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容易復發和轉移,手術結束並不代表可以壹勞永逸,患者還必須長期隨訪和復查。隨訪復查可以了解病情變化情況,評價療效。
定期對惡性腫瘤患者進行隨訪與復查,有利於早期發現轉移及局部區域復發。全部治療結束後的癌症康復病人同樣也要定期檢查,盡早發現可能的復發或轉移,早做處理。
隨訪復查應該檢查哪些項目?
篩查建議
對於復發概率較高的癌症,建議復查隨訪的時間間隔以每3個月復查1次為宜;對於復發轉移的患者,則以2個月左右復查1次較為合適。
2008年和2009年,北京市政府曾對全市133萬婦女進行癌症篩查,查出後進行了切除早期病竈、基因調控等幹預,而最後大沒有演變為重癥的人等於白白挨了壹次手術。
當時查出來的患者隨訪觀察,CT等檢查多次進行給人體壹定的傷害,同時更要麵對心理負擔的難題,壹些癌症會潛伏10年甚至20年,而且給人帶來癌症的標簽和心理陰影,這也可能誘發癌症。
溫馨提示
宮頸癌篩查,可以篩查出有高風險罹患宮頸癌的女性,並進壹步地進行診斷和治療。把病變阻斷在癌前期或早期癌,可以有效減少宮頸癌的發病率,降低死亡率。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位30-49歲的女性至少進行壹次早期篩查。
因此,患者需要術後服用左甲狀腺素片後1個月左右返院進行甲狀腺功能檢查,並根據需要調整藥物劑量。此後每次調整口服外源性甲狀腺素的劑量後,需在4~6周後隨訪復查甲狀腺功能,待達到理想的平衡點後可酌情延長隨訪間隔,可3~6個月復查1次,如有不適可隨時檢測甲狀腺功能。
乳腺癌篩查:建議4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進行壹次乳腺X線攝影檢查。乳腺自我檢查和臨床乳腺檢查也應作為乳腺癌篩查的補充。
③抽血檢查:
膀胱癌也是復發率較高的癌症,五年復發率約為70%~80%。膀胱癌復發的症狀會根據復發轉移部位有所不同。原發部位可能重新出現血尿,也有可能無任何不適症狀發生;局部淋巴結轉移,可能會感覺下腹部不適或疼痛;骨轉移可能出現骨折;肺轉移可能會出現咳嗽等。
衹要做徹底,消融後的結節不會再生長,且隨著時間推移,會逐漸縮小吸收。我們所謂的復發壹般是指在甲狀腺其他位置長出新的結節或者出現淋巴結轉移,如果有新發或者萬壹沒有徹底,可根據情況再次選擇消融或者手術,乳頭狀癌的復發率還是很低的,衹要定期復查彩超就可以,真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就可。以乳頭狀癌早期壹年至多2毫米的生長速度,不會耽誤治療,衹要在早期及時處理,絕大多數不會影響人的壽命,因此才會被稱之為“幸福癌”。
宮頸癌篩查:宮頸癌篩查的主要方法是液基細胞學檢查(Liquid-based cytology, LBC)和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檢測。
乳頭狀癌、濾泡狀癌:甲狀腺球蛋白(Tg)+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
而現有的肺癌患者中,多數都是在晚期被發現,肺癌本身就不算是壹個好治療的癌症,再發展到晚期,治愈率就變得更低了。
據統計,僅2015年,全球宮頸癌新發病56.1萬例,死亡病例28.5萬例。平均每壹分鐘就有壹名女性患宮頸癌,每兩分鐘就有壹名宮頸癌患者死亡。而我國宮頸癌的發病率呈現年輕化趨勢,45-59歲成為宮頸癌的高發年齡段。
第壹個明確發病原因的癌症
99.7%的宮頸癌都與HPV感染有關,長期反復感染高危型HPV將有可能發展為宮頸癌。HPV即人乳頭瘤病毒。2008年,德國的豪森教授因為發現HPV導致宮頸癌,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因此,宮頸癌成為目前所有癌症中唯壹病因基本明確的癌症。
目前有200多個HPV病毒種類被鑒定出來,根據致癌性的高低,HPV可以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壹般低危型HPV會導致外陰或者陰道的尖銳濕疣,而導致宮頸癌的,主要是高危型HPV,尤其是16、18兩種基因型。
假陽性這部分人誤以為自己患癌了,所以每天精神焦慮,造成嚴重的生理及心理的負擔;而假陰性者產生了虛假的安全感,自我認定安全,卻忽略了腫瘤是慢性病,會壹直潛伏在體內長數十年。
我國肺癌發病率連續10年高發,逐年上升的趨勢使我國成為世界頭號肺癌大國。
遠離輻射,如CT、放射線等,遠離工業生產中的廢水、廢物汙染飲用水源。
通過定期篩查,及時發現高危型HPV感染,和盡早接種HPV疫苗,對於預防宮頸癌至關重要。
選擇自己適宜的壹些運動來進行,每天半個小時,嘗試些簡單的運動,如步行、慢跑、打太極拳等,都可以喚醒細胞活性,促進新陳代謝,加強身體的免疫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