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查血能查出癌症嗎,以及怎樣判斷身體長了腫瘤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大傢都知道,癌症早日發現,是能夠幫助患者挽救生命的,而且及早發現癌症,也方便及時治療,但大傢同時又想知道如何做到這壹點?有很多意見認為,在這個階段有必要進行血液檢查。那麽驗血能幫助我們及早發現癌症嗎?
驗血能查出癌症嗎?事實上,驗血是醫生發現癌症最初跡象的方法之壹。這些標記通常被癌細胞或激素產生的特殊蛋白質組識別,例如:
肝癌、生殖細胞癌中的 AFP。
CA 125 在卵巢癌、乳腺癌、肺癌、胃癌。
CA 19-9 胰腺癌、肝膽癌。
CA 15-3:乳腺癌、胰腺癌 。
CEA:結直腸癌 。
hCG 或 β hcG:膠質母細胞瘤、睪丸癌。
PSA:前列腺癌。
目前在醫學上,通過血液來檢測癌症和致癌因素是壹種非常新的形式。此外,許多研究表明,癌症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因此,驗血可以發現壹些癌症的病菌,也稱為第壹階段發現癌症的標誌物。
但是,驗血未顯示 100% 的癌症性質應該肯定的是,血液檢查並不能100%顯示癌症的性質,因為血液中含有與腫瘤相似的物質,可能會得到假陽性結果。要確定是否有癌性腫瘤,通常需要在3-6個月後重復檢測。如果真的有腫瘤,這些指標會成比例增加。當這些指標增加時,牠們將與其他影像學和功能探索方法相結合,以識別疾病。如果是誤報,讀數通常會上下跳躍。
假陰性現象是很多人最關心的,也就是病人確實得了癌症,但驗血卻檢測不出來,比如肝癌不把AFP分泌到血液里。
此外,癌症標誌物的血液檢測也用於監測治療和預測患者的健康狀況。在開始治療之前,醫生會指派患者進行測試。需要註意的是,癌症指標的數值並不是絕對的,牠並不能準確判斷妳有沒有癌症。但是,如果測試顯示癌症標誌物升高,醫生會根據牠來分配患者執行其他專門的診斷方法。
驗血的註意事項有哪些?進行血液檢查對患者有壹定的要求,以使檢查結果高度準確。
具體為:
大傢應該在早上進行血液檢查。
對於某些類型的測試,患者需要禁食 8-12 小時才能確保結果準確。
在驗血前約 12 小時內不要喝汽水、牛奶、果汁,並避免使用酒精、啤酒、咖啡因等興奮劑。
患者需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壓力,並且不應該熬夜。
按照醫務人員的指示,完整、準確地填寫自身的健康信息。
癌症是壹個大傢都很害怕的疾病,在生活中我們需要積極的去預防牠。定期的體檢也是預防措施之壹,很多人這個時候就會有疑問了,我直接去醫院抽血檢查是否可以查出來癌症呢?就這個問題來跟隨小編壹起詳細的了解壹下吧!
體檢抽血是否可以查出來癌症?
驗血對於部分的癌症是有確診作用的,如檢查血液中的M蛋白可以確診多發性骨髓瘤,而血常規及顯微鏡檢查則可以確診某些白血病。除此之外,壹般情況下常規的體檢檢查是無法確診是否患有其他壹些癌症,因為體檢血漿是屬於比較常規性的檢查,這種檢查更多是查我們體內的各個臟器功能是否有異常,不能作為是否患癌的具體診斷標準。簡單來說,驗血是壹個壹般的檢查,對於癌症這種病而言,是不能全部檢查出來的。想要確診癌症的話,還是需要配合壹些其他綜合的檢查方法才可以確認。
既然抽血無法檢查出來全部的癌症,那麽我們想要確診是否患癌的話,需要做哪些檢查呢?接著往下看。
哪些檢查對篩查癌症是必須的?
