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治癌症的獨特秘方,以及中醫治療癌症最新藥方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人人都怕得癌症,不想得癌症,但是在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做呢?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原防癌科主任袁鳳蘭教授,日前在《養生堂》節目上表示:誘發癌症的因素中,很多和不良生活方式關係密切!
在節目現場,袁鳳蘭教授公布了自己工作45年來的獨傢防癌秘訣,從飲食、運動等方麵分享防癌方法。日常做到這些,患癌幾率會大大降低!
吃飯:餐桌上要有“211”1每天吃2斤蔬菜
隨著年齡增長,尤其是60歲之後,腸道蠕動變差,每天最好保證吃2斤蔬菜,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預防便秘的發生。
2每天吃1斤水果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要攝入壹斤水果,大多數水果維生素C含量豐富。袁教授表示,人體內如果缺乏維生素C,患胃癌、婦科腫瘤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3每周不超過1斤肉
根據世衛組織的提示,肉食的攝入量最好控制在壹周壹斤以內。
袁鳳蘭建議,最好在早餐和午餐時吃肉,晚上要少吃。在品種的選擇上,有壹個口訣供大傢參考:冬吃牛羊,夏吃鵝鴨,壹年四季雞魚蝦。
除了這三條原則外,袁教授表示,中老年人每天還要喝1斤牛奶,再配上維生素D3(服用維生素D壹定要先咨詢醫生),來幫助鈣的吸收,還能預防結直腸癌的發生。
排便:馬桶上要做“2和3”很多中老年人都飽受便秘困擾,長期便秘會大大增加結直腸癌症的發生幾率。
有些人會選擇吃瀉藥,專家提醒大傢,長期吃瀉藥對身體有害而無益。除了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外,還有幾個小方法可以有效緩解便秘的問題。
2根手指促排便
排小便的時候,用兩根手指掐住指尖,十根手指都掐壹遍,如果覺得還沒排凈,可以多揉壹會兒。
排大便的時候,用食指和拇指掐住手指的根部,註意,哪壹塊有疼點,就多掐壹會兒。
3個動作腸暢通
除了上麵提到的末梢神經刺激法,早上醒來後先別急著起床,做三個小動作也可以促進排便。
①用大小魚際交替揉按腹部;
②從右側向左側拍肚子;
③空腹喝200毫升的溫開水。
經歷了壹整夜的新陳代謝,早晨起來人體正處於“缺水”狀態。第壹杯水能很快地流經胃腸道,清潔消化道、活化胃腸道細胞,補充前晚身體所流失的水分,並稀釋漸趨濃稠的血液,讓身體由內而外整個蘇醒過來。而且還有益於接下來的早餐的消化吸收,並能促進排便,讓身體進入壹個良性循環。
運動:默唸“615”袁教授在45年的癌症防治工作中,接診了幾十萬例的癌症工作者。她表示,吃飯後久坐不動,要不在沙發上看電視,要不就躺著玩手機,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兩頭細、中間粗,像棗核壹樣的身材。這種人特別容易被癌症盯上。
因為長期缺乏運動,導致腹部、臀部肥胖,身材就像棗核壹樣腰腹粗、四肢細的人,胃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等疾病發生的幾率都會增加。
所以,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要註意運動。
1每天走6000步
袁鳳蘭表示,50歲的時候,每天走壹萬步;到了60歲,就開始減到8000步;等到70歲,她變為每天走6000步。走路不要求多,這樣慢慢減量更能保護膝關節。
2走路姿勢像個“1”
挺胸擡頭,保持良好的身體姿態,減少對脊柱的壓迫。精氣神好也能防癌。
3揮臂抓“5”指
鍛煉肩頸肌肉、手臂和手指靈活性、按摩手心穴位,有助於強身健體。
心態:做到“隨和”袁教授表示,預防癌症,還有最重要的壹點就是保持樂觀隨和的心態。
人老了壹定要做到三個不:不得病、不遭罪、不給兒女添累贅。
人過60歲,就要做到兩個字“隨和”,心態是晚年健康長壽不得病的轉折點。健康管理要靠自己,管理得越好才會越長壽。
篩查:記住“15”和“40”袁鳳蘭教授曾在2016年3月18日健康時報癌症版刊文指出,癌症的定期篩查要記住數字15和40。
15:有腫瘤遺傳傢族史的人,除了壹般體檢外,壹定要在比直係親屬的患癌年齡早15~20年時去腫瘤專科醫院或科室做防癌體檢。(比如直係親屬55歲查出癌症,那麽妳在35~40歲的時候就應該啟動防癌體檢)。
40:40歲以上人群,患癌風險明顯加大,需要更加重視癌症的定期篩查。
牢記腫瘤專家的“防癌秘籍”!
