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硒酵母片預防癌變,以及硒酵母片對癌症病人有用嗎?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近幾年硒變得很火,在某購物網搜索“硒”,共跳出18萬余條相關結果。營養素補充劑有硒玉米胚芽粉、富硒酵母片、多維富硒片……
食物類有富硒大米、高硒土豆、蘋果、富硒茶葉、富硒抗癌黑蒜、菌菇、黑豆……仿佛壹夜間,到處都是富硒的農產品。到底是不是真富硒,反而變得不重要(妳也沒地查去),商品衹要有噱頭,有故事,總能大賣特賣。
醫脈通腫瘤患者互助群聊天截圖
在腫瘤患者互助群里有關硒的聊天也很熱烈:
有人說在吃硒蛋白片期待有效……
也有人想找個含硒高的地方住段時間……
還有人理性地說,預防可能有用,治療怕是不行?
想抓住最後壹根救命稻草,半信半疑的人,是硒相關產品的消費者。
今天就借助科研結果來靈魂拷問兩大問題:
硒有沒有抗癌效果?
該不該補硒?
01
什麽是硒?
硒(Selenium)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可扮演促進代謝、抗感染、抑制細胞分裂及抗皮脂溢出的角色。
硒能抗癌是真的嗎?
關於硒是否與癌症相關,以及是否需要補硒,爭論從未停止。
我們先從臺灣醫療界壹場對硒的爭論來展開。
YOUTUBE視頻截圖
2016年,臺灣地區的壹檔健康2.0節目,邀請了幾位營養學專家,其中澄清醫院營養醫學門診主任劉博仁說,魚油omiga-3脂肪酸+酵母硒,不用任何放化療和標靶,就可以抑制肺腺癌的幹細胞,導致25%的癌幹細胞自我雕亡。
這項研究結果來自臺灣萬芳醫院癌症中心教授賴基銘。賴教授在學術講座里也明確提到,在熱療法過程中加入天然魚油與酵母硒,在細胞實驗上已有顯著效果,可增加對癌細胞數目的抑制,有助於癌症治療及預防癌細胞轉移。
圖源:臺灣聯合報文章
這檔節目播出後,引來臺灣基隆長庚紀唸醫院藥劑科張雃庭、蔡雨駒的嗆聲。他們指出,藥理研究指出,硒有促進抗氧化酶生成及抑制血管新生的特性,可能具有臨床應用於預防癌症的潛力。過去部分體外試驗或觀察性研究曾指出,補充高劑量的硒能降低癌症的發生率。然而,針對補充硒能否有效防癌的後續臨床試驗卻沒有得出壹致性結果。
他們搜索醫學數據庫發現,Vinceti M 等人於 2018 年係統性文獻納入10 篇隨機對照試驗(共27232位成年受試者),每日服用200 mg-400 mg的硒補充品或服用安慰劑,來比較對預防癌症的療效與安全性。結果發現,額外補充硒無法顯著降低癌症發生風險。平均使用2年至15年後,接受硒補充的受試者,整體癌症發生風險並沒有顯著降低。該文獻同時針對大腸直腸癌、非黑色素瘤、肺癌、乳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進行個別分析後,都無法證實補充硒有顯著的防癌療效。
半個月前的2021 年 12 月 15 日,發表在《國際癌症雜誌》的壹項孟德爾隨機化研究,為找到腳趾甲和血液(TAB)的硒水平與 22種特定部位癌症的關係,以及硒相關單核苷酸多態性 (SNP) 與癌症的遺傳關聯,共納入來自英國生物銀行的59647例癌症病例和 307914 例健康人。
