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癌症轉移到腿上腳越來越腫嗎,以及癌症擴散了還能治愈嗎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近年來,癌症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嚴重影響著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許多人都聽說過癌症會導致身體的不同部位出現異常現象,但很少有人知道,腿部的異常也可能是體內存在癌症的信號。
本文將介紹腿部異常的四個現象,並強調了早期篩查的重要性。
第壹、如果腿部出現無法解釋的腫塊或腫脹,這可能是體內存在癌症的徵兆之壹。
癌細胞常常會侵襲淋巴係統,導致淋巴結腫脹。
當淋巴結腫脹位於腿部時,就會引起腿部腫塊或腫脹。
這種淋巴結腫脹可能是體內癌症的早期信號,因此如果發現腿部有腫塊或腫脹,應盡早就醫並進行進壹步的篩查。
第二、腿部的皮膚顏色變化也可能與體內癌症有關。
當癌細胞擴散到遠離原發部位時,牠們可能會引起全身性的炎癥反應,並導致腿部皮膚變紅、發紫、發黑等色素沈著。
這些色素沈著可以是體內存在癌症的徵兆,因此對於出現了腿部皮膚顏色變化的人來說,及早進行癌症篩查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腿部疼痛也可能與體內癌症有關。
當癌症擴散到骨骼、淋巴結或神經結構時,牠們可能會引起腿部疼痛。
癌症導致的疼痛通常是隱痛或鈍痛感,而不像肌肉酸痛或拉傷那樣。
如果出現了這種異常疼痛,尤其是伴隨其他腿部異常現象時,應盡早咨詢醫生,進行進壹步的檢查。
第四、腿部腫脹伴隨著皮膚緊張感也可能與體內癌症有關。
當癌細胞侵襲淋巴管時,牠們可能會引起淋巴液的阻塞和積聚,從而導致腿部腫脹和皮膚緊張感。如果出現了這種異常現象,建議盡早就醫,並進行深入的檢查和診斷。
麵對腿部異常,我們不能輕視其中的可能性。
腿部異常可能是體內存在癌症的信號之壹,因此我們要保持警惕並及早篩查。
當然,腿部的異常並不壹定意味著肯定有癌症存在,但衹有通過早期的篩查,我們才能盡早發現和治療潛在的問題,從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綜上所述,腿部的異常現象可能與體內癌症有關。
如果出現腿部腫塊或腫脹、皮膚顏色變化、疼痛或腫脹伴隨皮膚緊張感等異常現象,應及早咨詢醫生,進行相關的篩查和診斷。
通過早期的篩查和治療,我們能夠更好地控制和治療癌症,保障自身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近幾年來癌症的高發病讓人們“談癌色變”,每天有將近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相當於全球各地每壹分鐘平均有7人因癌症死亡,癌症患者都有壹個共同特徵,那就是早期不容易被察覺,部分患者甚至毫無察覺異常,隨著病情的持續發展各種狀況逐漸顯現,但這個時候大多已經進入到了中晚期,早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
其實所有疾病都不是突然來臨的,當身體出現某些疾病時會向我們發出壹些警報信號,老話說得好“樹枯根先竭,人老腿先衰。”主要是說樹老了之後根先枯萎,而人衰老之後首先是腿部先衰退,因此中老年人可以通過腿腳的情況,來知曉身體的衰老狀況,從腿部的壹些症狀也能夠反映出身體出現的癌症表現。
01
體內有癌,“腿”先知?若腿上有3個現象,建議及早篩查
1、腿部腫痛,有麻木感
有些癌症的出現往往是悄無聲息的,但是任何疾病的出現都是有跡可循的,雖然癌症初期身體出現的異常表現不容易被人們發覺,但是隨著病情的持續發展加重向身體發出來的警報信號也越來越明顯,衹要我們可以及時察覺的就可以挽救生命。
隨著癌症病情的持續發展,癌竈當癌症因子侵犯到下肢某些神經之後可能會導致腿部腫脹,甚至有麻木感、鈍痛感,出現肢體活動障礙,無法像正常人壹樣行動,出現這樣的情況休息壹段時間可以緩解,這個時候大傢壹定要高度警惕,很有可能是癌症已經找上門來了,及時做相關癌症篩查。
2、腿部栓塞
當腿部出現栓塞時大部分人想到了可能是血栓,導致血栓的原因有很多,癌栓也是其中壹種,如果肢體出現了不明原因的紅腫疼痛,壹定要警惕癌症的可能性,很多癌症都會引起腿部下肢血液循環受阻,導致腿部血管栓塞,比如宮頸癌、乳腺癌等。
3、腿部有明顯腫塊
很多癌症會導致骨轉移,並且腿部皮膚明顯隆起,像壹個個小包壹樣,摸起來硬邦邦的,如果腿部出現了異常的硬塊、包塊,建議大傢壹定要重視起來,及時去醫院做全身檢查,如果將腫塊貿然切除很有可能會增加癌症患者的痛苦,甚至導致癌細胞快速擴散到其他組織器官內,治療難度增加。
02
身體出現4個症狀,說明癌症找上門了,還請進就診檢查!
