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癌症轉移到肺能活多久,以及癌症轉移還能治嗎?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我前些天做了許多臺手術都是肺癌的,其中有壹臺手術的情況讓我印象深刻。病人是壹位67歲的男性,他是剛剛退休的,他在門診跟說自己從去年開始就咳嗽、咳痰等症狀,並且痰裏面還帶有血。
我在進行了診斷後,發現是原來是右上肺壹個中央型的肺癌,比較大將近4公分多,並且肺門和縱隔淋巴結有轉移、腫大的現象。
做完活檢後,他被確診為鱗癌,所以我給他做了化療和免疫治療,三個療程之後,這個腫瘤由原來的4公分多,變成現在衹有1公分多了。
經過這樣的治療手段,腫瘤明顯縮小,患者的身體狀況明顯好轉,他說自己不咳嗽、不吐血了,舒服了許多,體重還重了3斤。
在患者腫瘤縮小以後,我們給他安排了手術,腫瘤縮小了手術也容易做多了,所以中午壹點鐘就開始手術,時長為壹個多小時。
或許有很多人會認為肺癌等同於絕癥,壹旦確診就意味著死亡,但是我想通過這樣的案例,告訴大傢其實肺癌可以經過藥物治療,再經過手術,是非常有機會能夠治好的,即使治不好,也能夠極大的延長生存期。
既然癌症並非是“死亡的宣判書”,那麽究竟是哪些因素會影響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呢?
這4點是影響肺癌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大傢可要留心了1、肺癌的種類和分期
肺癌的嚴重性直接決定患者的生存期究竟有多長。目前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大傢要知道小細胞肺癌的生存期是遠低於非小細胞肺癌的。
小細胞肺癌:按病情的嚴重程度,又可分為局限性的小細胞肺癌和廣布性的小細胞肺癌。
其中局限性小細胞肺癌的兩年內生存幾率很高接近40%;另壹種是廣布性小細胞肺癌,經專業的治療後,生存周期通常是壹年。
非小細胞癌:相較於小細胞肺癌來說生存期較長,不過也是要按照發展階段來判斷患者的生存幾率。
其中壹期的患者,五年內的存活幾率是相當高的,起碼有80%以上。三期患者的幾率相對小壹點,五年的生存率接近30%。
2、患者本身的身體情況
得了肺癌的患者,是否能承受化療,或者說要用怎樣的治療方案,都是要根據患者的體質來決定的。
毫無疑問患者體質足夠好,治療難度低,預後恢復速度也會較快,因此這樣的患者,生存期限就更長壹點。
3、還有患者的心理狀態
積極良好的心態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如果是消極的心態會降低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從而影響患者預後。
4、肺癌的轉移部位
這部分是針對晚期肺癌患者來說的,僅有壹個轉移竈的患者生存期要長於那些廣泛播散的患者。據我的臨床經驗來看,腎上腺轉移,尤其是腫瘤同側的腎上腺,預後和治療效果要好於其他部位。
肺癌已成為我國的“第壹癌”,國傢癌症中心發布數據顯示,中國肺癌每年新發病例達78.1萬,死亡人數為62.6萬。所有癌症中,肺癌發病和死亡率排第壹位。
正是因為肺癌讓人覺得如此可怕,所以“如何延長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周期”,這個課題顯得尤為重要,也是很多胸外科醫生被問的最多的問題之壹。
延長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的關鍵是這個治療手段肺癌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但是經典的治療肺癌的方法有三大支柱、三個基石。
1、手術切除;
2、化療藥物;
3、放射治療,就是老百姓常說的放療、電療。
化療是治療晚期肺癌的關鍵:
對於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療,通常采用的是化學治療,也就是通俗說的化療,其原理就是用化療藥註入體內以後,殺滅癌細胞,控制牠的生長。
化療是晚期肺癌患者常用的治療手段:
晚期肺癌意味著腫瘤細胞已經擴散,已經轉移。癌細胞已經通過血管、淋巴管,分布到身體的各個部位。
因此做手術、做放療,隻能清除局部的病竈,不能同時清除擴散出去的病竈。所以要用藥物,讓藥物進入血管,血液,全身各個地方來殺死腫瘤。
目前治療晚期肺癌的藥物:主要有化療藥物、有免疫治療藥物、有靶向治療藥物、有抗血管生成藥物,四大藥物,要根據腫瘤的特性,基因狀態來選擇不同的藥物。
而且最近20年出現了很多新的方法和藥物,比如革命性的靶向治療藥物、免疫治療藥物等。非常多的藥不斷地湧現,因此肺癌的治療手段也越來越多了。
肺癌是危及我國民眾健康的幾種發病率非常高的癌症病變,肺癌的發病機制主要是肺部細胞出現癌性病變,導致肺部功能的喪失,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需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和控制。今天解答壹下針對肺癌患者的日常飲食以及肺癌肝轉移的生存率等相關問題。
肺癌患者的日常飲食是什麽?
