹、胃痛、噯氣、消化不良等症狀,與胃病症狀高度相似。

帕博利珠單抗為例,帕博利珠單抗組平均生存時間為12個月,遠遠長於化療組的5.3個月。

西安交通大學第壹附屬醫院腫瘤內科主任李恩孝教授指出:我國早期食管癌患者衹有20%-30%,50%以上確診時已進入中晚期,預後相對較差。如果能夠早治早診,就可以有效提高食管癌治愈率。

[1]《壹半食管癌在中國,喜辣、燙食、喝酒,這些壞習慣妳有嗎?》.健康時報.2021-04-01

[2]《趁熱喝吃太快愛腌熏…… 吃出來的食道癌》.人民網-生命時報.2016-04-29

[3]《得了食管癌能維持多長時間?腫瘤科醫生的答案來了》.健康時報網.2020-06-14

作者:admin | 分類:腫瘤治療方法 | 瀏覽:81 | 迴響: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