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2歲的李芳(化名),已經退休在傢,生活有滋有味兒。每天除了接送孫子上學放學,其余時間可以說是非常清閑。
但就在去年11月份,李芳卻被確診為乳腺癌。經過胸腹部增強CT結果給他帶來更壞的消息:肝臟、雙肺、脾臟有可疑病變,懷疑轉移。
雖然目前癌症還沒有辦法徹底根治,但想讓患者“不痛”,以現在的醫學手段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癌症患者要有正確認識,不必“咬牙忍痛”,積極尋求專業幫助,可以讓自己活得更有質量、更有尊嚴。
晚期癌症治療的目的不再是消除體內的癌細胞,實現徹底治愈,而是控制腫瘤的生長,使患者能夠與腫瘤長期共存,提高生活質量。個別患者可能出現長期生存的可能。
高誌俠和丈夫
癌症的類型以及預後很多時候也決定了晚期時是否需要治療,像乳腺癌、肺癌、惡性淋巴瘤等,這些癌症即便到了晚期,通過規範診療,還是可以有效延長癌症患者的生命並提高生活質量的;
然後他顫抖地簽下了放棄治療的同意書。是啊,在生死麵前,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但腫瘤晚期病人到底是堅持治療,還是放棄呢?
先說答案,這種觀點其實是錯誤的。放化療或者手術,確實有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損害,但是對於大多數癌症患者來說,這些治療帶來的好處是多於壞處的。試想,如果癌症治療後,加速患者死亡,那治療的意義又何在呢?
不少人將癌症比喻成無底洞,因為到最後容易人財兩空,尤其是對於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來說,繼續治療癌症無疑是壹種“奢望”,實在沒辦法湊出醫藥費來,就可能不得不放棄治療。
去世前兩天,王樹勇的情況急劇惡化,需要5萬多進口藥物續命,且最多可能也就維持壹天半天,屬於病入膏肓的階段了。
根據多年的醫學研究和臨床經驗,癌症疼痛的原因大體上分為3種情況:癌症本身導致的疼痛,大約占癌痛的70%;癌症治療導致的疼痛(如化療、放療、有創檢查、靜脈穿刺等),大約是10~20%;此外還有癌症患者同時伴有的慢性疼痛(如腰腿痛、關節炎、帶狀皰疹等),約占10%。
不少癌症的發生與人們平時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比如飲食不節制、喜歡抽煙喝酒、經常熬夜、精神壓力過大等。良好的生活習慣是身體健康的基礎。
不管使用什麽樣的方法治療,應充分尊重病人的意願,以免使病人產生逆心理,影響治療效果。目前治療方法主要分為中西藥兩種,但二者並不矛盾,兩者結合起來,可以減少治療對機體的損害,提高治療效果。
來自壹個貧苦家庭,傢中有4個孩子,全靠母親壹人拉扯長大。
由於化療會帶來壹些副作用,所以牠對患者的身體狀況是有壹定的要求的。對於那些身體情況比較差的癌症患者來說,他們不能耐受化療,所以不適合化療。
如果真的不幸是腫瘤晚期,還是不要急著放棄治療,在經濟許可的情況下,要結合醫生建議,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盡量少給自己和傢人留遺憾,壹定要樹立戰勝病魔的堅定信唸,采取積極樂觀的心態配合醫務人員的治療。
很多人認為,患病後不論如何都要用最貴的藥物、做最好的手術,化療、放療更是多多益善。殊不知,過度治療往往起不到改善預後、延長生命的作用,反而會增加並發癥發生的風險,讓患者的生存質量下降,且會增加不必要的經濟負擔,加速死亡的速度。
除此之外,當時的人們就已經有了對整形手術的認知,雖然未能付諸實踐,但是未來的技術肯定能夠實現。
治療期間,高誌俠切掉了乳房,切除了腋窩淋巴結,積極配合醫生化療、放療。
1、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麵對
2、堅持治療,才能獲得更長的生存期
3、定期復查,避免症狀加重
所以,建議癌症晚期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盡量延長生存時間,改善生活質量。
在細胞新陳代謝的過程當中,外界因素同樣重要。
高誌俠和丈夫
對於進展速度快,惡性程度高,在早期階段癌細胞就已經發生擴散、轉移,醫生明確告知臨床上至今都沒有有效藥物可以治療的癌症,到了晚期治療難度往往更大,不容易得到理想的治療效果,這種情況下可以先通過綜合治療手段控制病情,減輕痛苦,不要輕言放棄,實在沒法控制的時候,再考慮放棄。
日子就這樣壹天天過去,2012年的春節到了,全傢人壹起熱熱鬧鬧地過了個春節,拍了很多全傢福。父親照例給每個孫子孫女都發了紅包,不同的是,以前包的是50元,今年包的是200元。
對於晚期癌症患者來說,提高生活質量是非常重要的,傢屬可以在飲食和護理方麵下功夫,提高患者的幸福感,延長生存期。
(2)繼續治療可以控制病情爭取帶瘤生存,即使無法治愈,也可以通過維持治療控制疾病的發展,衹要願意配合,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癌症晚期患者可以實現帶瘤生存。
晚期癌症患者需要治療,但手段怎樣還是看個人體質。治療方案主要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經濟情況,個人原因進行特殊化,不能完全壹刀切。若是在整體過程中因為過度治療過度醫療導致副作用產生,甚至出現了強烈的排斥反應,需另尋出路。
如果您有腫瘤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或者私信提問
日本是開創細胞免疫療法治療癌症的領導者,也是目前對癌症實體瘤研究和臨床最發達的國傢。目前更是有多種免疫細胞療法被日本厚生勞動省批準用於癌症治療,其中包括:樹突細胞疫苗療法、αβT細胞療法、γδT細胞療法、NK細胞療法等,幫助諸多癌症晚期患者實現長期生存。
這幾種癌5年生存率妳知道嗎?
首先,肺癌晚期的預期壽命與是否存在遠處器官轉移有關。當肺癌擴散到遠處器官,比如腦、肝臟等,患者的生存期將受到極大影響。這是因為這些遠處器官的轉移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症狀和並發癥。如果這些遠處器官的轉移得到有效的控制,那麽患者的生存期會相對較長。
其次,病人的壹般情況也會影響肺癌晚期的預期壽命。例如,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其他嚴重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等,那麽預期壽命可能會受到更嚴重的影響。此外,患者的年齡和身體狀況也會影響他們的生存期。年齡較大的患者通常預期壽命較短。
第三,肺癌的類型也會影響肺癌晚期的預期壽命。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兩種類型。小細胞肺癌通常比非小細胞肺癌更具有侵襲性和惡性,因此其生存率通常較低。而非小細胞肺癌的生存率相對較高。美國癌症協會的數據,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平均預期壽命為8個月至1年,而晚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平均預期壽命僅為2至4個月。
最後,是否有靶向治療機會以及治療方式的不同和治療效果也會影響肺癌晚期的預期壽命。如果患者有適合的靶向治療機會,治療效果可能會更好。此外,化療、放療和免疫治療等不同的治療方式對生存期的影響也不同。
對於肺癌晚期的患者,如何提高生存率是壹個重要的問題。首先,盡可能控制腫瘤的擴散,減少遠處器官的轉移。其次,保持身體健康和良好的營養狀態,這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應對治療和減輕治療的不良反應。同時,定期接受醫學檢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時發現和治療可能的並發癥和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