1、皮膚失去光澤,變得暗沈無光
在生活中不少癌症患者皮膚會出現暗沈無光的情況,這主要是由於癌細胞已經慢慢侵蝕了各器官組織,導致患者腸胃吸收消化能力下降,機體缺乏能量的供給,並且癌細胞還會導致機體排毒功能異常,皮膚表面堆積過多垃圾和毒素而失去光澤變得暗沈無光,肺癌那麽不僅麵部發黃,甚至有可能會轉變為鐵銹色,發現皮膚異常壹定要高度警惕起來。
2、疲憊不堪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癌症患者初期可能會出現不明原因的身體疲憊感,頭昏腦脹、四肢乏力,就算經過了長時間休息依舊無法改善,如果通過各種方法都無法緩解身體出現的異常疲憊感,那麽就要高度警惕起來,很有可能是癌細胞擴散導致機體代謝能力出現問題。
當機體代謝受阻時身體沒有辦法及時更好的吸收食物中的營養,身體卻處於缺乏能量的狀態,大腦以及其他器官組織缺血、缺氧,從而令機體感到過度疲憊。
3、快速消瘦
體重下降是大多數癌症患者都會出現的壹個症狀表現,如果平時沒有特意減肥、節食和大量運動,但是卻出現了體重快速下降的情況,那麽就要警惕可能是癌細胞導致身體能量代謝紊亂造成的身體吸收量和蛋白質的能力下降,從而導致身體不斷消耗體內原本儲存的脂肪以及其他物質,久而久之體重快速下降,身形消瘦。
4、持續低燒
很多癌症患者在病情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會出現發燒的情況,與癌細胞在繁殖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毒素機體調節體溫的能力下降,癌細胞還會導致病毒感染,患者出現反復低燒的情況,通常情況下因為癌症病情引起的發燒溫度並不會太高,大多數維持在37.5℃~38℃之間。
03
癌細胞容易找上這類人,希望妳不在其中
——愛吃油炸食品的人
當代人口味比較重,像油炸食品、辛辣刺激的食物都比較喜歡吃,油炸食物不僅色香味俱全,吃起來還有還可以提高幸福感,滿足口腹之欲,但是無論是餐館中製作的外賣還是路邊攤售賣的炸串使用的油大多都不是新鮮的,有的是用了好多次好幾天也不更換,經常吃這些食品就會增加患心臟疾病的風險,增加患癌幾率。
癌細胞就像壹個貪吃的怪物,攻擊著人類的身體,讓人類出現疾病。其實我們也不必要去害怕牠,如果我們從根源上切斷牠,那麽癌症就不會找上門來,愛吃油炸食物可以不吃,那麽癌症就不會找上門來了。
腎病綜合徵(NS)是指以腎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度水腫、高脂血癥的壹組臨床癥候群。由多種病因引起,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遺傳性三大類,原發性NS屬於原發性腎小球疾病,有多種病理類型構成,通常需要做腎穿刺活檢診斷。
大量蛋白尿是最主要的臨床表現,也是腎病綜合徵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機制,成人每天尿蛋白排出量大於3.5g。早期壹般不易發現,往往發展到水腫,患者才去就診。也有部分患者可表現為尿中泡沫增多,高血壓、高蛋白飲食或大量輸註血漿蛋白可加重尿蛋白的症狀。由於大量白蛋白從尿中丟失,促進白蛋白肝臟代償性合成和腎小管分解的增加。當肝臟白蛋白合成增加不足以剋服丟失和分解時,則出現低白蛋白血癥。而低白蛋白血癥、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容易造成NS水腫。
