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節≠肺癌
隨著大傢體檢意識增強
肺結節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不是肺上的“包包”都叫肺結節,肺結節通常是胸部CT提示肺組織等存在的≤3CM的類圓形,局竈性陰影。當陰影>3CM,我們把他稱之為肺腫塊或肺包塊。
個人推薦,年齡在40歲以上,從事高危職業人群,如教師,交警,廚師,家庭主婦,裝修工人等群體。長期吸煙的人群,或長期被動吸煙,以及有肺部疾病,或傢族史的人群,建議每年行胸部低劑量CT篩查。
今天,我們壹起來了解下您肺上的結節!
首先是炎癥類的真菌感染,可能會造成肺部結節樣表現。其次壹些既往得過肺部疾病的患者,肺部可能形成了瘢痕,時間長了發生結節樣改變。然後壹些長期吸煙或者受到空氣汙染等刺激的患者,可能有痰液在肺部沈積,使肺部出現結節。
因此日常生活中,應該關註自身的呼吸道異常病症,及時治療,如果咳嗽等病情反復就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盡早發現慢阻肺,對慢阻肺的治療有更好的效果。
肺結節形成的原因
肺上結節≠肺癌
說完肺結節,我們來說說肺結核。
寫在最後
衹要呼吸,就可能有肺結節。因為我們的身體會對異物(煙、霧、灰塵等)作出反應,免疫細胞會和異物戰鬥。在戰鬥的過程中,就會在肺表面形成結節或鈣化。這些結節多數會被機體再消化或吸收,也有壹部分,會在肺表面或肺內永遠存在,甚至會隨年齡增大而逐漸增大。(故感染、炎癥、肺部原發腫瘤、轉移瘤以及其他良性疾病的表現都可能會出現肺結節)
為什麽會得肺結節呢?肺結節的成因其實比較復雜,但是大體上有這幾種致病類型。
但是肺結節的良惡性與大小有關,小的肺結節基本不用擔心,壹些小結節屬於炎性病變,就是肺部長了個小肉疙瘩,沒有特別大的影響,配合醫生的復查要求,及時治療肺部的疾病,就不會進壹步發展。
患上慢阻肺早期並沒有顯著症狀,偶發咳嗽或氣喘,不容易引發人們的關註,隨著病情發展,患者感覺到呼吸障礙,此時再去就醫,肺部可能已經發生了中度以上的損傷。發展到後期,慢阻肺嚴重的可能造成患者失去勞動能力、自理能力,直到演變成呼吸衰竭和肺源性的心臟病,影響患者的生存。
圍觀的老年人聽到兩人的爭吵,也開始討論起來,慢阻肺會發展成肺癌嗎?人群中又傳來肺結節才會導致肺癌的說法,又有人說肺結核才是肺癌的前身,討論聲越來越大,參與的人也越來越多。
當患者有出現咳血等嚴重症狀時,也會給予相應的止血藥物對癥治療,嚴重的造成支氣管胸膜等問題的,也可以聯合手術治療根除病竈,感染高危人群目前也有相應的預防性治療。
實性結節∶是壹個高密度的影,若表面較圓小光滑,那麽良性可能性大
慢阻肺的症狀不易發現與病因也有關。呼吸道慢性症狀、吸煙、化學物質暴露史以及職業的粉塵暴露史等,都是慢阻肺的高危因素,長期處於不良的空氣環境中,會造成肺部功能緩慢的損傷,由於不是突發的,因此損傷前期壹般不明顯,也就不會引起特殊的病症,不易被患者發現。
(肺結節不壹定是肺癌,壹定要定期復查)
肺結節的致病與大小有關。當肺結節的直徑小於五毫米時,多為良性的結節,是肺部慢性炎癥性的改變,沒有臨床症狀的,醫生會建議不用治療,定期復查CT來觀察結節變化即可。
中晚期則主要是對癥治療和避免病情加重以及減少並發癥,使用的藥物很多,比如支氣管擴張劑,其中短效藥用於緩解症狀,長效藥作為長期的維持,阻止惡化,還有抗炎常規激素藥物,但是需要嚴格按照醫生要求用藥,以免耽誤病情。
體檢中查出來“肺結節”的人
哪些特定人群需要體檢時篩查低劑量CT?
為什麽會形成肺結節呢
這下王爺爺嚴肅了起來:“聽說慢阻肺會發展成肺癌,老夥計妳還不趕緊去醫院,還來鍛煉幹什麽?”本來被諷刺的劉爺爺心里就有氣,聽完直接生氣起來:“妳才發展成肺癌,我這就是普通的病,妳少咒我!”
那麽到底肺結節、肺結核、慢阻肺這些肺部的疾病哪個跟肺癌有關係?哪個又跟肺癌離得更近呢?今天就帶大傢壹起了解壹下。
查出來肺結節,應該怎麽辦
最後我們來說說慢阻肺。慢阻肺的全名叫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壹種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徵的常見疾病。
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註意肺部疾病的預防,做到戒煙,避免吸入二手煙,遠離空氣嚴重汙染的環境,職業暴露的工作盡量佩戴合格的口罩幫助過濾有害物質。
了解肺結節之後,相信大傢對肺結節和肺癌的關係有了壹定的認知,肺結節和肺癌之間的關係可以說很密切,因為確實有些肺結節可能是肺癌早期的表現,壹些惡性的肺結節也可能發展為肺癌。
如何預防肺結節的形成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肺部的感染性疾病。肺結核的發生率占所有器官結核病的80%以上,數據統計顯示,全球約1/3的人曾受到結核分歧桿菌的感染。
王爺爺已經在這里鍛煉半天了,看到老夥計這模樣不由得驕傲地說:“我都練了半小時了沒壹點事,看妳剛活動壹會兒就咳嗽、氣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