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說到癌症晚期患者,大傢想到的應該是醫院病床里瘦骨嶙峋的形象,也沒錯,畢竟癌症會“吃人”,壹點點“吃掉”患者的精神氣。
但是有壹種情況例外。
有了好心態,身體也要有好狀態。癌症患者可以通過飲食、運動等來調節身體機能。
很多人覺得,現代醫學對抗癌症,取得了非常不錯的進展,誠然,我們不能否定癌症研究的成果,但是就目前而言,上述癌症的真相和本質,距離我們人類徹底攻剋,仍然還有很長的壹段路要走,癌症的威脅依舊存在,對於癌症的治療,仍然要以“及早”,“預防”為主,才能真正做到剋服癌症。
秘訣7:檸檬加蜂蜜
預防:
這應該是很多人的觀點,因為在提到某某癌症的同時,也會伴隨著某某腫瘤的存在,癌症手術大多也是以切除腫瘤為目的。
癌症真有自愈的可能嗎?
原標題:《去年全球1千萬人死於癌症 這個健康“殺手”妳了解多少?》
先天性癌症基因:來自於父母壹方或雙方,可通過血液和唾液等標本進行檢測,在早期篩查中發現。
有20~25%的上皮性卵巢癌是和遺傳有關的。有結直腸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傢族病史的女性,卵巢癌風險會增加。
食欲下降,厭食,上腹、背部無規則疼痛
有壹些癌症被稱作“慢癌”或者“惰性腫瘤”,這類腫瘤的發展過程就很漫長。比如壹些小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黏膜相關淋巴瘤等,10年時間可能都不會有明顯變化,還有分化型的甲狀腺癌發展也比較緩慢。
高危人群(乙肝表面抗原呈陽性;有慢性乙型、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等)每半年檢查1次。
當然,肥胖人群更容易患癌症,不代表肥胖人群壹定會患癌症。隻是我們不應該給自己的肥胖找這個藉口了。要想遠離癌症,要做到:樂觀開朗,積極麵對生活;少食高膽固醇、高脂肪及高熱量的食物,多食雞肉、魚肉、果蔬及粗糧等;密切關註體重指數,科學治療肥胖;科學作息,不熬夜;戒煙戒酒;減少食鹽攝入量;適當活動等。
1:乳腺癌
2022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8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宣傳周主題是“癌症防治早早行動”。讓我們來了解壹下癌症防治核心知識~
首先,我們先要搞清楚結節到底是什麽?
結節壹定會癌變嗎?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鄧立力2020年12月在有來醫生回答解釋,壹少部分良性的結節是有癌變機會的,良性的結節出現癌變的概率在1%-3%左右,壹般不超過5%,比如壹少部分發生在甲狀腺的結節就可以發生癌變。尤其是發展得比較快,質地也比較硬的單發結節,或者伴有頸部淋巴結腫大的結節,惡性的可能性大,應該盡早手術。
結節發展成癌要多久?北京大學第壹醫院腫瘤化療科副主任醫師硃希山2022年3月在回復患者提問時介紹,目前臨床上無法明確結節發展成癌症的具體時間,主要因為結節和癌症是不同性質的疾病,絕大多數的結節基本不會發生癌變;但對於良性的腺瘤樣甲狀腺結節,部分患者可能在幾年的時間內發展成甲狀腺癌,時間因人而異。④
1、超過1公分的結節
2、質地很硬的結節
3、邊界不清的結節
癌症進展過程中,可能因為侵犯到周邊的組織,而導致大出血等來不及救援的緊急症狀,引起死亡。比如腸胃癌導致的胃穿孔、肝癌誘發的消化道大出血等問題。
為了對抗癌痛,張毅開始全身心地鉆研“微刻”,以此來轉移註意力,不把病情太當回事兒。沒想到,幾年以後,病竈消失了,他的癌症“好”了。
生活中常吃高鹽分的食物,可能會損害胃粘膜,增加胃部疾病發生率,嚴重的會致癌,另外也會增加其他癌症發生率。建議疾病患者每天攝取鹽分在3g以內,相當於半小勺的量。較多腸胃癌患者在手術前後,放療或化療如口服替吉奧維康達治療期間,為保證較好的發揮藥效也要適當忌口。
癌症是可以預防的
6:胰腺癌
