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止痛藥有哪些(癌症晚期止痛效果最好的藥)

2023-06-07 16:30:12
腫瘤網 > 腫瘤治療方法 > 癌症止痛藥有哪些(癌症晚期止痛效果最好的藥)

杜冷丁這個藥簡直太深入人心了,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很多癌症病人劇烈疼痛,就會要求醫生說,妳這嗎啡效果不行,給我來支杜冷丁讓我舒服點。確實,在幾十年前藥物缺乏的時候,杜冷丁給壹部分癌痛病人減少了痛苦。如今,時代進步了,許多人對於癌痛治療的認識和觀唸卻沒有進步。

癌症是壹種人人都懼怕的疾病,壹旦患有癌症,不僅會影響到壽命,發病期間的疼痛更是讓人無法忍受。止痛藥是壹種緩解癌痛的藥物,那麽癌痛能使用止痛藥嗎?癌痛還有什麽止痛方法呢?#清風計劃#

針灸也是可以幫助癌痛患者止痛的,因為針灸本身就有很好的麻醉功效,尤其是對於晚期的乳腺癌癌痛患者來說,這是壹個不錯的方法。

WHO 也早就不推薦杜冷丁用於癌痛治療了。因為1.杜冷丁口服吸收不規律,隻能肌註給藥,用藥不方便,血藥濃度也不穩定,不利於穩定控制疼痛。2.杜冷丁作用時間很短,衹有 2~4 小時,還不如嗎啡(4~6 小時)。3.杜冷丁會在體內代謝成為去甲哌替啶,神經毒性較大,反復應用蓄積後會導致神經中毒症狀如震顫、抽搐、肌陣攣、癲癇發作。4.杜冷丁註射後血液與腦內濃度迅速上升,容易達到引起「飄」感的高濃度,長期使用很容易上癮,出現精神依賴。

多學科聯合止痛、全程止痛,是目前國內外最為提倡的鎮痛方式。疼痛絕大多數是癌症本身引起的,所以抗腫瘤治療(包括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後,如果腫瘤得到控制,疼痛會明顯緩解。比如放療對骨轉移造成的疼痛有較好的止痛效果,其有效率最高在70% 左右。其他的鎮痛方式包括1.口服藥物 包括壹階梯止痛藥,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物,西樂葆、散利痛、英太青、芬必得等;二階梯止痛藥物曲馬多、布桂嗪、可待因等;三階梯止痛藥物嗎啡緩釋片、羥考酮緩釋片。2.外用止痛藥 芬太尼貼劑;3.針劑止痛 常用的有曲馬多註射劑和嗎啡註射劑,或者使用舒芬太尼自控鎮痛泵。4.其他鎮痛方式 包括神經阻滯、神經毀損、持續蛛網膜下腔藥物輸註鎮痛等,這些止痛技術創傷小,治療效果也很好。

非阿片類止痛藥

由於藥物治療癌痛,有很多的註意事項,為了避免大傢因為盲目用藥而導致病情加重,我們下麵接著在來講解壹下通過藥物緩解癌痛時需要註意哪些問題。

重播

分為兩類。壹是弱阿片類,如可待因、曲馬多、強痛定等,適用於輕至中度疼痛;二是強阿片類,如嗎啡、美沙酮、芬太尼、嗎啡緩釋片、羥考酮緩釋片等。這類藥被很多人認為是“毒品”,擔心上癮,因而不敢使用。如果是壹個健康,或僅僅是輕度疼痛的人,無緣無故用這類強阿片類止痛藥,這是濫用,可能成癮。但用於治療的癌症病人的疼痛,目的是為了止痛,而不是為了獲取所謂的刺激感,就無需擔心上癮的問題。從根本上說,對於中重度癌症疼痛,阿片類藥物才是更有效也是更安全的。阿片類藥物最主要的副作用是便秘,要配合使用通便藥,在飲食結構上也要註意調整。

輔助藥物

手掌大小的鎮痛泵植入體內

第壹,遵照醫囑服藥

第二,做好記錄

第三,不能擅自停藥

木棉花計劃”是CSCO會員量子健康創建的,致力於服務中國腫瘤患者家庭健康的公益科普機構。

王傢雙教授提到,如果說哪種藥物最好,這很難有壹個標準。因為每個個體對藥物的反應都不壹樣,有時候我經常跟病人講,藥物療效如何並不在於價格的高低,而在於這個藥是不是適合自己,所以對於癌痛,哪壹種藥物最好,還要看癌痛是以哪壹種原因為主。

