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中醫可以治療癌症有效果嗎,以及中醫能治癌症嗎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王阿姨半年前確診了乳腺癌,做完第壹次化療後,王阿姨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不良反應,脫發、嘔吐、食欲差等,人也變得越來越憔悴。
聯想到“化療讓人死得更快”的說法,王阿姨擔心自己再做化療身體受不了,雖然傢人們都不同意,但王阿姨覺得“溫和”的中醫中藥或許更適合自己,於是堅決地自行停止了化療,去中醫診所尋求幫助。
其實,生活中像王阿姨這樣對手術、化療有顧慮的患者有很多,在他們眼中,不用開刀、不激進的中藥才能從根本上治好癌症。
那麽,事實真的如此嗎?中醫中藥在治療癌症方麵真的比西醫更勝壹籌嗎?今天小艾就和大傢理性分析壹下。
壹、治療癌症,中西醫誰優誰劣?對於癌症治療,目前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西醫手段有手術、化療、放療、免疫治療等,而中醫主要有中醫藥、針灸、脊椎按摩療法等。
有人認為,現代西醫的治療手段都比較激進,往往“殺敵壹千,自損五百”,對患者的傷害很大,在消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把人給“治死了”,還不如不治。其實,這種觀點是很片麵的。
以化療為例,牠主要是通過化學藥物來擊殺癌細胞,但因缺乏分辨“敵我”的能力,所以可能傷及正常細胞,從而引發壹些副作用。的確,我們不能否認化療副作用的客觀存在,但化療對癌症患者是利是弊,主要取決於使用是否合理,如果是子宮內膜癌、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等對化療有著高敏感的癌症,經過規範化療,利顯然是大於弊的。所以,西醫既然作為現代癌症治療的主要手段,必然有其合理性與有效性,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完全否認其作用。
另外,還有人認為,中醫可以從根本上治療癌症,完全依靠中醫就能達到治愈效果,這也是壹種很片麵的觀點。
我們常說“中醫治本”,但是要註意的是,這里的“本”,是指找出導致病症發生的原因,然後對癥治療,而不是“徹底治愈、看好”的意思,所以大傢要正確認識中醫治癌的作用。
中醫治癌,不要將其“神化”,也不要將其“邊緣化”,合理利用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抗癌效果。如手術前後、放化療期間,可配合中醫藥,有助於減輕不良反應,提昇治愈率,延長生存周期;或對於錯過手術、放化療的中晚期患者,此時也可以通過中醫治療,達到緩解症狀、提昇免疫力,延長生存周期的目的。
壹般來說,5類患者更適合中醫藥治療:
①年齡太大、身體虛弱者;
②錯過手術的中晚期患者;
③無法接受放化療者;
④經放化療等常規治療無效者;
⑤已完成規範的放化療,瘤竈依然明顯存在者。
所以,到底適合哪種治療方法,需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如果適合中醫治療,應當遵循“盡早,全程,適度”的治療原則,從而爭取更好的治療結果。
因此,綜合來看,中西醫在治癌方麵各有長短,但目前臨床上還是主要以西醫為主要治癌手段,並不建議單獨使用中醫藥進行常規抗癌治療,更不能完全取代手術、放化療等規範治療。而如果是將中醫與常規治療聯合使用,則可能起到輔助作用,1+1>2,不過治療過程前要聽從專業醫生的建議與方案,充分評估副作用,以及增效的可及性和意義,避免不必要的過度治療,治療過程中也要時刻監測,及時應對不適。
二、癌症患者服用中藥,4點要牢記對於采取中醫治療的患者,也壹定要遵從醫囑,而不是擅自、盲目采取中醫治療,以免用藥不當帶來嚴重後果。
1、有食忌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壹附屬醫院脾胃肝膽病科陳茜提醒:為了達到更好的抗癌效果,在服用中藥期間,也有壹定的食忌。