膜性腎病是壹個病理形態學診斷名詞,是腎病綜合徵的壹種病理類型,也是導致成人腎病綜合徵的壹個常見病因,其特徵性的病理學改變是腎小球毛細血管上皮側可見大量免疫復合物沈積。臨床表現為腎病綜合徵。
膜性腎病按發病原因可分為特發性和繼發性膜性腎病。特發性膜性腎病大多與抗磷脂酶A2受體抗體相關,形成免疫復合物破壞腎小球濾過屏障。繼發性膜性腎病繼發於很多係統性疾病,如係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乙肝病毒感染,以及藥物、毒物、腫瘤或環境因素等。
北京聯科中醫腎病醫院中醫專家張振忠表示,腎病綜合徵的治療分為對癥治療、免疫抑制治療和並發癥治療。西醫治療方法與其病理類型密切相關,微小病變性腎病對激素比較敏感,早期可單用激素類藥物進行治療;膜性腎病部分患者具有自發緩解性,病情相對較穩定,早期可觀察半年左右。如果仍未緩解,可應用激素加免疫抑制劑進行治療;其余類型多采用質激素加免疫制劑進行治療。
有些人早期可以采用中醫治療,如果單純用中醫中藥治療效果不很理想,可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西醫治療為主,中醫治療為輔。中醫治療可以緩解西醫用藥的副作用,增加西藥的作用,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減少復發。中西醫結合治療膜性腎病療效更佳,如果因腫瘤引發的膜性腎病,可在西醫治療的技術上,用中藥調理,不僅利於腎功能恢復,也可以降低腫瘤復發的風險。
女子雙腳腿水腫,以為是腎病綜合徵,卻查出肺癌
患者xxx,女,34歲,壹周前,在傢看電視,患者見丈夫看電視入迷,於是將雙腳放到了麵前,丈夫用手拍了患者的雙腳,突然感覺到雙腳好像有些胖了,腿粗了。仔細觀察,用手指腹用力戳了壹下小腿、足背,立即陷下去了兩個明顯的坑,過了好壹會也沒恢復原狀。患者以為自己的雙足真的“胖了”。說:“這凹下去是咋回事”?
丈夫感覺不是胖了,是水腫。第二天早上帶著患者來到醫院就醫,並告訴了醫生自己的情況,平時尿尿很正常,有時候尿液顏色有點深。做尿常規檢查,報告顯示隱血陽性(+),尿蛋白(+++)。醫生說:“腎確實有問題,可能出現了壞死或者發炎了,有血和尿蛋白”。隨後做腎穿刺,醫生說先住院,明天看結果。
第二天,醫生告訴患者確診是“腎病綜合徵”中的“膜性腎病”,根據上皮下和基底膜內顆粒狀電子致密物沈積能分為五期,患者處於第三期。該疾病的發作原因暫且不明,和自身免疫問題、感染性疾病、腫瘤、毒物、藥物有關。需要進壹步檢查。當天進行了西藥治療,穩定血壓、降低血脂、改善尿蛋白的問題,並使用激素類藥物治療,緩解腎內的炎癥。但是治療了幾天效果並不明顯。
這天晚上,患者突發咳嗽、胸悶、起床,然後高燒,醫生嚇壞了,以為是藥物聯用的副作用,趕緊帶著患者去做肺部檢查。因為治療腎病綜合徵過程中常會引起肺栓塞!做完CT後,腎專科醫生請來來了肺病專家會診,立即到放射科查看肺CT,專家表示:“有毛玻璃變性的表現,可能是肺癌!” 腎專科醫生聽後感到有些意外,認為肺栓塞概率大壹點。在緊急處理後患者症狀恢復了平穩,趕緊做肺造影,造影報告顯示沒有任何血管堵塞的問題,但是患者的左肺上葉有腫塊,直徑已經超過3cm。接著做肺穿刺活檢,到了淩晨,病理結果出來顯示小細胞癌,還在早期。隨後醫生為患者做了肺癌清理手術,咳嗽、發熱症狀消失大半,復查尿蛋白指標正在下降,證明膜性腎病很可能是肺病引起的。隨後進行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患者逐漸康復,腎功能指標恢復正常。
惡性腫瘤會引起哪些腎病?
