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針灸能治好嗎(癌症與皮膚瘙癢)

2023-11-06 21:15:23
腫瘤網 > 腫瘤治療方法 > 癌症針灸能治好嗎(癌症與皮膚瘙癢)

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癌症針灸能治好嗎,以及癌症與皮膚瘙癢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臨床研究證明,針灸可以有效減輕癌症患者疼痛,提高大幅生活質量

夜幕降臨,就在很多人安然入睡的時刻,癌症患者卻要麵臨他們最可怕的夢魘——癌痛


這可能是患者們對癌症最為深刻的感知:患者們害怕天黑,因為癌症帶來的疼痛,總在夜晚劇烈又尖銳地爆發。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見的症狀之壹。國內每年新發癌症病例數超過350萬,每四個初診患者中就有壹個發生疼痛。


癌症晚期患者中,疼痛發生率高達60%至80%。其中每三個患者中就有壹個達到重度疼痛。儘管我們有著相關的癌症疼痛治療規範,但仍有大量患者沒有得到相對規範的治療。找到積極有效,沒有副作用的癌痛替代療法,成了緩解這部分患者疼痛的壹個重要措施。


麵對癌症患者的疼痛,我們老祖宗傳承了2000多年的中醫療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近日,國際權威期刊《JAMA Oncology》發表了壹項重磅研究報告(前瞻性隨機對照PEACE研究),該研究結果表明:針灸療法相較於其他癌症常規治療,能更有效緩解癌症康復患者慢性骨骼肌肉疼痛,且安全性良好

中華文明傳承了2000余年的瑰寶,在癌痛治療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癌症治療的缺憾:難以全麵治療覆蓋的癌痛

根據國傢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癌症疼痛診療規範(2018年版)》,疼痛級別量化表以0到10分的設計,重度疼痛分數為7到10。癌痛是慢性疼痛里級別最高的壹類。引起癌痛的主要原因包括三種:腫瘤直接相關、抗癌治療引起、以及焦慮、抑鬱等社會心理類非腫瘤因素。

目前,我們在針對癌痛的治療有壹套成熟的治療體係《癌症疼痛診療規範》,通過癌痛規範化治療,80%到90%的癌痛可以通過目前的「三階梯止痛方法」,降低到3分以下。這意味著疼痛被有效控制,對患者的睡眠、食欲、心情和精神不再產生顯著影響。

儘管如此,由於對止痛藥物的擔憂,仍有相當大壹部分患者沒有得到規範的疼痛治療。

忍痛成了這部分患者的日常,而隨著國際權威期刊《JAMA Oncology》發布的關於針灸療法治療癌症疼痛的臨床數據披露,針灸療法將成為控制癌痛的重要手段。

臨床研究PEACE:針灸療法減輕患者疼痛評分,大幅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針灸在我國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結晶和文化傳承。針刺治療即為針灸的“針”之意,牠擁有獨特而完整的理論體係,從古至今在中醫領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治療地位。

現代針刺治療包括電針和耳針等方式,電針治療通過導入電流進壹步刺激穴位,耳穴針刺是將針刺入耳朵區域的穴位。與電針相比,耳針更容易學習和管理。

傳統醫學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痛”,人體疼痛多由臟腑經絡不暢,淤滯不行進而產生逆亂或氣機升降失常等氣血運行障礙所致。而針刺治療能疏通經脈,行氣活血,從而達到“通則不痛”的止痛效果。

實際上,現代醫學也證明了針刺治療應用於臨床鎮痛的可行性,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已將針刺治療納入可報銷醫療服務之列。而此次《JAMA》雜誌披露的PEACE臨床研究,更是為針灸治療癌症疼痛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證據。

PEACE研究是在美國進行的壹項多中心、隨機對照、多臂平行臨床研究。研究納入了360例患者,所有的患者均曾被診斷患有癌症(目前無病竈),且骨骼肌肉疼痛超過3個月(且30天中至少有15天疼痛),疼痛評分大於等於4分。

所有患者按照2:2:1的比例隨機分配至電針組(145例)、耳針組(143例)和常規治療組(72例)。3組患者的情況相似,患者平均年齡為62.1歲,女性占69.7%(251例),患者疼痛評分平均為5.2分,平均疼痛持續時間為5.3年。

在電針治療組,臨床治療由專業醫師(具有5年以上腫瘤學經驗的職業針灸師)采用半固定穴位處方方式,分別在疼痛部分和其他部位各選取4個穴位,針刺得氣後,選取4個穴位用2Hz電量刺激,留針30分鐘。

而在耳針治療組,同樣由具備資質的醫師采用固定穴位,視患者疼痛情況依次刺激雙耳的扣帶回穴、丘腦穴、零點穴和神門穴逐次施針。

無論是電針組還是耳針組,治療頻率都為10周10次治療。

而常規治療組則為標準疼痛管理手段,包括止痛藥,理療和皮質醇等。

臨床結果:

從實驗開始到第十二周評估時間截止,電針治療的止痛效果要優於常規治療,患者疼痛評分相較常規治療可降低1.9分;

