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心臟為什麽不會得癌症,以及癌症晚期疼痛怎麽辦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生命不息
心跳不止
在人體各個器官中
心臟堪稱名副其實的勞模
心臟壹旦倒下
將會牽壹發而動全身
帶來壹係列的危害
眾所周知,心臟的疾病有很多種。其中最讓人談虎色變的,莫過於“心臟的癌症”——心衰。
日前,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副院長、心內科主任魯誌兵教授接受極目新聞記者專訪,詳細介紹了“心臟的癌症”及其治療新進展。
極目訪談
心臟的“慢性癌症”
什麽是心衰,為什麽牠被稱為“心臟的癌症”?
“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疾病的終末期表現,也被稱為心血管疾病的‘最後戰場’”。
常年與各種心臟疾病“正麵交鋒”,魯誌兵教授用壹組數據,說明了心衰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的沈重負擔:心衰在我國成年人中的患病率達到1.3%,有幾千萬的患病人數,引起死亡的有幾百萬例。
魯誌兵教授
人們常說“心好累”,那麽,真正讓心臟受累、導致心衰的原因是什麽?
魯教授介紹,心力衰竭的病因有很多種,壹部分可以找到原發病因,比如難以控制的頑固高血壓,或者沒有進行治療的高血壓,久而久之會讓心臟會擴大,導致心衰;冠心病、心肌梗死也是造成心肌收縮力下降、引起心衰的重要原因;
還有部分心衰是由於心臟本身的發育問題造成的,沒有什麽好的治療方法;
最後壹種找不到明確病因,是原發性擴張型的心肌病,臨床又稱擴心病。
臨床上,醫生主要是結合病人的既往基礎心臟病,包括是否有高血壓、冠心病,是否得過心肌梗死,或有不明原因的心臟擴大等,再結合彩超、胸片、化驗等檢查來綜合判斷。
即便是心力衰竭,其涵蓋範疇也非常廣,比如根據嚴重程度分壹、二、三、四級,根據收縮功能不全還是舒張功能不全,又分收縮性和舒張性心力衰竭。
藥物治療存在“盲區”
治療心力衰竭,首先要找到原發病因。針對不同病因的心衰,目前的治療分藥物和非藥物兩種方式。
藥物方麵,分急性發作期和慢性緩解期。急性期內,壹般通過利尿、擴管、強心,緩解發作期的各種症狀,通常效果不錯。
而在緩解期主要是逆轉或延緩心臟的擴大,延長患者的生命,“不過,目前慢性緩解期的藥物治療效果並不好,很難延緩心衰的發生發展。”魯教授說。
藥物治療的空白,讓醫學界不斷探索新的非藥物治療方式。魯誌兵教授介紹,目前使用較多的心臟再同步化治療(簡稱CRT),其治療機制,是在患者心臟植入電極,讓左、右心室同步收縮,從而讓心臟逐漸縮小、心衰逆轉,“遺憾的是,臨床上不少心衰患者的左、右心室收縮本身就是協調、同步的,所以CRT對這部分患者是無效的。”
用藥效果不好,CRT又不適用,針對這種棘手狀況,壹項全新的“黑科技”——心臟收縮力調節器(CCM)出現了!
魯教授解釋:心臟在收縮時,需要鈣離子的釋放,以及負責心臟收縮和舒張的壹係列蛋白的配合。心衰發生發展的過程中,鈣離子及相關蛋白處於紊亂狀態。
CCM就是在心臟收縮的不應期里,給予壹個高頻刺激,以釋放鈣離子,並讓心臟收縮的蛋白表達逐漸正常化,從而改善心臟收縮功能。觀察發現,隨著時間延長,患者的心臟會慢慢縮小,並最終逆轉。
另壹方麵,在心臟收縮的不應期里,CCM的刺激信號能激活心臟表面的感受器,興奮迷走神經的中樞,使其對抗交感神經的興奮。通過這個機制,也能改善和逆轉心衰的發生發展。
創新技術調節心臟收縮
2022年3月,50多歲的患者雷先生,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成功接受心肌收縮力調節器(CCM)植入手術,成為華中地區公立醫院中首個“吃螃蟹的人”。這也是魯誌兵教授團隊完成的首例CCM手術。
“病人需要長期透析,所以打算腎移植,但因為心功能不全,不能進行移植手術。”據介紹,剛入院時,雷先生的狀況非常差,胸悶、心慌、氣促、水腫,腎功能不好加重了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又增加了腎衰治療的難度。
魯教授團隊為其進行了詳細的術前評估,認為是非常好的CCM適應癥。
整個手術過程大約壹小時,植入方式和普通起搏器類似:在病人鎖骨下區域做壹個小切口,製作壹個囊袋,將兩根電極植入到心室腔,並將調節器植入。術後七到十天後,即可拆線出院。
手術後的超聲檢查顯示,雷先生的心功能得到迅速改善,射血分數從術前的25%增加到50%,氣促明顯緩解。心功能的改善,還增加了腎臟供血,術後第二天,病人的小便量也明顯增多。采訪中,雷先生對手術效果十分滿意,表示目前胸悶及血壓都有明顯好轉。
“相對於傳統藥物治療,CCM的優勢十分明顯。”魯誌兵教授表示。首先,牠的效果立竿見影,病人術後短期內心功能得到明顯提昇,症狀明顯改善。其次,牠充電便捷,每充壹小時可以管兩到三周,壹旦植入幾乎可以管終生。
快 問快答
1、當身體出現哪些症狀時,需要警惕心衰?
