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鐵蛋白高出多少是癌症,以及鐵蛋白高會是癌症嗎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4月3日,ACS Nano 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閻錫蘊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田捷課題組合作完成的鐵蛋白穿越血腦屏障並靶向治療惡性腦瘤的最新研究成果。這項研究首次發現鐵蛋白可以穿越血腦屏障,並可作為藥物載體,實現對原位惡性腦膠質瘤的靶向和有效治療。這是閻錫蘊課題組繼發現鐵蛋白的腫瘤靶向性,並將其應用於腫瘤的體外診斷(Nature Nanotechnology,2012)、體內治療(PNAS,2014)及體內腫瘤多模成像(ACS Nano, 2016)之後的又壹項重要成果。
血腦屏障是維持中樞神經係統穩態和保護腦部組織免受代謝產物損傷的天然屏障。然而,在保護神經係統的同時,血腦屏障也使得幾乎100%的大分子藥物和98%的小分子藥物無法有效到達腦組織,導致大部分中樞神經係統疾病,如惡性腦瘤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因此,對於惡性腦瘤等腦內疾病來說,目前臨床治療麵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有效地使探針或者藥物穿過血腦屏障。
受體介導的轉胞吞作用是目前最有效的壹種介導生物大分子藥物穿越血腦屏障的途徑。其中,轉鐵蛋白受體1(TfR1)是最具代表性的壹種轉胞吞作用受體。由於TfR1在腦內皮細胞和惡性腦瘤細胞上同時高表達,理論上靶向TfR1的藥物既可以穿越血腦屏障,又可以富集至腦內惡性腦瘤部位。然而,由於目前大部分靶向TfR1的抗體或者配體與TfR1的親和力過高,在穿越血腦屏障的過程中會被富集到腦內皮細胞的溶酶體中降解,導致其無法穿越血腦屏障到達病竈。
在尋找理想的TfR1配體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發現,鐵蛋白與受體TfR1結合後,會通過腦內皮細胞的轉胞吞作用穿過血腦屏障,而不會被阻斷在溶酶體之中;而在惡性腦瘤細胞中,在受體TfR1的介導下,鐵蛋白會被特異性地富集到溶酶體中降解,進而釋放其內部裝載的藥物。鐵蛋白的這種特性,使得其成為理想的能穿越血腦屏障並用於惡性腦瘤治療的藥物載體。在正常小鼠中,研究人員證實鐵蛋白可有效穿越完整的血腦屏障;在惡性腦瘤原位移植瘤小鼠模型中,鐵蛋白在穿越血腦屏障後,可以特異性地富集到腫瘤區域並抑制惡性腦瘤的生長,而在正常的腦組織無明顯的富集。另外,動物安全性實驗及病理學分析表明,鐵蛋白可特異性地殺傷惡性腦瘤,而對正常腦組織無損傷。研究表明,鐵蛋白與TfR1合適的結合親和力、多結合位點的對稱性結構以及理想的納米尺寸效應是其既可以穿越血腦屏障又對腫瘤組織具有優異的選擇性的原因。
結合本研究最新發現的鐵蛋白的特性,及其易於制備、生物相容性好、藥物裝載量高等特點,鐵蛋白可以作為壹種理想的用於惡性腦瘤靶向治療的納米藥物載體。同時,鐵蛋白也為其他類型的中樞神經係統疾病,如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了壹個潛在的納米藥物載體平臺。
閻錫蘊課題組副研究員範克龍、博士生周萌,田捷課題組博士賈曉花為該論文的共同第壹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科院先導項目、國傢科技重大專項、青年人才託舉工程等項目的資助。
鐵蛋白穿越血腦屏障並靶向治療惡性腦瘤研究獲進展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臺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註: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在線發表壹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500字以上,並請提供至少壹張圖片。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回復關鍵詞“熱點”可閱讀熱點專題文章,包括“施壹公”、“腸道菌群”、“腫瘤”、“免疫”和“健康”
近期熱文TOP15(統計周期:2017.2.1-2017.12.20)
直接點擊文字即可瀏覽!
