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中藥是比較火的,疫情期間,研究人員發現中藥在壹定程度上可以“對付”病毒,另外,對於瘧疾,青蒿素在治療上顯示出了比較大的作用,而牠就是來源於中藥的啟發。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有不少患者通過中醫療法大大改善了病情,增強了體質,也有越來越多的人 的研究發現中醫藥對於抗腫瘤有壹定的作用。
再加上,中醫在我國有很多年的歷史,也是國粹,不僅在癌症的治療方麵,也在養生方麵,與西醫相比,牠更受到很多人的信賴。但治療癌症,中醫真的比西醫更好嗎?提醒大傢要正確理性看待,關於中醫治癌的誤區,切勿輕信,下麵就向大傢介紹下。
通過這兩篇研究,不禁產生了壹個疑惑。既然中藥抗癌,有壹定的理論基礎。那麽中藥抗癌,對比西藥抗癌,二者之間有何不同呢?
吃中藥抑制癌症可靠嗎?
南京醫科大學與中國醫科學院的研究所工作人員,發現黃連素對於血脂的降低效果,甚至等同於他汀類藥物。這項研究的發表,使團隊獲得了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總而言之,不管是采取哪壹種治療腫瘤的方法,都要聽從醫生的建議,並配合醫生治療。衹有這樣做,才能盡快讓自己好起來!
醫生表示,患者不必抵觸手術治療,早期的結腸癌,通過手術就可以取得不錯的治療效果。如果徐大媽壹開始就同意做手術,現在估計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
總的來說,中醫治療癌症,主張多學科結合的綜合治療。治療癌症的原則是:能手術就手術,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綜合治療等積極應對。
想利用偏方治癌症,癌症沒治好卻中毒的新聞屢見不少,很多人覺得西醫治療副作用大,中醫偏方更安全,卻不知道,偏方用得不好,還可能給身體帶來影響。
如果單純選用中藥,這種不確定性會大大增加,極有可能失去根治性切除的機會。
“中藥能否抗癌”這個話題壹直是大傢討論的熱點,有人說能,有人說不能。近日,上海中醫藥團隊的壹篇研究報告讓無數癌症患者看到希望。研究稱目前已經發現可以治療大腸癌的中藥,抑制癌細胞效果顯著,已經在臨床上驗證,暫無不良反應。
以往醫學研究大多集中在沈香上,近期,壹項聚焦土沈香花的研究發現令人驚喜。
本文參考來源於網絡,綜合整理,侵權刪。
我們傳統的中醫也是很給力的,中醫們所推崇的中藥抗癌在癌症的防控方麵也是有著很明顯的效果的。雖然中藥不像化療等西方醫學的方法那麽見效快,中藥對於癌症的防控是壹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不得不說牠對身體的確沒有那麽大的傷害,而且由於中藥牠是純草藥製作,是純天然的無汙染的壹個東西,所以人的身體對牠不會有那麽大的排斥反應。
從基礎的研究來看,黃酮類、多糖類、皂苷類、生物堿等壹些中醫藥確實含有抗癌成分,但註意,這不代表牠就是抗癌藥,不然很多蔬果當中可能也含有抗癌成分,那豈不是都成抗癌藥了?所以,有抗癌作用的藥到底是不是真的有臨床療效,還需要經過臨床試驗才行,而問題是目前關於中藥高質量的臨床研究還是比較少的。
世衛組織指出,濫用草藥療法治療癌症,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造成危害,甚至死亡。
為什麽西黃丸這麽貴?
以乳腺癌為例,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還是非常高的,I期患者通過手術或聯合術後的綜合治療,治愈率可以達到90%以上,II期患者,治愈率也可以達到80%以上;而肺的原位癌,經過手術治療,治愈率基本可以達到100%。
我國山東中醫藥大學的博士生吳敏等人,在壹次實驗中發現:鹽酸小檗堿對於胃癌細胞具有壹定的殺傷作用,牠能夠誘導胃癌細胞和病變細胞快速調往,從而延緩胃癌的惡化速度。經過進壹步研究發現,這類物質可以促進胃癌細胞中的某些基因發生異變,從而促使癌細胞提前走向雕亡。
另外,中醫治療不壹定要在西醫治療結束之後,牠可以貫穿整個癌症治療的過程。以西醫為主還是以中醫為主,取決於不同腫瘤在不同階段的特點。
“鐵樹壹葉”真能包治癌症?
黃連素中的有效成分,能夠降低血脂
如辛辣的食物要少吃,這類食物多性燥熱,進食後易導致上火,尤其是陽虛陽亢體質的人,容易降低藥效;腥膻的食物也要少吃,如海鮮、牛羊肉,這類食物與壹些理氣的中醫藥(含大量揮發油)不相容,可能會影響藥效發揮;酸澀類食物也要註意避免,酸性食物會刺激腸胃,加重消化道癌症患者病情,而澀的食物,如茶葉當中的鞣酸可能與藥物內的壹些物質結合產生沈澱,從而影響藥效吸收。
化療和免疫治療時可聯合中醫藥治療,能減緩耐藥性發生,提高治療療效。
關於“中醫治癌”的說法,爭論頗多。
介入治療是根據實際情況決定的,過度介入不僅達不到預防腫瘤復發的作用,還會增加患者心理壓力、經濟壓力。
麵對這樣的現狀,與其繼續用西醫治療,倒不如選擇中醫進行保守治療。既可以減輕病人的痛苦,讓其能夠有更好的治病體驗。另壹方麵也能夠讓癌症患者,更加體麵地麵對接下來的人生。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腫瘤血液科主任醫師李忠提醒:多數“祖傳秘方”都毫無根據地誇大療效,打著中醫的旗號,獲得更大經濟利益,但其實並沒有“奇效”,這些“祖傳秘方”不等於中醫,也無法代表中醫。
所以,到底適合哪種治療方法,需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如果適合中醫治療,應當遵循“盡早,全程,適度”的治療原則,從而爭取更好的治療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