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肝轉移還能救嗎(癌症轉移會引起血小闆降低嗎)

2023-11-06 22:58:24
腫瘤網 > 腫瘤治療方法 > 癌症肝轉移還能救嗎(癌症轉移會引起血小闆降低嗎)

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癌症肝轉移還能救嗎,以及癌症轉移會引起血小闆降低嗎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胃癌肝轉移還能活多久?都有什麽治療方法?

2天前網友私信我,其父親2年前因胃癌行胃癌根治術,術後規範放療,並定期復查,今天再次復查提示肝轉移,咨詢胃癌肝轉移還能活多久?都有什麽治療方法?

胃癌肝轉移晚期能活多久是常常被患者及其傢屬問及的問題。胃癌肝轉移多發生在胃癌中晚期,如果不及時采用有效的治療,那麽患者的生存期衹有3-6個月,具體情況個體差異性很大,和患者選擇的治療方式、疾病程度、患者體質以及心態有直接關係,其中治療方式是患者生存期長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那麽胃癌出現肝轉移應該如何治療呢?

1.手術治療 外科手術根治性切除肝臟轉移病竈仍是治療胃癌肝轉移的最佳方案,但由於大多數晚期胃癌病人發生肝轉移時常表現為肝臟多發轉移,或者同時合並肝外病變,包括網膜轉移、淋巴結轉移以及其他器官受累,難以行根治性切除,僅約20%肝轉移病人能夠行根治性肝轉移竈切除手術。

2.局部治療 目前,胃癌肝轉移的局部治療主要應用於無法或不願意行肝切除手術治療的替代治療。主要包括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和射頻、微波消融治療、氬氦刀消融術、粒子植入術等。

3.化療和(或)聯合靶向治療

對於不符合手術切除要求的胃癌肝轉移患者,全身化療是目前主要的治療策略。在進行治療前,要對胃癌進行分子分型,根據組織病理類型及基因檢測的結果,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HER2基因陽性,推薦曲妥珠單抗聯合化療;而對於HER2基因陰性的患者,推薦的方案主要是以氟尿嘧啶及鉑類或紫杉醇類的二藥化療方案。甲磺酸阿帕替尼是高選擇性VEGFR-2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能夠延長晚期胃癌患者總體生存期,提高疾病控制率,目前在我國已經被批準作為晚期胃癌的三線靶向治療。

4. 免疫治療 胃癌的免疫治療方麵,近兩年也有新的突破。在胃癌患者中,病理組織PD-L1綜合陽性評分>1,或基因檢測MSI-H/dMMR 陽性的晚期胃癌患者應用PD-1/PD-L1免疫治療獲益更高。

5.臨床實驗研究

與肺癌等癌症相比,包括胃癌在內的各類消化係統腫瘤的靶向治療方案相對匱乏。對於胃癌來說,靶向治療相對依賴HER2抑制劑曲妥珠單抗及抗血管生成類藥物。但HER2在胃癌中的陽性率僅有約10%~20%,大量的胃癌患者仍然缺乏靶向治療手段。基於這樣的需求,針對胃癌靶向治療的研究非常豐富。每壹個新治療靶標,尤其是檢出率高的靶標,找到合適的藥物,給予對因治療,對於癌症患者來說都是壹個嶄新的希望。參加臨床實驗對於某些胃癌肝轉移可能是雪中送炭。

總之,近年來,胃癌等消化係統腫瘤的治療已經進入了個體化治療,精準治療,綜合治療的年代。將各種有效的治療策略如化療,靶向免疫,局部治療相結合,個體化地運用於不同的患者,才能更好地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

腫瘤患者血小闆低有什麽危害?如何治療和護理?

血小闆是血液中的成分之壹,有止血和維護血管壁完整等重要功能,血小闆數量的穩定對於人體生命狀態的穩定有著巨大的意義。

可近年來,隨著環境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腫瘤患者群體愈發龐大。要知道,血小闆數量的降低不僅導致凝血功能障礙,還有可能會導致化療暫停、影響治療,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

為此腫瘤患者的整個疾病過程中,由於腫瘤本身和抗腫瘤治療導致的血小闆減少壹直是壹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腫瘤患者為什麽會出現血小闆降低?

