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胰腺癌症晚期死前徵兆,以及癌症晚期死前幾天徵兆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胰腺癌起病隱匿,發病迅速,易發生轉移,存活率低,死亡率高。由於該病早期不易被發現,絕大部分患者到明確診斷時已屬晚期,失去了治療機會,隻能帶瘤生存。
腹痛可能是胰腺癌患者預後死亡危險因素。腹痛是胰腺癌患者最常見的臨床症狀之壹,有研究發現75%的患者診斷時伴有腹痛,晚期患者腹痛比例超過90% 。 而目前研究認為神經浸潤是癌性腹痛的重要原因,研究顯示,而神經浸潤也是胰腺癌的最常見的轉移途徑,因此,腹痛患者壹般已經處於中晚期,研究顯示,有神經浸潤的患者的生存期(8個月)明顯短於沒有神經浸潤的患者(12個月),壹旦有神經浸潤,即使患者進行手術切除,也不能達到傳統意義上的RO切除,必須進行胰周神經清掃,可以提高腫瘤根治率,可減輕神經浸潤引起的疼痛。
血硒水平的高低還與癌症的復發率、擴散程度、患者存活時間以及預後相關。.血硒水平較高的腫瘤患者,腫瘤可能局限於原發部位,遠處轉移的可能性較小,復發率可能較低,預後可能會較好。相反,血硒顯著降低的患者腫瘤多有遠處轉移、惡性程度高及生存期短的可能。癌症患者體內硒含量都是低於正常人的,禾存麥芽硒硒含量高,適合癌症患者。
除了腹痛,胰腺癌晚期臨終前有哪些症狀呢?
症狀壹、黃疸:黃疸是胰腺癌晚期死前症狀的重要症狀之壹,而阻塞性黃疸是胰頭癌最突出的表現,其發生率在90%以上的。而且早期的胰體、胰尾可無黃疸。黃疸通常呈持續性且進行性加深。完全梗阻時,大便可呈陶土色,皮膚黃染可呈棕色或古銅色,伴瘙癢,症狀加劇則表明接近離世。
症狀二、消化道症狀:消化道的症狀主要是包括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消化不良、腹瀉、便秘或消化道出血等癥常有發生,但不具有特異性的胰腺癌晚期死前症狀,壹旦大量出血,或者大便無法排出,或者嘔吐、腹瀉不止,將會迅速加劇死亡。
症狀三、轉移性症狀:胰腺癌可直接浸潤總膽管壁,或在早期由於癌壓迫而發生阻塞性黃疸;在腫瘤發展的同時,癌與胃、十二指腸、大腸和下腔靜脈粘連,或向臟器發生癌浸潤,進而浸潤腸係膜上動脈和門靜脈等,引起門靜脈高壓而出現腹水等癥;如果癌細胞向其牠組織器官轉移,形成相應不同的症狀。
醫生介紹,胰腺癌是壹種難以發現,發展迅速,治療效果又非常差的惡性腫瘤,在腫瘤界有“癌王”之稱,大多數確診時就已經到了中晚期。所以應對這類腫瘤,壹定要及時發現牠的早期變化,才能抓住治療時機,挽回性命。
2005年,楊高的妻子查出肝癌。晚期肝腹水嚴重,妻子的肚子脹得像懷孕,沒辦法隻能住進醫院,可不到半年,妻子還是走了。
回憶起這樣的情形,楊高的眼圈泛紅了。
這樣的例子,每天都在世界不同的角落發生。每次看到網上誰誰誰患癌後活幾十年,楊高都極度懷疑是假的。畢竟,她的妻子半年就走了。
得了癌症,為什麽有人活幾個月,有人活幾十年?很多人都認為癌症之後,人也活不了多久。的確有患者如楊高的妻子那樣確診癌症之後不久就死去了。但也有不少人在確診之後,經過積極治療,可以活很久。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院長徐克成就是後者。2006年,當時66歲的徐克成確診了肝癌,但他在研究了治療方案之後,提出自己的新療法,如今已經過去16年了,他壹直沒有復發。
說到癌症患者的生存期長短,主要和以下這些因素有關。
1. 癌細胞類型和癌症分期
不同部位的癌症,惡性程度有所區別。比如胰腺癌的惡性程度要比很多癌症大得多。就算是同壹部位的癌症,不同的組織病理學分類,惡性程度也不壹樣。比如小細胞肺癌的惡性程度要比非小細胞肺癌高得多。惡性程度越高,患者整體生存期就越低。
癌症確診之後,還要做臨床分期。分期越晚,病情就會越嚴重,治療效果越差,從而導致整體生存期越低。
2. 治療方式