得出結論是,高硒狀態可能無法預防癌症的發展,與腎癌和多發性骨髓瘤的關聯,還需要在強有力的研究中得到證實。
攝圖網
然而支持硒有抗癌作用的文章同樣言之鑿鑿。
同壹天發表在《分子》的壹篇最新研究指出,除了鉑類藥物外,其他過渡金屬的無機和有機金屬配合物在癌症治療中的潛力越來越大。其中就點到了壹個抗氧化損傷的抗癌機制——黃金Au(I)陽離子對蛋白質殘基的硒代半胱氨酸側鏈具有很強的親和力。
(編者註:硒與硫是同族元素,可取代硫在氨基酸中的位置,從而形成“硒代氨基酸”,比如硒代蛋氨酸和硒代半胱氨酸。許多生理活動,比如甲狀腺激素的代謝、DNA的合成、保護細胞膜免受氧化損傷、防止感染等,都需要硒蛋白的參與。比如抗氧化體係中極為重要的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其活性關鍵就是硒代半胱氨酸。曾有科學家通過基因突變把硒代半胱氨酸變成了普通的半胱氨酸,結果其活性急劇降低。)
2014 年硒水平與乳腺癌關係的係統評價和薈萃分析,在1980年至2012年間全球發表的16篇文章,有關測量血清中硒濃度的研究中,觀察到硒濃度與乳腺癌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因此認為,硒濃度可作為乳腺癌的壹種預測指標,硒濃度與乳腺癌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8]。
2021 年 12 月壹項基於病例對照研究的薈萃分析,同樣對2020 年 8 月前發表的文獻進行係統篩選。確定了 18 項病例對照研究,包括 3374 名診斷為乳腺癌的女性和 3582 名健康對照。結果顯示,在病例對照研究中,觀察到人體組織中的硒水平與患乳腺癌的風險呈負相關,也就是說,高硒水平會降低乳腺癌的風險[14]。
國內較早的研究也支持硒防癌的結論。1993年,國內壹項發表在《癌症》雜誌上的硒鹽預防原發性肝癌前瞻觀察6年研究,報道了江蘇省啟東肝癌高發人群吃硒鹽預防原發性肝癌前瞻研究。通過觀察6年,吃硒鹽的居民血硒明顯升高,肝癌發病率逐年下降,從1984年52.84/10萬的發病率,1990年降為34.49/10萬。對照組居民肝癌發病率仍維持較高水平,提示補硒可以預防肝癌。1987年啟東病毒性肝炎暴發流行,但硒鹽鄉居民肝炎發病率明顯低於對照低,可見補硒既可防癌,又可防肝炎。研究認為硒鹽可在低硒或缺硒地區推廣應用[12]。
兩方都有大數據研究的支持,各有各的道理,我們難以下定論,但可以試想壹下,如果硒的抗癌效果十分顯著,幾十年來,關於硒抗癌的文獻發表了不少,但並沒有出現很大的突破性進展,或許說明兩種可能:壹是硒有抗癌效果,但不是顯著的、立竿見影的(而癌症患者往往等不及牠見效);二是人類還沒找到使用硒的最好方法(為啥這麽說?想想同為金屬配合物順鉑的抗腫瘤作用)。
但需要提到的是,在全球醫學文獻利用率最高的PubMed數據庫,輸入“硒、癌症”的關鍵詞,跳出了自2000年來21年的4047篇相關文章,近壹年就密集發表了302篇文章,超過平均水平的1.5倍,說明研究者對硒的研究興趣正在上升,這和我們感受到富硒農產品變多是同步的。
02
硒抗癌的機制是啥?