血液腫瘤標誌物是判斷惡性腫瘤治療的效果、預後及選擇方案的有力依據,但牠隻能作為輔助手段。如果體檢中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不要過於恐慌,因為在機體存在炎癥、某些慢性疾病發作時,某些腫瘤標誌物也可能會升高,還需進壹步檢查來鑒別診斷。
腫瘤標誌物主要分為六大類:胚胎抗原類、糖鏈抗原類、激素類、酶和同工酶類、蛋白質類和癌基因產物類。
壹、胚胎抗原類
(1)甲胎蛋白(AFP)正常成人血清中含量極低,AFP參考值<20ng/mL。
臨床意義:AFP含量升高多見於原發性肝癌、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妊娠、生殖係統腫瘤和胚胎腫瘤等。AFP還可用於胎兒產前監測,如神經管缺損、脊柱裂、無腦兒等,羊水中AFP均有升高。
(2)癌胚抗原(CEA)存在於2-6個月胎兒胃腸管、胰腺和肝臟中,出生後組織內含量極低(<2.5ng/mL)。
臨床意義:CEA升高常見於胃腸道(結腸、直腸、胰腺等)惡性腫瘤、乳腺癌、肺癌等,常>20ng/mL。CEA在結腸炎、腸道息肉、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胰腺炎等患者中也有不同程度升高,但遠低於惡性腫瘤,壹般小於20ng/mL。吸煙者中約有33%的人CEA>5ng/mL。
二、酶類腫瘤標誌物
(1)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
臨床意義:PSA升高見於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和泌尿生殖係統疾病等。
(2)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
臨床意義:主要用於前列腺癌的診斷及療效觀察。
(3)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
臨床意義:NSE升高多見於小細胞肺癌、神經母細胞瘤、神經內分泌細胞瘤(如嗜鉻細胞瘤、甲狀腺髓樣癌、胰島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色素瘤等)、缺氧缺血性腦損傷等。
(4)α-L-巖藻糖苷酶(AFU)
臨床意義:升高常見於原發性肝細胞癌、結腸癌、子宮癌、乳腺癌,還可見於慢性肝炎、肝硬化、妊娠、膽管癌等。
三、糖鏈抗原類腫瘤標誌物
四、激素類腫瘤標誌物
(1)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臨床意義:HCG升高除用於早孕監測,在滋養層腫瘤和生殖細胞腫瘤(如葡萄胎、惡性葡萄胎、絨毛膜上皮癌、睪丸畸胎瘤等)中可顯著增高。
(2)降鈣素(CT)
臨床意義:升高常見於甲狀腺髓樣癌、小細胞肺癌、胰腺癌、子宮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甲狀腺細胞良性腺瘤、急慢性腎衰。降低常見於重度甲亢、甲狀腺發育不全等。
五、蛋白類腫瘤標誌物
(1)β2-微球蛋白(β2-MG)
臨床意義:在多種腫瘤疾病,如惡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肝癌、肺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等,患者血清和尿液中β2-MG會明顯升高。
(2)鐵蛋白(Ferr)
臨床意義:其水平升高主要見於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白血病、淋巴瘤等腫瘤疾病。
六、其他類腫瘤標誌物
七、常用腫瘤標誌物聯合檢測
為提高腫瘤標誌物的輔助診斷價值和確定何種標誌物可作為治療後的隨訪監測指標,可進行腫瘤標誌物聯合檢測,合理選擇幾項靈敏度、特異性能互補的腫瘤標誌物組成最佳組合,進行聯合檢測。壹般來說腫瘤標誌物的聯合檢測可提高對腫瘤診斷的正確率。
八、高了,不壹定就患了癌症
1.腫瘤標誌物升高未必是得了癌症
腫瘤標誌物升高可能會是多方麵原因導致的。如AFP,除原發性肝癌外,懷孕、活動性肝炎和生殖係統腫瘤等都可能出現升高的情況;因檢測儀器或試劑的不同,有時也會有假陽性現象的出現,具體情況要結合臨床來確定。因此,腫瘤標誌物升高不壹定就是得了癌症。
2. 並非每位癌症患者腫瘤標誌物都高
並不是每位癌症病人的腫瘤標誌物都會增高。臨床有些確診的晚期卵巢癌病人CA125壹直正常,手術前後也沒有明顯變化。有幾類腫瘤標誌物的敏感度比較高,如原發性肝癌中70%~90%有AFP升高,前列腺癌PSA總體陽性率約為70%。其有助於這兩種腫瘤的早期發現,但是目前還沒有100%敏感的腫瘤標誌物。
3.對於單項標誌物輕度升高者,不用過於恐慌
可以定期復查監測指標的數值變化情況,有條件的盡量復查全部的常用標誌物,壹旦體內有惡性腫瘤存在,可能會有幾種標誌物異常。如果復查後數值壹直維持在參考值上限的臨界水平,則意義不大。
但是有以下幾類情況要特別重視:
壹是單次檢查升高特別明顯,數倍於正常值的上限。二是反復檢查,數值動態持續升高。三是有傢族性遺傳史腫瘤篩查時腫瘤標誌物增高。前兩種情況先查該標誌物最常見的某種疾病,如CA724升高,可以先查有無胃腸道的疾病,若胃腸道沒有異常,還需檢查肝臟、食道、乳腺、婦科等。有傢族性遺傳史者如出現標誌物升高,即便沒有症狀和體徵,也必須復查和隨訪。對於60歲以上、有家庭腫瘤史、長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腫瘤高發期的高危人群要進行腫瘤標誌物篩查。
4.長期隨訪監測應選同壹傢醫院
與可以同城檢查互認的CT、B超等結果不同,建議需要隨訪的病人盡量選擇同壹傢醫院或同壹個臨床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