不管患者的癌症是什麽類型,處於什麽分期,治療方式是否合理對生存期的影響也非常大。徐克成在肝癌之後的生存期這麽長,關鍵的壹點就在於他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這也是醫生得癌後治愈高的主要原因。
3. 身體的基礎狀態
患者自身的抵抗力,體質各方麵的條件也影響著患者的生存期。身體條件好,自然更能抵抗癌症對身體的損傷。
比如,同樣得了肺癌,有抽煙習慣的人要比沒抽煙的人更難治療,因為抽煙會導致肺氣腫或慢阻肺,常有肺部慢性阻塞性炎癥。這使得肺癌發生之後,吸煙者的治療效果更差,而非吸煙者的肺功能更加完善,治療效果會更好,從而使這兩類人的生存期有所差別。
4. 經濟狀況
這很好理解。治療癌症需要很大的開支。收入高的人,自然更容易得到更好的治療。如果沒有特別高的收入,有購買疾病保險,也可能讓治療負擔降低。負擔得起醫藥費,才有望增加生存期。
此外,人的心態,對治療的配合程度等,也對生存期有壹定影響。
癌症患者壹般因何而死?癌症治療可以通過根治或控制腫瘤發展的辦法,做到延長患者的生存期。那麽,無法根治癌症的患者,最終又是因何而死呢?
1. 腫瘤惡病質
癌細胞的生長速度遠高於正常細胞,而且可以無限制增殖,導致營養都被癌細胞搶去。另外,晚期患者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減少進食或無法進食,從而導致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癥,最後瘦得皮包骨,死於營養不良。這便是腫瘤惡病質。
2. 腫瘤急癥
腫瘤急癥是腫瘤在發展過程中,造成了各種嚴重的並發癥。比如腫瘤侵犯血管,引起大出血;胃腸道腫瘤變大後,導致胃腸道穿孔,腸梗阻等並發癥。這些都是腫瘤急癥。如果急癥得不到控制,患者就可能短期內喪命。比如當腫瘤將腸腔完全堵死,患者就無法排便,腸管長大,導致腸穿孔,腸內容物進入腹腔,導致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患者可能在短時間死亡。
3. 多臟器功能衰竭
腫瘤出現多處轉移,而營養吸收又受到障礙,患者肝腎心臟等器官功能就會逐漸衰竭。晚期患者可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最後導致患者死亡。
4. 治療的副作用
很多治療癌症的方法都會有副作用,並可能導致死亡。比如,化療會導致白細胞降低,造血功能受抑制,導致免疫力下降,從而使患者出現嚴重感染。因而,對於晚期患者,選擇治療方法的時候,壹定要考慮患者的身體狀態。
癌症患者的臨死徵兆癌症患者死前的短暫階段被稱為終末期。這時,患者全身各個係統都已近衰竭,這會給患者帶來很多痛苦的症狀。
很多癌症終末期患者都會有劇烈疼痛的症狀。壹方麵癌細胞到處轉移擴散,破壞人體器官組織,壓迫神經和骨骼,就引發所謂癌痛;另壹方麵,患者長期臥床會帶來褥瘡、肌肉痙攣、便秘等問題,也會引發疼痛。
50~60%癌症終末期患者會有呼吸困難,在肺癌患者中數字可高達74%,尤其在臨終前6周內更加普遍。這是由於癌細胞侵犯了肺部導致肺阻塞性不張,以及患者胸腔大量積水共同導致的。
癌症患者到了終末期還會有暴瘦的症狀。患者往往因為消化係統梗阻而難以進食,或因為各種病痛毫無食欲。許多癌症患者到最後都是餓死的,非常可憐。
出血也是癌症患者終末期的典型症狀之壹,而且出血原因很多樣。有的是因為腫瘤浸潤導致血管破裂出血,有的是因為腫瘤過度生長發生壞死而破潰出血,還有的是因為放化療損傷了血管壁造成滲血溢血,或血小闆、凝血因子不足造成出血。
癌症本身和治療過程都會帶來相當大的痛苦,所以我們應該堅持良好生活習慣,降低患癌風險。
參考資料:
[1]《腫瘤醫院院長患癌後,說了5句大實話!患癌十多年我是如何活下來的?》.健康時報.2017年9月16日
[2]王淑英,王彩雲.《臨終護理的現狀與展望》.中華護理雜誌.2004年第4期
[3]何裕民.《癌症患者生存期預測:最不人道的“科學”》.家庭醫學:上半月.2008年第8期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