硒的抗癌作用機制還沒有明確,但研究者們已提出了多種機制,包括硒酶的抗氧化保護作用、硒代謝物對腫瘤細胞生長的特異性抑制、細胞周期和細胞雕亡的調節,以及對DNA修復的作用等。
這里講講其中的兩種機制。
壹是硒的抗氧化損傷作用。以含硒氨基酸摻入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 GPX)等蛋白肽鏈的壹級結構,參與機體的抗氧化。
2007年的壹項研究,建立了富硒綠茶提取物 (Se-TE) 在移植人肝癌細胞 HepG2 的昆明小鼠模型。
研究發現,補充硒 TE 和亞硒酸鹽,能提高小鼠血液和肝臟的硒濃度,但沒能顯著提高小鼠血液和肝臟中硒蛋白的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PX)和其他抗氧化酶的活性。這些結果表明,富硒綠茶提取物的抗腫瘤功能,可能是硒和綠茶成分在合適的硒補充途徑中誘導的氧化應激[11]。
二是硒代謝物調節腫瘤生長的細胞周期,誘導細胞雕亡。
2021 年 1 月壹項研究指出,富硒烏龍茶提取物(Se-TE,0.51 μg 硒/g)對 HuH-7 細胞具有更顯著的抗增殖作用,主要是由於有機硒和茶多酚的協同作用。Se-TE 增加細胞內活性氧(ROS) 的產生,在 DNA合成後期/有絲分裂期期阻止細胞周期,從而誘導細胞雕亡。此外,蛋白質印跡分析顯示抑癌基因 p53、Bax、caspase 3 表達增加,細胞周期素依賴性激酶 2 (CDK2 ) 和細胞雕亡相關蛋白Bcl- 2減少,導致 Se-TE 誘導細胞雕亡 [10]。
03
妳需要補硒嗎?
現在妳可能最想知道,我需要補硒嗎?過量補硒沒事吧?
湖南農業大學徐慶國教授撰文稱,硒在人體內無法自主合成,隻能從食物和水中獲得,在缺硒地區僅靠天然食物中的硒攝入量不能滿足人體健康的正常需要,可以適當補硒。
我們知道,確實有些地方的土壤是缺硒的,缺硒容易導致克山病、大骨節病和肌肉綜合徵。黑龍江克山縣地區和四川省冕寧地區因為缺硒,多發心肌疾病,推廣服用亞硒酸鈉來補硒後,基本消除了這種病。
但隨後就有研究指出,需要註意高硒攝入導致的毒性和 DNA 損傷誘導等負麵影響。
2010 年《大毒理學》上發表的壹項研究指出,硒與其他抗癌藥物或放射線聯合使用,可以提高癌症治療的療效。在對抗癌細胞的過程中,硒作為促氧化劑而不是抗氧化劑,通過產生氧化應激誘導細胞雕亡。因此無機硒化合物亞硒酸鈉(SeL),由於其促氧化特性,代表了癌症治療的有希望的替代品。然而,與有機硒形式相比,這種硒化合物具有劇毒。因此,盲目攝入膳食或藥理硒補充劑,有可能使身體組織暴露於有毒水平的硒,破壞DNA的完整性。
所以,這里奉上我們每天需要的硒含量數據和建議。據臺灣衛生署建議,大多數健康成年人都可從食物中得到足夠的硒,無需過度擔心硒缺乏癥。因此,通過均衡的飲食習慣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就能攝取足夠的硒,達到預防癌症的效果,無需額外補硒。均衡的飲食大傢都懂,就是不要偏食,食物攝入種類盡可能豐富。
含硒的食物有:
動物內臟和海產品0.4-1.5mg/kg
瘦肉0.1-0.4mg/kg
穀物0.01-0.04mg/kg
奶制品0.1-0.3mg/kg
水果蔬菜0.1mg/kg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推薦,平均需要量(EAR)、推薦攝入量(RNI)、適宜攝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
2000年中國營養學會制訂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明確指出18歲以上的成年人:
硒平均需要量(EAR)50ug/天
推薦攝入量(RNI)60ug/天
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400ug/天
即不論男女,成年人每天攝入50μg就夠了。孕婦和乳母需要稍多壹些,中國的標準是54μg和65μg,美國的標準分別是60μg和70μg。
註意:硒最大攝入量是400ug/天,別超過!
另外,需要註意的是,無機硒即亞硒酸鈉,從2000年開始國際上已禁用。酵母硒、麥芽硒、納米硒(啤酒酵母+亞硒酸鈉)人體吸收和代謝率低,人體吸收率僅40%-60%,且剩余為無機硒殘留。
參考文獻:
1.Vinceti M, Filippini T, Del Giovane C, Dennert G, Zwahlen M, Brinkman M, Zeegers MP, Horneber M, D'Amico R, Crespi CM. Selenium for preventing cancer.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8 Jan 29;1: CD005195.
