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個人都逃脫不掉“談癌色變”的魔咒,儘管現代醫學飛速發展,但癌症仍然是目前難以攻剋的疾病之壹。從確診到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再到療效可觀,腫瘤完全消失,難道就算治愈了嗎?
在解答今天這個疑問之前,我們要先明確壹個問題:
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大傢明白血常規檢查的意義,但也更希望癌症患者們都能早日康復,不用再經常接受檢查。
07膽囊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癌症病人癌胚抗原壹定會高嗎?並不是,結直腸癌在早期未轉移時,癌胚抗原陽性率為45%~80%左右,已轉移的患者癌胚抗原的濃度和陽性檢出率均升高。胰腺和膽道腫瘤的陽性率可達60%~70%,胃癌、肺癌陽性率50%左右。可見,並不是所有癌症病人癌胚抗原壹定會升高,即便是胃癌、腸癌、肺癌病人也有近壹半的病人癌胚抗原是正常範圍的,有部分晚期病人從發現到最後癌胚抗原都是正常的。
•B超:利用彩色的多普勒成像技術,聲波遇到腫瘤組織後會產生反射波並形成反射波成像,可看到內部是否有腫塊或病變,可作為初步診斷依據。
2020年11月,在老朋友的推薦下,跨過古稀之年的李大爺來到浙大壹院,打算進行壹次“全麵的體檢”,體檢報告出來後,李大爺被發現右肺有壹個約1厘米大小的磨玻璃結節。
2 鄭翠玲.癌症患者如何學看血常規化驗單?.抗癌之窗.2014年04期
其中糖類抗原125(CA125)、糖類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指標對肺癌癌診斷及其預後情況評估提供可靠依據。腫瘤標誌物指標正常是臨床治愈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抽血前壹天應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飲食,避免大量飲酒,酒精會使檢驗結果產生較嚴重偏差;在抽血前應禁食12個小時,比如隔天早晨8點鐘抽血,則前壹天晚上8點鐘之後就要開始禁食。
如果癌胚抗原輕度升高,且動態觀察沒有持續上升,壹般問題不大。很多網友也給胡洋醫生留言,表示自己或者親人確實患有肺癌,但癌胚抗原並不高。
相比較而言,癌胚抗原更多地用於確診患者病情的動態監測、療效的判斷、術後監測復發轉移風險。比如壹個肺癌病人確診時癌胚抗原明顯高於正常,經治療後逐漸下降至正常範圍,則認為治療比較有效,如果癌胚抗原再次上升,則可能出現了復發轉移。
簡單來說,腫瘤標誌物就是指癌症的發生與增殖過程中,由癌細胞的基因表達及合成分泌,或是由機體對癌症反應而異常產生的,預示腫瘤存在和生長的壹種物質。簡單來說,就是這種物質在健康機體中是不應該存在的,或者不應該大量存在,如果這種物質出現或者異常增多,要警惕腫瘤的發生。
腫瘤患者也經常做血常規,尤其是化療之後的腫瘤患者。早期癌症患者的血常規壹般不會出現明顯異常,但隨著病情的發展,血常規出現異常的情況會越來越明顯。
那麽,既然癌胚抗原並無特異性,檢測的意義又是什麽?
結果表明,機器學習係統在鑒別出癌症方麵的特異性為99.3%,這意味著僅0.7%的非癌症患者被誤認為罹患癌症。塞登說:“特異性非常重要,因為我們不希望對健康的人發出錯誤的預警信息。”
而真正的陽性率——檢測到癌症的比率取決於癌症的惡化程度。對於12種最致命的癌症來說,第壹階段的真實陽性率為39%,第二階段為69%,第三階段為83%,第四階段為92%。而對於所有類型的癌症來說,相應的比率分別為18%、43%、81%和93%。
發表本研究論文的雜誌的編輯、法國古斯塔夫·魯西研究所的法布里斯·安德魯說:“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是開發易於使用的篩查工具的第壹步,提前發現癌症風險,每年可挽救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
但早前,英國劍橋大學主導的壹項研究,開發了壹種新型滴血驗癌方法,據了解,這個技術的靈敏度跟之前比大約提高了10倍。
•巴氏塗片:正常情況下女性每年需要做壹次巴氏塗片檢查,壹旦發現塗片有異常細胞就要警惕有宮頸癌的問題。
篩查:宮頸細胞學檢查(婦科檢查)
事實上,有關通過血液檢測癌症的方式,目前各個大國的科學界都沒有放棄研究的步伐。但是瓶頸和卡點不是因為沒有技術,而是本身癌細胞釋放到血液中的物質成分含量不穩定,導致檢測的結果會有非常大的出入。
特別是很多癌症,如果能在早期
完全緩解(CR)即腫瘤完全消失超過1個月,意味著患者病情非常樂觀,完全得到了緩解;
篩查:頸部B超,如果進壹步檢查,可做甲狀腺結節穿刺檢查
紅細胞是血液的最主要成分,其中血紅蛋白(HGB)負責全身的氧氣輸送及維持酸堿平衡,是反映患者體力、精神狀況的重要指標。
白細胞(WBC)
癌症患者放化療期間會造成血小闆的減少,如果血小闆減少太多,會導致血流不止,阻礙傷口愈合。
很多人每年參加健康體檢,但是還是患上了癌症,對此山東省立醫院肝膽外科的硃化強副主任醫師就向我們解釋:常規性檢查其實很有限,早期癌細胞不活躍則會成為“漏網之魚”。實際上癌細胞早期會悄然無聲的潛伏在體內,此時常規性健康檢查的確無法檢查出來,而癌症檢查就是更專業且具有針對性的體檢方式。
婦科癌症篩查可以確定女性體內是否有癌細胞或判斷患癌可能性。
該團隊發現,在大約壹百萬個位點尋找甲基化模式在篩查癌症方麵最有希望。甲基是細胞添加到失活基因中的化學標簽,癌細胞都具有異常的甲基化模式。
在他們的早期測試中,研究人員發現他們的新係統能夠在63%的患有肺癌的患者中識別出1期肺癌。這意味著牠仍然在大約三分之壹的接受檢查的癌症中漏診了癌症。這聽起來可能是不可接受的,而且CT掃描通常會受到誤報的困擾,但通常更準確。但是,對於這種新形式的測試而言,這可能不會破壞交易。
常見的腫瘤標誌物解釋
例如術前血小闆計數可能與胃癌淋巴結轉移、腫瘤漿膜浸潤、腫瘤分期以及總體生存有關,並且術前血小闆升高而術後正常者,術後定期檢測血小闆計數可壹定程度預測胃癌復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