正常血小闆計數為100~300x10^9/L,腫瘤患者出現血小闆降低原因多樣,主要可能包括如下幾點。

骨髓遭受腫瘤侵犯:部分腫瘤(如白血病)可以直接影響骨髓的造血功能,導致血小闆數量減少。而壹些腫瘤在發生骨轉移後,也會侵犯骨髓,正常的造血組織被替代,引起血小闆生成減少。

化療藥物影響:化療是治療中晚期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但化療藥物大多具有無選擇性的殺傷作用,會影響骨髓功能,進而外周血中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和血小闆減少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減少,化療引起的血小闆數量減少也稱腫瘤化療相關性血小闆減少癥。

血小闆消耗過多:腫瘤的廣泛播散和組織浸潤,造成局部的出血或者激活人體的凝血功能,這個過程中會消耗患者大量的血小闆,導致出現血小闆減少。

血小闆破壞過多:脾臟是人體處理血小闆的重要場所,但原發性肝癌、轉移性腫瘤可致出現脾大、脾功能亢進,使得血小闆破壞大幅度增加,導致血液中的血小闆數量低於100x10^9/L。

自身免疫性血小闆減少:機體將自身變異的腫瘤細胞視為異物,發揮了免疫功能,清除這些“異物”,同時也產生多種針對血小闆的壹些物質,使血小闆數量減少。

血小闆降低有什麽危害?

血小闆減少常常導致患者止血能力下降,頻繁出血性疾病。正常血小闆計數為100~300x10^9/L,壹般認為,血小闆計數低於100x10^9/L可診斷為血小闆減少癥,而血小闆數量減少的越多,危險程度就越高。

血小闆計數低於50x10^9/L時,存在皮膚、黏膜出血的危險性(如鼻黏膜出血、口腔黏膜出血、胃腸道黏膜出血等)

血小闆計數低於20x10^9/L時,可以在沒有任何誘因的情況下(如撞擊、碰撞),出現自發性內出血,特別是壹些內臟的出血。

血小闆計數低於10x10^9/L時則極高度危險,甚至可能出現神經係統血管出血,危及生命。

血小闆降低該怎麽治療?

壹、堅持治療原發病

對於腫瘤本身引起的血小闆減少,可以咨詢醫生,堅持治療,盡量根治或者緩解腫瘤進展,使整體病情好轉,減輕對骨髓造血係統的影響,去除血小闆數量減少的誘因。

二、調整治療方案

對化療藥物引發的血小闆減少癥,需要及時調整化療方案,減少或者避免再次應用造成骨髓損害的藥物,必要時可以等待血小闆恢復正常以後,再繼續進行化療。

三、輸註血小闆

如果血小闆計數<20×10^9/L 時,患者的出血風險相對較大,可以聽取醫生意見適當的靜脈輸入血小闆,預防出血。但輸註血小闆雖然能快速提昇血小闆數量,但隻是暫時性的效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治標不治本”。

四、應用促血小闆生成藥物

重組人白介素-11、重組人血小闆生成素、利可君、維血寧等藥物,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骨髓造血產生血小闆,並促進血小闆的成熟,可以在壹定程度上緩解血小闆減少,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相關藥物。

​​

血小闆減少日常如何護理?

對於血小闆輕度減少的患者(輕度減少:血小闆(50~100)×10^9/L),壹般無出血傾向,可不予治療,但此類患者的出血風險整體還是高於常人的,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註意做好自我護理工作。

活動時動作幅度要輕柔,避免劇烈運動,防止拉傷、扭傷引起出血。若發現皮膚出現紫點、紫斑、瘀血或嘔血黑便等出血現象,立即告知醫生。

避免生冷質硬不潔飲食,以免引起消化道出血感染。應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如牛奶、瘦肉、蛋類、豆制品、綠葉類蔬菜等。

腫瘤患者血小闆低有什麽危害?如何治療和護理?

