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膽管癌的特效藥(治療膽管癌壹年多少錢)

2023-06-05 14:55:11
腫瘤網 > 腫瘤治療方法 > 治療膽管癌的特效藥(治療膽管癌壹年多少錢)

海南日報博鰲2月28日電(記者袁宇)2月28日,海南日報記者從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獲悉,基石藥業同類首創藥物艾伏尼布片日前獲準在樂城先行區內應用於臨床急需,用於既往接受過治療的攜帶異檸檬酸脫氫酶-1(IDH1)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膽管癌成年患者的治療。這將為急需治療的國內膽管癌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據介紹,艾伏尼布片是壹種靶向IDH1突變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劑,通過與突變IDH1可逆性結合,降低a-羥戊二酸水平,促進細胞正常分化,從而發揮抗腫瘤效應。該藥物於2021年8月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於既往接受過治療的攜帶經FDA獲批檢測法檢出的IDH1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膽管癌成年患者的治療。

肝門部膽管癌是臨床最常見的肝外惡性腫瘤,占膽管腫瘤的50%~60%。目前,根治性R0切除是早期肝門部膽管癌的首選治療手段,但其早期病變無明顯的臨床症狀,多數患者就診時已處於進展期,外科切除率低,五年生存率不超過25%。對於手術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門膽管癌患者可在新輔助治療降期後再行手術治療,可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同時,其術後的復發率可達50%~70%,癌種容易侵犯微血管、淋巴血管、周圍神經以及肝浸潤,是膽道外科領域極具挑戰性的難題之壹。因此,肝門部膽管癌的早期診斷、圍術期處理、術前充分精準分期評估、術中規範切除、術後輔助性治療,對提高其根治性手術切除率和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有重大的意義。

近幾年來,隨著對肝門解剖的深入研究,肝門部膽管癌的手術切除範圍不斷擴大。附加肝葉切除,以及肝門部血管的重建等,使肝門部膽管癌的切除率不斷提高

Ivosidenib組:安慰劑組=53% : 28%。Ivosidenib顯著優於安慰劑組。

研究結果: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膽管癌是壹種發生在肝內外膽管或膽囊的惡性腫瘤,是壹種惡性程度較高的惡性疾病,壹般發現時均已到晚期,通常以不明原因的黃疸為首發症狀。中國每年約有72,000名患者被確診,患有這種疾病的人中大約14%至17% 存在FGFR2 基因異常,五年生存率僅為9%。鑒於該疾病的嚴重性、缺乏高效療法以及中國的高患病率,迫切需要為該患者群體提供創新療法。

患者的生命至上。在張女士來院後,博鰲超級醫院副院長劉同亭第壹時間組織專家會診,並邀請鄭樹森院士、牟海波主任、楊喆博士共同為患者進行遠程綜合會診。經過專家團隊的嚴格評估後,博鰲超級醫院為患者啟動了快速用藥審批“綠色通道”,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短時間內為張女士引進了英菲格拉替尼。

“膽管癌患者往往麵臨著惡性程度高、治療難度大和生存率低的處境,針對膽管癌二線及以上患者,中國目前尚無有效的靶向治療藥物。而英菲格拉替尼是經過臨床驗證的精準靶向治療藥物,有效的填補了這壹治療領域的空白。”負責張女士治療的博鰲超級醫院消化中心主任李江峰介紹,張女士從第壹次服藥到目前病情平穩,在確保治療安全的情況下,為方便患者後續治療,醫院為張女士申請了“帶藥離園”,回傢繼續服用英菲格拉替尼,博鰲超級醫院專家團隊將全程在線指導和監督,確保用藥安全。

肝外膽管癌。雖然患者早期的臨床症狀也不明顯,但是後期會呈現壹種典型的症狀,即黃疸。之所以出現黃疸症狀,與膽汁分泌受阻有關。膽汁流通受阻後,容易產生肝內型膽汁郁積性黃疸

現在回憶起來,仍然感覺身上的疼痛還在,仿佛並沒有消失。隻記得當時壹到晚上,就疼得睡不著覺,即使睡著了,很短時間內,就又會被疼醒,如此反反復復,十分痛苦!

膽道係統發育異常包括膽管囊腫、Caroli病、胰腺膽管合流異常等,也是膽管癌的危險因素。此類病人有15%平均在34歲時發生膽管癌,未經治療的膽管囊腫病人的膽管癌發病率甚至可以上升到28%。

1、中位PFS(無進展生存期)

Ivosidenib組:安慰劑組=2.7個月:1.4個月(HR=0.37,95% CI:0.25-0.54,p<0.001)。降低了63%的死亡風險,對於接受過壹線以上治療的膽管癌患者,已經算是比較好的數據了。

2、中位OS(總生存期)

Ivosidenib組:安慰劑組=10.8個月 : 9.7個月(HR=0.69,95% CI:0.44-1.10,p=0.06)。

Ivosidenib組與安慰劑組的數據相差不大,是因為61例安慰劑組的膽管癌患者中後期有35例患者口服Ivosidenib治療。假如安慰劑組的膽管癌患者壹直口服安慰劑,通過模型分析得出安慰劑組的中位OS僅6個月(HR=0.46,95% CI:0.28-0.75,p<0.001)。

3、DCR(疾病控制率)

4、ORR(客觀緩解率)

5、中位持續時間

Ivosidenib組:安慰劑組=2.6個月(IQR 1.4-6.0) : 1.6個月(1.1-2.7)。

6、在安全性方麵,Ivosidenib組常見(>15%)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事件(TEAE)包括:惡心(32.1%)、腹瀉(28.8%)、疲勞(23.7%)、咳嗽(19.2%)、腹痛(18.6%)、腹水(18.6%)、食欲下降(17.3%)、貧血(16.0%)、嘔吐(16.0%)。3級及以上不良事件Ivosidenib組占46%,安慰劑組占36%,無治療相關死亡事件發生。

該臨床試驗是壹項開放、單臂的Ib期研究,旨在評估比美替尼聯合卡培他濱二、三線治療壹線吉西他濱治療失敗的膽管癌患者,試驗設計為劑量遞增和隊列擴展部分。該研究共納入34例患者,其中劑量遞增組為9例,隊列擴展組為25例,其中25例患者(73.5%)患者經過壹線治療,9例患者(26.5%)患者經過二線治療。並且膽囊癌為29.4% (n = 10)、肝內膽管癌為29.4% (n = 10)、肝外膽管癌為26.5% (n =9)和壺腹癌為14.7% (n = 5)。

1、ORR:20.6% (95%CI,7.0-34.2)。

2、DCR:76.5% (95%CI,62.2-90.8)。

其中分別有7名患者(20.6%)和19名患者(55.9%)表現出部分緩解和疾病穩定。

3、mPFS:4.1個月(95%CI,2.8-5.7) ,3個月PFS率為64.0%,

4、mOS:7.8個月 (95%CI,5.9-12.2)

在標誌物方麵,有RAS/RAF/MEK/ERK信號通路異常激活的患者表現出更長的PFS(5.4月 vs 2.6月,P=0.031)及OS(10.8月 vs 5.3月,P=0.011)。主要不良反應為可控的貧血和乏力。該治療方案在膽管癌中表現出有效的治療療效,特別是在RAS/RAF/MEK/ERK信號通路異常激活的膽管癌患者中。

作者:admin | 分類:腫瘤治療方法 | 瀏覽:76 | 迴響: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