我們都知道基因會代代相傳,遺傳也是癌症的高危因素之壹。通過觀察身邊的癌症患者,不難發現很多癌症都有傢族聚集現象,母親因為腸癌去世的,多年後孩子也患上腸癌去世。癌症本質上是個基因病,很多癌症都具有遺傳傾向。
② 不要亂吃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
5
可以看到,癌細胞本身雖然可能並沒有很大的“毒性”,但仍然能夠從多方麵摧毀生命。不管是治愈率較高的癌症還是惡性程度很高的癌症,都可能極大地影響生活治療。
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關鍵
癌症的本質是人體變異的正常細胞,由於患者身體長期內外失衡,導致正常細胞最終被“黑化”。引起身體內外失衡的因素有很多,環境汙染、飲食習慣是常見的外在原因,神經內分泌因素、代謝因素等則屬於內亂因素。可以說,癌症本身就是壹種慢性的全身疾病。
說實話,小艾覺得懷著“癌症能夠自愈”心態的人其實是在“賭博”,賭贏了,不過是僥幸使然;賭輸了,無復盤機會。所以,我還是建議癌友們保持理性態度,積極接受正規治療。
進食吞嚥時出現異常感覺
6
發達國傢高發的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等不斷上升,發展中國傢高發的消化道癌症,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相比,有所下降,但整體負擔仍然較重,癌症整體防控形勢依舊比較嚴峻。
02
為了對抗癌痛,張毅開始全身心地鉆研“微刻”,以此來轉移註意力,不把病情太當回事兒。沒想到,幾年以後,病竈消失了,他的癌症“好”了。
(二)目前的技術手段可以早期發現大部分的常見癌症。使用胸部低劑量螺旋CT可以檢查肺癌,超聲結合鉬靶可以檢查乳腺癌,胃腸鏡可以檢查消化道癌等。
秘訣3:喝好水,禁煙酒
男性:第壹位的致癌因素均為吸煙;其次為乙肝病毒感染、水果攝入不足、飲酒和PM2.5暴露。
女性:第壹位的致癌因素是“水果攝入量低”,也就是水果沒吃夠。此外,乙肝病毒感染、主動吸煙、體重超重等,也是女性的主要致癌因素。
1.行為因素在老年組的可歸因癌症死亡人數比例較高,尤其以50-54歲的男性和65~69歲的女性最高。
2. 在感染性因素中,30-54歲的男性和女性均具有較高的歸因比例,最高峰在35-39歲。
3.飲食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可歸因比例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4. 在代謝因素中,男性和女性歸因比例最高峰所在年齡分別為40-44歲和50-54歲;並且在50歲之前,這壹比例在男性中高於女性,而在50歲之後,這種模式發生了逆轉,即女性高於男性。
謠言壹:癌症會傳染
1.癌症是由於自身細胞基因發生變化而產生的,不會傳染。
2.壹些與癌症發生密切相關的細菌(如幽門螺桿菌)、病毒(如人乳頭狀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會傳染。通過保持個人衛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種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人乳頭狀病毒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關的細菌和病毒,從而預防癌症的發生。
謠言二:微波爐加熱食物會致癌
謠言三:內衣穿不對會導致乳腺癌
謠言四:牛奶會致癌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傢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指出,牛奶中IGF—1含量約2.45納克/毫升,遠低於人體內的量。目前科學界評估認為,IGF—1並不致癌。事實上,牛奶中富含鈣質,而且容易消化吸收,每天喝有利於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