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各國癌症五年生存率,以及癌症5年生存率排名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作者:
潘戰和,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
得了癌症,很多人擔心治不好,擔心影響壽命。經常有人問,得了癌症可以治好嗎?還能活30年嗎?
健康時報圖 曹子豪攝
患癌後這幾類人存活
可超30年
得了癌症後,生存時間超過30年並非遙不可及,現實中很多比較年輕的癌症病人生存時間就超過了30年。
想壹想,患癌症的人以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如果還能活30年以上,那也是70歲以上,其實就不會太讓人害怕了。
1、早期癌症
——多數可治愈,活過30年完全有可能
這個其實不用多說,大傢都知道,早期癌症很多是可以治愈的,分期越早,治愈概率越高,既然治愈了,當然也就跟正常人壹樣了。所以,想要活得久,早發現早治療是最可靠的。
2、少數晚期癌症
——有的可治愈,活過30年也有可能
少數癌症即便晚期也仍有治愈的可能,所以即便查出晚期癌症也不要輕言放棄,要看具體情況。
3、部分復發/轉移性晚期癌症
——不能治愈,但可能帶瘤生存多年
早期癌症並不是都能治愈,有的病人治療後仍可能復發;而晚期癌症儘管少數有爭取治愈的機會,但多數不能治愈。對於這些復發/轉移性晚期癌症病人,最現實的目標就是盡可能帶瘤生存,通過治療延長生存時間。
那有沒有可能生存超過30年呢?不能治愈的晚期癌症帶瘤生存超過30年的可能性不能說沒有,但現實中這種病例很少,隻能說某些癌症晚期病人通過綜合治療和生活方式管理,可以帶瘤生存五年甚至十年以上,十年以上已經可以算是很不錯的,而基本上很少有帶瘤生存三十年以上。但相信隨著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藥物研發上市,將來壹定是有這個可能的。
4、生長發展緩慢的惰性腫瘤
——不能治愈,但惰性腫瘤生長緩慢
惰性腫瘤,即所謂的“懶癌”,生長發展緩慢。“懶癌”有時可以不急著治療。治療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活得更長,如果治療並不能在現在這個基礎上進壹步延長生存時間,而暫不治療的情況下,病人能活得好好的,當然不必急著治療。
不過要註意,“懶癌”的所謂不治療,要視具體病情而定,要求醫生要有足夠的經驗,要能區分哪些情況需積極進行幹預,哪些情況可以觀察暫不幹預,而絕不是不管三七二十壹都不進行治療。即便采取觀察等待的策略,也隻是暫時的,不是說可以不管不顧,得監控牠,定期隨訪復查,壹旦出現新情況,有了需要治療的適應癥,那也不要猶豫,該行動的時候要行動,不要壹拖再拖。
不管什麽癌症,配合好進行治療、心態好、各方麵做得好以及運氣好的人,同等條件下生存時間最長,正所謂“壹切皆有可能”。
癌症患者跨過五年生存期
做對這幾件事很關鍵
癌症通常在前兩三年復發、轉移的風險要大壹些,兩三年後復發、轉移風險下降,而五年後進壹步明顯下降,之後復發、轉移的很少,但這也不是說五年後百分百不會復發,仍有可能,隻是概率很低罷了。接下來,需要留意這三件事:
1、繼續定期隨訪復查
不要失訪,要和醫生保持聯係,接受醫生的指導和建議。沒得過癌症的健康人都得定期體檢,何況得過癌症的人。
除了針對所患癌症進行針對性的復查,還要做好其他腫瘤的篩查。患過癌症的人可能再得其他癌症,比如得過結腸癌的人,以後也有得肺癌等的可能,這不奇怪,這是和之前那個癌症無關的另壹個癌,不是原來的癌症復發。
2、繼續保持良好心態
得過癌症的人應該更多壹層人生感悟才對,放過自己,別太計較,心態平和壹些,不要把自己搞得心累、壓力大。
3、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繼續遠離不良嗜好,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不吸煙、遠離二手煙等,這些都是老生常談,關鍵是做到。
本文綜合自:
①2023-06-27腫瘤專科醫生《患癌這幾種人存活可超30年》(潘戰和)
②2023-06-26腫瘤專科醫生《癌症患者跨過五年生存期大關,接下來這幾件事很關鍵》(潘戰和)
來源: 健康時報
醫患之間其實天然是“不平等”的,我這里說的不平等指的是醫學專業知識上的不對等,不管患者或傢屬怎麽學習,對於醫學專業知識的理解總是不可能像專業的醫生那樣準確到位。所以,醫患交流溝通時,醫生的話往往對患者有著舉足輕重的決定性影響:醫生壹句話沒說好,可能讓患者從此失去生存的希望,反之壹句話如果說得好,則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記得多年前有壹次在門診,壹位中年女子在丈夫陪同下情緒低落走進診室。經詢問交流,我了解到她來我這里是抱著最後的希望最後壹次來看診。她說當地醫院說她得了淋巴瘤,全身多處“轉移”,已經晚期治不好了。
據她丈夫說,差壹點她就自盡了,說不想拖累傢人。丈夫好說歹說才勸她來大醫院再看看,如果大醫院的醫生也說是晚期治不好了,那就回傢安排後事了。
我了解到,她在當地醫院做了CT,發現全身多處淋巴結腫大,考慮淋巴瘤。我告訴她:淋巴瘤是可以爭取“治好”的!
