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多發性結節癌變的幾率大嗎,以及肺部多發結節是癌症嗎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最近收到很多網友關於疾病的咨詢,而大多數問題都集中在醫院體檢時,或者在住院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含有結節、息肉、增生、囊腫等這樣的疾病上,而問題的核心在於這些疾病在未來的時候會不會發生癌變。
大部分人問患有結節這樣的疾病主要有兩種,壹種是肺結節,第二種是甲狀腺結節。
首先就來說壹說肺結節,肺結節90%以上都是良性的,因為這些肺內小結節大部分是由於肺部的良性疾病所引起的,而真正發生惡變的肺結節所占的比例衹有1.2%,所以大傢不必過於擔心,那麽哪種類型的肺結節容易發生惡變。首先肺結節的直徑大於8個毫米,再者就是肺結節成磨玻璃樣改變或者實性改變,還有就是結節的邊緣不規則,有毛刺徵或者分葉徵,再者結節通過三個月的隨訪以後變得越來越大了,那麽這種類型的肺結節惡變的可能性就比較高,這個時候需要通過拍個CT以及穿刺活檢病理來明確診斷。
對於甲狀腺結節小於1個厘米以下的患者,大傢不必過度擔心,因為這種類型的甲狀腺結節表面比較光滑,邊界比較清楚,然後還可以隨著我們的吞嚥動作上下活動,這都是良性甲狀腺結節的表現,對於甲狀腺結節直徑大於1個厘米以上的患者,如果出現了聲音嘶啞發聲困難,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以及我們做吞嚥動作的時候,發現甲狀腺不能隨著上下運動的。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還有就是我們壹摸脖子發現頸部淋巴結腫大了,並且通過壹定時間的水準發現甲狀腺結節變得越來越大了。那麽這種類型甲狀腺結節惡變的可能性就比較高,需要及時做穿刺活檢病理,以鑒別良惡性。
而對於已經確診為甲狀腺癌的患者也無需過多擔憂,因為甲狀腺癌在以前稱之為惰性腫瘤,也就是說牠很懶不容易進展,也不愛轉移,衹要及時通過手術切除,大部分人的愈後是非常良好的。
問得最多的增生類疾病是乳腺增生,乳腺增生其實是壹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壹種良性改變,大多數女性在月經期的時候就會出現乳腺增生,對於害怕乳腺增生發展為乳腺癌的患者,可以通過2~3年的定期復查乳腺彩超,如果乳腺增生沒有進展惡化的話,那麽大多數情況下是良性的,而且我們大多數女性朋友如果害怕乳腺癌的的話,也可以自己給自己做檢查,如果發現乳頭內陷或者乳頭溢液以及發現乳房的皮膚出現了異常改變,那麽這時候就需要到醫院及時就診。
而關於息肉問得最多的就是膽囊息肉以及結直腸息肉,而膽囊息肉在臨床上16個患者中就有壹個人會發現有膽囊息肉,其實發病率也不低,但膽囊息肉會不會發生癌變?最主要還是看牠的種類,在臨床上我們認為對於直徑小於1個厘米,並且是多發的而且沒有出現急性膽囊炎症狀的膽囊息肉,我們可以考慮不用特殊處理,隻需要3~6個月,定期復查B超就可以了。
對於直徑超過1個厘米以上,並且是單個獨立存在的,以及在6個月的時間以內,膽囊息肉的直徑超過3個毫米以上,並且在臨床上已經出現了反復腹痛的症狀,B超也查出了有膽囊結石,那麽這種類型的膽囊息肉就需要及時考慮手術及時切除了。
腸息肉可分為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大部分都是良性的,而腺瘤性息肉則容易發生癌變。腸息肉從良性發展到惡性,通常所需要的時間是5年至10年以上。如果早期通過腸鏡發現了腸息肉,然後再根據病理結果回報,如果是惡性的話或手術將其切除,那麽治愈率可以高達90%以上。而對於結直腸癌的篩查率,也就是對於年齡已經超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我們建議是每隔3~5年做壹次腸鏡。
關於囊腫問的最多的就是單純性肝囊腫和單純性腎囊腫。對於單純性肝囊腫,我在視頻中也說過,這是我們人體的壹種先天性發育異常,如果肝膿腫的直徑小於5個厘米以下,我們壹般不需要特殊處理之,需要定期復查B超就可以了。如果單純性肝囊腫的直徑大於5個厘米以上,那麽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去醫院接受治療。
