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能活10年嗎(癌症晚期能活多久)

2023-11-10 16:35:14
腫瘤網 > 腫瘤治療方法 > 癌症晚期能活10年嗎(癌症晚期能活多久)

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癌症晚期能活10年嗎,以及癌症晚期能活多久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癌症晚期還能活多久?註意2個細節,帶癌生存也不難

癌症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可以分為癌症早期和癌症晚期,壹般來說,癌症早期治療的效果是比較理想的,多數癌症經過積極治療,可以達到治愈的目的;而癌症晚期就比較困難了,那麽,癌症晚期就是代表無藥可救了嗎?就放棄治療了嗎?生活中,哪些癌症又是可以實現長期生存,應該怎麽做呢?下麵我們壹起來看看吧。

癌症晚期就無藥可救了嗎?

並不是這樣的,雖然說,癌症晚期,是不好治的,但是也不是無藥可救,隻能等死,多數癌症晚期患者,衹要積極的配合治療,還是可以有效延長生命的,就好比如對化療敏感的淋巴癌,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知名人士李開復,已經治愈多年了。還有就是被醫生告知還能活3-6個月的中糧總經濟師鄭弘波,至今已經活了11年了。像這樣的癌症晚期患者被治愈的人,並不是衹有壹兩個,還有很多人,隻不過妳不知道而已。

壹般來說,像霍奇金淋巴瘤、大腸癌、宮頸癌、甲狀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這些癌症的治愈率會相對高壹些,衹要積極的配合治療,尤其是在早期的時候,是可以實現帶瘤生存的。

而到了癌症晚期,如果想要長期生存,也是有機會的,但是有很多講究,尤其是以下這兩點,壹定要做好,這樣才可以實現癌症晚期患者長期生存的目的。

1、積極治療

即便是到了癌症晚期,我們也不能輕易放棄,要更換以往的觀唸,跟治療的醫生好好的溝通,正確的認識壹下癌症晚期的相關知識,因為癌症晚期治療方法的選擇往往直接影響著癌症晚期患者的生活周期。此外,由於癌症晚期患者,身體機能下降等原因,治療起來是比較麻煩的,所以多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西醫起效快,但對身體的傷害也大,換言之,後遺癥多。中醫起效慢,但是能調理機能,恢復免疫力。建議兩者綜合起來,相互借鑒,取長補短,效果會更好。

2、註意護理,避免復發

癌症晚期,由於患者的身體是比較虛弱的,所以護理工作也要跟上,不然要是復發了也是比較危險的,具體的護理內容包括:

癌症晚期患者在經過壹些列的治療以後,會產生壹係列的毒副反應,比如惡心、嘔吐、吞嚥困難、食欲差等,這時候,傢屬以及忽視壹定要鼓勵患者剋服困難,努力進食,這樣才可以保證身體還有力量去接受後麵的治療,在飲食方麵,可以吃壹些比較清淡的、營養、易消化的食物;

然後,保持情緒的穩定,很多癌症晚期患者,會覺得沒有希望了,然後就自暴自棄,這時候壹定要鼓勵患者,讓患者知道即便是癌症晚期,衹要積極配合治療,也是可以控制病情,有效延長生命的;

還有就是對於不方便的癌症晚期患者,要照顧好患者的日常起居,要為其保持幹凈整潔,不能讓患者覺得自己看起來和別人不壹樣,很邋遢,這對患者的心理是不利的,對於患者自己能完成的事情可以鼓勵其完成。

總的來說,就是癌症晚期,經過規範的診療,還是可以實現長期生存的,所以大傢不要輕易放棄。

癌症轉移了,還能活多久?有答案嗎?中醫告訴妳壹個不壹樣的事實

癌症令人頭疼的地方,就是牠會去而復返,且容易發生轉移,簡單來說,就是妳消除了這個地方的病竈,在妳以為安全的情況下,其實癌細胞已悄悄實現轉移,在另壹個地方生根發芽,繼續危害妳的身體。癌細胞的轉移能力是不容小覷的,有很多病人都關心這樣壹個問題,就是癌症轉移後還能活多久?

