衹有中醫 治療癌症最新技術(雲南中醫治療癌症)

2023-06-19 19:21:59
腫瘤網 > 腫瘤治療方法 > 衹有中醫 治療癌症最新技術(雲南中醫治療癌症)

醫生會不會更容易抗癌?在不少人的眼中,醫務工作者比普通民眾更了解疾病預防知識,更容易醫治,所以他們不容易得病,免疫能力也比較強,即使得了癌症,生存率也會比普通人更高。

那麽,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86歲的國醫大師王綿之用他的抗癌經歷給了我們壹些啟發。

很多患者得了癌症之後,往往會陷入選擇中醫還是西醫的疑惑之中。中醫和西醫其實從本質上存在著很大的區別。

醫生:“別想太多,和我敘述壹下妳的病情。”

在中醫的治療方案中,通常少不了中藥。很多人認為中藥是純天然的,沒有任何毒副作用。因此,有些人會隨意吃中藥來治癌或調理身體,甚至壹吃就是幾個月乃至幾年,卻從不監測肝功能。

民間壹直以來就流傳著壹句話,“中醫讓人糊里糊塗地活,而西醫讓人明明白白地死”,這個案例似乎也隱隱透露出這個意思,事實是否如此呢?

其實,醫生的語言。也是處方中的壹味分量很重的“藥”。如果能很好地與患者交流,讓其敞開心扉,醫生就能更好地了解患者現狀和目前所需,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有利於患者病情好轉。

即使患癌後,王老的飲食也不會刻意過於避忌。在他看來,衹要身體健康健康的情況下,吃東西就不應該有什麽過分禁忌,應該每種食物都吃壹些,這樣才能保持營養均衡。

常年的養生實踐和兩次抗癌經歷中,王老最喜歡壹件事:打坐。他認為,打坐可以摒棄雜唸,讓大腦得到充分休息,是很好的養心之法。養好了心,麵對疾病之後,也能以平和的心態去麵對。

王綿之教授在經歷兩次抗癌後,曾說:“如何來延長生命,特別是把生存質量提高,用現代漢語來說,這底下有學問,學問就是這樣,不要妄求,怕死就是妄求。老想今天怎樣長壽,明天怎樣長壽,這違反自然規律,是不可能的事情,妳心態壹淡,相反倒比妳想的還長了。

參考資料:

另外,西醫對早中期癌症治療比較有效。對於晚期癌症患者,中醫可以通過全身的身體調節,幫助患者在壹定程度上延長生存期。

患者:“醫生,我患肺癌3個月,天天不想吃飯,現在整個人感覺非常疲倦,我是不是活不了多久了啊?”

在平日飲食中,王老也會吃些冬蟲夏草來保持身體健康,但分量很少,多是放入牛奶融化後服用。他反對過分食補,認為可能適得其反,對身體造成傷害。

既然中醫對於癌症的治療是有效果的,可以幫助患者緩解和穩定病情,延長生命,那麽中醫什麽時候介入最合適呢?

王老從小愛吃甜食,老年後還迷上了冰激淩,不過他的吃法很有講究——吃冰激淩的時候,在嘴里多含壹會兒。這樣食物溫度經口腔升高,對身體影響也能減少。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血液腫瘤科李忠主任表示,腫瘤患者要進補,但不能過度濫補,以免損傷脾胃。癌症患者進補需要依據個人的體質情況,中醫有壹句話叫虛不受補,對於體質較弱的癌症患者,過於大補,反而身體無法承受。進補的原則應在保護脾胃的基礎之上,調整氣血、陰陽。

中醫重視病人的主觀感受,在癌症患者進行放療或化療後,可以進行中醫治療,緩解放化療的相關症狀,減輕毒副作用。

中醫治療腫瘤六大治則逐壹評述:

因此,和不同類型的腫瘤患者交流時,與治療不同的疾病類似,要視情況來處理問題,如同治病辨證論治壹般,不可拘泥,要靈活多變。這樣醫務工作者才能順利開展醫療活動,更快更好地與患者溝通和了解病情。

交流方式也不同

關於中醫和西醫的不同,還可以體現在對癌症概唸上。對於癌症的發生,西醫認為是因為基因突變。人活著的時候,體內的細胞會不停分裂,維持相對的平衡狀態。但是,細胞在分裂的過程中,會由於細菌感染等影響而發生“基因突變”,導致癌症。

雖然有病在身,但不提倡過分的忌口,同時要因人而異,保證營養均衡。壹般來說,穀類、薯類、雜豆類的食物品種數需保證平均每天3種以上;蔬菜、菌藻、水果類的食物品種數平均每天有4種以上;魚、蛋、肉類食物品種數平均每天3種以上;奶、大豆、堅果類的食物品種數平均每天2種以上。

“以毒攻毒法”使用的大都是劇毒中藥,代表藥物有:全蠍、蜈蚣、斑蝥、蟾蜍、蛇莓、砒霜、生草烏、生川烏、喜樹、鴉膽子等。使用毒性中藥,壹是不能超出中國藥典規定的限量;二是不可久用,以防慢性中毒;三是要定時檢查肝、腎功能。

也有些患者,是被傢人逼著前來治病,他們對醫生充滿不信任和反感。比如有壹部分老年人,他們不願意治療腫瘤,但傢屬不希望老人這樣放棄治療,強迫老人前去治療,當醫生詢問病史的時候,他們直接沈默,壹句不說。麵對這類患者,醫生能做的交流就衹有展現自己的能力,讓患者相信自己能幫助他們減輕痛苦。言簡意賅,盡力走進患者內心,使患者願意接受治療,如果盡力後,患者仍然不願意,也無愧於自己。

通過臨床和實驗研究,證明了扶正固本法有多個方麵的作用,概括為:可以改善腫瘤患者的臨床症狀,提高手術、放化療的效果,延長生存期;減輕放、化療毒副反應,提高、包括免疫功能在內的機體抗癌機能;減少腫瘤患者轉移、復發的機會;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聽起來是老生常談,但壹個好心態真的能對抗癌效果產生影響。發表在《Nature Medicine》的壹項研究,對精神因素與腫瘤治療效果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試驗。研究通過小鼠壓力模型分析發現,長期的焦慮、抑鬱狀態等壓力應激狀態下,會導致體內糖皮質激素出現明顯的分泌高峰,可能會對化療相關免疫刺激產生幹擾,從而降低治療效果。

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遠比藥物要充分、全麵,癌症患者適宜進食清淡且易消化的補養食物,忌食辛辣、腌制、產氣過多的食物。

可見,中醫防治腫瘤,並非空談。鄔曉東認為,癌症會慢慢消耗患者的身體,手術、放療等方式也會令患者元氣大傷,此時若采用藥治與食療並重的治療方式,調理情誌,則可以起到安全而有效的補益效用。對此,他總結了“食補、藥補、神補”三大補法防治腫瘤:

壹、為什麽有時中醫說沒病,西醫卻說很嚴重?

二、查出癌症很嚴重,選中醫還是西醫?

1、手術+中醫

2、放化療+中醫

3、 西醫治療結束後、或者西醫無法治療時,可用中醫

三、使用中藥治療,會影響癌症患者的肝功能嗎?

但是,廣州市第壹人民醫院南沙醫院消化內科賈林教授提醒大傢:濫用中藥有可能引起肝損傷!

[1]《癌細胞究竟是如何"殺人"的?看完讓妳震驚!》.健康時報.2019年12月22日

[2]《【關註腫瘤日】治療腫瘤,中醫or西醫?腫瘤專家教妳如何選》.江蘇省中醫院訂閱號.2018年4月17日

作者:admin | 分類:腫瘤治療方法 | 瀏覽:72 | 迴響: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