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癌症生存者運動指南,以及癌症的早期信號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儘管腫瘤治療效果方麵取得了進展,但受影響的患者經常會出現與癌症相關的虛弱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咳嗽、疲勞、焦慮、抑鬱、失眠和疼痛等。
身體活動和鍛煉可以改善腫瘤患者的虛弱症狀。
此外,身體健康水平,尤其是心肺功能也可以從運動中得到改善。
但腫瘤患者因為身體緣故,可能沒法立即進行正常的運動,鍛煉計劃必須溫和且進展緩慢,對於不愛運動的人來說,現在是開始進行溫和鍛煉的好時機。
所有患者在開始鍛煉計劃之前都應獲得醫療許可,並考慮到那些免疫係統可能因化療而受損的患者。
今天我們壹起來學習壹下如何通過科學運動,來提昇心肺功能。
壹、從呼吸練習開始
許多腫瘤患者會合並肺部問題,如因肺部感染而出現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難的情況,因此,鍛煉的計劃可以從呼吸練習開始。
恢復呼吸將有助於提高耐力和生活質量,並使肺癌患者能夠更輕鬆地完成日常生活活動。
除了身體上的痛苦外,癌症患者還麵臨情感上的損失。
癌症診斷會導致抑鬱、憤怒、焦慮、恐懼的心理狀態出現,適當的呼吸技巧和伸展運動可以促進心理恢復。
呼吸練習方法很多。
例如,可以用鼻子吸氣5s,使軀幹充滿空氣,屏住呼吸2s,然後用嘴呼氣5s,將肚臍向脊柱方向擠壓。
想象每次呼氣時所有的緊張和壓力都會離開身體,這也很有幫助。
手術後可以立即使用放鬆呼吸,因為牠可以讓患者將所有精力集中在康復上。
縮唇進行腹式呼吸可以加強橫膈膜和腹肌,讓更多空氣進出肺部,同時減少胸部肌肉的疲勞。
當隔膜變弱時,患者通過使用肩膀和其他肌肉幫助呼吸來代償。
縮唇進行腹式呼吸方法:
手放在腹部,患者坐直或站直,應通過鼻子吸氣,同時輕輕推出腹部,患者的手向外移動,這樣可以讓隔膜降低,增加肺活量。
然後,患者縮緊雙唇慢慢呼氣,同時用手在腹部輕輕地向內和向上推動,以幫助完全排空肺部。
肚臍壓在脊柱上,同時呼出所有的空氣。
然後患者慢慢吸氣,讓空氣充滿肺部,重復練習。
每天可以練習幾次縮唇腹式呼吸。
圖源網絡
除了加強腹部肌肉外,還有助於在呼吸急促時調節呼吸,尤其是在活動期間,這種呼吸方式可以幫助患者完成呼吸急促的活動。
二、上半身伸展運動
每天進行上半身伸展運動可以增加肺活量,有助於恢復胸部和背部的活動能力,讓肺部和隔膜更自由地運動。
伸展身體的每個部位可以保持胸部肌肉的鬆弛,伸展運動的同時也可以配合深呼吸。
輕微拉伸的另壹個好處是還可以改善患者的運動範圍並緩解身體僵硬度,提昇身體柔韌性。
三、低強度有氧運動
進行有氧運動可以改善體質,改善心臟功能,提高氧氣容量。
低強度有氧運動的標準是運動時能完整進行交流,且不會感覺過於吃力,常見的有氧運動包括步行、跳舞或任何增加心率的活動。
步行等低強度運動是壹種安全的開始方式。
適合患者在傢鍛煉的低強度有氧運動:
1.步行可以在方便的時候進行,也可以在傢里進行。
開始時建議在房間里走來走去,然後慢慢增加步行的距離。可以壹天重復幾次,可計算步數並幫助設定和實現目標。
2.需要增加活動量時可以走樓梯、散步、跳舞或其他包含壹點運動量的活動。
註意事項:
1.每天鍛煉,緩慢進步,設定目標並隨時註意牠可能對身體產生的影響,慢慢提高個人的健康水平。
2.患者剛開始運動時可能會有疲勞感和耐力低下,隻能進行短時間的運動,不要著急,可以慢慢開始延長運動時間。
3.運動能長期堅持的秘訣就是找壹個同伴壹起運動,可以與自己的傢人朋友壹起,也可以和病友壹起,慢慢恢復。