對於癌症復發轉移後的生存期的問題,每個人都不壹樣,跟癌症的分期和病理類型以及治療方式都有壹定的關係。癌症多發轉移,如果放任癌症不管,生存期肯定要比積極治療的要短,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大傢也要認識到壹點,其實癌症轉移也並不可怕,要得到科學的治療與合理有效的康復,帶瘤生存幾年,幾十年也是可以的。

在臨床上,有壹些轉移的癌症患者治療十分消極,認為癌症治不治沒有區別,癌症轉移就不要治了,這是很大的誤區。需要註意的是,不治不僅是生存期的問題,很多痛苦的症狀讓患者無法承受。首先是癌痛。如果不加以治療癌細胞會持續繁殖,身體的疼痛感也會加強,當癌細胞侵入全身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全身蝕骨般的疼痛,有很多患者最終都無法忍受這種疼痛而想不開,給患者和傢屬帶來巨大的傷害。

其次是器官衰竭。癌細胞的繁殖速度非常快,甚至是正常細胞的上百倍,這樣等發病器官被完全占領之後還會轉移到其他領土,會導致器官衰竭。同時,患者會非常容易生病。癌症會使身體免疫係統遭到壹定的破壞,這時候若是遭受到外界病菌的侵入,則可能會難以抵抗,從而出現發燒、感冒等不適症狀,還可能會引發壹係列的感染,如壹些病原體若是進入到肺部,很有可能引起肺炎。

那麽轉移後應該怎麽辦呢?大部分人都認為到了癌症晚期癌細胞已經發生轉移,通常就無法有效的治療,患者往往隻能等待死亡,但這種說法是並不成立的,雖然癌細胞發生轉移,但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導致患者死亡,因此還有治療的可能性。隻是在癌細胞轉移之後,由於其他器官以及組織受到癌細胞的影響,功能大大減弱,並且自身的調節能力也逐漸消失,所以治療難度會逐漸增大。這時候雖然不能夠讓患者痊愈,但是能夠持續維持患者身體機能,幫助患者帶瘤生存。

惡性腫瘤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和生命,腫瘤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能夠改善其預後。但大多數患者發現腫瘤時已屬中晚期,往往已經發生轉移,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祖國醫學對腫瘤認識較早,在宋代以前的文獻中對癌症病機、症狀進行記載,並將其稱為瘤、巖、腸覃、息賁等。宋代《仁齋直指附遺方論》首次對“癌”進行簡明闡述,曰:“癌者,上高下深,巖穴之狀,顆顆累垂,毒根深藏”,但是古代醫藉對於腫瘤轉移的記載卻比較少。近年來許多中醫專家致力於腫瘤轉移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為中醫藥治療腫瘤轉移提供壹定的依據與思路。

和大傢分享壹個病例。患者,男,肺癌術後兩年余,檢查發現腦、肝皆有轉移竈。患者訴食欲較差,乏力,痰多不易咯出,胸部疼痛時作,舌苔白厚膩,舌質淡,邊有瘀點,脈沈細無力。辨證:脾肺氣虛,痰濕蘊肺,癌毒流註;治法:健脾益氣,益肺化痰,抗癌解毒。用藥:太子參、炒白術、茯苓、炙甘草、山藥、薏苡仁、生黃芪、姜半夏、制南星、澤漆、桔梗、枳殼、山慈菇、貓爪草、半枝蓮、莪術、延胡索等,用藥後,患者自訴食欲尚可,胸部疼痛不顯,痰明顯減少,舌淡苔薄白,脈細有力。繼續原方加減鞏固治療,壹段時間後患者復查腦、肝轉移竈縮小,臨床諸癥已消。目前仍病情穩定。

