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實在太難了。” 林女士幾乎不願意回憶當時的焦慮和兩年來的經歷。
兩年前,林女士的母親被查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已經侵入到周邊的淋巴組織。從診斷、手術治療、化療、放療,壹位癌症患者能經歷的治療“標準程序”都走了壹遍。
疼痛的嚴重程度是慢性癌痛評估最重要的內容。評估疼痛程度常用的標尺有3種。語言描述標尺:通過“不痛、輕微、中等、嚴重、非常嚴重(極其痛苦)”來描述疼痛的強度。數字分級標尺:由1-10數字分級評估疼痛的程度,0代表不痛,10代表患者所能想象的最劇烈疼痛,並以數字標尺0-10表示疼痛程度。
需要長期使用麻醉藥品的患者,每3個月要復診壹次。由醫師親自診查患者,更新病歷資料。不能親自復診的患者,代辦人需要攜帶二級或二級以上醫院的復診病情證明書、患者和代辦人本人身份證,再次復印證件,簽署《麻醉藥品知情同意書》和《授權委託書》,更新病歷。
弗雷德里希·塞爾吐納完成嗎啡的研究和製作之時,並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直到1817年,他在《自然科學年鑒》上發表壹篇關於嗎啡的較長報告之後,才受到廣泛註意。1827年,著名的制藥公司-默克集團正式將嗎啡進行商業規模的生產和製造。
單用治療早期帕金森病或與左旋多巴及外周脫羧酶抑制劑合用。應早、中午服用,不宜在傍晚或晚上服用以免引起失眠。
頑固性癌痛有多痛?如果說順產分娩時的疼痛是頂級的疼痛,那麽壹些晚期癌症患者的頑固性疼痛則是持續這麽痛,無眠無休!有些癌症患者大把大把地吃各種止痛藥都無法止痛,實在受不了而選擇輕生。記者今日從中山大學附屬第壹醫院了解到,對於這部分患者可以在體內“埋入”鞘內鎮痛泵,衹要非常小的劑量就能起到很好的止痛效果,可大大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質量。
在疼痛來襲的時候,患者往往都會產生消極心理,甚至有些患者會產生輕生的唸頭。因此在癌症患者因為疼痛而產生消極情緒的時候,傢屬要給予無私的關懷,使患者能夠重塑信心,如果能夠使患者多想壹些開心的事情,對於減輕疼痛也是有幫助的,如果精神世界全麵崩塌,患者的抵抗力則會降低,疼痛感則會變得更加明顯。
緩解癌痛,止痛藥是首選
第壹階梯為解熱鎮痛藥,其代表藥物為阿司匹林,替代藥物有消炎痛、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布洛芬、雙氯芬酸(扶他林)等,還可作第二、第三階梯藥物的輔助用藥。而此類藥物多有胃腸不良反應(如胃潰瘍、胃出血等),且劑量增加且毒性加重,故應幾類藥物“交替使用”,可明顯減輕副作用。
第二階梯藥物為弱阿片類鎮痛藥,代表藥物為可待因,替代藥物有強痛定、羥考酮、曲馬多、痛力克和右丙氧芬等,主要適用於第壹階梯用藥後仍有疼痛者。從藥理學分析,此類藥可與解熱鎮痛藥聯合使用、或交替使用,也可組成復方制劑(如氨芬待因、安度芬、丙氧胺酚等),可單獨或“交替使用”於中度疼痛的止痛,以減少副作用和成癮性。
第三階梯用藥為強效阿片類鎮痛藥,代表藥物為嗎啡及其緩釋片美菲康、美施康定等,替代藥物有氫嗎啡酮、羥嗎啡酮、左馬喃、美沙酮、芬太尼貼劑和丁丙諾啡等。這類藥物主要適用於重度疼痛者。
1. 按階梯用藥,即“三階梯用藥”原則。
2. 盡量選擇“口服給藥”,避免創傷性給藥途徑(如靜脈註射、穴位註射等)。因癌症病人的止痛是壹個長期過程(可達幾年),口服不但經濟方便,不依賴他人,而且極少產生精神依賴性(成癮性)。因為癌症病人所尋求的是確切的鎮痛效果,而不是“飄飄欲仙”的精神享受,而精神依賴是形成“成癮性”的先決條件。
