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能活多久(癌症晚期如何安樂死)

2023-11-11 18:34:41
腫瘤網 > 腫瘤治療方法 > 癌症晚期能活多久(癌症晚期如何安樂死)

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癌症晚期能活多久,以及癌症晚期如何安樂死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癌症晚期還能活多久?具體原因在於這6點!

作為壹名醫生,我經常被問到癌症晚期患者的壽命問題。然而,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因為每個患者的情況都是獨特的。以下是我作為醫生對癌症晚期患者壽命的壹些觀察和經驗。

第壹:腫瘤類型

不同的癌症類型有不同的病情進展速度和預後。壹些癌症類型,如肺癌和胰腺癌,通常發現時已經晚期,預後往往不太樂觀。但是其他癌症類型,如前列腺癌和淋巴瘤,發現時已經晚期,但是預後相對較好。

第二點:癌症的分期

即使是同壹種類型的癌症,也有早期和晚期之分。晚期癌症預後通常較差,因為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其他部位,難以治療。

第三點:健康狀況

如果患者的身體狀況本來就不好,那麽即使癌症治療很成功,壽命也可能不會很長。另壹方麵,如果患者的身體狀況很好,即使癌症很嚴重,他們的壽命也可能比預期更長。

第四點:治療方案

治療可能會延長患者的壽命。但是,化療和放療等治療方法有時會導致患者的身體狀況惡化,從而縮短他們的壽命。因此,治療方案必須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個性化定制。

第五點:心理因素

指患者對癌症的認知和情感反應。很多患者在得知自己患有晚期癌症後會感到絕望、恐懼和無助,這些情緒會進壹步加重患者的身體負擔,影響身體免疫係統的正常功能,從而加速病情惡化。因此,我們需要盡可能地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鼓勵他們保持積極的態度,降低焦慮和抑鬱情緒,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和延長壽命。

第六點:生活習慣

壹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酗酒、飲食不健康和缺乏運動等,會加重身體負擔,降低身體免疫係統的正常功能,從而加速病情惡化。因此,我們建議患者在平時註意健康飲食,增加身體運動,戒煙限酒,以減輕身體負擔,提高身體免疫力,從而延長壽命。

這三大癌症壹旦發現就是中晚期!做好這4點,開啟健康生活

不少人都“聞癌色變”,更可怕的是肝癌、肺癌、胰腺癌,因為這些癌症壹旦發現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哪些人群是這3大癌症的高危人群?應該做哪些篩查?

01

為何肝癌壹發現就是中晚期?


1. 肝癌為何難以診斷?


在中國,肝癌是導致全民死亡的第二大癌症。有超過 41 萬人新患肝癌,有超過 39 萬人死於肝癌,死亡人數逼近新發病人數。這也意味著,每 11 位新確診癌症的人中有 1 位患肝癌,幾乎每 8 個因癌症死亡病人中就有 1 個死於肝癌。


肝臟又是壹個比較“沈默”的器官,當牠發生了壹些病變的時候可能無聲無息,甚至長到很大的時候也沒有任何症狀,並且肝癌發展速度很快,在肝癌患者中,早期的病人大概隻占了 10%~20%,70%~80% 都是中晚期的肝癌。


2. 肝癌的高危人群


年齡≥40歲且具有以下任壹危險因素者:


●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 長期酗酒(酒精性肝病)人群;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

● 食用黃曲黴素汙染的食物人群;

● 多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 有肝癌傢族史的人群。


3. 肝癌早期篩查方法:B超+甲胎蛋白檢測


對於肝癌來說,B超結合甲胎蛋白檢測可以有效篩查肝癌,高危人群建議每半年篩查壹次。


02

為何肺癌壹發現就是中晚期?


1. 肺癌為何難以診斷?