1、B超
對於女性而言,定期做B超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B超可以直觀的檢查出女性的乳腺是否健康。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定期的進行自檢,當發現胸部內有異常腫塊或者是結節的時候,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B超檢查,檢查胸部是否有出現癌變。
2、CT
CT檢查也是在臨床上很常見的壹種,又分為造影增強掃描和平掃這兩種。造影增強掃描壹般情況下是適用於多數的臟器和組織的腫瘤的。而對於壹些對比度比較大的組織則是建議使用平掃的方法來進行檢查。
3、胃鏡
胃鏡,顧名思義就是檢查胃部健康的壹個措施了,近年來我國胃癌的發病幾率是呈現上升趨勢的。對於胃癌這個疾病而言,在早期的時候壹般無明顯症狀,所以會出現很多患者發現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了。就目前而言,做胃鏡是檢查前期胃癌的壹個最有效的檢查措施,壹般情況下,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都要做壹次胃鏡檢查。而壹些傢族內有病史,本身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的人群,更加需要定期的去做胃鏡檢查,對於發現早期癌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4、宮頸刮片檢查
在女性身上,發生宮頸癌的幾率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疾病而言,在早期的時候是可以通過宮頸刮片來檢查出來的,借助刮片獲取宮頸的上皮細胞,再具體的根據細胞的狀態和結構,可以判斷出是否存在癌變的可能性。
不同的癌症所需要做的檢查是不同的,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年齡以及身體狀況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檢查,建議咨詢專業醫生的建議去進行。
最近半年,36歲的吳先生頻繁出現胸痛症狀,因為工作很忙並且飲食作息不規律,以為是這陣子壓力太大了,所以也沒有在意。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胸痛症狀卻越發加重,發作次數也變得頻繁,同時伴有咳嗽症狀,妻子覺得不對勁才強制帶他到醫院進壹步檢查,針對性的做了核磁共振與CT檢查,最終確診肺癌晚期,甚至已經開始腦轉移。
吳先生不過30出頭,年紀輕輕就被確診肺癌晚期,令人感到惋惜。如果在出現胸痛症狀時能夠提高警惕,進壹步完善檢查,是不是結果就會不同了呢?
壹、雙雙登頂:中國癌症新發和死亡人數全球第壹在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的當下,全球癌症新發病例也不斷增加,從世衛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2020年所發布的全球癌症負擔數據來看:
2020年全球癌症新發病例為1929萬例,排在前五位的國傢分別是中國457萬,美國228萬,印度132萬,日本103萬,德國63萬。中國的457萬例癌症新發病例占比23.7%。
再看看癌症死亡病例,全球996萬例,排在前五位的國傢分別是中國300萬,印度85萬,美國61萬,日本42萬,俄羅斯31萬。中國的300萬例癌症死亡病例占比30%。
從數據也可以看出,我國作為世界第壹人口大國,癌症新發病例和死亡病例都遠超眾多國傢,位居全球第壹,那麽主要集中在哪個病種呢?
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癌症新發病例前五的癌症分別是肺癌82萬,結直腸癌56萬,胃癌48萬,乳腺癌42萬,肝癌41萬。而死亡病例前五的癌症則為肺癌71萬,肝癌39萬,胃癌37萬,食管癌30萬,結直腸癌29萬。
可見,肺癌仍是我國健康的頭號殺手,死亡人數亦遙遙領先。而且現在人口老齡化的現象越發嚴重,專家預計到了2040年後,癌症的負擔將會增加50%,那時癌症新發病例或可能達到3000萬。
二、癌症出現前,會釋放哪些信號?在癌症如此高發的現在,該如何正確應對呢?廣東省人民醫院醫院的周清院長表示,惡性腫瘤疾病已成為全人類麵臨的壹個重要健康問題,而預防與早發現則是腫瘤防治的重要動作,這6個癌症早期信號要知道。
1、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體表腫塊/疼痛
