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上腹部症狀,以及上腹部痛有哪些原因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上午在門診接診了壹位年輕的女性患者,這次她是來復診,壹周前這位患者因為反復上腹部隱隱作痛來我門診就診,自訴疼痛發作多在半夜,沒有泛酸、噯氣等情況,平時胃口也還不錯,前後持續了半年左右。起初給予抑酸護胃等常規治療,奧美拉唑、達喜等都吃過了,疼痛也未見好轉,沒辦法轉而求治於中醫,中醫給予健脾理氣和胃,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後來在消化科醫生的建議下患者進行了胃鏡檢查,結果顯示慢性淺表性胃炎,也算不上什麽大問題。
良好的前瞻性強調男人患胃痛
既然不是胃的問題,那又是什麽地方引起的疼痛呢?當我在詢問病情時聽到她說總是半夜感覺腹痛時,我心里基本有方向了,她可能是慢性膽囊炎,於是建議患者進行了空腹B超檢查,果然發現患者的膽囊壁毛糙,說明膽囊確實存在炎癥,隻是程度較輕而已,最後我按照疏肝利膽、行氣和胃思路開具了處方,並囑咐了壹些生活中的註意事項。
經過壹周的治療,她的腹痛完全消失了,患者當然非常高興,在調整處方之後,我囑咐患者這次的藥服完之後不用再來了,日常飲食上盡量清淡,避免油炸油煎、肥肉、堅果等油脂比較重的食物刺激,誘發膽囊炎。
3d render of pancreas anatomy
這樣的病例在消化科門診上並不少見,看似簡單的壹個腹痛,前前後後折騰了差不錯半年時間。由於疼痛部位具有壹定的迷惑性,臨床醫生很容易把牠當做胃的毛病進行治療,思維慣性使然。事實上,衹要我們稍加留意,輕微膽囊炎仍然是有跡可循的,並不會錯過。那麽,臨床上慢性膽囊炎常見哪些特點呢?
1. 消化道症狀 可出現上腹部飽脹不適、厭油膩、噯氣、泛酸、惡心想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狀。
2. 疼痛 常見右上腹和肩背部隱痛,尤其是右肩胛下的疼痛,基本上提示膽囊炎癥的存在。腹痛的發生常常在進食壹些油膩的食物之後,或者因此而加重。
3. 發作時間上除了與進食相關外,部分患者經常表現為夜間上腹疼痛不適,這壹點也提示病變部位可能在膽囊。
抱著熱水袋的胃
對於沒有結石的慢性膽囊炎的診斷有時候比較困難,除了依靠患者臨床表現之外,空腹狀態下進行B超檢查是首選,而非CT、磁共振等高端設備,B超聲像圖上常表現為膽囊壁增厚、膽囊壁毛糙等特點。
膽結石,插圖顯示肝臟和膽囊結石與前麵觀
慢性膽囊炎的治療上仍以藥物為主,生活中也要非常註意,飲食盡量清淡為宜,少食富含脂肪及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蛋黃、動物內臟、動物油脂等。多飲水,有助於稀釋膽汁,避免因為膽汁濃稠,膽固醇結晶析出形成膽結石,平時要按時進餐,特別是早餐壹定要保證,經常不吃早餐很容易誘發膽結石。
本文為周揚醫生原創,轉載請註明,謝謝合作!