接下來給安排了進壹步的檢查,活檢病理最終確診是霍奇金淋巴瘤。這真是壹個非常好的結果!
霍奇金淋巴瘤是高度可治愈的癌症,治愈率八九成以上,通過規範的綜合治療,早期治愈率通常超過90%,即便晚期也有至少50%以上可長期生存。
如果她沒有進壹步檢查,隻是聽當地醫院說是晚期,就不治了,那真是太可惜了。可以說,醫生壹句話甚至幾個字就決定著患者的生命。
除了這個病例中提到的霍奇金淋巴瘤,其實還有很多情況下癌症是可治可控的,不要壹聽癌症就認為是不治之癥,即便是晚期也不能簡單地認為沒得治而 放棄治療,否則錯過了機會,就永遠錯過了機會。
下麵壹起來看看到底哪些癌症的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希望大傢能從中得到壹些啟示。
1、甲狀腺癌
其中的甲狀腺乳頭狀癌,總的5年生存率可達99%,早期更是接近100%,即便是晚期5年生存率也能達到70%以上。甲狀腺濾泡狀癌也差不多,但略差壹點點,總的5年相對生存率也可達98%,早期同樣可接近100%,晚期5年生存率也有60%左右。甲狀腺髓樣癌又略差壹點,總的5年相對生存率約89%,早期同樣可接近100%,晚期則有所下降,約40%左右。
不過要註意,甲狀腺癌未分化癌非常差,總的5年生存率僅7%左右,可謂冰火兩重天,好在這種甲狀腺癌極少見。
2、乳腺癌
總的5年相對生存率可達90%以上,這主要是因為乳腺癌容易早期發現,而早期乳腺癌絕大多數都能長期生存,5年生存率高達99%,中期也有約86%,但晚期有遠處轉移,則5年生存率僅約30%左右。所以,早期發現真的非常重要,關鍵是乳腺癌衹要重視多數能做到早期發現。
3、淋巴瘤
淋巴瘤分為兩大類: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的5年相對生存率可達90%,早期更是超過95%,即便晚期5年生存率也能超過80%;非霍奇金淋巴瘤總體上會差壹些,不過總的5年相對生存率也仍能達70%以上,但非霍奇金淋巴瘤分型實在是太復雜,混在壹起統計並不能反映真實情況,其中有的類型預後非常好,有的則非常差。
4、泌尿生殖係統腫瘤
主要包括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和睪丸癌,這幾種癌症早期5年生存率都能達到90%以上,其中前列腺癌早期5年生存率可接近100%,睪丸癌特別是精原細胞瘤生存率也非常高,即便晚期也能有70%-80%左右的患者能長期生存。不過,腎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如果是晚期遠處轉移,則生存率不太理想。
5、消化係統腫瘤
總體上不是很理想,胃癌、食管癌、肝癌膽管癌胰腺癌等的預後都不太理想,特別是肝癌膽管胰腺癌生存率都很低。
不過結直腸癌、胃腸間質瘤的早期5年生存率都能超過90%,而晚期仍然不太理想,晚期結直腸癌的5年生存率僅約15-20%,所以關鍵還是早期發現。事實上,結直腸癌還是能做到早期發現的,關鍵是重視早診篩查。
6、婦科腫瘤
總體預後還算不錯,其中最差的應該是卵巢癌(卵巢上皮癌),主要原因就是卵巢癌很難早期發現,多數壹發現就晚期,而卵巢癌早期5年生存率能超過90%,晚期僅30%左右,嚴重拖了後腳。不過卵巢生殖細胞腫瘤和卵巢間質腫瘤5年生存率均能達90%以上。其他婦科腫瘤中,子宮內膜癌的5年生存率約80%,早期可超過90%,但晚期僅19%;宮頸癌總的5年生存率約67%,早期可高達92%,晚期20%以下。關鍵還是早期發現,而宮頸癌其實是可以做到早期發現的。
7、皮膚惡性腫瘤
包括皮膚基底細胞癌、皮膚鱗癌、惡性黑色素瘤。像這種體表的腫瘤,衹要足夠重視,通過肉眼多數還是可以早期發現的,早發現早處理,早期的5年生存率基本上都能達到90%以上,而壹旦晚期有遠處轉移,則預後較差。比如晚期轉移性黑色素瘤的5年生存率僅約15%-20%左右,不過現在有了免疫治療,晚期5年生存率應該會有進壹步提高。
以上生存率數據,具體到不同國傢、不同地區、不同醫院,由於早期病人的比例(早篩的普及有差別)、診療水平和經濟社會水平等方麵的原因,並不是都壹定能達到上述生存率水平,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