據悉,有20%不明原因體重驟減與癌症有相關性,特別是癌症晚期更容易發生,尤其是半年內體重下降超過5%,都要盡早排查。
乳腺、皮下結節、腋下、頸部等部位淺表淋巴節異常腫大時要警惕,特別是還伴有腫塊活動差,局部紅腫疼痛,短時間內長大等異樣時,請盡快就醫。
體內原發腫瘤或者轉移腫瘤會直接或間接壓迫組織,從而導致身體出現疼痛感,特別是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應當警覺癌症來臨。
2、異常陰道出血/尿血
女性非經期陰道出血,性生活出血,絕經後出血,或經期出血量突然變大,周期延長等,均屬於陰道異常出血問題,可能是子宮內膜癌及癌前病變的壹個症狀。
有吸煙史或者有癌症傢族史人群,出現血尿要警惕膀胱癌。
3、大便習慣改變/大便帶血
長期便秘、腹瀉或便秘腹瀉交替,大便次數增多,要警惕腸癌的發生。而大便帶血,若排除痔瘡、肛裂等良性疾病,則要高度懷疑胃腸腫瘤問題。
4、持續性咳嗽/呼吸急促/吞嚥困難
過半肺癌患者會出現持續性咳嗽症狀,另外像結腸癌、乳腺癌等癌症若擴散至肺部,同樣可能引起咳嗽等呼吸係統症狀。
呼吸急促為呼吸係統症狀,同樣也可以是早期肺癌的壹個表現。
肺癌、淋巴瘤以及食管癌發生時,腫瘤壓迫食管後均可能引發吞嚥困難的症狀。
5、盜汗/乏力/腹脹
癌症可引起全身症狀,比如盜汗,特別是夜間易反復。而癌症引起的乏力與普通疲勞不同,壹般治療難以緩解且較為持久。
腹脹看是胃腸道脹氣或腹腔腫瘤引起的,也需要警惕是卵巢癌引起的壹個特殊症狀表現。
6、皮膚改變
包括皮膚出現斑點、痣等,傷口難以愈合,特別是短期內出現的皮膚改變都要警惕皮膚癌的發生。
三、哪些人患癌風險大?常見癌症如何預防?
癌症新發病例和死亡率依舊呈現上升的趨勢,麵對形勢嚴峻的現狀,到底該如何預防呢?哪些人又是癌症高危人群呢?
● 惡性腫瘤之首:肺癌
數據指出我國每年肺癌新發和死亡人數分為82萬與50多萬,已已連續十年位居我國癌症之首。
而肺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是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等肺病患者,長期吸煙者,長時間接觸放射線照射、油煙、煤煙者以及曠工。
預防:避免吸煙,保護環境,減少大氣汙染,特殊工作者應註意做好防護措施,平時多吃蔬果,有咳嗽咳血胸痛等症狀時及時就醫。
● 易被混淆的癌症:結腸癌
過去十年,結直腸癌新發病例與死亡率均翻了壹番,甚至每年以4%~5%的速度不斷遞增,而結直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且便血症狀十分容易和痔瘡混淆。
高危人群為50歲以上長者,有結直腸癌傢族史、消化潰瘍史、腸息肉史以及結直腸炎患者,膽結石患者,肥胖者。
預防:建議50歲後每3-5年做壹次腸鏡,日常飲食保持清淡,避免久坐不動。
● 常見且易被忽視的癌症:胃癌
目前全球胃癌發病率不斷上升,約壹半胃癌患者在中國,而我國胃癌五年治愈率僅在20%左右。
高危人群為40歲以上成年人,幽門螺桿菌感染者,胃癌癌前病變者,胃癌壹級情書,胃癌高發地區人群,不合理飲食或重度吸煙飲酒者。
預防:日常避免高脂肪高熱量高鹽飲食,限制飲酒,禁止吸煙,多食用新鮮蔬果,最好每年做壹次胃鏡,高危者酌情增加頻率。
● 女性頭號“殺手”:乳腺癌
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達到了226萬例。
高危人群為有乳腺癌傢族史者,接受過胸部放療者,經常服用避孕藥或頻繁人工流產者,初潮早絕經晚或晚婚晚育者。
預防:女性要保持良好心態,註意休息而不要過度勞累,飲食營養均衡,避免肥胖但也不要盲目減肥,不亂用雌激素,40歲以後最好每年做壹次乳房X線檢查。
現在真是個“談癌色變”的社會,不良的飲食作息習慣也在不斷加劇癌症的發生。所以,請大傢健康飲食,規律作息,如果出現身體不適就要第壹時間檢查。麵對癌症,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仍有較高的治愈可能。
參考資料:
[1]CICC科普欄目|柳葉刀:中國癌症新發和死亡人數全球第壹,最常見的23個致癌因素!.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2021-12-19
[2]5大高發癌症,很多確診時已晚期!如何發現危險信號?.科普中國.2023-03-13
[3]每分鐘就有7人確診!這5大高發癌症的早期預警、靠譜篩查,壹文告訴妳!.我是大醫生官微.2021-01-10
[4]我國平均每天7500人因癌症死亡患癌主要原因是….央視新聞.2016-02-0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