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壹位叫Clifton Medore醫生發表了壹篇“論文,裏面提到了這樣壹個案例:壹個成年人因身體不舒服去醫院就醫,醫生初步診斷為肝癌晚期,預測他“衹有半年生存期”,該患者壹聽覺得自己沒救了,當即放棄治療,回傢等死。
果然,半年後,他去世了。
恢復血清白蛋白
數據表明,在治療過程中,癌症患者的疼痛占比為 59%,晚期以及進入末期的癌症患者的疼痛占比為 64%。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發生低蛋白血癥的患者,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人血白蛋白,此外也要保持充足、均衡的營養攝入,良好的營養狀態有助於幫助我們抗擊腫瘤。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封麵及插圖:視覺中國
所以綜合而言,緩解癌症患者的痛苦,才是保證他們心態穩定的關鍵,也是促進他們繼續配合治療的前提。因此在醫學上,目前壹些醫院也已經開展了對晚期癌症患者的臨終關懷治療。這些以人為本的措施,才是緩解他們痛苦的真正根本所在。
參考資料:
輕度缺乏
白蛋白主要在肝臟合成,特別是腫瘤患者在抗腫瘤治療的同時,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常常容易出現藥物性肝損傷,且部分患者本身合並肝臟原發腫瘤或轉移瘤,能發揮正常功能的肝體積本身就不多,就更容易出現白蛋白合成減少。
禍不單行,住院期間,他又出現了呼吸困難等症狀。醫院對其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同樣呈陽性反應。
對於壓迫了脊髓,造成癱瘓的腫瘤,可以通過手術切除來防止癱瘓,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答案是否定的。
霍奇淋巴瘤是壹種惡性腫瘤。也就是說,男子此時是壹名癌症晚期患者。
供需矛盾背後或許與血液制品領域高壁壘、強監管屬性有關。
30-35g/L
綜上,各種原因導致合成白蛋白的營養物質減少,白蛋白固然降低。
也有壹些晚期癌症不會出現轉移,比如基底皮膚細胞癌,即便到了晚期也不轉移。癌症晚期的症狀,主要看癌症類型及轉移部位。
雖然對於晚期癌症,治療的方法有限,預後通常難以保障,但治療能夠盡可能地減少患者的痛苦,挽留生命,對傢屬來說可能也是壹定的安慰。
很多患者認為“缺啥補啥”,既然白蛋白低,那麽就把人血白蛋白當成營養補充劑來補充白蛋白。事實上,這是壹種認知誤區。
那是不是人血白蛋白在新冠肺炎的治療中壹點作用也沒有呢?當然也不是,有研究表明,如果新冠患者未能及時診斷並得到治療,在短時間內可能會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ARDS。這對新冠患者的預後是非常不利的。另外,也有研究顯示,人血白蛋白在治療早期可減少新冠合並ARDS患者的肺泡-毛細血管滲漏,增加氧合,會減輕ARDS病情嚴重程度的作用。因此,輸註人血白蛋白有助於新冠肺炎患者ARDS的治療。
日常的飲食要以清淡為主,並且要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讓身體可以攝入足夠的營養元素,對於那些油膩、高脂肪的食物要盡量少吃。經常食用這些食物會導致發生癌症的幾率增加許多,除此之外。日常要精糧和粗糧搭配食用,長期吃得過於精細對身體健康也是十分不利的。
不少人看完電影後對安樂死有不同的態度,生命的歸屬權到底屬於自己還是傢人?在活著太痛苦的時候,病人是否有權力選擇有尊嚴地死去?
①機體水腫:血液中的白蛋白減少後,就會導致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血漿內的水分就會往外跑,並積聚到組織和體腔中,從而導致人體高度水腫,表現出胸水、腹水、雙下肢水腫等。
研究人員在實驗中為20隻患有小結腸腫瘤的小鼠采取了聯合註射法。在僅註射單壹劑量的情況下,參與實驗的20隻小鼠有18隻的小結腸腫瘤完全消失,甚至還出現了癌症的免疫記憶。當再次將癌症細胞註入到已治愈的小鼠體內,牠們在60天的觀察期內也並未有新的腫瘤出現。
當白蛋白明顯降低時,患者可能會出現水腫、胸水/腹水、乏力、沒有食欲、消瘦等症狀,也可能會影響創口愈合及患者對化療等治療的耐受性,而且提示腫瘤患者可能存在營養不良的狀況。及時有效地糾正低白蛋白血癥對於改善患者預後有重要意義。
白蛋白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維持血液的膠體滲透壓,調節組織與血管之間水分的動態平衡,避免水分從血管中滲透到周圍組織中去。也就是說,白蛋白的作用就是“吸住”水分,避免水分跑出血管。
遠離癌症,收好這10條防癌建議
“白紫”成分中除紫杉醇外,還有人血白蛋白;紫杉醇是活性成分,人血白蛋白隻是起分散、穩定和運載主藥(紫杉醇)作用。
現在很多人都很抗拒曬太陽,怕把皮膚曬黑。其實適當的曬太陽對於身體是很有好處的,可以有效的促進新陳代謝,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質的吸收,對預防癌症也有壹定的效果。
白蛋白的更新換代時間比較長,為14-20天,因此這次測的白蛋白指標代表的是患者過去半個月的蛋白質營養情況。
儘管傢人和克拉克都不舍得與不忍心,但他們還是選擇尊重威爾的意願。影片的最後,威爾在最愛的人的陪伴下祥和地離開了。
瑞士是安樂死的合法國傢之壹,傅達仁選擇在瑞士執行,是合法行為。除了瑞士,目前已立法容許安樂死的還有法國、丹麥、匈牙利、挪威等國傢。而在我國,“安樂死”依然不被法律所允許。
[1]《傅達仁安樂死最後畫麵曝光:兒子崩潰,妻子開心看丈夫離世》. 搜狐新聞.2019-02-27
[2]《<非誠2>劇情引爭議 “安樂死”屬故意殺人》.人民日報.2011-01-25
[3]《胰腺癌有四大異常信號》.生命時報.2016-01-30
[1]《我國晚期癌症病人選擇“臨終關懷”僅壹成,學者建議臨終關懷服務納入醫保長護險》 上觀新聞 2018年11月3日
[2]《不怕疼 史上最全癌痛控制指南》 丁香園 2017年9月5日
[3]《壹群癌症患者成功“自救”的啟示》 新華網 2015年11月29日
[4]《得了癌症以後,生活會發生巨變,但妳依然是妳》 果殼網 2018年6月2日
[5]《腫瘤惡病質:不隻是體重降低》 丁香園 2017年1月15日
反復檢查後,醫生們最終確認,男子的癌症痊愈了。