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篩查試劑盒(癌症篩查試紙準確率)

2023-06-20 03:08:36
腫瘤網 > 腫瘤治療方法 > 癌症篩查試劑盒(癌症篩查試紙準確率)

當日本科學家正在通過微小RNA實現“滴血驗癌”的夢想之際,美國科學家也在這方麵繼續努力。 (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9年12月12日《南方周末》)

蘋果的庫克找他合照要簽名。

早孕試紙準確嗎

這個熊孩子,發明了5分鐘檢測癌症法,現在他改變了全世界!

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東芝公司近日製造出壹款“滴血驗癌”的新儀器,聲稱隻需要50微升(相當於壹兩滴血)的血液,即可在兩個小時內對13種癌症進行檢測,準確率可達99%,而且費用不超過1300元人民幣。在美國的世紀大騙局曝光之後,這壹消息顯示日本研究機構有望讓“滴血驗癌”神話成真。

實際上間皮素並不是新鮮事物,相關研究非常多,但是到目前學界對間皮素的認識也不太清楚,也還不知道牠的作用到底是什麽。至於間皮素在預測癌症中的作用更是沒有定論。早在2011年,美國NCI和NHI研究人員Raffit Hassan使用標準ELISAs技術,檢測了151名自願者血清中間皮素濃度發現,血清中的間皮素濃度在胰腺各種疾病之間沒有顯著差異。不是理想的惡性胰腺疾病標誌物。[1]

而且間皮素是壹種分化抗原,牠既存在於人體健康組織,如胸膜、心包膜和腹膜中;又存在於壹些癌組織中,如幾乎所有的間皮瘤和胰腺癌,以及70%的卵巢癌,50%的肺腺癌。隻不過在健康的組織中,間皮素的表達量相對較低,在癌組織中相對較高。[2]從上麵對間皮素的描述不難看出,間皮素實際上在多種癌組織中都有表達,因此單單利用血液或者尿液中間皮素的高濃度,是沒有辦法判斷壹個人是不是患有胰腺癌的。

胰腺癌的早期診斷非常難,目前唯壹的特異性生物學標記為CA19-9,牠是檢測胰腺癌靈敏度最高的標誌物,單獨使用時靈敏度超過80%,但是單獨使用CA19-9檢測的特異度非常低。因此,臨床上壹般使用CEA和CA242兩種標誌物配合檢測胰腺癌,這種方法的特異度高達92%。[3]所以妳看,組團之後的CA19-9其實還可以的啦。然而實際上在臨床上CA19-9並不是用來發現早期癌症的,而是用來評估患者癌症的進展或者恢復情況的。其他臨床上常用的胰腺癌生物標記物還有很多,但是從來也沒有過間皮素[4,5]。

Aviscera Bioscience公司的主要產品之壹是人體間皮素ELISA檢測試劑盒,檢測96個樣本的價格也就420美元,平均每個樣本在4.2美元左右。這個價格其實並不貴,而且還是商業包裝之後的價格。Jack說的0.3美元的價格是成本價,那麽壹旦商業化呢,還能是這個價格麽?就算是這個價格,那也不是把成本降低了26667倍啊!而且這個價格還是奇點糕隨手找的,指不定還有更便宜的。

再來看看R&D Systems公司ELISA試劑盒,檢測的最低濃度是0.022 ng/mL,好像更厲害。再看看檢測時間,好像是4.5小時(54倍,不是168倍)。哎,這個好像的確輸了!當然,如果Jack把前麵全贏了的話。

最後,是跟ELISA比準確度提高了400倍。這個奇點糕實在是不會算。所以就找到了Andraka的專利,找到了第147條,“When compared to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blood test for pancreatic cancer, CA19-9, the sensor of the invention is 25%-50% more sensitive. When compared to ELISA, the sensor of the invention is significantly faster, taking only 5 minutes to run (168 times faster than ELISA), and is far less expensive to manufacture.”我們隻看到他說比CA19-9靈敏度提昇了25%~50%,然而,並沒有跟ELISA比較檢測間皮素的靈敏度。這個需要Jack自己給個說法。

最最後,少年Jack發明的這個碳納米管試紙真的會如他所說會改變世界嗎?他在TED演講時說,基於他發明的試紙,把間皮素替換成其他的腫瘤標誌物,就可以發現所有早期癌症。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更不用說他的研究成果從未經過科學界的同行評審,也未在任何同行評審的雜誌上發表過其成果。另外,來自第二代測序的開創科學家之壹的哈佛的George Church教授也認為,Jack聲稱的比現有技術快速168倍,便宜26667倍,靈敏40倍的新技術,未必靠譜(教授表達的很客氣:may not hold up,or at least require more work to be proven)。行業內的頂尖同行也認為Jack的成果與現有數據並不切合。

1.Sharon E, Zhang J, Hollevoet K, Steinberg SM, Pastan I, et al. 2012. Serum mesothelin and megakaryocyte potentiating factor in pancreatic and biliary cancers.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50:721-5

2.Hassan R, Ho M. 2008. Mesothelin targeted cancer immunotherapy.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Oxford, England : 1990) 44:46-53

3.Ni XG, Bai XF, Mao YL, Shao YF, Wu JX, et al. 2005. The clinical value of serum CEA, CA19-9, and CA242 in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pancreatic cancer. 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EJSO) 31:164-9

4.李兆申.胰腺癌早期診斷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解放軍醫學雜誌,2009,34(1):7-9.

5.董靜肖,董振南,向榮等.胰腺相關生物標誌在胰腺癌輔助診斷中的聯合應用研究[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0,17(4)
:220-222.DOI:10.3969/j.issn.1006-1703.2010.04.005.

作者:admin | 分類:腫瘤治療方法 | 瀏覽:70 | 迴響: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