2020 年全球新發的肺癌病例約 220 萬,占全部惡性腫瘤的 11.4%,死亡人數約 180 萬,占比惡性腫瘤相關死亡的 18%。而中國肺癌的發病數和死亡人數分別占全球的 37% 和 39.8%,我國是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傢之壹,但肺癌早期症狀不典型,不明顯,往往容易被忽視,所以我國肺癌病例的發現壹直都是以臨床晚期居多。

2. 肺癌的高危人群


年齡≥40 歲且具有以下任壹危險因素者:


● 吸煙≥20 包/年(或 400 支/年),或曾經吸煙≥20 包/年(或 400 支/年),戒煙時間<15 年;

● 有環境或高危職業暴露史(如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

● 合並慢阻肺、彌漫性肺纖維化或既往有肺結核病史者;

● 既往罹患惡性腫瘤或有肺癌傢族史者。


3. 肺癌早期篩查方法:低劑量螺旋CT篩查


低劑量螺旋 CT 主要用來篩查早期肺癌,可以早發現、早診斷,較好的改善預後,降低肺癌死亡率。同時建議對 40 歲以上的人群普遍開展低劑量螺旋 CT 檢查,以達到早期篩查肺癌的目的。

03

為何胰腺癌壹發現就是中晚期?


1. 胰腺癌為何很難診斷?


胰腺癌是發生在胰腺上的惡性腫瘤,惡性程度很高,診斷和治療都很困難,預後極差,被稱為“癌中之王”,我國胰腺癌 5 年生存率僅為 7.2%。

胰腺生理位置隱蔽,早期癌變在體檢中很難發現。另外,胰腺本身神經不豐富,早期腫瘤不會引起疼痛,缺少典型症狀,並且發展速度很快,不少患者直到晚期腫瘤壓迫胰腺周圍的神經,出現劇烈腹痛才發現病情。

2.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並不完全明確,但是跟以下因素有關係


● 年齡在 40 歲以上;

● 長期吸煙、飲酒;

● 肥胖,患有糖尿病十年以上的人群;

● 飲食習慣不良,經常吃燒烤、大魚大肉等,吃飯時狼吞虎嚥;

● 有胰腺癌傢族史、患有慢性胰腺炎或進行過膽道手術患者;

● 長期抑鬱、焦慮。


以上這些高危人群需要提高警惕,進行定期體檢,如有不適,應當及時相關篩查。


3. 胰腺癌的早期篩查方法:血液腫瘤標誌物+影像學檢查


在胰腺癌的篩查中,血液腫瘤標誌物應用最多的是 CA19-9;影像學檢查主要應用內鏡、超聲、CT 和 MRI。

04

做好這 4 件事

保證身體健康


1. 營養均衡,不吃燙食


最好的抗癌物,就藏在我們日常飲食中。


● 預防胃癌、食管癌:新鮮果蔬,富含維生素C;

● 預防結直腸癌:奶制品、豆制品,富含鈣;

● 預防結腸癌、乳腺癌:全穀物、豆類,富含膳食纖維;

● 預防胃癌等多種癌症:十字花科、百合科蔬菜,富含有機硫化物;

● 預防前列腺癌、口腔癌等癌症:番茄、西瓜,富含番茄紅素;

● 預防乳腺癌:綠葉菜、橙黃色果蔬,富含胡蘿蔔素。


註意:


雖然食物趁熱吃味道更香,但如果經常食用特別燙的食物就會存在健康隱患,例如65℃或者65℃以上的熱飲或食物會增加食管癌的風險。

2. 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不僅有助於減肥或保持體形,而且對癌症也有預防作用。


研究表明,每天至少進行30分鐘~60分鐘中、高強度體育鍛煉的人,患癌症的風險會降低,尤其是乳腺癌和結腸癌的風險。



3. 戒煙戒酒


煙酒是打開癌症大門的推手,每天吸煙 20 支以上的人,患癌風險比不吸煙者高出若幹倍,且女性比男性患癌風險更大。並且吸煙不僅和肺癌有關,牠還會讓人更易得胃癌、結直腸癌、宮頸癌、乳腺癌等癌症。


記住:及時戒煙,任何時候都不晚!


4. 保持充足睡眠


失眠時,我們的各種免疫器官,尤其是我們的免疫係統,得不到正常的休息與恢復,久而久之,我們的免疫力也就越來越差。


研究發現,與 7 小時~7.5 小時睡眠者相比,睡眠時間小於 5 小時的女性,患結腸癌的風險增加 36%,而小於 6.5 小時的男性,患肺癌的風險增加 112%。


2023年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運》




來源/CCTV生活圈、科普中國

圖片/攝圖網

責編/田園黃蝶

審簽/壹帆

監制/誌飛

作者:admin | 分類:腫瘤治療方法 | 瀏覽:35 | 迴響: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