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癌症的篩查手段並不了解,導致延誤疾病的治療,其實是很可惜的,很多癌症都有敏感檢查手段,對篩查癌症有很大幫助。
通過科學的預防和篩查,可以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癌症早篩,選對項目至關重要。
如果壹個患者前三步做完都是陽性——腹痛、黃疸,化驗血CA19-9升高,影像學檢查胰腺乏血供占位——就壹定能確診為胰腺癌嗎?
因此,建議50歲以上人群或有肺癌傢族史的人,體檢中把X線片換成低劑量CT。2020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中也建議,肺癌高危人群,要進行低劑量CT篩查。
在內窺鏡的幫助下可以觀察到器官狀況,哪個部位有病變通過顯像壹目了然,否則單純通過症狀來判斷,早期容易被人們忽略,因為大多數癌變早期患者身體信號不多,跟正常人相似。
不僅如此,溫度超過65℃的食物和熱水,也可能威脅健康。世衛組織明確指出,溫度超過65℃的茶水、食物都可能導致食管黏膜受損,增加誘發癌變的風險。而我國潮汕等地,也有喝功夫茶的習慣,建議人們盡早糾正。
肺癌—低劑量CT
要是在醫院血常規能查出癌症。
需要定期做以上兩項肝癌篩查的高危人群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患者,食用黃曲黴素超標者,以及有肝癌傢族史的人群。
篩查方法: 每半年做壹次腹部超聲檢查;高危人群每半年接受壹次血清甲胎蛋白檢查,建議同時做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丙肝抗體檢測,如發現異常應進壹步做增強CT檢查。
在抗癌過程中,患者和醫生是關係最密切的戰友,衹有雙方達成良好溝通,和諧交流時,才會呈現有利局麵。並肩作戰,不是壹方依賴另壹方,而是雙方互相扶持,“五問”醫生,能夠事半功倍,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結直腸癌篩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腸鏡檢查。但在體檢中,很多人最不願意做腸鏡,往往會忽略。
回復:經典的獲取病理組織學標本的方式包括各類開放性手術或腔鏡手術下的活檢、各類影像學引導下的穿刺活檢、各類內鏡下的活檢、骨髓活檢等。
及時接種HPV 疫苗、乙肝疫苗,預防和控制EB病毒、乙肝病毒、HPV病毒、幽門螺旋桿菌等的感染。
高發人群: 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的女性;曾出現HP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有宮內己烯雌酚暴露史、有宮頸病變史的女性。
因此,如果癌症患者,在身體出現明顯的症狀時,可能病情已經進展,此時如果能夠及時前往醫院,或許可以盡早發現癌症,為自己爭取手術的機會。如果壹再的拖延,癌症仍舊會進壹步發展,可能會出現遠端轉移的現象。此時手術的機會已經很渺茫,隻能進行放化療等其他治療方法。
再者,對於長期暴露於有毒有害或受汙染環境者,也屬於惡性腫瘤的高危人群,如從事化工廠、金屬製造廠工作人群等;
宮頸癌和卵巢癌是女性特有的腫瘤類型,同樣,男性也有特有的癌症,這就是前列腺癌。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項目來排查前列腺癌。該項目也是通過驗血進行檢查。因為PSA價錢低廉,經過係統鑒別排除假陽性之後,PSA就成為早期篩查前列腺癌最方便、最敏感、最特異的方法。
提到這壹點,很多人表示自己已經開始重視每年都去做體檢了。但檢查結果是正常的,為什麽還會誘發癌症?問題或許是選錯了癌症篩查的項目。常規的體檢主要是針對體態和壹些慢性病的檢查,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簡單的B超和X光也很難發現身體內的病變。想要篩查癌症,需要更有針對性的項目。
編輯 曾佳佳
【檢查頻次】
患者由於疾病的痛苦、經濟負擔的沈重、對醫療的絕對依賴、長期治療不見好轉的無望及絕望等,會產生怨恨醫院、不信任醫生等不良心態, 對治療和康復造成很大困難。如果病人能信任醫生,服從指導,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部分癌症疾病在晚期雖然無法治愈,但患者擺正心態,學會與癌症共存,積極接受綜合治療,那麽,有些癌症疾病也是有望逐步變成慢性病的。(科普中國)
某些良性疾病可導致腫瘤標誌物的升高,而即使已經患上癌症,例如肺癌、胃癌、腸癌等,腫瘤標誌物也並不都會升高。壹般來說,當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異常升高時,醫生壹般會建議再復查壹次。如果指標隻是輕微升高,且多次檢查變化不大,無任何症狀,就不必擔心。如果復查結果還是異常升高,就要盡早找相應的專科醫生進行分析、做進壹步的檢查。
白血病是白細胞和骨髓(形成血細胞的組織)的癌症。
建議高危人群自40歲起每3年檢查1次。
比如0期的癌症,幾乎靠手術根治就能痊愈,而4期的癌症往往已發生轉移,且每個患者的轉移情況又各不相同,治療的復雜性就增加了許多,需要更有針對性、更綜合的手段。
如果不幸患上某些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很難治療的癌症,常規療法壹般難以奏效,可能還需要嘗試更先進的靶向藥物、免疫療法或參加臨床試驗等。
針對癌症的防治,世界衛生組織曾發表過這樣的觀點:1/3的癌症完全可以預防,1/3的癌症在早期發現時完全可以根治,剩下1/3的癌症患者可通過現有醫療技術獲得較高的生存質量。
①吸煙包年數≥30,包括曾經吸煙包年數≥30,但戒煙不足15年(吸煙包年數=每天吸煙的包數(每包20支)×吸煙年數)。
口腔潰瘍很常見,但如果長時間持續不能愈合,應警惕口腔癌可能。
肝癌——
泛泛地回答這三個問題很難,舉壹個我常見到的病,也是近年發病率越來越高、預後又很差的胰腺癌來嘗試回答壹下吧。
就通過現有的臨床數據來看,真正在癌症早期就及時發現並收治的患者比例,常常不到癌症患者總數的20%,這意味著多數癌症患者被收治時,癌症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
歷史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