3. 按時給藥。使用止痛藥物,應按時(每4-6小時給藥壹次),有規律的給予,以保持平衡的血藥濃度,而不再如過去那樣要等疼痛明顯時再給藥。如此有規律的給藥,病人極少產生“成癮性”。根據“時辰藥理學”原理,“按時用藥”能維持平穩有效的血藥濃度,有利於持續有效地鎮痛,且能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
4. 用藥劑量“個體化”。個體化用藥是指用藥劑量和時間間隔應該以使個體患者達到有效鎮痛為準來調整。癌症病人對疼痛的感受因人而異,即疼痛的感覺和止痛藥劑量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故止痛藥劑量應根據個體病人的需要,由小至大,直到病人的疼痛基本消失為止;而不應對用藥量限制過嚴,即藥量不受藥典規定的“極量”的限制;否則用藥量不足,使病人再次遭受痛魔的殘酷折磨,有失人道主義。
嗎啡的濫用
比較上下來,強效止痛藥似乎更加靠譜,但是我們都知道,是藥三分毒,尤其是強效止痛藥,牠的副作用就更大了。
"麻卡"。是為了讓晚期不住院的癌症病人使用麻醉藥品而設的。那麽傢屬應如何辦理呢?
第壹種,如果癌痛的程度是比較輕的話,可以通過轉移、分散患者的註意力,比如聽音樂、看電視等,來緩解疼痛。此外,癌痛程度比較輕的還可以用心理療法,讓患者正麵麵對疾病,扛住癌痛。
第二種,通過冷敷來麻木神經而使減輕癌痛,但是要註意不能冷敷過久,要註意皮膚的變化,避免皮膚出現凍傷。
第三種,通過藥物的方式來緩解癌痛,這是臨床上最為多用,也是最為直接有效的緩解癌痛的方法。目前臨床上比較常用的止痛藥物有美施康定、雙克因、芬太尼等,這些藥物有的見效快,有的藥效強,但是持續的時間短,再加上每個癌症患者對疼痛的忍耐力不壹樣,所以具體是使用哪壹種藥物還需要根據個人的情況決定。
首先,藥物雖然可以有效緩解癌痛,但是要註意用量,不然很容易帶來嚴重的後果,所以使用止痛藥必須在醫囑下使用,畢竟止痛藥也會有壹定的副作用,長期大量服用對身體會造成損傷。
其次,要按階梯服藥,像癌痛可以分為四級疼痛,壹般從最低的開始,當壹級的止痛藥無效後,在依次遞增。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使用口服給藥,不行在考慮其他方式,比如腸道外給藥。
最後,因為每個人的體質、病情等情況都是不壹樣的,所以給的止痛藥肯定也是不壹樣的,壹般藥物是否有效主要參考這個衡量標準,就是感覺有效,就可以持續使用,不要頻繁換藥,這樣是不好的。
癌痛別忍,妳也可擁有高質量、有尊嚴的生活
癌症晚期治療的前提是患者是否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有些癌症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但是可以采用藥物或者其他治療方式來改善生活質量,盡可能的緩解壹些痛苦。
”壹個需要長期照料的晚期癌症患者如果真的想住多久住多久,可以把整個科室都拖成“吊車尾”的。收多了這種患者,死亡率上去了,病床周轉率下去了,醫生、科室“面子”、“里子”都不好看。”壹個醫生悄悄說道。
有明確不宜口服指徵的患者也可考慮其他給藥途徑(包括靜脈、皮下、直腸及經皮給藥等)。芬太尼貼劑不宜作為首選,僅在患者不能口服時做為壹線藥物,主要原因之壹是芬太尼貼劑起效緩慢,不易調整劑量,患者的個體差異、皮下脂肪的薄厚等會影響療效。使用芬太尼貼劑時應避免使用部位和周邊暴露在熱源下,溫度升高使芬太尼釋放加速,會導致劑量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