從小事做起!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END——
⊙版權聲明:文章選自網絡,如侵權請聯係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佩蘭
⊙運營編號:YNZY0003
壹位腫瘤科的大夫談起曾經接觸的壹位患者,不住地感嘆:“唉,我真的想不明白,為什麽千奇百怪的偏方他們都願意去相信,卻不肯聽我壹句話,堅持治療。要是我能說進他心里,他也不至於走得這麽快吧……”
那位患者得了直腸癌晚期,手術後需要化療,但他卻拒絕了醫生的建議,反而按照從“高人”那裏得來的“神方”自行服用治療。“神方”即用壁虎+獨頭蒜+古石灰+燒酒浸成“守宮開道酒”,“高人”說喝夠七七四十九天便可以藥到病除。
患者深信不疑,結果壹個多月後,病情急劇惡化,傢人又急急忙忙把他送回醫院,可那時醫生也回天無力了,最終,患者隻堅持了2天就去世了。
俗話說,“病急亂投醫”,壹些癌症患者總喜歡去尋找什麽“祖傳秘方”,就這些當作“救命稻草”。結果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僅浪費錢財,還延誤了寶貴的治療時機,甚至因此付出生命代價。
下麵,小艾就帶大傢壹壹來戳破這些害人的治癌偏方:
自制蟾蜍皮這不有的人聽說蟾蜍能夠治療癌症,於是就用活的癩蛤蟆熬湯。蘇州的高大爺是前列腺癌晚期,聽說蟾蜍皮能治癌,女兒女婿特意進山里捉了十幾隻蟾蜍,肉拿來熬湯喝,皮曬乾了磨成粉,混合藥物製成藥丸,每天服壹顆。
可是,女兒女婿的勞心勞力並沒有讓高大爺的病情好起來,反而出現了胸悶、休克的中毒症狀。送醫搶救,才算撿回壹條命。
醫生解釋道,雖然蟾蜍皮確實可以入藥,比如治療癌症的藥物成分華蟾素,就是用幹蟾蜍皮製作而成的。但是,蟾蜍皮的功效,目前針對癌症,主要是起到鎮痛的作用,在抗癌的藥物里也隻是輔助用藥。再者,藥物中的含量,都是經過科學提煉而成,民間自制不僅無法精準計算劑量,而且提取不純,蟾蜍的毒性仍然會傷害患者身體。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主治醫師唐澤就表示,蟾蜍本身有毒,牠分泌的白色液體中含有30多種有毒物質,隨便食用都會導致中毒,影響肝腎功能,嚴重的可能會導致死亡。
生喝鮮鵝血有人吃癩蛤蟆,還有人生喝鵝血。王大伯得了胃癌,不去醫院治療,喝了大半年的生鵝血,最終因為延誤了治療而過早去世。而人們之所以相信鵝血有抗癌功效,是因為《本經逢原》中記載:“湧吐胃中瘀結,開血膈吐逆,食不得入,乘熱恣飲。”
這是古人的說法,而現代醫學研究並沒有充足的研究論據和臨床案例,來證實鵝血能夠抑制惡性腫瘤的生長。
其實,鵝血里的營養成分與豬血、鴨血相差不大,無非是蛋白質和血紅素鐵等,如果妳屬於缺鐵性貧血人群,或許可以吃鵝血補補血(不能生喝),但是什麽防癌、抗癌的功效,還是別抱希望了!
活吞蛇膽上海壹傢醫院曾收治壹位肝癌晚期患者,經過醫院治療,病情穩定了。然而出院不久,患者出現了黃疸以及膽紅素超標的症狀,問了傢屬才知道,患者聽信偏方,認為蛇膽能夠治療肝癌,然後混著吃了大量的蛇膽和青魚膽。
蛇膽在中醫領域確實是壹味藥,性苦、寒,可以行氣化血、明目清火。但是,現代醫學證實,蛇膽中含有膽鹽、膽酸、膽紅素及氰化物等多種有毒成分,隨意服用,是會中毒的。
藥物中添加的蛇膽成分,都是經過現代醫學科技萃取的,含量不差分毫。但是自行服用,容易過量。用蛇膽治療癌症,簡直就是拿生命開玩笑。
而且,生蛇膽中還有寄生蟲,杭州的錢先生去旅遊的時候生吃了蛇膽,回去後就患上了鞭節舌蟲病,經過三個月的治療才痊愈。
上海長徵醫院中醫科主任魏品康曾表示,蛇膽汁中有很多肝臟輸出的有毒物質,吃蛇膽也把這些有毒物質吃進了體內,增加了肝臟和腎臟的排毒壓力,會誘發肝、腎功能衰竭。
蜈蚣“以毒攻毒”
還有人相信蜈蚣也能抗癌。馮大爺患有胃癌,雖然是晚期,但是由於定期的治療,病情控制的相對較好,身體沒有出現什麽大的症狀。
馮大爺每天閑暇無事,就看壹些算命以及中醫偏方類的書打發時間。有壹天他突然發現壹個偏方——蜈蚣可以治療任何壹種癌症。這本書說,癌症是體內毒素的聚集,根據以毒攻毒的原理,吃蜈蚣便能根除癌症。
馮大爺想起來,傢後山上到處都是那種七八公分長的大蜈蚣,時常有人捉來泡養生酒,好幾個人都說好。馮大爺心動了,也去捉來蜈蚣熬成湯藥喝。
可是,抓來的蜈蚣還沒有喝完,他就因為急性的腎衰竭被送醫院搶救了。
相信醫學,科學抗癌癌症難以攻剋,很多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在醫院看不到治愈的希望,那麽容易喪失生存的意誌。而病急亂投醫,患者們很容易相信各種奇葩偏方,輕者中毒住院搶救,嚴重的可能直接加速了生命的終結。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患者和傢屬們對癌症的病狀以及現代醫療治療癌症的辦法不了解,懷著壹知半解的態度,壹旦病情沒有穩定,就會對現代治療癌症的方法就會出現動搖甚至懷疑,而這種裂痕,恰好給了那些偏方有機可乘的機會。
所以,要想杜絕這些害人的偏方,首先應該盡可能向患者解釋清楚癌症的根由以及現代醫學上的治療辦法。衹有打消了患者內心的疑慮,他們才能靜下心來,接受現代醫學的治療,而那些害人的偏方也就沒有可乘之機了。
參考資料:
[1]《女兒熬蟾蜍湯差點要了父親的命!這些偏方別再信了》.健康時報網.2017-4-13.
[2]《臺灣壹老翁吃蛇膽身亡 專家提醒食客小心》.解放日報.1999-12-23.
[3]《中醫以毒攻毒治療需按體質,亂服蜈蚣蠍子抗癌變腎衰竭》.蘋果日報.2017-3-1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