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症晚期治療(宮頸腺癌屬於什麽癌症)

2023-06-19 21:54:29
腫瘤網 > 腫瘤治療方法 > 前列腺癌症晚期治療(宮頸腺癌屬於什麽癌症)

大多數年輕女性壹生中有80%的可能會感染HPV,但通常在8-24個月內會被自然清除。持續感染HPV的女性將來如有可能發生宮頸病變,也是要經歷壹個相當緩慢的過程,即先有宮頸的癌前病變再發展為宮頸癌,這個時間也有5~10年。

當長期存在高危HPV型感染,又沒有及時檢查發現時,危險就會悄然而至。

宮頸腺癌切除後的註意事項:

而小文的沈默,終於讓她憋出“內傷”。年前的壹次體檢,醫生通過高頻彩超為她查出多發性甲狀腺結節,不幸的是,其中還有壹顆極小的結節,是惡性的。剛聽到這個消息時,小文差點崩潰。在傢人、朋友的支持和幫助下,小文建立戰勝病魔的信心。

長期以來,牠是唯壹在實驗室中培養的人類細胞係。牠們被廣泛用於研究,對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很有價值。

從原始352名宮頸腺癌患者中篩選出84名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包括24名A類患者,22名B類患者,38名C類患者。各個分類標準中研究對象基準均勻分布,並在其中選取最具代表性的個體進行HE染色。病理診斷結合了前期研究及後續隨訪信息,由於缺乏相應確診的“金標準”,對於存在爭議的疑難病例,最終病理結果由第壹作者及資深作者共同完成。每張HE染色圖片被分發給七名婦科病理學專家,其中四名學者曾經參加前期研究。前期及本次研究之間時間跨度長達壹年以上,其目的在於盡量排除前期研究團隊可能存在的觀察偏倚。相關診斷標準(如下)。

應用SAS9.2係統(SAS Institute, Cary, NC, USA),統計分析包括七名研究人員在內的總體Kappa係數,每壹名研究觀察人員的簡單和加權Kappa係數、spearman相關係數,A類患者與B類+C類患者相關kappa統計數據。我們認定:Kappa數值在0-0.2之間為微量,0.2-0.4之間為輕度,0.4-0.6之間為中度,0.6-0.8之間為大部分,0.8-1之間評定結果近乎完全壹致10。通過評估數據的壹致性,進而判斷疾病診斷中是否存在過度或低估情況11。

在收集研究者的研究結果,對存在疑問的病例,包括對參考診斷存在較大爭議的病例,出現了三種不同診斷的病例,最終病理分析由第壹作者及資深作者共同進行。

68例患者的研究結果與參考診斷基本吻合(81%),其中50%患者的研究結果完全或接近完全(6/7)壹致。研究結果完全吻合的相關病例詳見圖2.

對每壹位研究者的A類、B類、C類診斷進行了相關統計學分析;P1-P4代表參加了前期研究團隊的四位病理學專家(表3)。簡單kappa係數(非序檢驗)表明三名研究者的研究結果近乎完全壹致,其余四名研究者的研究結果存在壹定壹致性。加權kappa係數統計認為六名研究者(86%)的研究結果近乎完全壹致,剩余壹名研究者的結果存在壹定壹致性。Spearman相關係數波動在0.581-0.853之間。總體Kappa係數為0.49,存在中度壹致性。A類患者的kappa係數為0.54,B類患者的kappa係數為0.32,C類患者的kappa係數為0.59,表明C類患者的病例診斷結果最具可重復性。聯合統計B類+C類患者具有相同的kappa數值,與A類患者的kappa係數相同,均為0.54。

多數研究者對包含4名A類患者,4名B類患者,8名C類患者在內的共計16名患者前期參考診斷病理結果提出異議。仔細復查相關有爭議診斷的病理切片,盡力尋找導致出現診斷偏差的可能原因。後期研究中C類患者漏診常見於忽視了在顯微鏡4 ×區域下充滿腫瘤細胞融合性浸潤這壹診斷標準(圖3a)。本次研究中融合性浸潤意指惡性腫瘤腺體之間缺乏間質填充,或在廣泛融合性浸潤的乳頭狀腺體間,僅在腺體內中心處有間質存在。融合性浸潤的診斷標準並不適用於外生性乳頭狀腺體3,但在個別病人中,的確難以區分(圖3b、3c)。當存在管樣或復雜性生長,即使腫瘤麵積小於顯微鏡下4 ×區域,我們也考慮診斷為C類患者(圖3d)。

關於宮頸腺癌存在兩種觀點,壹種觀點認為相較於臨床中常見的宮頸鱗狀細胞癌,宮頸腺癌具有侵襲性、不可預測性的生長模式12,13。另外,雖然絕大多數宮頸腺癌與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相關,壹些罕見的與HPV病毒感染無關的組織學分型,包括透明細胞癌、微偏腺癌、胃腺癌14-18,通常難以診斷,極具侵襲性。因此在臨床中我們傾向於對沒有淋巴脈管浸潤的FIGO分期 IA1期患者施行手術切除和淋巴結清掃19。相反的,另外壹種觀點認為並非所有宮頸腺癌患者較之宮頸鱗狀細胞癌患者,其預後相對更差,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制定壹種可靠的標準,用以確定哪壹部分病人可以進行相對保守治療20-22。研究表明,病理學分類為預測宮頸腺癌結節性病變風險及疾病復發風險提供了壹種安全、可靠的方法2-4。