血小闆是血液中的成分之壹,有止血和維護血管壁完整等重要功能,血小闆數量的穩定對於人體生命狀態的穩定有著巨大的意義。

可近年來,隨著環境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腫瘤患者群體愈發龐大。要知道,血小闆數量的降低不僅導致凝血功能障礙,還有可能會導致化療暫停、影響治療,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

為此腫瘤患者的整個疾病過程中,由於腫瘤本身和抗腫瘤治療導致的血小闆減少壹直是壹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腫瘤患者為什麽會出現血小闆降低?

正常血小闆計數為100~300x10^9/L,腫瘤患者出現血小闆降低原因多樣,主要可能包括如下幾點。

骨髓遭受腫瘤侵犯:部分腫瘤(如白血病)可以直接影響骨髓的造血功能,導致血小闆數量減少。而壹些腫瘤在發生骨轉移後,也會侵犯骨髓,正常的造血組織被替代,引起血小闆生成減少。

化療藥物影響:化療是治療中晚期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但化療藥物大多具有無選擇性的殺傷作用,會影響骨髓功能,進而外周血中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和血小闆減少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減少,化療引起的血小闆數量減少也稱腫瘤化療相關性血小闆減少癥。

血小闆消耗過多:腫瘤的廣泛播散和組織浸潤,造成局部的出血或者激活人體的凝血功能,這個過程中會消耗患者大量的血小闆,導致出現血小闆減少。

血小闆破壞過多:脾臟是人體處理血小闆的重要場所,但原發性肝癌、轉移性腫瘤可致出現脾大、脾功能亢進,使得血小闆破壞大幅度增加,導致血液中的血小闆數量低於100x10^9/L。

自身免疫性血小闆減少:機體將自身變異的腫瘤細胞視為異物,發揮了免疫功能,清除這些“異物”,同時也產生多種針對血小闆的壹些物質,使血小闆數量減少。

血小闆降低有什麽危害?

血小闆減少常常導致患者止血能力下降,頻繁出血性疾病。正常血小闆計數為100~300x10^9/L,壹般認為,血小闆計數低於100x10^9/L可診斷為血小闆減少癥,而血小闆數量減少的越多,危險程度就越高。

血小闆計數低於50x10^9/L時,存在皮膚、黏膜出血的危險性(如鼻黏膜出血、口腔黏膜出血、胃腸道黏膜出血等)

血小闆計數低於20x10^9/L時,可以在沒有任何誘因的情況下(如撞擊、碰撞),出現自發性內出血,特別是壹些內臟的出血。

血小闆計數低於10x10^9/L時則極高度危險,甚至可能出現神經係統血管出血,危及生命。

血小闆降低該怎麽治療?

壹、堅持治療原發病

對於腫瘤本身引起的血小闆減少,可以咨詢醫生,堅持治療,盡量根治或者緩解腫瘤進展,使整體病情好轉,減輕對骨髓造血係統的影響,去除血小闆數量減少的誘因。

二、調整治療方案

對化療藥物引發的血小闆減少癥,需要及時調整化療方案,減少或者避免再次應用造成骨髓損害的藥物,必要時可以等待血小闆恢復正常以後,再繼續進行化療。

三、輸註血小闆

如果血小闆計數<20×10^9/L 時,患者的出血風險相對較大,可以聽取醫生意見適當的靜脈輸入血小闆,預防出血。但輸註血小闆雖然能快速提昇血小闆數量,但隻是暫時性的效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治標不治本”。

四、應用促血小闆生成藥物

重組人白介素-11、重組人血小闆生成素、利可君、維血寧等藥物,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骨髓造血產生血小闆,並促進血小闆的成熟,可以在壹定程度上緩解血小闆減少,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相關藥物。

​​

血小闆減少日常如何護理?

對於血小闆輕度減少的患者(輕度減少:血小闆(50~100)×10^9/L),壹般無出血傾向,可不予治療,但此類患者的出血風險整體還是高於常人的,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註意做好自我護理工作。

活動時動作幅度要輕柔,避免劇烈運動,防止拉傷、扭傷引起出血。若發現皮膚出現紫點、紫斑、瘀血或嘔血黑便等出血現象,立即告知醫生。

避免生冷質硬不潔飲食,以免引起消化道出血感染。應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如牛奶、瘦肉、蛋類、豆制品、綠葉類蔬菜等。

作者:admin | 分類:腫瘤治療方法 | 瀏覽:28 | 迴響: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