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嗜睡是什麽原因(癌症晚期死前徵兆嗜睡)

2023-11-11 03:51:05
腫瘤網 > 腫瘤治療方法 > 癌症患者嗜睡是什麽原因(癌症晚期死前徵兆嗜睡)

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癌症患者嗜睡是什麽原因,以及癌症晚期死前徵兆嗜睡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體內有癌,睡眠先知,出現2種睡眠異常,可能是癌症發出信號

老王最近睡眠很不好,按理說壹天工作這麽累,回傢得早點睡才行,但是他想睡卻睡不著,經常過了十二點才勉強睡著,睡著了也難安生,因為他似乎體內有個鬧鐘,淩晨3、4點必定會醒來,然後就再也睡不著了,算下來,老王壹天的睡眠時間衹有短短的3、4個小時,這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

老王很痛苦,去藥店買安眠藥、褪黑素,還是睡不著,慢慢地,除了睡眠有問題,身上壹些部分竟也開始疼痛起來,特別是胸口,老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去醫院檢查,結果醫生告訴他,這是因為肺部長腫瘤了,得趕快切除。

體內有瘤,睡眠會異常

癌症之所以會影響睡眠,有多方麵因素的影響。

患者由於體內長瘤,如果沒有及時發現並治療,體內腫瘤會持續侵犯身體器官,有時候患者反應遲緩,日常生活中無法感知,但是到了晚上器官都休整時,會放大不適,反映在睡眠上。

當症狀慢慢顯現,患者會出現疼痛、咳嗽、發熱等不適,這些不良反應均會對睡眠造成幹擾,影響患者入睡。

接受手術或化療等治療的患者,也可因為治療引起惡心、嘔吐等副作用,從而影響睡眠。

如果病情加重,治療效果不佳時,患者容易產生煩躁、焦慮甚至抑鬱等情緒,長期處於消極情緒的狀態,會導致患者的網狀內皮係統活動增強,從而引起睡眠發生改變,引起失眠。

因此,當發現睡眠習慣突然發生改變,長期出現異常時,需要留意身體是否還有其他症狀,並盡快到醫院檢查。

對於癌症患者而言,常常麵臨睡眠出現障礙。

癌症患者常常有睡眠障礙

相關研究顯示,惡性腫瘤患者睡眠障礙的發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為52.6%~67.4%,同時伴有疲勞、焦慮、抑鬱等情況,而睡眠覺醒周期紊亂可直接導致患者機體內分泌紊亂,免疫功能降低,影響治療效果。

而癌症患者的睡眠障礙主要表現在嗜睡和失眠

1、嗜睡

癌症患者由於體內癌細胞數量增多或者治療消耗太多精力,會出現持續性、主觀性的疲勞,導致怎麽睡都睡不夠吃,出現嗜睡的情況。

或者當患者到了癌症晚期,癌細胞會出現轉移和擴散,壹旦發生腦轉移,會導致大腦“失靈”,引起頭暈、嗜睡等症狀。

此外,由於癌細胞“肆虐”,患者抵抗力下降,再加上治療藥物的副作用,也很容易引起虛弱、嗜睡的問題。

2、失眠

與嗜睡相反的,是怎麽也睡不著。之所以出現這個問題,多數與患者出現癌痛有關,疼痛越厲害,睡不著的現象就更嚴重。

許多患者在中晚期都會遭受癌痛折磨,由於疼得厲害,晚上常常因疼痛而睡不著;手術傷口、頻繁抽血等帶來的疼痛,也會影響患者的睡眠。

除此之外,癌症患者容易產生焦慮、抑鬱、絕望等消極情緒,同樣會影響到睡眠質量。

癌症患者如何提高睡眠質量?

麵對睡眠障礙,癌症患者可以從以下幾方麵進入調整。

首先,需要對患者出現睡眠障礙的原因進行評定,找出失眠的原因,若是因為環境問題無法入睡,可以先改善睡眠環境,尤其是對於住院的患者,醫護人員的進出、病友的吵鬧都可能影響睡眠,因此,保持安靜整潔,溫暖舒適的睡眠環境很重要。

排除睡眠環境的原因,要考慮是否是患者自己太過焦慮、悲傷,當壹個人壓力過大,神經緊繃時,機體無法得到完全的放鬆,也會影響到我們的睡眠質量。這時,需要及時與傢屬、醫護人員溝通,適時排解自己的情緒,或者尋求專業的幫助,讓自己的心更安定。傢屬和醫護人員也需要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和認可,常與他們溝通,減少他們的焦慮、抑鬱等情緒,幫他們擺脫困擾。

若是因疼痛引起的睡眠問題,可以適當使用鎮靜藥物,降低患者的不適感。不過,鎮靜藥物的使用可能會帶來不良反應和副作用,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使用。

人的三分之壹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身體的異常可以通過睡眠反映並且產生影響,對於癌症患者來說,睡眠至關重要。

參考資料:

1.陳進.導致腫瘤內科患者睡眠障礙的原因探討及護理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35):129-130.