A類腺癌需要與原位腺癌相鑒別,區分二者存在壹定困難,研究認為疾病確診率約為80%23,24。鑒別要點包括散在分布的腺體呈指狀突入基質,間質反應25,淋巴脈管浸潤9,腫瘤腺體生長超出正常宮頸深處,鄰近厚壁血管的腫瘤腺體26,或呈復雜性生長的腺體或乳頭狀凸起8,24,27。需要強調的是本次研究中所有病例前期均已依照相關診斷標準規範確診為浸潤性病變。我們承認由於相關診斷標準中並未納入破壞性間質浸潤這壹分類,可能導致部分原位病變被過度診斷為侵入性病變。但我們這壹病理學分類係統也同時規避了壹些困難,因為原位腺癌與A類腺癌的處理原則是基本相同的。

既往多數保守性治療研究都是針對非常微小的宮頸腺癌-早期浸潤癌28或微小浸潤癌。微小浸潤癌是指FIGO分期IA1期,或IA1、IA2期的宮頸腺癌,而不考慮是否存在淋巴脈管浸潤29,美國婦科腫瘤協會29和國傢綜合癌症網絡30均認為IA1期宮頸癌缺少淋巴脈管浸潤。微小浸潤性癌合並淋巴結轉移的概率非常低,小於1%6-1.5%31。壹項研究回顧性分析了560名IA1期、IA2期宮頸腺癌患者的淋巴結轉移陽性率、疾病復發率、死亡率,結果表明二者間並不存在統計學差異32。二者間相似的結局可能與病竈浸潤深度的病理學測量方法有關。前文已經討論過,相較於宮頸鱗狀細胞癌,這種測量方法更易將宮頸腺癌的腫瘤厚度等同於腫瘤浸潤深度;這種分類方法相對更為安全,但當廣泛的宮頸腺癌原位病變中僅有少量浸潤性成分,這會造成腫瘤的過度分期。通過測量腫瘤破壞性浸潤的深度(DODI)並仔細觀察明確是否存在淋巴脈管浸潤,我們有望將本次研究中這壹病理學分類方法應用於臨床實踐。A類宮頸腺癌DODI為0,B類宮頸腺癌DODI<3mm,水平DODI範圍<7mm,絕大多是C類宮頸腺癌患者DODI更大。據統計,未發現A類宮頸腺癌患者合並淋巴結轉移,但部分患者(包括部分最初被診斷為A類宮頸原位腺癌)可能合並卵巢轉移33,34。因此我們認為可對A類宮頸腺癌患者采取與原位腺癌患者相似的臨床治療方法35。另外依據診療指南,臨床中通常對腫瘤直徑>2cm的患者術後進壹步給予輔助治療36,但部分A類宮頸腺癌患者腫瘤大小可能超過2cm,我們建議這壹宮頸腺癌的病理分類方法還可用於指導宮頸腺癌患者的術後輔助治療。

其他臟器或其他組織學類型的腫瘤,其相關浸潤模式均會影響疾病預後。相較於存在破壞性的或侵襲性間質浸潤的卵巢胃腸型粘液性癌患者,存在廣泛或融合性的腺體浸潤的患者預後相對更好37,38。我們之前曾經探討過擴張性VS破壞性間質浸潤兩分類係統是否可應用於宮頸腺癌,因為兩種分類係統病人預後基本相似。但擴張性似乎不足以充分描述A類宮頸腺癌。存在破壞性間質浸潤的陰道、宮頸鱗狀細胞癌預後也相對更差39,40。雖然我們隻針對宮頸腺癌進行相關研究,該腫瘤分類係統可能同樣適用於多種腫瘤類型。另外,我們的研究還進壹步證實了之前許多其他研究提出的觀點—出現淋巴脈管浸潤是宮頸腺癌不良預後的指標20,41。

本研究的總體重復率為74%,病理研究者觀察結果與前期參考診斷的重復率為86%。兩次研究結果都呈現出中度至高度可重復性4;本項研究結果的壹致性、可重復性與之前針對其他規範診療分類係統進行的相關病理學研究結果基本吻合11,42,43。Paquette等相關學者曾提出B類腺癌、C類腺癌的病理學分類係統可提高診斷的可重復性,作者也提出兩分類係統可能相對更為可取。但在本次研究中,我們統計發現兩分類係統並未提高診斷的可重復性。另外我們認為位於中間範疇的B類宮頸腺癌提高了該病理分類係統的臨床實用性,因為不合並淋巴脈管浸潤的B類宮頸腺癌預後相對較好,而即使合並了淋巴脈管浸潤,相對於C類宮頸腺癌,其生物學行為也相對更為緩和。因此我們還是推薦三分類係統。

作者:admin | 分類:腫瘤治療方法 | 瀏覽:68 | 迴響: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