耳針治療的止痛效果同樣優於常規治療,患者的疼痛評分降低1.6分。

疼痛評分接近2分的差距,對於患者而言是非常重磅的壹個提昇,這意味著不少中、重度疼痛都能降級為輕、中度疼痛。更重要的是,耳針和電針的鎮痛效果壹直持續到研究結束。

此外,電針和耳針治療能有效恢復患者被疼痛影響的生活功能,改善身心健康程度,且在針刺療程結束後(12周後)止痛藥的使用量也明顯低於常規治療組。同時,經過有經驗的針灸師治療,電針與耳針的副作用都非常輕微可控,臨床試驗未發生嚴重副作用

PEACE臨床研究的成功,證實了我們先輩2000多年的燦爛文化結晶在現代醫學背景下依然蘊藏著無窮的寶藏。不久前榮獲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女士同樣站在了先輩們的肩膀上,獲得了青蒿素治療瘧疾的靈感。


不僅僅是針灸,這僅僅是我們浩瀚如煙的偉大中醫文明其中的壹個小小角落。中醫中還有更多更驚人的寶藏等著我們去發掘,我相信,未來中醫壹定能在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手上發揚光大!

來源 | 咚咚癌友圈

莫名其妙的皮膚瘙癢,或是癌症來臨?還需留意這8個“癌信號”

嚴寒冬季,空氣中懸浮的水分少,天氣較乾燥,從而使得皮膚乾燥瘙癢。皮膚瘙癢並不是小問題,若長時間仍然沒有緩解,還需進壹步去醫院做檢查,有可能是癌症來臨。

癌症所引起的皮膚瘙癢有什麽特點?

以前從來沒有過瘙癢,但最近突然有頑固性全身瘙癢,皮膚表面無變化,瘙癢難以忍受,尤其是晚上最為明顯,無論有哪種止癢藥膏都無法緩解。局限性瘙癢可能是臨近部位出現了癌病竈,若外陰頑固性瘙癢需警惕子宮頸癌;肛門頑固性瘙癢或是腸癌;鼻孔壁劇烈瘙癢或是腦瘤。不過瘙癢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跟癌病竈沒有任何關係。所以若皮膚長時間有不明原因的瘙癢,先排出食物或藥物過敏以及其他刺激性因素,還需進壹步去醫院做相關檢查。

需留意癌症的哪些早期症狀?

1、總是發燒或感染

體內感染易引起發燒,若有莫名其妙持續性發燒需警惕淋巴癌。多數癌症病人發病和治療時,由於免疫係統受到影響而持續性發燒,同時伴有全身疲乏。

2、胸痛和咳嗽

慢性咳嗽或有類似於支氣管症狀時,需留意肺癌或白血病,胸口疼痛可能會放射到手臂和肩膀。若慢性咳嗽和聲音嘶啞持續時間超過6個星期,需留意肺癌、甲狀腺癌或食管癌。

3、大便異常

頻繁腹瀉或便秘,尿頻尿急、血尿和排尿困難,膀胱功能失常需留意膀胱癌或腸癌。在短時間內大便突然減少或增多、大便中帶血或大便變細,需留意腸癌。

4、異常腫塊

經常摸壹摸乳房、腹股溝處和腋窩下,還有頸部以及腹部和睪丸等部位,若有質地堅硬且難以推動的腫塊,需排查癌症。

5、皮膚有新的斑點或黑痣突然發生變化

皮膚上長出新的斑點,黑痣形狀和大小、顏色發生變化、皮膚傷口長時間不愈合,需警惕皮膚癌。另外指甲下有褐色或黑色條紋,有可能是皮膚癌來臨。手指端突然增大且指甲彎曲,手指形狀就如同棒槌壹般,需警惕肺癌。

6、異常出血

尿液中帶血或是尿路感染,也有可能是腎癌或膀胱癌;大便帶血或是痔瘡,又或是腸癌;女性非月經期陰道不規則流血,需留意子宮內膜癌。

7、莫名其妙體重下降

短短時間內體重突然下降需留意癌症來臨,特別是肺癌和乳腺癌,還有肝癌以及腸癌。若沒有特意減肥,體重卻突然下降10%,還需去醫院做檢查。

8、慢性胃灼熱

持續性胃灼熱先排除胃酸分泌過多引起的,然後再排查肝癌和食管癌。

溫馨提示

其實癌症來臨時並不是沒有任何症狀,隻是症狀輕微而被人們所忽略。當感覺身體有任何不適感時,不能硬扛著,也不能自行去藥店購買藥物,以免掩蓋病情,影響病情判斷。尤其是患有慢性病和癌症傢族遺傳史的人更應該留意身體症狀。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資料:

1、《冬季皮膚瘙癢不上心,癌症悄悄找上妳,這些徵兆,必須要註意》,掌上醫訊,2019-12-16

2、《癌症的 10 個早期症狀,身體不舒服早檢查早治療》,丁香醫生,2017-02-18

作者:admin | 分類:腫瘤治療方法 | 瀏覽:34 | 迴響: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