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領域曾有過壹句名言: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這話放在咱們老百姓的健康問題上,似乎也挺合理:不管妳是中醫還是西醫,能治好病的就是好醫。
不過,在癌症治療領域,中西醫長期以來無法兼容。
參考資料:
茯苓對正常人及實驗動物均有顯著的利尿作用,茯苓還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且有抗腫瘤和保肝護腎作用。古人認為長期服用茯苓有“輕身”的作用,長期以來道傢都把茯苓當作與靈芝壹類的可以助人成仙的仙藥。
那麽問題來了,中醫治癌症到底靠不靠譜?小九采訪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馮利。
三棱中主要含揮發油、苯丙素類、黃酮類等化學成分,具有抗血栓、抗炎、鎮痛、抗腫瘤等藥理作用。臨床報道中多有關於三棱與莪術配伍總揮發油體外抗腫瘤的報道。
同時其有效成分薏苡素具有鎮痛、消炎的作用,可緩解癌性疼痛。取生薏苡仁,而非取茯苓、豬苓、澤瀉類利水滲濕類藥,因多數大腸癌患者食納較差,口淡無味,生薏苡仁性涼能除痹,解毒散結,可助邪外出,引邪以出路。
最關鍵的是,這個偏方的組成成分都非常容易找到:紅棗、鐵樹壹葉、半枝蓮和白花蛇舌草,以至於許多癌症患者如同看到希望,紛紛進行嘗試。
→添加名貴中藥才有效果
其實很好理解,醫學發達了,人們體檢積極了,以前沒條件檢查的病現在被檢查出來。其次,飲食豐富了,未必吃得健康,導致病從口入。
壹、穿破石
二、七葉壹枝花
三、半枝蓮
本品用於治療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腎癌、膀胱癌、淋巴瘤、肝癌、肉瘤等惡性腫瘤。因其性味甘淡平,也常常用於製作抗腫瘤藥膳。
參考資料:
1、把中藥當成最終救命稻草
2、處方考究大、全、猛
3、“以毒攻毒”治腫瘤
4、用人參、雪蓮等進補藥抗癌
不管是胃痛,闌尾炎,淋巴結結核,還是毒蟲咬傷,瘡瘍腫毒都能用。現在對其治療癌症的研究不斷推進。
對於采取中醫治療的患者,也壹定要遵從醫囑,而不是擅自、盲目采取中醫治療,以免用藥不當帶來嚴重後果。
著名中醫腫瘤學傢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傢林麗珠教授認為,西醫善於局部腫瘤殺滅,可治標、祛邪;中醫善於全身整體調節,可治本、扶正。而中西醫結合、多學科綜合治療癌症猶如“雙劍合璧”,可以起到1+1>2的效果,在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的同時,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
(2)芍藥浮石湯:白芍、夏枯草、海浮石、白芥子,加水煎汁,每日1劑,分2次服。適用於甲狀腺癌。
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是雄黃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具有很強的致癌作用,而砷是砒霜的原料,由此可見其毒性之劇。雄黃即使少量服用也有可能損害肝腎,對大腦中樞神經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
關於黃芪的傳言有不少,有人說長期吃黃芪會導致腎臟損傷,這個說法可信嗎?
我們目前還沒有完全找到可以治愈癌症的良藥,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都是在不同程度上緩解病痛、延長生命。許多醫療手段,例如化療、靶向治療、介入治療等,都可以有效地幫助到抗癌的病人。很多病友在患病後,喜歡在網上查看抗癌偏方,在查閱抗癌文章時,要特別註意甄別信息,不要輕易相信“治愈癌症就靠牠”,“不用化療就可以攻剋癌症”等具有虛假宣傳嫌疑的文章。學會避開抗癌誤區,不要被輕易誤導而貽誤治療時機。
參考資料:
天氣熱的時候,本身身體就特別容易上火,此時吃黃芪無疑是在“雪上加霜”,容易增加身體上火的幾率。
治療大腸癌方中,諸藥苦寒藥物及蟲類藥物居多,容易礙胃滯脾,而且化療藥物容易刺激胃腸道粘膜,患者壹般會出現胃腸道副反應,如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
雄黃在人們的印象中是用來驅趕蛇蟲鼠蟻的必用法寶,但其實牠也是壹味中藥,可以做解毒劑和殺蟲藥。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表示,雄黃以外用為主,臨床上現在已經用得比較少。
因病致貧的案例,想必大傢並不陌生。特別是很多治療癌症的特效藥,都沒有納入醫保範疇,對於許多家庭而言,壹個月的藥費可能就要上千元,而且還要算上化療、住院這些費用。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都是壹筆不小的負擔。
南京醫科大學與中國醫科學院的研究所工作人員,發現黃連素對於血脂的降低效果,甚至等同於他汀類藥物。這項研究的發表,使團隊獲得了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中醫則認為癌症應該辯證治療,第壹要素是對機體進行整體調節,改善機體失衡狀態,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中醫藥的癌症治療方法,在提高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癌症復發轉移風險等方麵具有綜合療效。比如,在放化療期間,中藥介入可以減輕不同的毒副作用。
[1]《聽說了嗎?中醫治療癌症也很牛!讓人不再 “ 談癌色變 ”!》.江西省中醫院.2020-01-09
[2]《中醫藥能治愈或治療癌症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胸部腫瘤科. 2018-01-02
[3]《中醫治療癌症見效慢?99%的人看完這篇文章都能解開疑惑!》.北京歐亞腫瘤醫院. 2019-06-29
事後,來自各地的癌症患者來莊莊村取經。記者采訪時問到王醫生治癌經,他說:“主要是中醫針對患者體質的優勢,很好的調動了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對抗腫瘤。”
《日華子本草》記載,黃芪可以“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中醫認為,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強心利尿、託毒排膿、斂瘡生肌的功效。對於身體虛弱的癌症病人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但是,由於黃芪性味甘、微溫,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易傷陰動血;濕熱患者服用會滯邪,加重病情。
1.腫瘤治療
2.其他應用
(1)梅毒:本品既善解毒利濕,又能通利關節,解汞毒。對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劑中毒而致肢體拘攣者,功效尤佳,為治梅毒要藥。治梅毒初期,可單味大劑量水煎服;若伴肢體拘攣者,常與木瓜、薏苡仁等同用。
(2)熱淋、帶下、濕疹:本品有利濕解毒之效。治熱淋,與木通、車前子、海金沙等配伍;若治濕熱帶下,常配伍黃柏、苦參等;治濕疹,可與地膚子、蛇床子、白鮮皮等配伍。
(3)瘡瘍疼痛:用於治療火熱毒邪所致之陽性瘡瘍,濕熱毒邪滯留經絡關節所致之關節疼痛等。常與金銀花、薏苡仁配伍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