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核磁能查出癌症嗎,以及查血能查出癌症嗎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某體檢機構預約網頁上推薦的PET-CT檢查項目
“壹次定位即可檢查全身”“無痛無創、安全可靠”,提早篩查腫瘤、節省其他不必要的檢查費用……在不少體檢機構網站上,昂貴的PET-CT設備被視為實力的代表,也成了招攬顧客的招牌。普通人常規體檢真的有必要做PET-CT篩查癌症嗎?
發現
“查癌神器”廣告號稱提前半年發現病變
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防癌體檢”漸漸成了壹些民營體檢機構的噱頭。比如“壹滴血甚至壹滴尿就能測癌症”、“高端”海外癌症體檢等。但有媒體經調查發現,這些機構和相關癌症體檢項目良莠不齊、亂象叢生。不僅容易造成癌症漏診、誤診,還會“誇大升級”患者病情。
近期,被稱為“查癌神器”的PET-CT檢測就在高端體檢套餐中成為熱門推薦項目。廣告宣稱,PET-CT可以檢測出沒有任何臨床症狀的細微病變,比常規的CT、核磁要提前半年以上發現病變,是“科學防癌的新武器”,“壹次定位獲得全身信息”“對各類腫瘤的靈敏度高”“高達95%以上的準確率”。
反映
花費壹萬多元卻出現誤診
PET-CT費用高昂,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財力,從多位做過此檢測的網友反饋來看,壹次的價格普遍在6500元至1萬左右。現在很多醫院也配備了這種設備,雖然有些地方還納入了醫保,可更多的是自費。很多兒女為了父母的健康願意壹擲千金,有壹定經濟基礎的也會選擇“壹步到位”給自己買個安心。“做常規的檢測壹圈下來,查不出結果,豈不更浪費錢。有條件的直接來貴的,不然耽誤病情。”小雨表示。
但是也有人表示,即使做了PET-CT,也沒有查出擴散和原始病竈。小微的傢人因疾病去了醫院,當時花1萬多元做了PET-CT,“剛開始媽媽做CT發現有腫瘤,做PET-CT結果顯示沒有腫瘤,最後做手術時又確定有腫瘤。據說是出現了假陰性,因為有些腫瘤的葡萄糖低代謝就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還有壹位網友曉瑩提醒,這個檢測輻射太大,“當時不懂,專門找的專家花了9800元給傢人做的。醫生交代做完後要遠離傢里的小孩三天,後來做手術時還要重新做穿刺活檢。”
解讀
PET-CT檢查需明確把握適應證
什麽是PET-CT?真的有那樣神奇嗎?什麽癌都能查出來?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PET-CT?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胰胃外科病區主任田艷濤向北京青年報記者介紹,PET-CT全稱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是壹種將病竈功能代謝和精確解剖定位相結合的技術,可以用來明確腫瘤的診斷,尤其是判斷有無轉移、進行臨床分期的評估。“這是壹種敏感度較高的檢查,能夠在普通影像學之前早期發現代謝異常的病竈,但是任何檢查手段都不是萬能的,不是什麽癌都能查出來,並且需要與炎癥等其他可以引起組織代謝增高的疾病進行鑒別。”
田艷濤認為,癌症最好的治療在於預防,早期篩查又是腫瘤預防的重要壹環。大多數惡性腫瘤可以早期診斷,並且此時治療效果令人滿意,所以癌症早篩是十分必要的。
但他強調,PET-CT作為壹種費用昂貴的檢查,並不適用於普查,目前主要適用於癌症確診病人排除是否存在遠處轉移病竈,以及惡性腫瘤高危人群的腫瘤篩查。
由於有其他敏感度不低於PET-CT且費用低廉的檢查手段,比如胃腸鏡對於早期胃癌、結直腸癌,低劑量螺旋CT對於肺癌,乳腺鉬靶、超聲對於乳腺癌都有很好的效果,所以PET-CT檢查需要明確把握適應證。
專家
不建議把PET-CT列入常規體檢清單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每年必做是沒必要的。預防癌症也不能寄希望於某種檢查手段,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體檢等。商傢的宣傳要從患者的實際需要出發,而不是出於商業目的。”田艷濤建議,正確的防癌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好的生活方式,戒煙限酒,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適當運動,不熬夜;遠離壹些致癌危險因素和職業暴露,如石棉工業、過度紫外線照射等。
“PET-CT不是用來做體檢的!”早在2011年,解放軍306醫院腫瘤外科主任醫師藺宏偉就曾在微博公開批評,PET-CT被體檢機構大肆濫用。
據了解,我國衛生部2012年就發布了《關於規範健康體檢應用放射檢查技術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健康體檢不得使用PET-CT。
田艷濤稱,PET-CT檢查有壹定輻射劑量,使用時也要權衡利弊,壹次PET-CT的輻射單位約為25mSv,相當於普通人8年中接受的自然輻射量。如果平時體檢無太大異常,並不建議把PET-CT列入常規體檢清單。如果是癌症高危人群,則需要在專業醫院的建議下,再考慮是否進行PET-CT。文/記者宋霞 統籌/白龍
來源: 北京青年報
人們生病去醫院有很多問題都是需要進行血液檢查的,也就是血常規檢查,檢查了血常規才可以知道人體的血液裏面的壹些問題,對於檢測疾病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需要通過血常規才可以看的出異常。如果得了癌症,血常規可以看出異常嗎?