2. Vinceti M,Dennert G,Crespi CM,Zwahlen M,Brinkman M,Zeegers MP,Horneber M,D'Amico R,Del Giovane C. Selenium for preventing cancer.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4 Mar 30;(3):CD005195.
3. Dennert G,Zwahlen M,Brinkman M,Vinceti M,Zeegers MP,Horneber M. Selenium for preventing cancer.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1 May 11;(5):CD005195.
4.吃太營養會害癌變嚴重?醫生:補充熱量和高蛋白助抗癌2019-10-27 12:06聯合報 記者簡浩正
5.基隆長庚紀唸醫院藥劑科藥師張雃庭、蔡雨駒、邵時傑、陳惠玉,硒真的可以預防癌症發生嗎?
6.硒與人體健康相關知識問答-恩施土傢族苗族自治州科學技術協會
http://www.eszkx.org.cn/kxpj/kpyd/202012/t20201214_1068830.shtml
7.Wang Q, Guan X, Lai C, Gao H, Zheng Y, Huang J, Lin B. Selenium enrichment improves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 of oolong tea extract on human hepatoma HuH-7 cells. Food Chem Toxicol. 2021 Jan;147:111873. doi: 10.1016/j.fct.2020.111873. Epub 2020 Nov 26. PMID: 33248145.
8.Babaknejad N, Sayehmiri F, Sayehmiri K, Rahimifar P, Bahrami S, Delpesheh A, Hemati F, Alizadeh 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enium levels and breast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iol Trace Elem Res. 2014 Jun;159(1-3):1-7. doi: 10.1007/s12011-014-9998-3. Epub 2014 May 25. PMID: 24859854.
9.Komeda S, Casini A. Next-generation anticancer metallodrugs. Curr Top Med Chem. 2012;12(3):219-35. doi: 10.2174/9078964. PMID: 22236158.
10.Wang Q, Guan X, Lai C, Gao H, Zheng Y, Huang J, Lin B. Selenium enrichment improves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 of oolong tea extract on human hepatoma HuH-7 cells. Food Chem Toxicol. 2021 Jan;147:111873. doi: 10.1016/j.fct.2020.111873. Epub 2020 Nov 26. PMID: 33248145.
11.Xu J, Yang F, An X, Hu Q. Anticarcinogenic activity of selenium-enriched green tea extracts in vivo. J Agric Food Chem. 2007 Jun 27;55(13):5349-53. doi: 10.1021/jf070568s. Epub 2007 Jun 2. PMID: 17542612.
12李文廣, 黃啟生, 柳標,等. 硒鹽預防原發性肝癌前瞻觀察六年[J].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1993(2).
13. Brozmanová J, Mániková D, Vlčková V, Chovanec M. Selenium: a double-edged sword for defense and offence in cancer. Arch Toxicol. 2010 Dec;84(12):919-38. doi: 10.1007/s00204-010-0595-8. Epub 2010 Sep 25. PMID: 20871980.
14.Zhu X, Pan D, Wang N, Wang S, Sun G.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enium in Human Tissues and Breast Cancer: a Meta-analysis Based on Case-Control Studies. Biol Trace Elem Res. 2021 Dec;199(12):4439-4446. doi: 10.1007/s12011-021-02574-9. Epub 2021 Jan 8. PMID: 33420696.
15.全民補硒工程啟動 我國10億人生活在缺硒地帶-南方日報2013(
https://health.sohu.com/20130903/n385745957.shtml)
16.多種疾病都與缺硒有關,2014年01月30日-科技日報
如果您抗病有故事想要分享
想要用您的故事鼓勵更多患友
可點擊下麵的原文鏈接,在文末向我們投稿或加入患友互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