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檢查越來越普遍,很多人因為胃部不適到醫院看病,醫生會建議做胃鏡檢查。檢查的結果是病人以及病人傢屬都非常關心的,醫生將檢查結果寫下來便是胃鏡檢查報告單。
可以從檢查醫生那裏知道檢查結果如何,也可以拿著檢查報告單咨詢消化內科醫生如何處理,同樣妳也可以學會自己閱讀檢查報告單。
報告解讀:異型增生,按腺體異型增生的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輕、中度異型增生歸為低級別上皮內瘤變,重度異型增生及原位癌歸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
“以前就有很多人說吃味精會得癌症,搞得現在很多人都不用味精了,壹個好好的調味品慢慢都快從大眾廚房消失了!但是現在患癌的人反而比過去多出很多倍,難道真是味精惹的禍嗎?荒唐可笑!”
• 鹹菜,適量吃也無礙
山梨酸及其鉀鹽是壹種酸性防腐劑,在生物體內可被代謝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但如果長期食用山梨酸及其鉀鹽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人體的骨骼生長、腎臟、肝臟健康造成壹定影響。
“人身上本來就有癌細胞,患不患癌,跟免疫有關,我外婆8O歲,奶奶96歲仙去了,但是她們天天吃味精和隔夜菜也沒事。”
那為啥外國人不吃味精呢?
如果腫瘤發生在幽門位置,食物排空受阻,就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的症狀。
的確,穀氨酸鈉在加熱超過120℃的時候,容易轉變成焦穀氨酸鈉,但這種物質並不致癌,隻是原本的鮮味消失了而已。目前國際上的權威機構,都沒有認為味精存在安全性的威脅,在食品使用是被允許的。
感染因素包括了乙肝病毒、人乳頭瘤病毒、幽門螺旋桿菌、EB病毒、人類皰疹病毒、丙肝病毒、免疫缺陷病毒、華支睪吸蟲8種;
在我們中國悠久的飲食文化中,“鮮”字壹直占據著重要位置。味精又稱味素,是用玉米或小麥等糧食為原料,經過水解或發酵而製成的壹種粉狀或結晶狀的調味品。牠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無色無味。除此之外,味精中還含有少量的食鹽、水、脂肪及礦物質等。那麽為什麽很多飯店、酒店、家庭炒菜喜歡放點味精呢?原因就是可以提鮮。
HP(幽門螺旋桿菌)是壹種會引起胃炎及胃潰瘍的細菌,並且與胃癌發病有關,可以通過口-口傳播、糞-口傳播與胃-口傳播,親密接觸,尤其是配偶、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接觸,可能是導致HP感染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幽門螺旋桿菌存在明顯的家庭聚集性。HP最終造成胃癌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在日常生活種,亞硝酸鹽較為常見,比如我們平常吃的鹹鴨蛋、泡菜等腌制食品和燒烤中,就含有很多的亞硝酸鹽,壹般腌制食品腌制半天左右,就會產生許多亞硝酸鹽。
1、先看文字、後看圖片;
2、先看後麵、後看前麵;
1、看診斷:診斷是淺表性胃炎伴膽汁反流(淺表性胃炎基本等於正常,不要去看)、胃角潰瘍。那這裏面關鍵的是膽汁反流、胃角潰瘍。這就是妳的胃的結果。
2、看文字:胃體後麵寫了較多膽汁;胃角寫了:中段見壹黏膜凹陷......這就是妳的問題具體描寫。看完這個妳就知道了妳的膽汁在胃體,潰瘍在胃角,而且做了活檢。其他文字基本的意思就是正常,妳就不用看了。
3、看圖片:既然問題在胃體和胃角。那就去找標記這兩個部位的圖。第壹排中間的是胃體,黃黃的是膽汁;第二排中間的是胃角,那個白色的坑,就是潰瘍了。其他的圖片就不要看了。具體在胃的哪裏,身體上是摸不出來的,位置也是隨時在變化的,也許是妳疼的地方,也許不是,所以就不要去糾結和註意了。
4、看最後:既然做了活檢,那什麽時候可以吃東西,什麽時候拿活檢報告,最下麵的紅字部分都交代清楚了,這個要記住。
5、看醫生:拿著報告去看醫生這才是正確的態度,而不是先掏出手機查:潰瘍、膽汁。所以直接掛了號看醫生,醫生會告訴妳下壹步吃什麽藥,註意什麽東西,妳還有什麽疑問也可以好好問壹問。比如妳有胃酸多,可以讓妳吃點奧美拉唑什麽的(比如奧美、奧克什麽),肚子脹了,可以讓妳吃點莫沙比利什麽的(比如快力、瑞琪什麽),這些都是臨床常用的藥,也能解決妳的問題,自己不要去查來查去。因為上網去查,無論妳查什麽,最後妳的出來的結論衹有壹個:癌。
1、圖片部分:
2、文字部分:
3、診斷部分:
1、圖片部分:
2、文字部分:
3、其他部分:
1、看報告的原則:先看後麵、後看前麵;先看文字、後看圖片;
2、看報告的順序:看診斷、看文字、看圖片、看最後、看醫生;
3、千萬不要第壹時間去網上查診斷結果的意思,這樣的做法結論衹有壹個:癌;
4、報告上有些部分可以不用管,有些需要重視;
5、正確的姿勢是,拿著報告去看醫生,重點問診斷結果的意思、下壹步怎麽治療、生活上有哪些需要註意的。
既然癌症與味精沒啥關係,那麽,癌症與哪些因素有關呢?癌症是怎麽形成的呢?
在正常情況下適量食用味精是沒有危害的,多個國傢曾經都做過類似的研究,在1999年我國完成了味精的長期獨立實驗,結果與國際上壹致,即味精是安全的。
HP感染誘導胃癌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