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丸膠囊(雷丸片抗癌是真是假)

2023-11-07 16:06:24
腫瘤網 > 腫瘤治療方法 > 雷丸膠囊(雷丸片抗癌是真是假)

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雷丸膠囊,以及雷丸片抗癌是真是假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每日說藥:雷丸膠囊適用於癌症的輔助治療嗎?要註意什麽?

雷丸膠囊屬於腫瘤科的輔助用藥,在臨床上可以用於癌症的輔助治療。大傢可能對雷丸膠囊不上很熟悉,那下麵我們就跟隨小康的腳步,壹起來看看雷丸膠囊的功效和作用吧。

壹、雷丸膠囊的基礎知識

通用名稱:雷丸膠囊

商品名稱:萬邦醫藥、雨田青、愛民

適應癥:主要有化痰軟堅的功效。可以用於癌症的輔助治療。

小貼士:

癌症:癌症也就是惡性腫瘤,對人的生命會造成壹定的威脅。因此在發現癌症的時候應及早進行治療。癌症有許多類型,而病症的嚴重程度取決於癌細胞所在部位、惡性程度及是否發生轉移。

二、雷丸膠囊的藥理作用

雷丸膠囊的主要成分是雷丸,雷丸為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菌核。追風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可以治治蟲積腹痛,疳疾,風癇。對於癌症患者有壹定的治療作用。

腫瘤細胞

三、雷丸膠囊的適用/禁忌人群

1、適用人群:

癌症患者。

2、禁忌人群:

對藥品中任何成份有過敏情況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3、特殊人群:

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對於青少年兒童尚未有充分的對照資料,因此在醫生的指導下才能用藥治療;中老年人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四、常見用藥疑問解答

雷丸膠囊能否長期使用?

壹般來說,藥物治療都不建議長時間使用,應當按照壹定的療程服用。在醫生指導的療程下,應定時接受相關的身體檢查,密切關註身體情況。在服用指定療程後,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再決定是否繼續使用該藥。

五、小康溫馨提示

1、如果在服用藥物期間,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應當及時向醫生反應情況。

2、雷丸含有大量鎂鹽,可與四環素族抗生素形成絡合物降低吸收和藥效,故兩藥不宜同時服用。

3、患者除了正常的用藥治療之外,還應該多註意平時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做好平時的護理對患者的病情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這期小康就為大傢介紹到這里了,如果想了解更多雷丸膠囊的治療內容,也可以直接咨詢相關藥師和查閱詳細產品說明書。祝大傢早日恢復健康!


康愛多 #雙十壹健康節# 寫心願,送健康~更多活動內容或 #雷丸膠囊# 的相關藥物信息,也可點擊下方“了解更多”進行搜索查看!

中藥功效分類歌訣

1、解表藥

解表之藥重發散,味辛對癥寒熱痛;

表邪風寒與風熱,不宜久煎莫久用;

虛癥要慎免傷元,溫初毒解熱也清;

能利水腫止咳喘,個別止痛又透疹。

1.1 辛溫解表藥

辛溫解表散風寒,性味辛溫能發散;

外感惡寒兼疼痛,浮緊薄白及諸汗。

麻黃細辛和桂枝,荊芥防風與白芷;

紫蘇生薑和槁本,蔥白羌活蒼耳子;

胡荽香薷西河柳,通鼻開竅須辛荑。

1.2 辛涼解表藥

辛涼解表去風熱,熱重寒輕口嚥渴;

頭痛目赤苔黃薄,脈相浮數和乾咳。

葛根柴胡和升麻,蟬蛻菊花與桑葉;

牛旁子與蔓荊子,浮萍豆豉與薄荷;

後有木賊鬧自在,古用豆捲清濕熱。

2、清熱解毒藥

清熱解毒藥多樣,瀉燥解毒涼血退;

食少便溏要慎用,寒涼易損脾和胃。

2.1 清熱瀉火藥

瀉火用於氣分熱,各類臟腑是實證;

高熱煩汗脈大洪,身體虛損要扶正;

石膏知母夏枯草,天花蘆根與梔子;

穀精草上密蒙花,熊膽能對青葙子;

明目便茶夜明砂,竹葉不勝決明子。

2.2 清熱燥濕藥

清熱燥濕藥苦寒,痢痰痔瘺和泄瀉;

黃膽尿赤耳流膿,淋澀帶黃下焦熱。

黃蓮黃芩與黃柏,龍膽功勞和苦參;