據了解,癌症僅僅隻是通過血常規並不可以看出異常,如果想要檢測自己有沒有癌症的話,可以檢查壹些腫瘤標誌物,比如AFP、CEA等等,通過檢查這些才可以篩選有沒有癌症的出現。不過有壹些癌症在早期的時候可能檢測不出來,也就是檢出率並不高,還需要通過壹些別的手段來進行檢查。壹般來說,如果是有癌症的話,盡量要去大醫院檢查,因為有些時候小醫院可能檢測不出來。
癌症是壹種非常嚴重的疾病,在早期的時候可以治愈,治愈的可能性比較高,但是到了晚期治愈的可能性就比較低,即使治愈了,那也非常容易發生復發或者轉移。所以大傢在平時如果發現身體出現壹些不適就應該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看看有沒有可能是壹些疾病的出現,有些疾病拖的時間越長就越有可能變成癌症。
人們在生活中也應該要及時地采取壹些措施來預防癌症的發生,畢竟癌症是非常恐怖的壹種疾病。
在作息方麵早睡早起,盡量不要熬夜,熬夜對身體的傷害非常大,會讓排毒工作無法順利進行,久而久之,身體累積的毒素就越來越多,還有可能會引起中毒的情況。應該要多鍛煉身體,鍛煉身體是可以增強身體抵抗力的,並且還可以促進身體的消化和吸收,讓身體的腸胃功能變得更好。
在飲食上盡量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飲食清淡,可以多吃壹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這些食物不僅釀價值非常豐富,而且還可以幫助身體增強身體,抵抗力讓身體變得更健康。還應該要多喝水,多喝水,可以幫助身體加快新陳代謝,讓身體的廢物和垃圾更快的排出體外。
近幾年癌症的發病率不斷升高,雖然醫學不斷進步但癌症仍然是威脅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
很多癌症患者出現明顯症狀時才決定前往醫院檢查,但此時很可能到了癌症中晚期階段,此時治療方式很局限,因此現在癌症篩查引起了廣泛的關註。
美國2017年癌症報告中表明,在過去二十年美國癌症患者死亡率下降了25%,主要歸功於政府向群眾普及癌症檢查知識。所謂癌症檢查就是在癌症早期發現病情,能夠幫助患者確診癌症病情並得到更好的治療,減輕患者的痛苦與經濟負擔。
很多人每年參加健康體檢,但是還是患上了癌症,對此山東省立醫院肝膽外科的硃化強副主任醫師就向我們解釋:常規性檢查其實很有限,早期癌細胞不活躍則會成為“漏網之魚”。實際上癌細胞早期會悄然無聲的潛伏在體內,此時常規性健康檢查的確無法檢查出來,而癌症檢查就是更專業且具有針對性的體檢方式。
壹、血液檢查
血液檢查其實就是檢查血液中腫瘤標誌物的水平,壹般會認為是癌症檢查中最為基礎的壹項。
•甲胎蛋白AFP:最早被發現的腫瘤標誌物,通過檢測甲胎蛋白AFP水平可以發現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早期肝癌。
•血清癌胚抗原CEA:該項檢查針對胃腸癌以及肺癌,抽血檢查在3.45微克/升則需要警惕有癌症風險。
•糖鏈抗原CA125:主要針對卵巢癌,壹般可以在患者的血清以及上皮性卵巢組織中檢測到CA125。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檢查結果大於4則提示存在前列腺癌的問題。
•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當HCG水平升高首先需要懷疑是婦科腫瘤或者非精原性睪丸癌。
二、影像檢查
癌症的發現和診斷離不開影像學的檢查。
•X光片:X光片屬於初步檢查且對肺部和骨骼腫瘤有診斷的意義,X光可以穿透人體且器官和組織的密度不同而呈現出影像,壹般隻作為臨床參考指標。
•CT:CT可以說是X光片的升級拓展版,可以看到局部組織的分層情況以及腫瘤大小和範圍等信息,例如低劑量螺旋CT是目前發現早期肺癌的主要檢查手段。
•B超:利用彩色的多普勒成像技術,聲波遇到腫瘤組織後會產生反射波並形成反射波成像,可看到內部是否有腫塊或病變,可作為初步診斷依據。
•MRI:即核磁共振成像,可呈現出原聲三位斷麵成像且結構組織清晰,能夠發現早期卵巢癌、鼻嚥癌和胃癌等,無電離輻射損傷且由於CT。
三、婦科檢查
婦科癌症篩查可以確定女性體內是否有癌細胞或判斷患癌可能性。
•巴氏塗片:正常情況下女性每年需要做壹次巴氏塗片檢查,壹旦發現塗片有異常細胞就要警惕有宮頸癌的問題。
•乳腺鉬靶:乳腺鉬靶被認為是最簡便和最可靠的檢測乳腺癌等乳腺疾病的手段。
•婦科B超:婦科卵巢、盆腔等部位的B超檢查可以確診有無婦科炎癥問題,可以為卵巢癌的確診提供診斷依據。
首先,檢查設備並非萬能
PET-CT是最為先進的癌症檢查手段,但是個別腎癌或肺癌卻是PET-CT的漏網之魚,所以再精細的檢查也會存在盲區,此時則需要配合多項檢查以確診疾病。
其次,癌症檢查要個體化
每個人體質不同則篩查的項目也會有所不同,所以癌症檢查更應該強調個體化,比如大腸癌傢族史患者就要著重消化係統方麵的檢查。
最後,癌症檢查不在於貴
很多人認為價格昂貴的癌症檢查可信度更高,但其實不同檢測手段方法均有各自的優缺點,比如單純篩查癌症而做PET-CT就會造成醫療資源浪費。
癌症的可怕在於早期難發現且晚期難治愈,目前臨床醫學已經大大的提高了早期癌症的治愈率,而定期做癌症檢查就是抓住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
參考資料:
1.《癌症篩查水分多 貴的不壹定最適合》.環球健康.2019-05-24.
2.人民網-生命時報,《六類人群要做好防癌體檢癌症篩查不能濫做》,2019-07-1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