如辛辣的食物要少吃,這類食物多性燥熱,進食後易導致上火,尤其是陽虛陽亢體質的人,容易降低藥效;腥膻的食物也要少吃,如海鮮、牛羊肉,這類食物與壹些理氣的中醫藥(含大量揮發油)不相容,可能會影響藥效發揮;酸澀類食物也要註意避免,酸性食物會刺激腸胃,加重消化道癌症患者病情,而澀的食物,如茶葉當中的鞣酸可能與藥物內的壹些物質結合產生沈澱,從而影響藥效吸收。
2、忌盲目進補
不少人認為患者被癌症折磨,身體普遍虛弱,所以此時會選擇進食壹些大補的中藥材,如人參、靈芝、雪蓮等。可中藥調理是壹門大學問,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中藥材制定個性化的調理方案,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調理作用,同時減少虛不受補的情況發生。
3、忌隨意停服
部分癌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都會犯的壹個錯“見好就收”,壹看到癌瘤切除或放、化療後病竈消退,就隨意停藥,導致鞏固性治療沒跟上,最終使癌症復發、轉移。所以,治療癌症,壹定要長期堅持,不要隨意停服,療效評價應結合患者的整體狀況來看,而不是單獨以瘤體的增大或縮小為標準。
4、切忌下猛藥
有的人怕藥吃多了、吃久了有副作用,想要快點看到療效,所以便會在治療過程中,盲目加大藥量,可中醫致癌對藥物的劑量配比是非常嚴格的,盲目下猛藥隻會加重身體負擔,加重癌症病情,甚至帶來更多的健康問題。
總結:中西醫在癌症治療當中都承擔著重要作用,都有自己的長處,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壹定的局限性,所以有時相互合作,往往可以取得1+1>2的效果,因此對於中西醫,我們要理性看待,不要對某壹種治療方法過度崇拜或敵對,根據自己的病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療法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參考資料:
[1]《哪些癌症患者適合吃中藥?》.山東省濟南中醫腫瘤醫院 .2022-03-12
[2]《喝中藥 這些食物最好別碰》.大河健康報.2019-01-29
[3]《四成癌症患者無路可走時才會看中醫?》.重慶晨報.2015-01-2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都說了我不住院,去了就是活受罪!病沒治好,我人先沒了!”
麵對傢人們的好言相勸,老李還是堅持自己的選擇,查出肺癌後沒有采取醫生住院的建議,而是偷偷跑回傢,打算用中醫療法抗癌。
“西醫隻會開刀,這里痛就打這里痛,盲人摸象壹樣,不如中醫能治本,我有個戰友,得了胃癌就是中醫治好的,妳們別管我了。”老李壹意孤行,傢人沒有辦法,隻期望能找個好中醫,真的把病治好。
壹、西醫治癌是“盲人摸象”?麵對癌症,很多患者首要麵臨的是治療方向的選擇難題,西醫,還是中醫,很多人抉擇不定。
現階段,西醫對癌症施行的普遍療法有化療、放療、微創、手術、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等。在臨床上,壹旦癌症患者確診,首要考慮的是手術切除病竈組織,進行根治治療,化療和放療清掃殘余癌細胞和癌組織。對於壹些特殊的癌症和患者,則會考慮通過局部微創或靶向治療。
但由於西醫治療都帶有壹些副作用,且手段較為“激進”,很多患者會出現抗拒心理。另外,即便當下手術切除了病竈,但由於癌細胞的轉移復發特性,加上後續輔助治療護理不到位,很可能又會重新出現病竈,或牽扯到別的器官部位,此時患者便容易覺得治療“無用”,像“盲人摸象”,無法做到根治。
但實際上,西醫治療作為現代抗癌的主要手段,牠給患者帶來的積極效益遠超負麵影響,絕非患者認為的“盲人摸象”。
和中醫漫長的療程相比,西醫的治療快速、直接,短時間內就可以打擊病竈,讓患者擺脫陰影。此外,絕大多數癌症壹旦發生,發展進程非常快,而且很多患者難以及時察覺,確診時往往是中晚期,這時候病情發展速度,根本來不及等到中醫見效。由此可見,西醫抗癌仍然是現階段任何方法都無法取代的。
