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 題:早期篩查技術提昇助力癌症防控
新華社記者張泉
推薦每年進行壹次便潛血檢查,或每1-3年進行壹次多靶點糞便FIT-DNA聯合檢測,如結果陽性,進壹步進行結腸鏡檢查;
胃癌
乳腺B超具有無創、無輻射、操作方便、價格便宜的特點。牠可以準確分辨乳腺腫塊的囊性和實性,能發現5毫米以上的結節或者腫塊,可以應用於腋下淋巴結和乳腺引流區淋巴結的探查。超聲是壹種無輻射、無痛苦的乳腺癌篩查方法,適用於不適合進行X線檢查的女性(如妊娠女性等)。超聲檢查在致密型乳腺女性中有更高的病變檢出率,能更加全麵地觀察整個乳腺,降低乳腺癌的漏診率。
因為在中國,乙型肝炎是最後導致患肝癌最主要原因。國傢在這乙型肝炎方麵也開始做作為基礎免疫的壹種治療。壹般肝癌的患者大概有70%,可能是甲胎球蛋白會升高的。壹般針對像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
早期結直腸癌篩查的建議流程
另外超過40歲建議定期復查B超或者復查AOP。因為AOP可提前幾個月發現肝臟病變,因為肝癌的發病率還是比較高的,很多時候肝癌從出現到發展,很多在幾個月的時間變得很大。B超作為沒有輻射的檢查,牠還是有牠的好處,有經驗醫生通過B超,可以發現壹公分左右的病竈,可以大致判斷良惡性。如果有懷疑時,就通過CT最後確定性質,還有像AOP陰性的患者,有時候需要做穿刺,通過病理組織活檢,來判斷牠到底是哪壹種類型。
我們醫院的內窺鏡設備,鏡子越來越細,也越來越柔軟,插入更方便,而且牠能看到很細微的病變的結構。所以即使很小的腫瘤我們都能檢查到。
文/侯曉東(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幹部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醫師)
所以,早期肝癌在醫學檢查下也不能保證百分百查出,需要進行多項檢查數據的對比:肝臟超聲,肝功能以及甲胎蛋白3種數據若存在異常,則肝癌的風險較高。如果傢中存在肝癌病史,或者本身有長期酗酒習慣,更要重視。
很多“病”不是病,隻是人老了
沒有必要做防癌體檢?
胃癌的篩查主要是胃鏡檢查。
與常規體檢不同,防癌體檢是結合個人的自身情況及需求,對特定部位所進行的癌症篩查。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近40%癌症可通過早發現、早診斷實現治愈。
PET-CT(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是壹種將PET和CT兩種先進技術結合在壹起的先進的醫學設備。
當被檢查發現“癌症晚期”時,患者心態通常十分痛苦,有人說“反正治不好,拿這個錢遊山玩水去吧”。其實,隨著近年來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技術迅速發展,晚期腫瘤也並非無可挽救。
肺癌的發生、發展、侵襲和轉移是壹個復雜的多階段、多步驟漸變的過程。壹個由吸煙所致的非小細胞肺癌,在不經過任何治療的情況下,其自然病程長達10 ~ 13年。因此從理論上講,肺癌有很長的臨床前期。
宮頸細胞學檢查的頻率取決於您的年齡和風險因素。通常建議從21歲開始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然後每3年進行壹次。在30歲以上,如果結合HPV(人乳頭瘤病毒)病毒檢測,可以延長宮頸細胞學檢查的間隔時間至5年。HPV病毒檢測是通過檢測宮頸細胞中的HPV病毒DNA來判斷是否存在感染。這種聯合篩查方法可以提高子宮頸癌的早期發現率。對於壹些高風險群體,如有宮頸病變史、HIV感染、器官移植受者等,可能需要更頻繁的宮頸篩查。
壹種人工智能雲診斷技術已在我國壹些地區的宮頸癌篩查中應用。采樣機構收集細胞標本圖像信息並通過互聯網傳到雲診斷平臺,人工智能自動進行診斷,病理醫生隻需對人工智能診斷為陽性的少數結果進行復審確認,省去了大量的人工勞動。
肝癌
傳統肺部病變篩查手段里,最常見的是X線檢查,也就是大傢常說的胸片檢查。但是,胸部X線片對肺癌的敏感性較低,而且衹有當結節大於1厘米時才能被發現,加上難以判斷性質,所以需要進壹步做相關檢查。用CT檢測肺癌,分辨率高,腫瘤達到1厘米、甚至0.8厘米時即可被查出。
①不用進行化驗就能檢查,有沒有傳染病不影響檢查。
潛伏高手—結直腸癌
預防勝於治療
我國壹直高度重視癌症篩查和早診早治工作。國傢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說,通過中央財政支持,我國開展了農村高發地區、淮河流域、部分城市癌症篩查和早診早治工作以及農村婦女“兩癌”篩查。目前,項目地區癌症早診率超過80%,治療率達到90%,篩查人群的癌症死亡率降低46%,早期病例診療費用較中晚期節省近70%。
血清CA19-9反復增高或持續增膏者;
(3)結腸鏡檢查,推薦篩查周期為每5~10年1次高質量結腸鏡檢查。
胃癌
高發的5種癌症篩查指南乳腺癌
對於高危風險人群,首次篩查即行結腸鏡檢查,並配合腫瘤標誌物檢測或遺傳學檢查;
癌症是健康第壹殺手,人人唯恐避之不及,更令人恐懼的是,很多癌症發現時已是晚期。近年來,國傢加大對癌症預防篩查的部署力度,但大眾對如何進行自身癌症風險預判仍然缺乏認知。
近日,國傢癌症中心發布了《2016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從發病例數看,肺癌位居我國惡性腫瘤發病首位,其他高發惡性腫瘤依次為結直腸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前5種惡性腫瘤發病數約占全部惡性腫瘤的57.27%。
其中,男性高發癌症前五種分別為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和食管癌,這5種惡性腫瘤發病數約占男性全部惡性腫瘤的68.84%;女性的依次為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和胃癌,這5種惡性腫瘤發病數約占女性全部惡性腫瘤的56.11%。
2023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宣傳周主題是“癌症防治,全麵行動——全人群、全周期、全社會”。大傢不要懼怕癌症,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改善相關致癌因素,降低人群患癌風險,做自己健康的第壹責任人,正確認識癌症,並積極防治癌症,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1.中華腫瘤雜誌《2016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
2.中國腫瘤《中國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2021,北京)》
3.丁香醫生《別再花冤枉錢了,要做的體檢項目就這些 | 內附體檢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