肺癌患者的日常飲食應註重營養,部分患者認為不進食可餓死腫瘤細胞,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肺癌屬於惡病質腫瘤細胞,因此會消耗掉病人本身的營養,所以肺癌患者應進食好的食物,補充足夠的營養。同時,由於部分能量被腫瘤消耗掉,因此應多進食,增加營養、提高免疫力是腫瘤晚期病人最根本的治療方案。
肺癌肝轉移生存率是多少?
肺癌、肺轉移都是較嚴重的疾病,據不完全統計,該類疾病生存率不足三個月,肺癌本身是較嚴重的疾病,但隨著治療手段的加強,肺癌患者可做局部放療以及粒子放療,從而可延長患者壽命,但也與患者的生存狀態有直接關係。
老年人的肺癌要如何的治療?
肺癌老年患者有年齡分段以及PS評分,即生活質量評分,若評分較高,可采取單藥維持化療,從而有效地控制腫瘤細胞增長,達到延長壽命、改善生活質量的目的。肺癌根據不同的類型,可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若以三個化療治療周期作為壹個治療周期,從第壹天的化療方案來看,最多住院2~3天即可出院。
肺癌患者的飲食與疾病的嚴重程度有壹定的關係,如果患者病情比較輕,生活中對飲食沒有過多的要求,主要保證飲食的清淡營養的均衡,如果患者病情比較重,臨床上主要建議流食或半流食為主。肺癌患者如果出現肝轉移,臨床上的生存壽命就會比較短,及時進行放療和化療治療剩余的壽命周期也不足三個月,需要患者做好心理準備。
【聲明:文中所用的資料與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獻,僅作醫學知識的科普所用,如有侵權,請聯係刪除】
癌症的發生確實令人十分恐懼,這種疾病治療困難、死亡率高,壹些患者在經過艱難、漫長的治療後,本以為病情會有所好轉,卻又遭遇了癌細胞的轉移,這對於患者來說是壹個巨大的打擊。
癌症可以隨著血液、淋巴轉移到身體的各個位置,其中骨轉移十分常見。癌症發生骨轉移往往代表病情比較嚴重,已經發展到了晚期。
因此,不少患者認為骨轉移就意味著死亡,於是產生了放棄的心理,這壹心理也加劇了病情的進展。那麽,癌症發生骨轉移就真的沒有希望了嗎?
其實,癌症發生骨轉移並不壹定就意味著死亡,骨轉移具體可以存活多長時間,要看癌症的類型以及骨轉移的部位、患者自身體質以及骨轉移發現的時間早晚等等,這些因素都可以影響患者的生存時間。
比如肺癌、胃癌等如果發生骨轉移,患者的生存時間可能在6~8個月左右,而如果是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發生骨轉移,其生存時間可長達2~4年。
但不同的患者病情不同,如果骨轉移可以被及早發現,及時幹預,生存期還可適當延長,臨床上不乏壹些發生骨轉移的患者帶瘤生存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
因此,患者壹定不能失去信心,即使癌症已經發生了骨轉移,也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骨轉移的患者想要延長生存期,及時發現、治療十分關鍵,這就要求患者壹旦出現骨轉移的症狀,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那麽,癌症骨轉移都會有哪些症狀呢?
1、疼痛
疼痛是骨轉移比較常見的症狀,疼痛的部位與骨轉移發生的位置有關,比如轉移到脊柱,可引起腰痛、胸痛、頸痛、背痛等症狀,轉移至腰椎,可引起腹痛等。
早期疼痛症狀較輕,隨著病情的發展,疼痛會越來越嚴重,且通過止痛藥物治療往往不起作用。
2、壓迫症狀
骨轉移如發生在脊柱,可壓迫到神經根、脊椎,引起神經痛、感覺減退、肌麻痹等症狀。壓迫的位置不同,引起的症狀也有所不同。
3、病理性骨折
由於腫瘤的影響,轉移部位的骨質十分脆弱,這類患者也容易出現骨折的症狀,壹些輕傷或咳嗽、打噴嚏等動作即可誘發骨折,如果發生在脊柱,可造成癱瘓。
4、全身症狀
不少骨轉移的患者還可出現全身症狀,除了可出現原發癌的症狀之外,還可出現食欲減退、消瘦、乏力、貧血等症狀。
總而言之,癌症即使發生骨轉移,患者也不應過於灰心,臨床上不同的癌症發生骨轉移後生存期是不同的,但衹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積極配合醫生,保持良好的心態,是有希望延長生存期,甚至是長期帶瘤生存的。
因此,患者平時要多關註自己的健康狀況,壹旦出現骨轉移的症狀,如不明原因的疼痛、乏力、消瘦、感覺減退、肌麻痹等,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防止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