魯誌兵教授:心力衰竭的表現多種多樣,其中大部分的患者會有呼吸困難、氣促、胸悶、疲勞等症狀。部分患者在心衰的基礎上,會導致惡性心律失常,乃至猝死,所以壹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2、如果被確診為心力衰竭,日常應該怎麽保養?
魯誌兵教授:日常生活中,心衰病人要註意休息,控制鹽和水的攝入。尤其要註意保暖,避免感冒,因為肺部感染是導致心衰急性發作的最常見原因。
3、心肌收縮力調節器(CCM)的效果這麽顯著,哪些患者可以進行這種治療呢?
魯誌兵教授:CCM並非普適性手術。是否能進行該手術,需要專業醫生進行詳細評估,簡單來說,就是從心電圖看,屬於窄QRS類型的心衰人群。
采訪 極目新聞記者劉微
來源: 極目新聞
現如今,癌症已經成為了常見病和多發病,幾乎每年都有接近400萬的癌症新發患者。而且要知道對於早期癌症治療效果壹般都比較好,有可以治愈的可能,但是晚期癌症,就會很難治療,因為壹般到了晚期,大部分癌症都是沒有辦法痊愈的。而且癌症晚期還會十分痛苦,特別是全身的疼痛,可以說是“生不如死”。
壹、癌痛,能痛到什麽程度?
走兩步,骨頭就被捏碎......
吞口水如同在嚥玻璃渣子......
羽毛掉在身上,都有千斤重......
千萬條蟲子從皮膚鉆進骨頭里……
這些是腫瘤直接引起的疼痛或在腫瘤治療過程中所引起的癌痛。
更有甚者,痛得拿起壹把菜刀,對著自己腦袋和身上亂砍壹通,求解脫。
二、癌痛能控制嗎?
癌痛能夠控制,但無法實現完全不痛,癌痛治療反映了醫療觀唸更新的速度、技術更新的速度和醫療管理的水平。早在2000年,WHO就提出“讓癌痛患者不疼痛”。
其實,這是患者的基本權利。醫生不單是治好病,更重要的是提高和保護患者的生活質量。我們推廣這樣壹種觀唸,癌性疼痛本身就是壹種疾病,是最為復雜的疼痛問題。有疼痛,就應該去找醫生,有效控制疼痛。經過規範化治療,癌痛是可以控制的。
WHO的癌痛三階梯治療方案可以使80-90%癌症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緩解,75%以上晚期患者的疼痛得以解除。對有些病竈的疼痛,放療也可以止痛。癌痛患者,請與腫瘤科醫生聯係。規範癌痛治療,改善生活質量。
三、癌症疼痛應該怎麽治?
通常情況下,當癌症疼痛比較厲害時,需要根據患者身體狀態選用不同的治療方式,具體如下:
1、積極的抗癌治療:如果癌症患者身體狀態比較好,可以采用像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積極的抗癌治療手段,是可以用來治療癌症所導致的疼痛的。當治療有效後,癌症病竈也能夠相應縮小,疼痛的現象也就會好轉。
2、藥物治療:如果患者的疼痛非常劇烈,或者身體狀態不能夠耐受抗癌治療,就可以采用壹些止痛藥物進行對癥處理,比如氨酚待因、氯芬待因片、嗎啡類藥物,都可以給癌症伴有疼痛的患者應用。
對於可能治愈的癌症患者,確切有效的止痛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壹般情況,使其順利地完成臨床放療、化療等抗腫瘤治療計劃,達到治愈的目的。對於難以治愈的患者,有效的止痛可以使其獲得較為舒適的帶瘤生存,提高其生存質量,並可能延長其生存期。事實上,讓癌症患者無痛或盡量使疼痛減輕到可以耐受的程度是能夠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