白鮮皮內唐鬆草,胡黃秦皮也能成。

2.3 清熱解毒藥

清熱解毒藥寒涼,毒蟲咬傷與癌症;

溫病發熱嚥腫痛,毒痢瘡止莫過用。

2.3.1 溫熱病用藥

溫熱金銀和連翹,大青葉下闆藍根;

青黛綠豆穿心蓮,熊膽律草四季青;

清熱解毒山慈菇,後麵不少在其中。

2.3.2 主治嚥腫痛藥

治嚥山豆根射幹,馬勃酸漿金果欖;

橄欖木律大青葉,能否配準任妳選。

2.3.3 清熱痢藥

熱毒瀉痢白頭翁,秦皮鴨膽馬齒莧。

2.3.4 熱毒瘡瘍藥

熱毒瘡瘍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

重樓白花蛇舌草,白蘞敗醬草紅藤;

慈菇漏蘆千里光,半枝金蕎用方中。

2.4 清熱涼血藥

血分有熱涼血藥,神昏妄行夜難眠;

吐衄便血熱入營,滋陰甘苦和鹹寒。

涼血生地與玄參,赤芍紫草與牡丹;

牛角牛黃地骨皮,絲瓜絡也是古傳。

2.5 清退虛熱藥

虛熱骨蒸主傷陰,五心煩熱脈數細;

肝腎陰虛內火旺,熱病後期與盜遺。

舌紅苔少用此藥,青蒿白薇地骨皮;

銀柴胡與胡黃蓮,小兒積疳要配齊。

3、瀉下藥

通利方便瀉下藥,排積水滯顯功效。

3.1 攻下藥

攻下之藥多苦寒,大黃蘆薈玄明粉;

芒硝較猛玄明緩,番瀉葉子在當中。

3.2 潤下藥

潤下火麻郁李仁,杏桃核桃柏子仁;

決明蜂蜜瓜蔞仁,當歸蘇子和桑椹;

鎖陽蓯蓉生首烏,津枯便結熱傷陰。

3.3 峻下逐水藥

峻下逐水藥性猛,壹般人員受不了;

藥到劇瀉除水腫,排積痰飲又利尿。

有毒易損傷正氣,虛弱有孕莫亂吃。

甘遂大戟和芫花,商陸巴豆牽牛子。

4、祛風濕藥

除卻風寒與濕邪,祛風濕藥解痹痛;

濕痹痙麻和不遂,腰肢痿弱都對癥。

4.1 祛風濕散寒藥

祛風散寒辛苦溫,獨活川烏雷公藤;

蘄蛇木瓜威靈仙,蠶砂鬆節尋骨風;

伸筋草繞海風藤,老鸛草見路路通。

4.2 祛風濕清熱藥

祛風清熱多苦寒,熱痹關節紅腫痛;

花蛇蒼耳烏梢蛇,秦艽防己絡石藤;

豨薟桑枝海桐皮,虎骨豹骨穿山龍。

4.3 祛風強筋骨

祛風強筋藥多溫,壯骨治軟補腎肝;

兼利水道五加皮,桑寄狗脊千年健。

5、芳香化濕藥

芳香化濕主運脾,辛香溫燥怕虛火;

油多揮發莫久煎,入方後下才沒錯;

廣藿佩蘭與蒼術,厚砂豆蔻和草果。

6、利水滲濕藥

滲濕利水藥甘淡,通利水腫和尿淋;

退濕退黃有功效,痰飲瀉運不適癥;

耗傷津液又虧陰,腎虛之重莫輕用。

6.1 利水消腫藥

利水消腫便不利,泄瀉痰飲適應癥;

澤瀉葫蘆大腹皮,螻蛄薺菜薏苡仁。

赤小豆和玉米須,利水滲濕數茯苓;

冬瓜皮可消水腫,豬苓歸腎膀胱經。

6.2 利尿通淋藥

利尿通淋藥寒涼,入主膀胱和腎經;

尤清下焦濕和熱,小便短赤四種淋。

車前子和車前草,瞿麥匾蓄和木通;

滑石防己與通草,海金沙入利尿靈;

石韋萆薢地膚子,夜驚不眠配燈心。

6.3 利濕退黃藥

利濕退黃茵陳蒿,虎杖之外金錢草;

除濕退黃解毒腫,金錢能管瘡蛇咬。

7、溫里藥

溫里之藥能祛寒,辛熱溫腎可回陽;

里寒臟寒陽虛癥,腹冷吐瀉腎陽亡;

畏寒肢冷麵色白,食欲不振肢體脹;