而且隨著精準治癌水平的提高,治療也有了更精確的針對性。壹方麵是專業醫生對化療藥物的使用更加嚴格;另壹方麵,臨床上,微創、靶向治療的應用,也能夠將治療鎖定在小範圍內,盡量避免治療給患者帶來二次傷害。這也是微創、靶向和免疫治療成為當下醫學上突破抗癌障礙大方向的主要原因。
二、中醫治癌,要避免3個誤區中醫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相比西醫的“激進”,中醫治療手段更“溫和”,國人對中醫有天然的信賴感。
中醫抗癌治療的根本是扶正祛邪,通過增強人體自身免疫機制來達到抗癌的目的,主要的治療手段有湯藥、針灸、中成藥、中藥註射劑、外敷藥、康復鍛煉、情誌療法等等。中醫的優勢在於通過固本扶正,促進患者術後體質恢復,在後續的治療中,攻補兼施,祛邪抗癌。患者自身抗病能力提高了,術後康復和癌症復發也會呈現出積極效果,對西醫化療、放療的副作用也有更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中醫的核心思想是“壹人壹方”,講究辨證和個體,很多患者選擇中醫卻不註意規範治療,最終陷入治療誤區,耽誤了病情。
誤區1:中藥越吃越健康,有藥總比沒藥好
很多癌症患者在恐懼之下,過分依賴於藥物,以至於長期、大量服用中藥,這也是錯誤行為。畢竟“是藥三分毒”,很多中藥都有肝毒性、腎毒性,吃多了不是好事。中藥必須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對癥使用。
誤區2:壹分錢壹分貨,中藥越貴越有效
很多人覺得人參、鹿茸、靈芝這些對人體有益的中藥都非常名貴,所以中藥多半是越貴效果越好,抗癌時也隻吃貴的,不吃對的,這也是錯誤的。壹些名貴中藥之所以價格昂貴未必和藥效有關,也受產量和炒作的影響。治療中藥還是要對癥下藥,中藥的藥效可不是金錢能買到的。
誤區3:別人傢的東西就是好,藥方也要“抄作業”
中醫用藥非常強調個體化,兩個外表看起來同樣症狀的人看中醫,得到的藥方有可能大相徑庭。更何況抗癌治療要考慮癌症的類型、個人體質、中藥藥性、病情發展等等,所以壹定不能照搬別人的藥方。
三、中西醫結合,治癌效果或能1+1>2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中西醫治癌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且似乎並不能完全獨立開來。而廣州中醫藥大學第壹附屬醫院副院長林麗珠教授也以肺癌為例表示:
“我們發現,中醫全程參與肺癌診治能夠進壹步提高療效。早期術後抗癌防復發,中期攻補兼施,晚期補虛扶正,通過中西醫有機結合,能使疾病得到更好控制,讓肺癌患者生活質量更好、生存期更長,起到1+1大於2的作用。”
同理,不隻是肺癌,大部分癌症在治療過程中,若能實現規範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其治療效果都是可觀的。
中西醫結合才是抗癌治療最佳的選擇,西醫直接打擊腫瘤,像壹把穿刺腫瘤的“矛”,而中醫可以作用於內部,在患者的健康和腫瘤之間建立起壹道屏障,作用如同“盾”。“矛”和“盾”內外配合,讓癌細胞無處可逃,真正地實現取長補短、排毒增效的目標。中醫的介入,也將在帶瘤生存、降低副作用方麵發揮更大的價值,給患者更好的選擇。
回到開頭案例,癌症確診後的老李盲目地信賴中醫,排斥西醫,是由於他缺乏對中醫和西醫的全麵了解,隻是在癌症的巨大威脅下,憑借自我主觀感受做出了壹個自認為有利的錯誤判斷。這也是絕大多數癌症患者的現狀。在臨床上,如何讓患者們更加清晰、理智地認識中西醫之間的區別、優勢,更好地配合治療也是抗癌的重要環節。
因此,小艾要再次提醒每壹位癌症患者:抗癌治療不要輕下判斷,壹定要認真了解,相信醫學力量。
參考資料:
[1]《中醫治癌,遠離誤區最重要》.健康報.2017-08-03
[2]《滾蛋吧腫瘤君!中西醫結合“共鬥”癌症》.武漢市中醫醫院.2022-04-01
[3]《中西醫藥在腫瘤治療中有何作用及優勢?來聽專家解答》.寧波大學附屬醫院.2022-04-1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