而對於單純性腎囊腫,如果直徑小於5個厘米以下,並且沒有出現任何不適的話,壹般不需要特殊處理,當腎囊腫的直徑超過5個厘米以上,並且已經開始壓迫周圍組織,或者已經出現了腰部酸脹疼痛等症狀,甚至導致腎功能出現損害的患者,這時候就需要特殊處理,通過手術將其切除了。
對於多發性腎囊腫的患者,我建議查壹個顱內血管核磁成像,以排除動脈瘤的存在,因為在臨床上我已經接診好幾例蛛網膜下腔出血合並有多發性腎囊腫的患者,而發生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就是因為動脈瘤破裂,而單純性腎囊腫和單純性肝囊腫都是良性疾病,並不會發生癌變。
好了,今天就聊這麽多,關註醫學科普,關註神經內科曾大夫。
專欄
預防腦梗很簡單,100集每天1塊錢
作者:神經內科曾大夫
79幣
85人已購
查看
這位患者的肺結節沒有任何問題,但他的求醫過程實在太坎坷了,傢屬也難過地說:老人做氣管鏡的時候,看著他臉上的斑和鬆弛的皮膚,我的眼淚壹下就湧出來了,那壹刻好像這些天所有的委屈都蹦不住了,這麽長時間所有的經歷像電影壹樣壹幕壹幕呈現。
以下轉自患者傢屬咨詢:
尊敬的戴主任,您好!傢里老人今年60歲,有過40年左右的吸煙史。在2021年5月份,因為我朋友的母親被診斷出肺癌早期,傢里人才開始對肺部健康有所關註。
隨即我帶老人做了薄層ct,當時檢查結果為雙肺多發實性肺結節,最大病竈位於左肺下葉,大小為0.7cm。後遵醫囑因病人頭孢和青黴素過敏,選擇口服21天拜復樂進行抗炎治療。
因為老人腿部殘疾加上性格比較執拗,所以決定讓老人做了增強ct與三維重建,免得再來醫院折騰。2021年8月10日下午,增強ct與三維重建結果表示此前左肺下葉病竈由原來的0.7cm變成了1.1cm,因為非專業醫務人員覺得病竈三個月之內變大就是腫瘤的概率比較高,隨即立即到當地的腫瘤醫院進行進壹步檢查。
醫院部分醫生都要求先做支氣管鏡或ct下引導穿刺取病理,考慮到老人肺部結節比較多,先選擇了做支氣管鏡進行檢查,結果未見新生物、未見明顯腫塊。之後就是無盡的尋醫,然而大多醫生都表示需要做petct來明確結節性質。
因為老人於2021年8月10日已經做了壹次增強ct,加上8月18日在腫瘤醫院又做了壹次ct,擔心老人身體受不了輻射便拒絕了做petct。隨後去了多傢醫院,均表示老人這種情況目前可以暫時觀察3-4個月之後進行薄層ct復查。
至此,經歷了將近20天的尋醫問藥總算是告壹段落了,回想起給老人看病的日子覺得壹切好像是不可思議,像壹場夢壹樣,也感嘆了命運的不公。明明前段時間還為了勸患癌的朋友媽媽放寬心別想太多,為和我差不多大的年輕人因肺癌晚期捐款,結果這種事情就發生在自己傢人的身上,真的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在去醫院的路上奔波的時候,整個人的腦袋都是亂套的,不知道怎麽問醫生不知道該準備些什麽。剛開始是當地和上級醫院來回跑,就好比每天淩晨起來就忙忙碌碌但卻碌碌無為,車里的高速收費發票不知道多少張,不知道多久沒有好好吃上壹頓早飯,不知道如果老人的病情不容樂觀我應該怎麽辦。明明前幾日和老人還在有說有笑卻壹下要麵對可能失去親人的痛楚,又不知道該和誰講、該怎麽講。
老人可能也是覺得自己這個病不是特別好,整個人都消瘦了壹圈兒。老人做氣管鏡的時候,看著他臉上的斑和鬆弛的皮膚,我的眼淚壹下就湧出來了,那壹刻好像這些天所有的委屈都蹦不住了,這麽長時間所有的經歷像電影壹樣壹幕壹幕呈現。
後來我通網絡搜索看到了戴主任,就如同在黑暗的屋子的壹束光明,在此特別感謝熱心磨友,為我傢老人熬夜找肺部結節,讓我能夠迅速找到戴主任給定性。
目前有幾個問題想麻煩戴主任回答:
壹、像傢里老人這種雙肺多發肺部結節和目前的肺部質量,如果部分結節惡性指徵比較高是否可以進行胸腔手術?若不能進行手術是否有其他治療方案呢?
二、目前熱心磨友為我尋找的這些結節發展到哪種程度了?有治愈的希望嗎?
三、如果現在結節都無法處理是否可以為老人進行食補提高免疫力呢?
四、到現在我還是有點懵,如果戴主任有更好診斷建議或意見請您回復我。
最後,感恩壹切,希望大傢早日康復。
我的回復:
壹堆良性的結節,陳舊性病竈。建議按6-6-12-12-12隨訪3-4年,不長大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