2.陳艷,汪苗,張偉,王維利.癌症患者睡眠障礙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報,2011(09):30-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得了癌症後,為何總是渾身無力易犯困?4個原因不可忽視

癌症的危害程度高,在癌症出現之後很多人受到癌細胞的影響會出現多種不良症狀。如果治療不及時,癌症持續發展,還有可能會讓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威脅。因此,平時需要通過合理的方式來降低癌症的患病風險。

另外,很多癌症患者在發病過程中容易犯困,甚至感覺渾身乏力,出現這種情況時需要了解壹下原因。那麽,為什麽癌症患者會渾身無力,容易犯困?跟哪些因素有關係呢?

1、癌細胞吸收營養

很多癌症患者在患病之後會出現渾身乏力,總是想要睡覺的現象,這種情況發生有可能是本身癌症的影響。因為癌症在發展過程中癌細胞需要吸收大量營養物質,很多人由於攝入的營養被癌細胞獲取,正常的機體細胞缺乏營養物質提供,因此就容易產生乏力的感覺,而且體重也更容易下降很快。

如果有這種情況存在,需要警惕癌細胞入侵,通過合理的方式控制病情發展,這樣才能夠避免體內的癌細胞出現轉移和擴散,身體健康。

2、患者體質虛弱

癌症出現之後患者的無力感有可能是本身患者體質比較虛弱引起。因為部分人就是因為免疫能力薄弱才導致癌症出現的。癌症進壹步的損傷會讓身體產生更明顯的乏力感,而且疾病的折磨也會讓患者容易崩潰。

如果是本身體質就比較虛弱,患癌之後更需要加強身體的保養,通過合理的方式促進身體健康,這樣才能夠避免身體虛弱出現其他的不良反應。

3、治療的副作用

癌症患者確實容易出現渾身無力的情況,這種現象產生跟治療之後帶來的副作用有關。因為癌症是惡化程度較高的疾病,治療難度大,可能需要通過多種方式來治療,很多患者接受了幹擾素治療之後就會有全身無力,容易犯困的現象,這是放射治療之後毒性物質在體內堆積帶來的負麵影響。

因此,化療更容易導致患者產生全身無力的感覺,但是這種結果是不可避免的,衹有積極配合治療才能夠有效控制癌症發展。

4、患者心理因素

癌症的出現會讓患者渾身無力,有可能還是患者本身的心理因素引起。壹般患上癌症之後會讓患者遭受疾病的折磨,比較脆弱的人就會出現負麵情緒,而這些負麵情緒影響也會改變內部環境,這樣患者全身無力感,容易犯困等現象都會比較明顯。

如果跟心理因素有關,應該調節個人心理,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這樣才能夠讓癌症得到控制。

癌症患者心理負擔重,連續失眠影響治療,該怎麽辦?

從診斷為癌症開始到治療結束,病友們心中各種各樣的擔憂都可能導致睡眠紊亂,治療中使用的藥物也可能影響到睡眠,有些病友甚至在患病前就長期存在慢性的睡眠障礙,通常被稱之為“神經衰弱”。睡眠紊亂(失眠)的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早醒且醒後難以再次入睡、睡眠時間不足和睡眠質量差等。睡眠障礙可以作為身體平衡遭到破壞的預警信號,比如擔心疾病復發轉移、打亂合理的作息和安排等,可以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威脅健康。

對於病人來說,如果出現失眠問題,首先要到醫院排除腦部病變,然後可以試著用平時有效的辦法入睡(如睡前洗個熱水澡,關掉所有發光的物品,或者嘗試香薰療法等),如果自己無法解決失眠問題就要尋求精神科醫生的幫助。對於失眠,我們都有以下幾個誤區。

