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發明了5分鐘檢測癌症法,改變了全人類!
高中那年,親人突然去世,改變了人生。
4.強陽性:對照線、檢測線都顯色,但檢測線顯色強於對照線,表示懷孕壹段時間;
在癌症的診斷和確診上,首先要針對患者自身出現的症狀,初步對患者的情況作出預判。判定位置和症狀之後,繼而采取影像學、實驗室化驗等相結合的方式,來對疾病區域做進壹步的診斷。比如患者被高度懷疑是肺癌,就需要借助X光、CT等影像學方式,來判斷其具體的位置、形狀和大小。與此同時,通過血液等檢測,也能初步發現某些特定的腫瘤標誌物是否正常。
Jack的傢人在他13歲的時候因為胰腺癌去世,於是他從0開始學習,對8000種蛋白質進行研究,然後確定壹種名叫間皮素(mesothelin)的蛋白質與胰腺癌有關。他的研究成果就是利用間皮素的特異抗體來改變碳納米管的導電能力,通過電子信號大小來檢測間皮素的含量。用間皮素抗體和碳納米管附著在濾紙上製成的條形試紙可以檢測血液或者尿液中間皮素的含量,並以此決定病人是否為胰腺癌的早期患者。據稱使用該方法檢測間皮素存在與否的精確度超過了90%。 他說這個方法也可以用來檢查卵巢癌和肺癌,因為牠們都有相同的間皮素這個生物標記。
Jack說他的方法比現行的診斷方式快168倍;價格上檢測10個樣本隻需要3美元,平均每個0.3美元,比現行診斷方式便宜26667倍;還靈敏400倍,ELISA 檢測試劑盒的速度是14小時,Jack的隻需5分鐘就可以得出結果。
然而,研究人員認為,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地區也能受益於該研究,因為他們可以在自己傢中檢測,從而省去了看醫生的費用。在美國,這種試紙條可能對具有癌症傢族史的人特別有用,或者對那些接受過癌症治療的人有用。利用該試紙條,患者或許不用定期前往醫院檢查,可以在傢里更頻繁的自我檢測。
而他做的事,正在改變世界很多人的人生。
據了解,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者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僅僅是偶爾感到輕微胃部不適,該試劑盒可以快速、方便、準確、大範圍、低成本地開展胃癌篩查。
艾滋病新藥ibalizumab即將上市,可治療多重耐藥的艾滋病患者
雖然驗孕試紙號稱具有99%的準確率,但女性在傢里做懷孕自我測試時,往往由於錯誤的操作,而導致結果不准確。如果在化驗室中由醫生指導進行測試操作,女性也能夠原原本本地根據說明正確使用試紙,那麽測試準確率就有可能接近99%。所以試紙本身準確性是極高的,關鍵是如何正確操作以獲得準確的結果。
為攻剋這壹醫藥難題,2015年,江風閣帶領研發團隊開始了漫長的科研“拓荒”。他們希望通過血液標本檢測基因突變,解決傳統檢測方案存在的問題。
年復壹年、日復壹日的重復實驗里,江風閣是怎樣帶領著團隊成員安靜地埋下頭、沈下心?如何在“牽壹發而動全身”的浩大工作量中,咬緊牙關、扛住壓力,找到正確答案?在這份堅持、堅守的背後,究竟有著壹種怎樣的精神,積蓄著壹股怎樣的力量?
回到國內後,經過再次檢查,王女士才發現自己身體好好的,她馬上選擇了報警。其後,警方壹舉查獲了這個詐騙組織。案件破獲後,才發現騙子們可謂煞費苦心。
Jack Andraka 平時還喜歡激流皮劃艇等運動,他想讓我們知道他並不隻是壹個書呆子。
今年勞動節前夕,江風閣獲得了福建省勞動模範稱號,這是她成績得到肯定的壹項重要榮譽。
Jack Thomas Andraka TED 的精采演說
據悉,傑克現在計劃將他發明的“神奇測癌試紙”向公眾進行大規模市場推廣,他相信不用多久,全世界的藥店都可以買到他的“神奇測癌試紙”,任何人都可以用牠來檢測自己的身體是否擁有癌細胞徵兆壹旦發現早期徵兆就立即就醫,從而就能將癌症成功扼殺於萌芽狀態!
現實是,這位名叫Jack Andraka的帥哥剛成年,1997年出生的他暫時還沒有當上CEO迎娶另壹個帥哥。不過從2012年贏得英特爾科學獎到上TED演講,從美帝到中國,他的“傳奇經歷”被廣為傳播,他甚至有自己的百度百科詞條和百度貼吧……
在他查詢的過程中,他發現胰臟檢測制度有很多不合理之處。現在的胰臟檢測已經是 60 年前的老方法,多年來都沒有更新。除了單次檢測費非常昂貴,測試解果也十分不准確,高達 85% 的胰臟癌患者被發現時已經是末期。
團隊背景方麵,康立明生物創始人鄒鴻誌教授,是國傢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世界大腸癌早篩技術發明人。鄒教授在博士期間師從上海瑞金醫院的全國知名大腸癌專家郁寶銘教授,2002年畢業後前往美國梅奧診所胃腸科和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Exact Sciences從事大腸癌無創篩查技術的研發工作十多年,並獲得梅奧診所終身教職。在此期間,鄒教授領導了大腸癌糞便篩查試劑盒的開發工作,試劑盒ColoGuard於2014年通過FDA 批準,並獲得了美國國傢醫保報銷許可。該產品可以檢測到92%的大腸癌和42%的癌前腺瘤 (≥1cm),特異性為87%,目前該新型方法已經成為美國大腸癌篩查的壹個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