患者肺癌術後腦、肝轉移,腫瘤復發轉移明確。患者食欲差,乏力當屬脾虛,痰多不易咯出肺虛痰盛,胸部隱痛則淤血為患。患者術後脾肺氣虛明顯,癌毒流註致腫瘤轉移,組方以健脾益氣、益肺化痰、抗癌解毒為主。方以太子參、炒白術、茯苓、炙甘草、薏苡仁健脾,生黃芪、山藥、半夏、南星、澤漆、桔梗、枳殼益氣化痰,山慈菇、貓爪草、半枝蓮抗癌解毒,莪術、延胡索活血止痛。諸藥合用,共奏良效。

中醫講究壹人壹方,每個人的病情不同,用藥也不相同,大傢壹定要在專業的中醫指導下用藥,不要自行服藥。

癌症晚期還能活多久?被告知癌細胞擴散了,還有化療的必要嗎?

目前的醫學仍然難以攻剋癌症,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癌症發現較晚,癌細胞易擴散和轉移,從而增加治療難度。

大多數癌症發展到晚期時,癌細胞已擴散到多個器官組織,那癌症擴散後還能活多長時間?有沒有化療的必要呢?不妨來探壹究竟。

癌細胞擴散了意味著什麽?

變異的細胞根本不受身體控制的增殖,這些癌細胞從原本的位置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這就是所謂的癌症轉移。癌細胞分裂生長速度遠遠超於普通細胞,分裂生長期間需足夠的營養供應。上皮組織的主要器官集中在基底膜,癌細胞會通過刺激新生血管來獲取營養,從而導致癌細胞轉移。

研究發現,腫瘤組織壹天可產生幾百萬個癌細胞,癌細胞通過淋巴或血液方式運輸到全身各個器官組織。衹要遇到適宜的環境,那麽癌細胞就會在此部位紮根且快速繁殖生長。

癌細胞擴散時,患者身體會變成什麽樣?

1、感覺到疼痛

癌細胞轉移擴散時,極有可能侵犯周圍組織和神經,使得神經受到破壞,從而導致身體某部位突然疼痛。

2、頭痛頭暈

大腦中的腫瘤開始擴散,又或是癌細胞擴散到腦內時,可產生頭痛和頭暈等症狀,同時伴有看東西模糊以及視力減退。

3、皮膚上有包塊

癌細胞會向周圍的淋巴結轉移,造成淋巴結腫大。尤其是淺表部位的淋巴結腫大時,肉眼可見皮膚上有包塊或能摸到包塊。

4、食欲減退

癌細胞擴散時癌症患者會出現食欲減退或厭食,有時會出現消化道相關症狀,如惡心、腹脹或腹瀉、嘔吐等。

5、體重急劇下降

癌細胞擴散時可吸收體內的營養物質,消耗大量能量,從而導致身體消瘦,體重急劇下降。

癌細胞擴散還能活多久?

癌症擴散還能活多長時間因人而異,有的患者經過科學規範治療後,仍然能存活10年以上,因此癌細胞擴散≠死亡,最重要的是科學規範治療,延長生存期,改善生活質量。

癌細胞擴散還有化療的必要嗎?

癌細胞擴散後還有沒有化療的必要,需從4個方麵來綜合評判。

第壹,看癌症的種類,有些癌症對化療很敏感,如妊娠性絨毛膜細胞癌、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等,即使癌細胞擴散,通過化療後仍然能延長生存期。

第二,看患者的自身情況,若患者年齡超過90歲、體質虛弱,伴有重度感染、器官功能衰竭以及惡病質等,那麽就沒有化療的必要性,以免增加痛苦,加快死亡速度。

第三,看患者的真實意願。

第四,綜合患者的家庭經濟條件。

溫馨提示

總的來說,癌細胞擴散並不代表著絕癥,某些情況下可通過化療的方式來改善生存期。

另外,癌細胞擴散後,中醫治療也有獨特的優勢,重在調養身體,刺激食欲,改善免疫力,緩解疼痛;利用中醫也能延緩病情發展,改善生活質量,從而延長生存期。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作者:admin | 分類:腫瘤治療方法 | 瀏覽:30 | 迴響: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