脈微欲絕便清長,熱傷虛孕慎入方。

附子肉桂小茴香,吳茱高良和乾薑;

胡椒花椒和蓽茇,蓽澄茄外是丁香。

8、行氣藥

行氣之藥在理氣,作用過強是破氣;

辛香苦溫散泄竄,溫行疏暢透氣機;

溫燥傷陰怕氣虛,輕煎孕身忌破氣。

陳皮橘紅及青皮,木檀沈香俱枳實;

烏藥香附川楝子,佛手香櫞核荔枝;

甘鬆刀豆與薤白,玫瑰花兒弄柿蒂。

9、消食藥

消食之藥化滯積,消導甘平脾胃經;

運弱積滯配行氣,虛寒濕阻香溫中;

山楂神曲穀麥芽,萊菔子、根雞內金。

10、驅蟲藥

驅蟲之藥多有毒,脾胃大腸可消積;

殺蟲除疳化萎黃,癢饑臍痛都根治;

使君檳榔苦楝皮,鶴芽雷丸南瓜子;

貫眾大蒜石榴根,還有鶴虱榧樹子。

11、止血藥

止血之藥有多樣,涼血化瘀溫斂散;

寒溫散斂性不同,癥對出血與紫癜。

11.1 涼血止血藥

涼血止血大小薊,地榆槐花白茅根;

熱咳痰多加側柏,安胎解毒苧麻根。

11.2 化瘀止血藥

化瘀止血跌打傷,三七茜草與蒲黃;

行氣活血常相配,不離花蕊石降香。

11.3 收斂止血藥

收斂止血味多澀,初出瘀顯慎用之;

虛損外傷效果好,藕節仙鶴與白及;

棕櫚炭和血余炭,紫珠外加刺猬皮。

11.4 溫經止血藥

溫經止血數艾葉,群眾也用竈心土;

肝脾二經性溫熱,脾不統血沖不固;

常配益健暖腎宮,虛熱妄行出血禁;

竈土又叫伏龍肝,焦黃大紅褐細軟。

12、 活血化瘀藥

活血祛瘀歸心肝,辛苦善走能通行;

行血散瘀通經絡,利痹消腫又止痛;

動血耗血月事多,出而不瘀孕忌慎。

12.1 活血止痛藥

活血止痛多辛散,行氣有益滯瘀癥;

川芎沒藥延胡索,姜黃乳香和郁金。

食醋三棱五靈脂,消痛莪術與丹參。

12.2 活血調經藥

活血調經主婦科,祛瘀有功損跌痛;

紅花澤蘭益母草,牛膝王不留丹參;

月季花賽淩霄花,桃仁不如雞血藤。

12.3 活血療傷藥

活血療傷消腫痛,生肌止血續筋骨;

然銅土鱉馬錢子,血竭蘇木骨碎補;

跌打金瘡和瘀閉,不離皇傢劉寄奴。

12.4 破血消癥藥

破血消癥性猛烈,癥瘕積聚要用牠;

莪術三棱和水蛭,斑蝥虻蟲穿山甲;

幹漆皂刺瓦楞子,馬鞭草沒狼毒大。

13、 止咳化痰平喘藥

祛消痰癥化痰藥,止咳平喘又壹類;

喘痰昏癲眩肢麻,中驚歪斜癭不遂;

麻疹初起咳勿止,清宣肺氣是主意。

13.1 溫化寒痰藥

寒痰之藥多溫燥,熱燥咯血病慎用;

白附半夏白芥子,白前皂莢天南星;

降逆止嘔旋覆花,宣散痰膿用桔梗。

13.2 清化熱痰藥

清化熱痰藥寒涼,寒痰濕痰常不用;

竹茹瓜蔞天竺黃,川貝前胡與桔梗;

海哈殼與黃藥子,昆布海藻和瓦楞;

海浮石和胖大海,青礞石也入方中。

13.3 止咳平喘藥

寒熱虛實諸咳喘,臨床用藥各不同;

紫菀百部紫蘇子,桑皮杷葉苦杏仁;

白果馬鈴洋金花,葶藶子前是款冬。

14、安神藥

安神定誌是類藥,心肝二臟關係緊;

驚悸忘眠神不寧,夢多癲狂能對癥;

礦石久煎碎在先,毒入散丸勿久用。

14.1 重鎮安神藥

鎮在驚嚇心火盛,肝陽上亢心不寧;

平肝潛陽重安神,心悸失眠火擾心;

硃砂龍骨和磁石,琥珀通化可鎮靜;