“哎喲,哎喲……我要住院,給我辦壹下住院吧。”
十天前的清晨,壹位四十來歲的壯漢被傢人攙扶著進了急診室。壹見到醫生,壯漢就要求醫生讓他住院,並且斬釘截鐵的說他是因為膽囊結石痛。接診醫生在檢查後給予對癥藥物,在症狀緩解後,壯漢也住進了肝膽外科病房。
原來這是金先生(化名),這之前,他在門診檢查出膽囊結石後,對於醫生的的手術治療建議有些猶豫,就先回傢看看情況。誰知過了三天,腹部疼痛就難忍,到醫院初步診斷為膽囊結石伴急性膽囊炎 。
以為是胃不舒服 結果是膽囊結石金先生今年42歲,平常都是在外地做生意。這次回來是來照顧生病入院的老丈人的。
在病房時,看到醫生給老丈人開了胃鏡檢查,金先生想起自己最近壹個月上腹部也經常隱隱疼痛,應該是胃的問題,但是自己吃了胃藥也沒有緩解,正好趁著這次也做壹下胃鏡。
於是,金先生就詢問了醫生該怎麽開胃鏡檢查,誰知在聽了金先生的描述後。醫生卻建議金先生先不忙著做胃鏡,先做壹下B超檢查壹下,因為醫生懷疑金先生不是胃不舒服,而是胃周邊的膽囊出現了問題。
B超檢查結果顯示金先生膽囊有多發結石,還存在膽泥淤積,醫生看過報告後建議金先生住院手術治療。
金先生有些猶豫,老丈人還住著院,自己要是住院了,那可真是全湊壹起了。而且疼痛也不是很劇烈,要不就再等等吧。於是金先生就先回傢了。
清晨跑急診 術中發現壞疽誰知病情變化的極快,金先生半夜感覺到自己的腹部疼痛開始加劇,但是不想大費周章的金先生還是忍到了清早才跑到急診治療。
因為金先生的病情存在手術指徵,金先生自己也想盡快手術。在對癥治療疼痛緩解後,醫療團隊經過討論決定為金先生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
在術中,醫生發現金先生的膽囊已經出現了壞疽,這意味著金先生的急性膽囊炎已經進壹步發展,要是沒有及時手術,任由病情發展,金先生可能會出現彌漫性腹膜炎、膽囊周圍膿腫、膽囊穿孔等嚴重並發癥,甚至感染性休剋死亡。術後,金先生恢復良好,現已出院了。
膽囊結石和胃病為什麽容易被混淆?容易被混淆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壹、位置相鄰
膽囊和胃、十二指腸緊密相鄰,膽囊有病,很容易誤會到“鄰居”。
二、症狀相似
膽囊結石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脹痛、絞痛或劇痛)、燒心、噯氣、惡心、嘔吐、餐後飽脹和消化不良等症狀,嚴重時會表現出發熱及黃疸。
而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也會不同程度出現上述症狀,所以,壹些膽囊結石患者早期很容易誤以為是胃病。
三、胃藥也能緩解膽囊結石疼痛
膽石癥患者服用胃藥後,壹部分人會發現症狀有所緩解,從而會誤會自己是“胃病”。但隨著結石的長大、合並膽囊炎,或發生膽囊頸部結石嵌頓等情況後,胃藥也就無能為力了。
該如何區分膽囊結石和胃病呢?壹、疼痛部位不壹樣
胃痛和膽囊結石都會導致腹痛,仔細區分的話,就會感覺這兩種疾病導致的腹痛,位置是有差異的。
●膽囊結石痛壹般為右上腹疼痛,有時可放射至右肩,疼痛呈間斷性鈍痛。當結石阻塞膽管時,疼痛可向右肩放射等。
●而胃病導致的疼痛,壹般為劍突下或上腹部燒灼樣、齒咬性或饑餓性疼痛。
二、疼痛時間不壹樣
膽囊結石多於夜間發作,或者在吃了油膩食物之後這種痛感比較明顯。而且持續時間長,無規律,會感覺壹陣壹陣越疼越兇,甚至有時候連右肩、背部都痛得慌,按壓腹部的時候,疼痛感會更強烈。還有可能出現發燒、口幹、口苦等症狀。
胃病壹般是饑餓或者吃太飽之後發作,急性胃腸炎多由過量飲酒、暴飲暴食等引發,會上吐下瀉,慢性胃腸炎多為潰瘍引起,常常進食後症狀加重或減輕。而且,胃病按壓腹部時並不會加重疼痛,反而會感覺舒服壹些。
最後,提醒大傢,膽囊結石與胃病很難自行分辨,壹旦拖延容易耽誤病情引起各類並發癥,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所以,如果出現上腹部疼痛等症狀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尋求專業的診斷及治療。
感染新冠後有什麽表現?
如何區分無症狀、輕癥、普通型、重型?
如何識別必須就醫的“報警信號”?
收下這份“新冠病毒感染應急護理手冊”!
↓↓↓
來源:北京日報微信公眾號
感染新冠後有什麽表現?
如何區分無症狀、輕癥、普通型、重型?
如何識別必須就醫的“報警信號”?
收下這份“新冠病毒感染應急護理手冊”!
↓↓↓
來源:北京日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