專家表示,該患者膜性腎病的誘發因素之壹就是癌症。臨床上,惡性腫瘤伴發的腎炎、腎病綜合徵,發生率不足1%,機制不是很明確。在所有腎病綜合徵患者中,有11%~13%患有癌症。50歲以上的腎病綜合徵患者應排除患有惡性腫瘤!40%~50% 患者的腫瘤與腎病綜合徵同時被發現。雖40%以腎病綜合徵首發,但幾乎都在1年內發現癌。癌發現後遲發腎病綜合徵者占 10%~15%。
癌患者多見尿液改變,但進展為腎功衰竭者罕見,腎功能多在正常範圍內。但半月體形成性腎炎和澱粉樣變性患者到達晚期腎功衰竭者並不少見。 隨著實體癌切除或化療,其腎病綜合徵出現緩解和治愈的報告多見,但也有報告腎病本身的自然緩解率可達 20%~30%,並且化療本身對腎病也有效,即使對癌治療顯效,也有腎病難治的病例。 惡性腫瘤伴發的腎病
1、膜性腎病。60歲以上膜性腎病患者中有10%~22%可發現惡性腫,是壹般人群的10倍。其中肺癌(44%)和消化道癌(20%)占多數。小細胞肺癌易呈現腎病(本例即是小細胞肺癌患者並發腎病綜合徵)。其他少見。
膜性腎病在根治術後可以緩解,有些患者在腫瘤復發時再現腎病綜合徵,但也有30%自然緩解。但即使治療有效病例,上皮下沈積物從基底膜完全分解需要2~3 個月,尿蛋白減少需要6~18個月,完全陰轉多數也需要數月~數年。
2、微小病變型腎病綜合徵與局竈性腎小球硬化癥。多發生於霍奇金病、非霍奇金病和白血病等。Moulin 等報告,在合並腎病的霍奇金病 100 例中,微小病變型腎病綜合徵占 42%,澱粉樣變性占 37%。
3、澱粉樣變性。繼發性澱粉樣變性易伴發腎癌、霍奇金病及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4、增生性腎小球腎炎與血管炎。見於慢淋和B細胞淋巴瘤,以進行性腎功低下占 30% 為特徵。化療有效者約 80% 患者腎功得以改善。
5、半月體形成性腎炎與IgA腎病 其中 7%~9% 患者可見前列腺癌和鼻嚥係統癌。60 歲以上的 IgA 腎病患者中 23% 可發現鼻嚥係統癌。
6、血栓性微血管障礙 溶血性尿毒癥綜合徵和血栓性血小闆減少癥常合並胃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由於腎小球內皮細胞受損,內皮下腔擴大,腎小球毛細血管壁變厚,以致呈膜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樣所見。
腫瘤手術後如何進行中醫調理?
據中醫專家張振忠介紹,在人類與腫瘤鬥爭的歷程中,中醫中藥治療有幾千年的歷史。近年來,腫瘤的治療,人們常常想到的治療手段是手術、化療、放療、介入治療等,但這些治療方式均是采用殺死腫瘤細胞的策略,可謂“傷敵壹千自損八百”。而中醫運用“整體觀唸、辨證施治、扶正祛邪、抗腫消瘤”,從機體整體進行調理,逆轉腫瘤的生存環境,改善腫瘤產生的環境,而不僅僅是消滅已經產生的腫瘤本身,而是消除腫瘤的根源。因此,中醫中藥治療應該貫穿腫瘤治療的全過程。
而且中醫中藥在術後癌症康復過程中有著獨特的優勢,不僅可以緩解患者的症狀、預防癌症的復發或轉移,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中醫治療術後腫瘤的治療原則:
1、整體觀唸。中醫認為,人體是壹個有機整體,人類生活於自然界,自然界的各種變化,不論是氣候的寒溫季節的變更,時間的長短,地理環境的變遷,對人體均有壹定的影響,特別是自然環境的異常變化可影響人體的內環境。中醫學認為,人體是壹個整體,雖然惡性腫瘤病人,局部存在明顯的病竈,但是局部的病竈可以侵犯器官組織,影響全身,而機體的全身情況又往往會影響癌竈的發展,可以說腫瘤病變的過程中局部的病變與機體全身息息相關。因此對腫瘤的治療,不能單純著眼於局部病竈的處理,還應著眼於患者身體的整體調治。
2、辨證論治。中醫歷代醫傢對腫瘤的辯證論治積累了豐富經驗,迄今還有效地指導臨床。在論治方麵,中醫非常重視治病求本的思想,有“堅者削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提者益之”的四大基本原則。在辨證方麵,通過四診,結合患者具體情況,給予治療調理,增強機體正氣,調機體陰陽平衡,提高自身抗癌能力,以達到控制腫瘤及術後恢復的目的。
3、扶正祛邪。“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後邪氣距之”,腫瘤的形成過程是機體內部邪正鬥爭相互消長的過程,其臨床大多由於機體的正氣虧損,然後外邪乘虛侵入,致使機體氣滯、血瘀、痰凝等壹係列病理結果,人之正氣具有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同時具有抵禦外部之能力。因此中醫治癌應著眼於“扶正祛邪”,增強免疫功能,調節內分泌功能,平衡陰陽,激發人體自身正氣來達到目的。
腫瘤術後的病人,應用扶正培本中藥,以調整機體狀況,調整機體免疫狀態,以期預防復發和轉移。術後以扶正培本為主,以祛邪抗癌為輔,辨證施治,因人而異,全麵調理,才能達到強身健體、預防復發和轉移的效果。
(文/李烈,醫師/張振忠;約3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