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腫瘤”的恐懼有很大壹部分來自於疼痛。的確,幾乎所有的惡性腫瘤患者都會經歷反復的疼痛發作,但在治療過程中常常發現很多人對止痛藥物,尤其是阿片類藥物存在諸多的誤解。
1
杜冷丁通用名叫鹽酸哌替啶,其在體內代謝產物為去甲哌替啶,這個物質長期在體內蓄積會對大腦造成影響,神經損害,比較明顯的是雙手震顫。杜冷丁還有“封頂效應”,就是用到壹定量時,加大劑量,止痛效果沒加大而毒副作用增加了。嗎啡無“封頂效應”。還有杜冷丁心理成癮性要比嗎啡大。
從今天開始,我會每日進行直播在線回答腫瘤患者的相關問題。
阿片類藥物是中度和重度癌痛的基礎用藥,長期使用阿片類止痛藥時應首選口服給藥途徑,口服給藥簡單經濟,易於接受,且劑量調整方便,患者血藥濃度穩定,不易產生成癮及耐藥性。
發生口腔黏膜炎;出現吞嚥困難;
為了避免藥物“不管用”這樣的情況發生,用藥的時候都是從比較弱的藥、從小劑量開始用起,很多患者癌症病情進展可能比較快,用壹段時間弱的藥物就可能會出現藥物效果不佳的情況,這時醫生還能及時轉成強效的藥物。如果抗瘤治療有效,病人恢復得好,疼痛評分下降了,也可以相應地減藥,或者從強阿片類藥物換回弱阿片類藥物。
但是此類藥物長期服用,會加重或導致胃潰瘍和胃出血,也會損傷肝腎功能,所以要慎重使用,定期監測。
(1) 備皮:如有毛髮,應在使用前剪除(勿用剃須刀剃除,要保護皮膚的完整性)。
(2) 使用前用清水清潔皮膚,充分待幹。
(3) 打開保護袋:①打開鋁塑復合袋後立即使用;②從保護袋中取出貼劑時找到箭頭標識,在切口處折疊,撕開保護袋;③檢查貼劑是否有損壞;④沿著兩側打開保護袋;⑤將貼劑沿中間折疊,分別取下兩邊的膜。
(4) 剝離並按壓:①避免接觸貼劑的粘合麵;②在使用時可用手掌用力按壓壹會,使貼劑與皮膚完全接觸,特別是邊緣處;③洗手。
(5) 處置貼劑:①去除貼劑後立即對半折疊,使其粘合麵彼此粘牢;②將其放回原保護袋中,按要求妥善保管。
(6) 清洗。
(1) 適應癥。用於治療中度到重度慢性疼痛及隻能依靠阿片樣鎮痛藥治療的難消除的疼痛。
(2) 壹般情況使用方法:①每72小時更換壹次貼劑;②若遇到貼劑脫落等特殊情況,應在其牠皮膚部位貼相同規格的貼劑;③在首次使用期間,如果鎮痛不足,48小時後更換相同劑量的貼劑或在72小時後更換新貼劑時增加劑量;④記錄使用貼劑的日期和時間,每片貼劑中所含藥物足以維持3天(72小時),應在每3天的相同時間更換貼劑,使用新貼劑之前,先去除舊貼劑。⑤貼劑使用部位應在軀幹或上臂未受刺激及未受照射的平整皮膚表面,連續兩次使用時避免在同壹位置。⑥用藥及周圍部位不能暴露於外部熱源,例如烤燈、日光照射、熱水浴等。熱暴露會導致芬太尼吸收增加,同時還應註意發熱或者劇烈運動等導致體溫升高也會有芬太尼暴露量增加的風險,所以使用時遇到此類情況,可能需調整用藥劑量以避免發生藥物過量或者死亡。
我們知道,腫瘤是寒凝痰結瘀滯而形成的,但腫瘤的形成不是隨意的,牠需要壹個三陰體質。也就是需要壹個導致腫瘤的環境,這個環境要偏於虛寒,要氣血瘀滯壹些,還要陰寒內盛壹些,還要有情誌因素引起的肝氣郁結。如此環境下,久之才可能形成腫瘤。其中七情不暢是壹個極為重要的原因。所以,腫瘤壹般都會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按六經理論來看,腫瘤其本是三陰證,而其標為陽明證,要攻下始可止痛。
小知識:疼痛分級
1-4級:屬於輕度癌痛,麵對這種癌痛的時候,患者會明顯感覺到疼痛,但是這樣的疼痛在自己可以忍受的範圍之內,不會影響到自己平時的生活。
大約80%晚期癌症患者有劇烈疼痛,估計每天世界上至少有1500萬人經受著癌症疼痛的煎熬。在此階段,患者身心處於極度的痛苦之中,相當多的患者不是直接死於癌症,而是死於嚴重疼痛。因為劇烈的癌痛會導致心率加快,血壓、血糖升高,身體免疫力明顯下降等壹係列副作用,使病人身體垮得更快。
禁用於對芬太尼或對本貼劑中粘附劑敏感的患者。
正確使用癌痛止痛藥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這里也分享壹下,王藥師給這個親戚換的藥,叫酮咯酸氨丁三醇膠囊,也叫尼鬆。這個藥是壹種強效鎮痛藥,臨床上常用於術後鎮痛,因此,鎮痛能力遠比常用的止疼藥要強,臨床上通常是用牠來代替阿片類藥物,阿片類藥物雖然止疼效果非常好,但是需要紅處方,不良反應比較多,有壹定成癮性,而酮咯酸氨丁三醇屬於非甾體抗炎藥,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既然芬太尼透皮貼劑右這麽多的優點,那麽是不是所有患者都能使用呢?其實芬太尼透皮貼劑,也有壹部分人不能用。芬太尼透皮貼劑禁用於已知對芬太尼或對本貼劑中粘附劑敏感的患者。芬太尼透皮貼劑不應用於急性或手術後疼痛的治療,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機會在短期內逐漸增加芬太尼的用量,並且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或威脅生命的肺通氣不足。此外,芬太尼透明皮貼還禁用於40歲以下非癌性慢性疼痛患者(艾滋病與截癱病人不受年齡限制)。
有消化道疾病如消化道腫瘤、消化道潰瘍;
審稿專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藥學部 黃璞
那些耳熟能詳的止痛藥物並非絕對安全。長期大量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對消化道、心臟、腎臟有損傷,尤其患有消化道潰瘍的患者更應謹慎使用。
此方亦走少陰陽明。藥簡而力不減,用於腫瘤疼痛,確有不錯的效果。
在與患者“問答”互動中發現,不少患者/傢屬對癌痛了解不足,傢屬又無法親身感受到癌痛之強烈,而且被壹些關於癌痛治療的誤區所影響,擔心止痛藥會上癮,從而拒絕科學的鎮痛治療。讓患者壹度陷入了疼痛、恐懼、抑鬱之中。這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腫瘤專家建議:當患者感到疼痛難忍時,應及時告訴醫生,及時接受癌痛治療。
國外專家對長期接受嗎啡治療的癌症患者進行駕駛能力評估的研究。結果發現長期使用阿片類藥物和未使用阿片藥物的癌症患者駕駛能力沒有顯著差異。而且長期按穩定劑量服藥的患者,無論在註意力還是在反應力方麵均沒有差異。
那麽在貼膏藥時需要註意些什麽呢?
實際上,自行服用消炎止疼藥很容易造成藥物不良事件,鎮痛效果不佳,對改善病情無益。患者應及時通過醫生麵診,針對病因使用針對性藥物或治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