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醫生叮囑患者不能吃發物,如公雞肉、魚蝦蟹類、狗肉和羊肉等,認為吃發物能讓病情進壹步惡化。
這也讓眾多癌症患者望而卻步,擔憂發物會導致癌症擴散或轉移,那腫瘤患者真的不能吃發物嗎?所謂的發物食物有哪些,不妨來具體看壹看。
據了解,該平臺由浙江省腫瘤防治辦公室指導,依圖醫療專項研發完成,融匯業界領先的醫療信息化、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能夠實現省域內癌症篩查項目信息的統壹接入與管理,滿足篩查流程管理、智能質控、數據安全、大數據分析等多樣化需求,並具備良好的敏捷拓展能力,為篩診治全程提供支持。
陳明認為,對於民眾而言,癌症篩查不僅有助於提高居民防治癌症的核心知識知曉率,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強居民主動參與篩查意識;此外,還有助於進壹步完善癌症整體防治網絡,推動癌症診治走向規範化、均質化。
今年的4月15日-21日是第29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記者從掛靠在寧波市第二醫院的寧波市腫瘤防治臨床指導中心了解到,寧波自2013年啟動國傢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以來,已對5.8萬余例五大癌症高危人群進行臨床篩查,癌症早診率達84.2%。
“我們身體都挺好,醫生是不是小題大做了?”夫妻倆對醫生的話將信將疑,但還是先後到寧波市第二醫院接受了胃鏡檢查。
1.異常腫塊:頸部、腋下、腹股溝、乳腺、皮膚和口腔等身體任何部位出現經久不消或逐漸增大的腫塊。
2.疣痣增大:體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內色澤加深或變淺、迅速增大、脫毛、瘙癢、滲液、潰爛等。特別是在足底、足趾等經常摩擦部位更應註意。
3.異常感覺:吞嚥食物時的哽噎感,胸骨後悶脹不適、疼痛,食管內異物感。當以上症狀進行性加重時,更應警惕,及時就醫。
4.潰瘍不愈:皮膚和黏膜經久不愈的潰瘍,有鱗屑、膿苔覆蓋、出血等。
5.持續性消化不良和食欲減退:進食後上腹脹滿,並伴有逐漸消瘦、貧血等。
6.大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瀉交替出現,大便變形,大便帶血或黏液,黑便。
7.持續性聲音嘶啞,乾咳,痰中帶血。
8.耳鳴,聽力減退,鼻出血,鼻嚥分泌物帶血,鼻塞和頑固性頭痛。
9.月經期外或絕經後陰道不規則出血,特別是性生活時接觸性出血。
10.無痛性血尿,排尿不暢。
11.不明原因的發熱、乏力、進行性體重減輕。
《2022浙江省腫瘤登記年報》(以下簡稱《2022年報》)數據來自全省22個國傢級腫瘤登記地區收集上報的轄區內2019年癌症發病與死亡監測資料,共覆蓋全省34個區縣2147萬人口,約占浙江省戶籍的42.77%,其中城市地區人口占60.93%,農村地區人口占39.07%,能夠真實反映出我省的總體癌情特徵。
浙江省腫瘤登記地區癌症發病率為473.84/10萬,癌症死亡率為184.95/10萬,與最新的全國統計結果比較,浙江省癌症發病率比全國高45.21%,死亡率卻比全國低16.14%,說明浙江省癌症患者預後較好。
前十位癌症占全部癌症的78.98%,男性發病第壹位為肺癌,女性發病第壹位為甲狀腺癌。
浙江省腫瘤登記地區癌症死亡前十位依次為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胰腺癌、食管癌、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淋巴瘤和白血病。前十位癌症占全部癌症死亡的82.49%。男女性癌症死亡排名第壹位的都是肺癌。
8年期間癌症發病率由321.46/10萬增長至473.84/10萬,增長率47.4%;
8年期間癌症死亡率沒有明顯變化,由184.76/10萬增長至184.95/10萬,增長率0.1%;
發病譜前十位的癌症,肺癌持續排在第壹位;
甲狀腺癌在發病譜第五位升至第二位,發病率由27.53/10萬增至65.90/10萬,增長139.38%,增幅最大;
結直腸癌發病率增長41.30%,死亡率增長22.24%;前列腺癌發病率由第八位升至第六位,前列腺癌發病率由16.27/10萬增至34.34/10萬,增長111.06%,死亡率由5.32/10萬增至8.45/10萬,增長58.83%;
《2015年報》中,食管癌發病位居第七位;《2022年報》中,食管癌已不在癌症發病前十名;
胃癌和肝癌發病水平增長較小,胃癌和肝癌發病率分別增長6.65%和4.56%,胃癌和肝癌的死亡率分別下降17%和21.2%。
第壹種是紅肉,紅肉就是所謂的像牛肉、羊肉、豬肉;
很多人以為湯水很有營養,所有的精華都在湯水裏面,因此很多病人傢屬天天煲老火靚湯送到醫院來給病人喝,湯水真的有營養嗎?答案是否定的。那麽湯水為什麽會鮮美呢?是因為嘌呤、肌酐等含氮浸出物、少量的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溶於水,這些物質具有提鮮作用,致使湯水口感好,但是蛋白質不溶於水,導致湯水中蛋白質含量極低,90%以上的蛋白質存在於湯渣中,因此湯水營養價值並不高。
2
今年是第十四屆CCO大會,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浙江省腫瘤醫院、浙江省抗癌協會、浙江省癌症基金會、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承辦,會期為11月17日-20日。
另外,在CCO大會開幕式現場,還為評選出的2021、2022年度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中國抗癌協會青年科學家的20人舉行頒獎儀式。同時,針對日前已經發布的涵蓋53個常見癌種的鴻篇巨著《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CACA)》,大會遴選了認證專家代表親臨現場,為其進行授牌。
胃癌是中國四大高發特色腫瘤之壹,發病率高、死亡率高、晚期胃癌患者比例高。我國胃癌5年生存率衹有35%,究其原因,是我們的胃癌早診率低,衹有15%到20%,日本、韓國則有50%-70%。
兩個傢人的遭遇,再加上張先生平時喜歡看新聞,看到癌症的健康科普中提到癌症與傢族遺傳史與飲食習慣史有關,他感到惶恐不安,自我感覺身體到處都不舒服。
還有就是,患者不用擔心營養會養肥了腫瘤。如果想餓死腫瘤,前提是先餓死自己。也不要認為自己營養足夠了。癌細胞增殖迅速,會搶奪營養,因此能吃的時候,不用不吃。許多晚期患者,想吃都吃不下。
對於醫生而言,這也就意味著要把全肺每壹個病變進行前後對比,非常耗時費力。而AI,則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精準定量,判斷總體病變變化情況。
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是國傢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政府惠民實事工程,是探索城市常見癌症高危人群評估、篩查和早診早治管理模式的重要舉措。此次,南湖區被列為項目試點地之壹,全區將按計劃對南湖街道、新豐鎮部分45-74歲人群開展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食道癌和胃癌、肝癌等五類六種常見癌症進行免費篩查,2021年南湖區免費臨床篩查名額為2000人次。
早在上世紀70年代,浙大二院大腸外科的奠基人鄭樹教授就在浙江海寧、嘉善主持開展了大腸癌的早期篩查工作,並提出了中國的《大腸癌早診早治項目技術方案》。現在,丁克峰教授又牽頭編撰了我國首部《中國結直腸癌早診早治專家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