牡蠣珍珠及黑鉛,過去常用紫石英。

14.2 養心安神藥

種仁甘潤能滋養,心腎不交夜多夢;

酸棗柏子合歡皮,遠誌茯神夜交藤。

15、 平肝藥

平肝潛陽息風藥,均入肝經性不同;

陰虛血虧忌溫燥,寒涼不治虛和驚。

肝火亢炎熱生風,痰阻血虛易神昏。

15.1 平肝潛陽藥

平肝潛陽珍珠母,牡蠣羅布石決明;

赭石蒺藜紫貝齒,兼有清熱安心神。

15.2 息風止痙藥

息風止痙治血虛,羊角牛黃和鉤藤;

天麻全蠍熱地龍,僵蠶瘡蛇用蜈蚣。

16、 開竅藥

開竅之藥多芳香,易於揮發入散丸;

樟腦菖蒲蘇合香,麝香蟾酥和冰片;

辛香走穿隻救急,治表久服會傷元。

17、 補虛藥

虛癥氣血與陰陽,補虛藥分四大類;

沒有虛弱勿濫用,損傷正元莫後悔。

17.1 補氣藥

氣虛少言易脹瀉,少氣易汗喘怕動;

補氣人參白扁豆,黃芪黨參太子參;

白術山藥加大棗,飴糖蜂蜜西洋參;

甘草烏雞絞股藍,古人也有用黃精。

17.2 補陽藥

陽虛畏寒肢易冷,腰膝酸軟精神萎;

性淡宮冷常不孕,尿頻易泄少精髓;

補陽鹿茸巴戟天,仙茅淫羊海狗腎;

鎖陽補骨菟絲子,續斷沙菀益智仁;

蛤蚧蘆巴紫河車,蟲草起石核桃仁;

還有杜仲強筋骨,安胎固經在方中。

17.3 補血藥

血虛唇甲淺耳鳴,失眠健忘少淡經;

當歸熟地與白芍,阿膠首烏龍眼行。

17.4 補陰藥

陰虛潮熱澀昏花,膝軟便結和乾咳;

慎用寒涼痰濕癥,脾虛腹脹和溏泄。

17.4.1 肺胃陰虛藥

肺胃陰虛用沙參,石斛玉竹天門冬;

百合麥冬與黃精,太虛也用西洋參。

17.4.2 肝腎陰虛藥

肝腎陰虛枸杞子,鱉甲龜甲女楨子;

桑椹芝麻墨旱蓮,陰虛白髮入方子。

18、 收澀藥

收澀之藥能固本,久咳瀉滑帶尿頻;

自汗盜汗兼虛喘,收澀治標不治本。

18.1 固表止汗

固表止汗屬肺經,陰虛內熱傷了津;

脾肺氣虛表不顧,浮小麥和麻黃根;

五味五倍山茱萸,實癥汗出不宜用。

18.2 斂肺澀腸

斂肺澀腸藥味酸,肺腎虛痢瀉咳止;

罌栗殼和赤石脂,石榴皮與五倍子;

烏梅訶子禹余糧,肉豆蔻與五味子。

18.3 固精澀帶縮尿藥

固精縮尿又止帶,濕熱遺尿不宜用;

山萸蓮子和芡實,海桑二螵和金櫻;

滑遺昏痿覆盆子,溫補肝腎脾治本。

19、 湧吐藥

湧吐排除痰食毒,作用強烈易傷元;

老弱小兒孕咳癆,禁忌救助要記全;

常山藜蘆和膽礬,也用瓜蒂和食鹽。

20、 外用藥

外用解毒又療瘡,攻毒殺蟲能止癢;

拔毒化腐又生肌,癰疽膿出可順暢;

多數大毒細分別,內服外貼嚴存放。

20.1 殺蟲解毒除濕止癢藥

療毒殺蟲蛇咬傷,又能燥濕止癢癢;

白礬蛇床與雄黃,大風子外用硫磺;

大蒜土荊皮蜂房,去毒內服說細詳;

輕粉樟腦與水銀,亦有蟾蜍來幫忙。

20.2 拔毒化腐生肌藥

化腐生肌有大毒,拔毒升藥與砒霜;

輕粉鉛丹爐甘石,硼砂斑蝥和砒石;

鬆脂蜘蛛木鱉子,兒茶血竭蓖麻子;

麻油硇砂番木鱉,常用石灰拌鼠子。

作者:admin | 分類:腫瘤治療方法 | 瀏覽:34 | 迴響: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