第壹階梯為解熱鎮痛藥,其代表藥物為阿司匹林,替代藥物有消炎痛、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布洛芬、雙氯芬酸(扶他林)等,還可作第二、第三階梯藥物的輔助用藥。而此類藥物多有胃腸不良反應(如胃潰瘍、胃出血等),且劑量增加且毒性加重,故應幾類藥物“交替使用”,可明顯減輕副作用。

第二階梯藥物為弱阿片類鎮痛藥,代表藥物為可待因,替代藥物有強痛定、羥考酮、曲馬多、痛力克和右丙氧芬等,主要適用於第壹階梯用藥後仍有疼痛者。從藥理學分析,此類藥可與解熱鎮痛藥聯合使用、或交替使用,也可組成復方制劑(如氨芬待因、安度芬、丙氧胺酚等),可單獨或“交替使用”於中度疼痛的止痛,以減少副作用和成癮性。

第三階梯用藥為強效阿片類鎮痛藥,代表藥物為嗎啡及其緩釋片美菲康、美施康定等,替代藥物有氫嗎啡酮、羥嗎啡酮、左馬喃、美沙酮、芬太尼貼劑和丁丙諾啡等。這類藥物主要適用於重度疼痛者。

1. 按階梯用藥,即“三階梯用藥”原則。

2. 盡量選擇“口服給藥”,避免創傷性給藥途徑(如靜脈註射、穴位註射等)。因癌症病人的止痛是壹個長期過程(可達幾年),口服不但經濟方便,不依賴他人,而且極少產生精神依賴性(成癮性)。因為癌症病人所尋求的是確切的鎮痛效果,而不是“飄飄欲仙”的精神享受,而精神依賴是形成“成癮性”的先決條件。

3. 按時給藥。使用止痛藥物,應按時(每4-6小時給藥壹次),有規律的給予,以保持平衡的血藥濃度,而不再如過去那樣要等疼痛明顯時再給藥。如此有規律的給藥,病人極少產生“成癮性”。根據“時辰藥理學”原理,“按時用藥”能維持平穩有效的血藥濃度,有利於持續有效地鎮痛,且能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

4. 用藥劑量“個體化”。個體化用藥是指用藥劑量和時間間隔應該以使個體患者達到有效鎮痛為準來調整。癌症病人對疼痛的感受因人而異,即疼痛的感覺和止痛藥劑量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故止痛藥劑量應根據個體病人的需要,由小至大,直到病人的疼痛基本消失為止;而不應對用藥量限制過嚴,即藥量不受藥典規定的“極量”的限制;否則用藥量不足,使病人再次遭受痛魔的殘酷折磨,有失人道主義。

武漢晚報訊(記者劉璇 通訊員譙玲玲 童勝雄)超過六成的晚期癌症患者麵臨疼痛的折磨,癌痛是慢性疼痛中級別最高的壹種。8月31日,記者從武漢市第壹醫院疼痛科獲悉,在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三階梯止痛法之外,該科采用多種微創介入手段為癌痛治療開辟“第四階梯”方案。

上周,塗先生輾轉找到武漢市第壹醫院疼痛科。主任馮丹帶領團隊經過詳細評估,為塗先生制定了鞘內全植入式嗎啡泵鎮痛方案。將壹根極細的矽膠導管植入塗先生脊髓,另壹端埋藏在皮下,將裝有嗎啡的電子泵與皮下導管相連,泵內的嗎啡即可註入到蛛網膜下腔起到止痛作用。這樣每天隻需3毫克的嗎啡,塗先生的疼痛就得到滿意控制。

馮丹介紹,為了讓晚期癌症患者無痛地走完人生,世界衛生組織在2000年提出了癌痛的三階梯止痛法:第壹階梯為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和對乙酰氨基酚等;第二階梯為弱阿片類藥物,比如曲馬多、可待因;第三階段為強阿片類藥物,如嗎啡、羥考酮。臨床發現,仍有壹部分患者鎮痛效果不佳,且副作用較多。全植入嗎啡泵可以將藥物直接送到與大腦相通的脊髓蛛網膜下腔,通過大腦起到直接鎮痛效果,而且經嗎啡泵的給藥劑量隻需口服藥量的1/300,靜脈用藥量的1/100。

作者:admin | 分類:腫瘤治療方法 | 瀏覽:87 | 迴響: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