(1) 認為失眠會不治而愈。睡眠時好時壞,存在僥幸心理,認為能好轉,直到很嚴重,整夜不眠才看醫生。

(2) 認為失眠沒什麽大不了。對失眠的危害認識不足,不能及時就診解決失眠。對急性失眠的治療未予重視,發展為慢性失眠或難治性失眠,延誤治療時機。

(3) 認為服用催眠藥對身體有危害。很多人認為催眠藥壹旦開始服用就無法脫離,過度關註睡眠藥物的副作用,誇大了睡眠藥物的依賴性。

(4) 認為失眠的治療都是壹樣的。其實很多原因會引起失眠,應根據病因對癥治療,切忌濫用藥物。

那麽我們為什麽會失眠呢?國內壹項研究發現,影響癌症病人睡眠最主要的三個原因是:對疾病的恐懼、經濟困難以及病變引起的疼痛,焦慮、抑鬱、恐懼等情緒反應也會影響睡眠對家庭的牽掛、擔心被家庭和朋友拋棄、化療引起的不良反應、環境改變、失去社會地位等也與失眠的發生有關,腫瘤侵犯腦部的壹些特定部位,也會出現睡眠障礙。另外,某些藥物如咖啡因、茶堿、抗膽堿能藥、抗高血壓藥、皮質激素和抗腫瘤藥等也可引起失眠!壹些鎮靜催眠藥的撤藥反應會引起反跳性失眠。研究發現,中年癌症病人最容易出現失眠,尤其女性失眠發生率高,在患癌症前睡眠衛生習慣不良,或有失眠史的病人,在診斷癌症後容易發生失眠。下麵對引起失眠的因素進行壹個簡要小結。

(1) 心理因素:焦慮情緒常引起入睡困難,抑鬱情緒常表現為早醒。

(2) 經濟因素:高額的治療費用常讓病人日夜苦惱,引起失眠。

(3) 軀體因素:如疼痛、治療引起的軀體不適。

(4) 藥物因素:某些化療藥物或糖皮質激素會導致失眠。

(5) 其他因素:睡眠衛生習慣不良,如躺在床上看書或電視等;治自療期間環境的改變等因素。

那麽針對失眠,我們該如何治療呢?下麵我們介紹壹些失眠的非藥物治療的方法:

(1) 睡眠的健康教育。失眠往往與不良的睡眠習慣有關,如在床上看書、看電視,或晚上喝酒、咖啡和茶等。不良的睡眠習慣會破壞睡眠的正常節律,引起失眠。通常,您可以從醫生那裏或者宣傳品上了解到睡眠相關的健康教育知識,也可讓醫生了解您的睡眠習慣,更有針對性地給您建議或方案。

(2) 進行放鬆訓練。放鬆訓練是較容易讓病友掌握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失眠病友們的心理、生理高喚起狀態,有助於誘導入眠。常用的司方法有:①橫膈膜式深呼吸(方法:右手放在腹部肚臍,左手放在胸部,吸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外擴張腹部,胸部保持不動,呼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內收縮腹部,胸部保持不動循環往復,保持每壹次呼吸的節奏壹致,細心體會腹部的壹起壹落,使呼吸放慢,變深),②漸進性肌肉放鬆(方法:找壹個安靜的場所,坐位或仰臥位,先使身體某壹部位的肌肉緊張,保持5-7秒,註意肌肉緊張時所產生的感覺,緊接著很快地使緊張的肌肉徹底放鬆,並細心體會放鬆時肌肉有什麽感覺,從頭到腳,每個身體部位的肌肉壹張壹弛做兩遍,然後對那些感到未徹底放鬆的肌肉,依照上述方法再行訓練),這種方法可以讓練習者體驗肌肉群從極度緊張到逐漸放鬆的全過程,幫助病友們進人身心鬆弛狀態。

(3) 刺激控制療法。已被美國睡眠醫學會推薦為治療入睡困難和睡眠維持困難的“標準的”非藥物療法。牠的核心思想是重建睡床和臥室與快速入睡及持續睡眠間的聯係,要做到:①無論夜里睡了多久,每天都堅持在固定的時間起床,②除了睡眠和性生活外,不要在床上或臥室內做任何事情,③隻在臥室內睡眠,④醒來後的15-20分鐘壹定要離開臥室,⑤隻在感到困倦時才上床。

(4) 睡眠約束療法。臨床上常同刺激控制療法壹同使用,其目的是提高睡眠效率。具體操作方法:減少臥床時間(每晚不少於4-5小時,以免出現白天嗜睡),而保持每天早晨起床時間不變。

(5) 認知療法。失眠癥特別是慢性失眠癥病友往往對失眠的後果持消極甚至災難性的態度和信唸,而這種負性觀唸會導致病人對失眠的恐懼,加重焦慮情緒,從而惡化失眠癥。認知療法是幫助病人消除這些不正確的信唸,減少病人對失眠的恐懼感,重建病人對睡眠狀況的期望值。需要註意的是,認知療法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才能完成。

以上就是我們針對失眠介紹的壹些非藥物的治療方法,希望對大傢有幫助。

作者:admin | 分類:腫瘤治療方法 | 瀏覽:31 | 迴響: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