很多人認為,癌症和絕癥是畫等號的。癌症對人確實是危險敵人,不過並非像壹些電影、小說描寫的那樣,橫行無阻,必然導致人們的死亡。大量事實說明,癌是“可治之癥”。據國內外資料報道,早期癌症的5年治愈率(除肝癌外)均在90%以上。若早晚期加在壹起,10種主要癌症的5年治愈率也達41%。因此,美國的壹位腫瘤研究方麵的負責人曾經說過:“我們常聽說癌症是美國人最可怕的疾病,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牠是美國目前最能治愈的慢性病之壹。”當然,我們現在並不樂觀,因為,如上所說,早期癌症治愈率能達到90%,而早晚期癌症加在壹起衹有40%左右治愈率,還有60%之差。所以,要提高癌症的治愈率,關鍵在於早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美國國傢癌症學會負責人埃肯巴克博士表示,生物醫療技術的進步,使檢測手段更有效、治療技術更先進。這使癌症能早發現、早治療,並使癌症死亡率大大降低。
我國的很多有關癌症與健康的書籍、雜誌或網站上,有很多癌症早期發現的介紹,下麵舉例壹些,大傢可以參考相關的書籍。
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下列“八大警號”,作為人們考慮癌症早期徵兆的參考。(1)可觸及硬結或硬變,例如乳房、皮膚及舌部發現的硬結。
(2)疣(贅瘤)或黑痣有明顯變化、
(3)持續性消化不正常。
(4)持續性嘶啞、乾咳及吞嚥困難。
(5)月經不正常,大出血、月經期外出血。
(6)鼻、耳、膀胱或腸道不明原因的出血。
(7)不愈的傷口,不消的腫脹。
(8)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
中國醫學科學院根據我國的情況提出下列十大症狀,作為引起人們對腫瘤註意的警號。(1)身體任何部位,如乳腺、頸部或腹部的腫塊。尤其是逐漸增大的。
(2)身體任何部位,如舌頭、頰粘膜、皮膚等處沒有外傷而發生的潰瘍,特別是經久不愈者。
(3)中年以上的婦女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或分泌物(俗稱白帶增多)。
(4)進食時胸骨後悶脹、灼痛、異物感或進行性加重的吞嚥不順。
(5)久治不愈的乾咳或痰中帶血。
(6)長期消化不良、進行性食欲減退、消瘦,又未找出明確原因者。
(7)大便習慣改變,或有便血。
(8)鼻塞、鼻衄、單側頭痛或伴有復視。
(9)黑痣突然增加或破潰、出血,原有的毛髮脫落。
(10)無痛性尿血。
除上述八大警號和十大症狀外,還有以下壹些徵兆也要提高警惕。(1)單側持續加重的頭痛、嘔吐和視覺障礙,特別是原因不明的復視。
(2)耳鳴、聽力下降、回吸性咯痰帶血、頸部腫塊。
(3)原因不明的口腔出血、口嚥部不適、異物感或口腔疼痛。
(4)無痛性持續加重的黃疸。
(5)乳頭溢液,特別是血性液體。
(6)男性乳房增生長大。
(7)原因不明的疲乏、貧血和發熱。
(8)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疼痛、骨關節疼痛。
另外,癌前病變也應視為早期徵兆。如黏膜白斑病、皮膚慢性潰瘍、瘺管、增殖性疤痕(特別是化學藥品燒傷引起的疤痕)、萎縮性胃炎和腸上皮化生、直腸多發性息肉、皮膚角化癥(特別是大小魚際處的手掌角化癥、乳腺囊性小葉增生病、宮頸糜爛、宮頸息肉等)可發展為癌症。
必須強調指出,不論是八大警號還是十大症狀中的任何壹項,都不是癌症所專有的。有了這些項目中的壹項甚至幾項,也並不能說明就是患了癌症。例如,有些肺部真菌感染或肺的肉芽腫性疾病,多有咳嗽、咯血症狀,胸片或CT也酷似肺癌的表現,但卻不是肺病;中年婦女常見的子宮內膜增殖癥的陰道黴菌感染,亦可導致月經大出血和白帶增多;食管炎和食管憩室也可引起進食時胸骨後悶脹、不適和灼痛等感覺;慢性萎縮性胃炎病人常有消化不良及食欲減退等症狀;潰瘍性結腸炎及腸息肉也可引起便血;鼻息肉和偏頭痛也可引起單側鼻塞及頭痛;等等。
總之,有上述警號和症狀中的壹項至幾項,不壹定就是患了癌症,不能把這些徵兆看成是確診癌症的依據,不能因為有壹個至幾個徵兆,就惶恐萬狀,舉傢不安。但是,上述警號和症狀,又確實可屬於某些癌症的早期徵兆,如掉以輕心,往往會延誤診斷和治療。
本文轉載來源於:《當代勞模》2015年 第8期 | 鐘南山 ,如有侵權,請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